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1200000021

第21章 汉代的感生神话及其他(4)

观其书名和内容性质,大略和徐整《三五历纪》相近,或以为便是徐整所作(如茅盾先生),这自然不排除有此可能。但此书唐宋以前的重要古籍都未见征引,独见于《绎史》和明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广博物志》卷九引此,文字又不大相同,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或所见是《五运历年记》的别本。为了慎重起见,只好暂认此书是后起之作,时代和撰者俱不详。这个巨人尸体化生万物的神话,世界上好些古老民族的开辟神话中,也是所在多有。例如印度神话说,自在以头为天,足为地,目为日月,腹为虚空,发为草木,流泪为河,聚骨为山,大小便利为海;北欧神话说,奥丁杀霜巨人伊米尔,以其肉造成土地,血造成海,骨骼造成山,牙齿造成崖石,头发造成树木花草与一切菜蔬,髑髅造成天,脑子造成云;等等。其设想世界的构成,虽然托之于“神”,于“巨人”的“化生”,而其中心思想,无非讴歌人创造世界的伟大。而盘古的“垂死化生”,则更是将这一思想形象地显现出来。

盘古创造人类的神话,部分已见于上所引化生万物神话中,而“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这就算是创造了人类。然而这似乎是有损人类尊严的,人们决不愿意做盘古的“身之诸虫”,所以这种说法不为大众所接受,终于沉湮了。另一种说法见于六朝梁任昉的《述异记》。《述异记》综合记叙了当时流传的各种有关盘古的传说,不少是涉及盘古“垂死化生”的,其中有“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的记叙却是关于创造人类的。言“盘古氏夫妻”,是说盘古氏兄妹自相婚配而为夫妻,然后才有人伦的开始。然而这种说法,却早已为伏羲兄妹结婚的神话所代替[5],也沉湮而不闻了。有人说:“伏羲、庖牺、盘古、槃瓠,声训可通,殆属一词。”[6]此说如果能成立,则槃瓠神话演而为盘古神话,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神话演而为“盘古氏夫妻”神话,看来便都很是自然的,毋烦多论了。

《神异经》、《十洲记》、《洞冥记》

汉人志怪著作中被疑为六朝人伪撰而托名的,主要有《神异经》、《十洲记》和《洞冥记》三部。

《神异经》和《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但《汉书·艺文志》杂家类仅列《东方朔》二十篇,二书均未著录,可知并非朔撰。《四库提要》以为《神异经》“词华褥丽,格近齐梁,当由六朝文士影撰而成”;但仅凭格调文词以定真赝,颇难服人。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说:“汉人驾名东方朔,作《神异经》。”比较合乎事实,却仍旧是推想,而无佐证。《左传·文公·十八年》孔颖达正义说:“服虔案:《神异经》云,梼杌,状似虎,毫长二尺,人面虎足猪牙,尾长丈八尺,能斗不退。”服虔是汉末灵帝时的人,服虔所引《神异经》,见今本《神异经·西荒经》,文字大略相同,这就可以作为此书为“汉人驾名”的坚证。东方朔为人滑稽诞谩,《汉书·东方朔传赞》已云:“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班固时已如此,可知服虔所见《神异经》之得“驾名”于东方朔就很自然了。从时间推断,此书大约为东汉人所作。《十洲记》既然和《神异经》同托名为东方朔作,性质也同属于地理博物类,则作者可能也是东汉时代的人,为了论述的方便,我将它们合并在一起,想来不会有多大差误。至于东汉初年郭宪的《洞冥记》,虽然也有好些人疑心不是他所作,但也提不出直接的证据,只能从他的品格(《少室山房笔丛》:“以直谏闻”),或从当时的文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词句褥艳,不类东京”)来表示怀疑,但这却不能剥夺他的著作权。《隋书·经籍志》杂传类有《汉武洞冥记》一卷,题“郭氏撰”,当即此书,今本作四卷,唐时多人都信此书为郭宪所作,包括鼎鼎有名的《史通》作者刘知几,只是到了后来才有人怀疑。郭氏好方术,序又自称“宪家世述道书”,和作《洞冥》的主旨正合,不应疑其伪撰。清代王谟编辑《汉魏丛书》,虽仍不信此书为郭宪作,但他说此书“殆即祖述《神异经》、《十洲记》而作者”(《洞冥记跋》),除去“祖述”不论,倒是说到了此书的内容实质。现在就把三部书有关神话方面的情况大略谈淡。

