登陆注册
1563800000034

第34章 小纷争,大学问

这是三嫂和我说的一件事情。

有一次三嫂带曼曼去麦粒儿家。曼曼是我的小侄女,麦粒儿是朋友家的孩子,两个孩子我都很熟悉。两个小朋友自己鼓捣着玩,曼曼拿一个东西,放在两个人中间,说那是她的“宝石”,过了一会儿,麦粒儿就把这个“宝石”据为己有。不过同时,她把一个贴纸给了曼曼。

又过了一会儿,麦粒儿反悔了,想要回贴纸,但坚决不归还“宝石”,曼曼不答应,麦粒儿便哭了起来。三嫂调解的方法非常温柔,试图说服她们双方。结果曼曼不给贴纸,麦粒儿非要不可,一直在哭。后来三嫂想出一个办法——用抛硬币的方法来解决纷争,可是两个孩子都不接受。最有意思的是,三嫂大概实在没办法,便说如果麦粒儿答应,就拿这个硬币给她们买零食。

矛盾解决到这里,已经离题万里了,三嫂也连连说自己在这个地方没处理好。

麦粒儿和曼曼因为玩耍而产生纠纷,大人没必要马上干涉,而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或者找个别的玩具给麦粒儿即可。当然,麦粒儿也有可能“执着”地哭下去,如果大人非介入不可,也要思路清晰地介入。

从处理过程来看,三嫂显然低估了调解矛盾的难度。她以为温柔地说几句便可马到成功,因此根本没有考虑温柔劝说无效怎么办。结果两个孩子都不接受,三嫂的心中又没有第二方案,临时想了抛硬币的办法,试图用偶然性来解决问题,这显然乱了章法。两个孩子拒绝以后,三嫂的第三个办法就更加莫名其妙——索性“贿赂”孩子,如果孩子答应便用硬币去买零食。孩子玩耍中的小纠纷,最后竟然试图用钱去解决,有饮鸩止渴的嫌疑。我们本来是想解决问题,却制造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以后遇到纠纷,孩子会趁机提出“补偿”要求,比如买玩具、买零食等等。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处理问题,就会成为“糊涂教师”,反倒破坏了孩子对一件事情的基本判断。

与小孩子打交道,我始终保持一个习惯:一件事情过去,总要回头想想是否妥当,如果做得好,好在哪里?孩子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如果处理得不妥当,问题出在哪里?下次应该怎样改进?在我看来,所谓的“教育悟性”,就是不断反思,不断作出修正,养成不厌其烦想办法的习惯。最终总是证明那句名言“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也不需要我直接去解决,但我还是忍不住把前因后果仔细思量了一遍,如果再次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怎样处理呢?

麦粒儿想同时得到“宝石”和贴纸,被拒绝便哭鼻子。如果我来介入,我会尝试用协商的方式帮她拿“宝石”换回贴纸。不管麦粒儿哭得多伤心,都不会强迫曼曼单方面交出贴纸,那样有违公平的原则,这是我的底线。如果麦粒儿一直哭,坚持两个都要,我便放弃调解,除非曼曼主动给她,否则她也只能接受现实。我不会因为麦粒儿哭而偏袒她,也不会因为曼曼是我的小侄女,就逼着她作出让步。

在我看来,哭有两个功能:通过哭来处理情绪,用哭的方式达到目的。通常,在饥饿、疼痛、伤心、委屈、沮丧、恐惧的时刻,孩子会用哭来宣泄情绪,这种哭是真实的情感表达,也是孩子释放出来的求救信号。此时此刻孩子需要帮助、理解、抚慰。有时候孩子也会把哭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通过哭向他人施加压力,这样的哭是刻意的行为,甚至有表演的成分。通常孩子的哭,两种功能都有,只是侧重点不同。麦粒儿的哭虽然也有被拒绝的难过,但主要是用来解决问题,想同时得到“宝石”和贴纸。想明白这一点便不会被她的哭声所“绑架”。如果孩子用哭来解决问题,通常会越安慰越哭,因为孩子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会通过大哭来加快问题解决的进程。我们的重点不是阻止孩子哭,而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她自然就不哭了。

我和三嫂详细讨论了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首先,切入点非常重要。所以建议三嫂先问麦粒儿一句话:“这两样东西,你要一样,还是两样都要?”这似乎是一句废话,因为前面的过程已经很清楚,麦粒儿肯定是两样都要。但一定要她亲口确认,重点在后面这句上:“两样都要,是不可以的,你只能要一样!”

