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800000026

第26章 用感觉理解感觉

一位妈妈的日志:周六,刘洋说他的一颗牙松动了。我一看这颗牙已经非常松动,旁边一颗大牙已长出来,就建议他拔了。小时候我的牙都是我妈给拔的,我就让我妈给他看看。刘洋不同意拔,但他姥姥一看那颗牙长得太歪了,二话不说一用力就将牙拔掉了。刘洋不干了,大哭,说我们欺骗了他:“说好看看的,怎么不问我一句就拔了?”他躲进屋里哭,不开门。我说:“姥姥是好意,怕告诉你你觉得痛!”他说:“血流得太多了!”中午让他吃饭也不出来,我们没理他,就饿了他一顿。

我问这位妈妈:“怎样看待刘洋这次闹脾气呢?”妈妈说:“我觉得孩子小题大做,虽然大人没告诉他的确不对,但也不至于哭成那样,拔就拔了,又不是很疼!”我继续问:“孩子那样哭,是因为疼吗?孩子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妈妈说:“可能是觉得被欺骗了,有点委屈,但不至于哭成那样,拔就拔了,而且我们也是为了他好!”

“拔就拔了,而且也是为了他好”,这句话如此熟悉,妈妈的语气也似曾相识,可我却觉得心里凉飕飕的,甚至感到很震惊。我们小时候也曾经被这么理直气壮地“帮助”过,当时的反感变成了今天的支持,身份变了,立场也变了,我们忘记甚至背叛了童年的感觉和记忆。我对妈妈说:“刘洋的牙,他不同意拔,你们也说‘只是看看’,结果就拔下来了。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牙都不能做主,你可以想象一下他内心的感觉。他觉得被欺骗了,觉得你们不尊重他,这才是他哭的真正原因。而这种感觉又勾起了他以前的类似的感觉,所以他才会大闹。假设下次刘洋又有一颗牙松动了,你们要看的时候,他会怎样想呢?”妈妈说:“不敢给我们看了。”我继续说:“是的,孩子会假定你们要故伎重演,因而会严加防范。无论怎样保证‘只是看看’,他也不再相信。在这件小事上,孩子觉得你们不尊重他,这就破坏了亲子间最基本的信任。我记得你曾经说刘洋不省心,感觉亲子双方总像敌人一样。今天这件事情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此前妈妈反复强调“不至于”,听了这番话她说:“啊,没想到这么严重,看来要反思一下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咨询的中间阶段,此时孩子已经有不少进步,不再为小事和妈妈争吵,脾气也温和了不少。但妈妈还是习惯性地“管”孩子,用对错来判定孩子。对孩子的感受、愿望,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理解。因此我总是提醒妈妈,不要总想着管理孩子,而要重视与孩子的相处。如果我们不能与孩子在感情层面联结,就会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去做对孩子不利的事情。

亲子之间的信任都是因为拔牙这样的小事不知不觉间被破坏掉的。这种信任一旦被破坏,孩子就会提高警惕,随时随地审查父母的真实意图。比如,我们答应孩子一件事情,孩子首先会确认:你说的是真的吗?你要骗我怎么办?生活在一个缺乏信任的环境,大家都很累,都习惯性地从负面去猜测对方,而且彼此都要不断地证明自己,这是非常耗费能量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要为了省事,或者以为是小事,就欺骗孩子,从长远来看,这是最低效的方法。以上面提到的拔牙为例,如果那位妈妈说服孩子拔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如果孩子选择让牙齿自然脱落,我们也不妨尊重他。这两种情况都比不经同意直接拔牙好得多。我发现,在一个高度信任的环境中,孩子很少问“真的吗”,孩子确信父母的承诺,不会去核对真假。

妈妈问:“如何能发自内心地理解孩子?”我以拔牙为例,让妈妈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感觉重新回忆一遍。我特别强调:“一定要用感觉去理解,而不是用理智去分析。就像演员一样,要完全沉浸在孩子的处境中。”妈妈想了一会儿,说:“哦,我觉得很委屈,大人不仅欺骗了我,还没人理我,没人管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他们了。他们都是骗人的,害得我流了那么多血不说,现在还没人搭理我,好像是我做错了事。尤其是我妈妈,是她提议让我姥姥看牙的,一点儿不遵守诺言……”

妈妈说出这番话让我非常吃惊,此前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小题大做”和“不至于”,没想到她能在一瞬间转换自己的立场,进入孩子的感觉世界。孩子的委屈、失落、孤单、无助都表达了出来。这个细节让我更加确信——只要我们想理解孩子,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感觉往往是信息传递的高速通道,如果我们肯放下自己的身段,转换立场,变成孩子,沉浸在他的角色中,感觉会告诉我们,孩子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大家之所以觉得教育孩子困难重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虽然每天生活在一起,大人和孩子却仿佛活在两个世界。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不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自然不知道怎样应对。其实,每个人都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只要我们放下自己的立场,放下评判的态度,先不去追究对与错,而是接纳现存的情绪,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的感受会自然浮现出来。

怎样才能准确理解孩子的感受呢?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我看来,理解的路径很容易说明白,但要达到精准的程度,则需要反复练习。这很像射击,扣动扳机很容易,正中靶心则很有难度。

与孩子相处,培养一个“预测——印证”的习惯很重要。我在咨询中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没有预先的判断,因此心中也没有预案。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因为没有心理准备,便会措手不及。这时候特别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比如,当我们带一个3岁的孩子去大型超市的时候,就需要判断一下,怎样防止孩子跑丢,孩子弄坏货架上的商品怎么办,如果孩子要买零食玩具是否应该答应……假设这些细节都考虑清楚了,逛超市的过程便会很从容。如果之前没有考虑,一旦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我们就会手忙脚乱并责怪孩子“不懂事”。

另外,我们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也缺乏判断,我们经常像这位妈妈一样,以自己童年的认知经验去判断孩子,从而做出认为适合他们的事。然而事实是我们经常无意间伤害了孩子。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便能找出我们做得不妥的地方。下一次,就不会再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漠视孩子的权利。

理解孩子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准确。因此要特别警惕一个误区,那便是错误地理解孩子的感觉。当今的教育存在两个偏差,一个是像前文中的妈妈一样过度忽略孩子的感觉,总是用理智判断孩子的对与错、应不应该,对孩子的真实处境缺乏体察;另一个偏差则是过度认同孩子的感觉。从本质上说,这两种都是误判,要么夸大了孩子的感觉,要么把自己内心的感觉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这两种误判的产生都是因为不能准确理解孩子的感觉。在咨询中两种倾向都很常见。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很多父母总是不忍心拒绝。孩子一哭闹就感觉孩子非常伤心,明知道是不合理的要求,却一次次地对孩子妥协。这种过度的理解会导致孩子越来越难缠。再比如,有的孩子每月偷偷花掉的钱比普通白领的工资还高,但父母不忍心解决这个问题,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过度理解孩子就变成了对孩子的纵容。

在教育的问题上,如果一直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要么是因为对自己的方法没有信心,要么便是因为不了解孩子。孩子的成长虽然都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但毕竟存在个体差异。要想准确理解自家的孩子,就要以孩子为老师,在生活中观察、互动,不断进行“预判——印证”的练习。这样我们对孩子的判断就会越来越准确,也能准确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这时候,教育孩子就会越来越从容。

同类推荐
  •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本书以短文的形式探讨家庭教育,讲述了:《巧妙地转化矛盾》、《保护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灵》等。
  •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土地,播种思想的种子,会收获行为的果实;种上行为的种子,收获的是习惯;要是播上习惯的种子呢,将收获到品德;如果播上的是品德,得到的收获是命运。”家庭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子女一生的成长。本书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名人早期的家庭教育,相信对每位热爱孩子、望子成才的家长们都有一些启发。这是一部新颖独特、思想深刻、可读性强且实用价值较高的书。该书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创意新颖独特。二、结构新颖。三、思想深刻、分析透彻、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富爸爸家训

    富爸爸家训

    心理学家曾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其中最有意思的答案是“钱是长在树上的”。 怎样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怎样花钱、怎样培养孩子未来的理财能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 怀孕分娩大全

    怀孕分娩大全

    这本精心编写的《怀孕分娩大全》就是新妈妈的“私家护理医生”。本书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权威的孕期指导,伴随准妈妈从妊娠前三个月直到临产分娩,提供了全面的怀孕信息,告诉准妈妈自身的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准妈妈的日常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准妈妈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一切。
  • 你的困惑我来解:避孕节育知识