这句话是一箭三雕。首先,当时麦粒儿正在哭,这一问一答可以稳定她的情绪。其次,单刀直入地表明大人的立场让麦粒儿知道,两样都得到是不可能的,但顺便埋个伏笔:大人会通过调解,尽量让她得到最想要的那件。再次,给曼曼吃个定心丸,让曼曼知道大人会主持公道,不会因为麦粒儿哭鼻子就完全站在麦粒儿的一边。

明确告诉麦粒儿她只能得到一样,她肯定会继续哭。她已经在哭了,既然不可能立即止住她的哭声,索性让她哭着。这时就该转向曼曼:“你看,麦粒儿妹妹特别想要回这个贴纸,她拿‘宝石’和你换,你愿意吗?”假使曼曼不愿意,还可以恳求一下:“你看,麦粒儿妹妹哭得好伤心,还是换一下吧!而且,‘宝石’本来就是你的呀!”如果曼曼依然不答应,调解就到此为止。转过身告诉麦粒儿:“曼曼姐姐不同意交换,你就只能玩这个‘宝石’了,或者我们去找一些其他的玩具好吗?”麦粒儿可能还会再哭一会儿,大人如果不画蛇添足地安慰她,过一会儿她自己就会接受现实。

假设曼曼同意了,那么调解将继续进行。根据我对曼曼的了解,她比较遵守规则,很在意公平。如果两件东西都给麦粒儿,她肯定不答应,如果是交换,她答应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曼曼同意,麦粒儿就获得了优先选择权。接着大人可以继续问麦粒儿:“现在这两件东西,你可以任选一件,你要‘宝石’,还是要贴纸?”如果麦粒儿要“宝石”,那就维持现状。如果麦粒儿要贴纸,就引导她俩交换。此时要顺便肯定曼曼的谦让,同时也帮麦粒儿总结一句:“曼曼姐姐很讲道理的,你好好和她说,她会愿意和你换的。”麦粒儿得到贴纸,部分地满足了愿望,应该不会再哭了。

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想要公平合理地处理,大人就要站稳立场,并选好切入点,同时要考虑好各种情况的应对策略。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跑题到拿硬币买零食的路上去。

孩子之间闹矛盾是极其平常的事情。其实每个孩子都很有生存智慧,他们会积极地想办法。如果我们急切地干涉,反倒是对孩子成长机会的剥夺。不妨先观察一下,趁机想好介入的策略和步骤。到了非介入不可的程度时,我们不但要解决当下的纠纷,还要给孩子作出示范,让他们学会处理纠纷的新思路。3年前,鹏鹏和曼曼总是为了抢玩具发生争执,我介入几次后,确立了一个简单的规则:谁先拿到谁先玩,5分钟后双方互换。很快两个孩子就学会了用这个原则处理纠纷,一旦发生争执,先拿到的孩子会申明“这是我先拿到的,我一会儿就给你”,这样我们就非常轻松,不必天天面对两个孩子不停“告状”的局面。直到现在他俩都玩得特别好。

处理纠纷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孩子的哭闹。许多人怕孩子哭,认为哭是不好的行为,孩子一哭就心烦,所以总是把止住孩子的哭作为首要目标。这样处理问题是偏离了重心。我总是给家长打比方,如果一个人感冒了打喷嚏,医生会对症治疗他的感冒,而不是只想办法止住他的喷嚏。感冒好了,喷嚏自然就消失了。孩子的哭也一样,我们要关注孩子哭的原因,而不是武断地阻止孩子哭。用哭来宣泄情绪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行为。因此我不赞成生硬地警告孩子“不许哭”,也非常反对用“你是男子汉”之类的理由制止孩子哭。不管男孩女孩,都有相同的泪腺和等量的喜怒哀乐。哭,只是情绪的表达,与坚强勇敢无关。所以我曾写道:哭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的福利!

同时,我不鼓励孩子用哭来解决问题。孩子通过哭来要挟他人,也常常能达到目的,但这会损害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影响彼此的信任。家长也会从负面判断孩子的动机,并且会防范孩子的纠缠。如果孩子过于依赖哭这个办法,就很难发展出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当孩子走入学校、走向社会,就算不再用哭的方式处理问题,也会用负面情绪达到目的。比如用愤怒、沮丧、威胁等方法引发对方的内疚感,迫使对方作出让步。这种方法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且容易被大家排斥和疏离。我们肯定不希望孩子走入这样的境地。因此我们要尽量引导孩子通过其他途径达到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很显然,通过诚恳的请求、友好的协商、善意的沟通,更容易达到目的。

同类推荐
  • 孕期保健百事通

    孕期保健百事通

    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一对准父母最美好的心愿。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呢?从怀孕前的准备,到宝宝的出生,这期间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怎样才能做到优生、最佳的受孕时间、孕前如何调整身体、孕期有什么妊娠反应、孕期如何摄取营养、孕期如何自我保健、产褥期有哪些注意事项、产后如何自我保健等,这其中涉及了生理学、保健学、妇产科学、心理学、营养学等一系列科学知识。本书详细介绍了孕前、孕期、产后女性可能经历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每月胎儿在子宫中的发育情况,并提供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需要特别掌握的知识。相信本书能让每对年轻夫妇安全、幸福地度过孕产期。
  • 好爸妈就是好玩伴