    你的困惑我来解:避孕节育知识

    为了帮助朋友们选择恰当的避孕方法,减少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伤害,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本书。全书重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各种避孕节育方法和给不同人群的避孕措施建议,对各类人群适应的避孕方法进行了推荐。本书可供育龄人群阅读、参考,也可供致力于避孕节育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人员借鉴、参考。
热门推荐
  • 得道梯橙锡杖经

    得道梯橙锡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往事奇遇灵异录

    往事奇遇灵异录

    几个大一新生利用暑假打算去穷游不周山,结果还没到不周山就遭遇了种种奇遇,神秘的村庄、恐怖的怪物、未知的世界,探险一个又一个的神秘旅程,遇鬼、僵尸、奇兽等等遭遇在前方等着主人公的到来。
  • 代江山

    代江山

    北大才女李诗茹穿越到了北魏,重生两世;他是父亲最得力的手下,冷清孤傲,杀伐决断,只为一统天下。那一世,他失手把她推落山崖,却不想二人命运从此交汇,这一世,她重生,美艳芳华,却不想只一个回眸便爱上了跳落山崖随她而来的他。在权利欲望之中摸爬滚打,李诗茹终于抓住了他,拎着他远走高飞,快意天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分子游戏

    分子游戏

    周款冬觉得,这个世界上如果一定要找个男人才能活的话。一定要包养他,占有他。某男抹泪……我真的,不需要包养啊!我是路过的小剧场。。。。。。某天,某男突然想法式舌吻某无情商。“老婆,求吻!”遭到无情拒绝“不要,让两个人口腔细菌在37度适温繁殖一定时间,细菌数目会成几何倍数增加。"某男悻悻,磨牙:等着!等爷包养你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很二的女主和他被包养男票的故事。
  • 鬼神冲

    鬼神冲

    鬼榜上有记载,红毛鬼是‘鬼中之王’。而神王烔须取得了整块天榜之后,将鬼从中除名,并且废除了鬼榜。整个人间已经属于神王的了,神王逼迫仙界修仙者全部躲到了重天之上,鬼界的鬼则都躲在了西北鬼界。神王创造的新世界,摒弃了‘鬼神论’,从而开始了一条科学之路。不再被人们念起的佛也便从天地之间消失,阴阳师们也成为了神棍,魔也只是变为了天地的风雨雷电。但是鬼王寿中达撕下了天榜的一个角给了因骑自行车摔死的红毛鬼冲祁谅,而那块天榜一角已然变成了被神王废除的鬼榜。当所有的人知道红毛鬼带着鬼榜归来的时候,一个推翻神王新世界的计划开始了……【求推荐与收藏!!!】
  • 没有永远的童话

    没有永远的童话

    如果一个帅哥跟你说“你的皮肤像个男人”你会发飙吗?如果你的姐妹是见一个爱一个为了帅哥什么都愿意做的美女,你会天天pia她吗?如果一个神神秘秘的人,不清楚他任何身份的人,他的告白,你会接受吗?如果分散八年的死党突然出现到你面前,你会激动的泪流满面吗?友情和爱情的交织。满是浮云的那段青春。天天被发去清扫“血淋淋”的女厕的青春。经得起吗?
  • The Champdoce Mystery

    The Champdoce Myste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苔丝

    苔丝

    苔丝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如果你深爱一个人,请接受她的过去,因为过去也是她的一部分,是她心灵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能接受她的过去,你就永远不能走进她的内心,她那颗深爱你的心。情到深处是理解,爱到深处是包容,为了爱,让我们的心像蓝天大海一样宽广,一样无私。因为爱的温度能溶化一切。因为,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理由。
  • (便携式)针刺手法图解手册

    (便携式)针刺手法图解手册

    本书共分九章,详尽介绍了毫针基本知识、基础针刺方法、基本针刺手法、单式针刺手法、复式针刺手法、单式补泻手法、复式补泻手法、配穴补泻手法、《内经》刺法等内容。附篇中收录了近代12位医家刺法,以供读者学习之用。在“单式针刺手法”一章的编写中,采用当代针刺手法大师张缙教授所提出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进行编排论述,其中部分内容由张缙教授及高滨昌博士提供。另外,附篇中的“张缙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一文由张缙教授亲授,给拙作大增光辉。值此,对张缙教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指导深表谢意!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针刺手法的研究颇为重视。
  • 海底两万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海底两万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