    好爸妈就是好玩伴

    本书收录的是一对80后小夫妻在孩子0~5岁成长过程中精心选用的180个亲子游戏,简单易行,富有创意,把传统的唱儿歌、讲故事的育儿方式和现代流行的亲子游戏有机结合,非常适合中国家庭的使用,能有效增进宝宝情商、智商、体能的发展,堪称80后新手父母陪伴宝宝快乐成长的游戏锦囊。书中所选游戏因时因地制宜,大多使用家中现有物品和场地,无须另购游戏道具,经济实用。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使用本书,每一个游戏后都附有作者的育儿心得,十分贴心地为你指出在带宝宝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奉上解决方法、护理妙招等,手把手教你带孩子,相信会给年轻的父母们带去启发和帮助。
  • 安胎养胎必读

    安胎养胎必读

    本书根据胎宝宝生长发育特点和准妈妈生理变化的需要,以科学实用为宗旨,从优生优育基本知识、新生命的开始、快速成长中的宝宝、为适应体外生活做准备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妊娠40周内的安胎养胎知识和具体做法,是指导准妈妈平安度过孕期,生育健康聪慧宝宝的必读书。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不过,我们也不用着急。因为任何一位妈妈,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
  •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家长能够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过程,获得为人父母的知识,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都劫

    神都劫

    这“鬼姑”是何人?便是那二十年前闻名江湖的大盗。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人见过他的面容。你即使不知这鬼姑,也定知道当年皇宫内院失窃之事。那夜却似昨夜一般,雾气弥漫,鬼姑独自一人潜进武后房中,盗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皇宫大内八十高手守夜,却没听得一点动静。谁也不知鬼姑是如何进入这皇宫,又是如何盗走那宝物。甚至竟不知究竟盗走了何物。只在地上发现一张字条,这字条的落款便是一个“鬼”字。这宝物终是未能追回,从此再无人见过鬼姑,鬼姑也再没出现在这江湖。
  • 武暴奇迹

    武暴奇迹

    武者暴动之后的世界,等待着一个英雄的出现,王者降临的那一天,世界注定会变得不一样……
  • 嗜血巅峰

    嗜血巅峰

    多面男VS愣头毒舌女,到底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不为人知的背后,又有什么秘辛与危机?圣器现世,八方云动。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赢家?且看陌影逆袭,在都市演绎爱恨情仇!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鬼医毒后要装嫩

    鬼医毒后要装嫩

    鬼医圣手?只医鬼不医人!黑白无常是她手下!判官是她哥们。废物老九,天生痴傻,人人嫌之,臭名远扬。战神战王,慧眼识珠,与狐谋肉,结果被下药!二人大婚隔日!战神见到的人都是满脸的羞红,就连他的忠实属下在书房给他报备事情时,那头都快低到地上去了!独孤战都觉得他们怎么怪怪的!就在他准备前往浮华殿时,正好听到小厮间的窃窃私语,他站住了!他到想知道为什么!“你瞧瞧着,这才新婚一日啊!咱们的王爷都开始揉腰了,昨天晚上那得多激烈啊!听听琴说,王妃今天好的很啊!”“王妃雄风啊!”另一个小厮忍不住的赞叹,都暗暗给南宫雨轩伸出了大拇指!王妃您好强悍啊!
  • 重生之蜀山外门弟子

    重生之蜀山外门弟子

    地球少年被女娲后人召唤,重生到平行地球。这里妖魔即将复辟,东天神族分崩离析,觉醒之后的他又要怎样靠着自己手中的剑,去完成守护这个世界的誓言。
  • 大修行者

    大修行者

    二十一世纪,在这钢铁林立的现代都市中还有一小撮人,这一小撮人,能飞天、可遁地。黄苍、因心血来潮想上山拜佛,秉承着一句“我要见佛,佛若见我、必会有路”便一头扎进了驼峰山;即使走错了路也丝毫不悔改......知足树前黄苍见无路可走,万念俱灰之下欲轻生寻死,可是冥冥之中有天意,让黄苍得见另一个‘世界’。“佛说有缘人,道说道非道,莫言苦与厄,只言他化道,他化道、亦非妙、既非妙、何非妙?”不一样的仙、不一样的神、不一样的佛、不一样的道、不一样的法术、一样的修行。(本书架构别具一格,却又有与以往的修真、修仙小说有着相似之处,切莫以以前的看书经历来标榜此书-.-)
  • 异界之巨龙杀手

    异界之巨龙杀手

    起点第四编缉组签约作品。23XX年,人类进入太空殖民时代,一场星际战争中,天才战机驾驶员牧云误入黑洞,结果到达了另外一个世界……未来科技在魔法世界再现,激光炮VS魔法,喷气战斗机VS巨龙,谁会获胜呢?……欢迎加入《异界之巨龙杀手》书友群:35420484
  • 情欲抗体

    情欲抗体

    “ 情感心灵天后级作家”、“悲情风格的都市言情作家”双人鱼最有冲击力的小说。乔诺十岁遭遇父母婚变;母亲遭受羞辱,欲与乔诺服毒自尽;乔诺侥幸保命,去了瑞典;十年后,父亲病危,乔诺回国,邂逅陆宇,她用蔷薇般的芬芳诱惑他;一切如她所愿,她却身陷其中,原来她对他不仅是诱惑。她能否全身而退?当那首沧桑的情歌又唱起时,她绝望地听到自己的心对他说: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