《神异经》书凡九篇,其格局体例,大致是模仿《山海经》,分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荒,再加上中荒,略其山川道里而记其珍怪神灵异人。其中神话材料片断很多,如像《东荒经》的沃椒山,即郭璞《玄中记》的沃焦山,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就要说到;《东南荒经》的尺郭,“朝吞恶鬼三千、暮吞三百”,有点像是《述异记》所记的食子的鬼姑神,还有朴父夫妇,“并高千里”,由于“天初立时”,“导开百川,懒不用意”,罚他俩裸体“并立东南”;《南荒经》火山中生不尽木,不尽木中有火鼠,其毛可以织为火浣布,又有柤稼树,生甜梨,“实长九尺”,食其实者“寿一万二千岁”,就是《山海经》常提到的甘柑;《西荒经》的河伯使者,“白衣玄冠,从十二童子,驰马西海水上”,“所之之国,雨水涝沱”;《西北荒经》有玉馈之酒,“取一尊一尊复生焉”,有脯名曰“追复,食一片复一片”,很有点像经常出现在《山海经》里的视肉;《北荒经》有横公鱼和磎鼠,都是奇异的生物,类乎《山海经》所写的奇禽异兽,而于人有益;《中荒经》的九府玉童玉女,像《山海经》司幽国的司士司女,啮铁兽,像《拾遗记》卷十记的铁胆肾兽:凡此种种,都可视为有民间传说的凭依,并非出于向壁虚构。以其设想新奇,后世注家及文人诗文中,也常引用到它。此书最引人注目者,是关于与西王母为偶的东王公这个配偶神的创造:

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噫嘘;矫出而脱悮(误)不接者,天为之笑。(《东荒经》)

有注云:“华云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华”据说就是张华,此书如成于汉时,张华为之作注自然也有此可能。李白诗已用此书的正文及注为典了。“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短歌行》),用的便是正文;“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梁甫吟》),既用正文也兼用注。东王公这个配偶神,大概是根据《山海经》西王母的形象而模仿创造的:西王母“蓬发戴胜,豹尾虎齿”,东王公就“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西王母有“三青鸟”,东王公就“载一黑熊”。可见模仿之迹。汉代石刻画像和砖画中有东王公、西王母画像,都作王者形象,并未作“鸟面虎尾”之状,益足证其为模仿之作。此书又记有东王公和西王母相会的一段神话,却是设想新奇,富于艺术魅力:

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中荒经》)

六朝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所记的童谣,什么“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大约就是本此而来:“金母”,即西王母;“木公”,即东王公。

东王公又称东王父,汉人托名东方朔撰的《十洲记》里,也大略记了他的行迹,“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十洲记》全书所写,是十洲三岛上的仙灵奇物。十洲是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沧海岛附在聚窟洲后面;三岛首昆仑,次方丈洲,扶桑附在方丈洲后面,次蓬丘即蓬莱山。《云笈七签》卷二六的《十洲三岛》便是如此分法,也不知何所取义。大概是沿袭旧说,人为地加以安排区分。通行本《十洲记》的排列顺序与此略异,以昆仑殿在最后。此书所记各洲异物,涉及于神话者,有祖洲的不死草、炎洲的凤生兽、聚窟洲的反魂树等,而续弦胶及猛兽二物,更具有神话意味。

凤麟洲,多凤麟。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使力士掣之,它处乃断,所续之处,终无断也。武帝天汉三年,西国王使至,献此胶四两。时武帝幸华林园射虎,而弩弦断。使者时从驾,又上胶一分,使口濡以续弩弦。帝惊曰:“异物也!”乃使武士数人,共对掣引之,终日不脱,如未续时也。

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黄。帝见之,问使者:“此小物可弄,何谓猛兽?”使者曰:“猛兽一声叫发,千人伏息。”于是帝使使者令猛兽发声,试听之。使者乃指兽命唤一声。兽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霹雳。帝登时颠蹶,掩耳震动,不能自止,侍者及武士虎贲皆失仗伏地。诸内外牛马豕犬之属,皆绝绊离系,惊骇放荡,许久咸定。帝忌之,因以此兽付上林苑,令虎食之。于是虎闻兽来,乃相聚窟积,如死虎伏。兽入苑,径上虎头,溺虎口,去十步已来,顾视虎,虎辄闭目。帝恨使者言不逊,欲收之,明日失使者及猛兽所在。(以上二条,略有删节。)

《洞冥记》又称《别国洞冥记》,或《汉武洞冥记》,凡四卷,所记都是汉武帝时的逸闻琐事及遐方远国之事,神仙家的气味颇为浓厚,诞谩夸饰,殊少可观。聊举二三段略接近神话的如下,以为研究参考[7]:

黄安,代郡人也,为代郡卒,自云卑猥,不获处人间,执鞭怀荆而读书,画地以记数,日久地成池矣。时人谓黄安年可八十余,视如童子。常服朱砂,举体皆赤,冬不着裘,坐一神龟,广二尺。人问子坐此龟几年矣。对曰:“昔伏羲造网罟,获此龟以授吾,吾坐龟背已平矣。此虫畏日月之光,二千岁即一出头,吾坐此龟已见五出头矣。”行即负龟以趋世。人谓黄安万岁矣。(卷二)

有掌中芥,叶如松子,取其子置掌中,吹之而生,一吹长一尺,至三尺而止。然后可移于地上。若不经掌中吹者,则不生也。食之能空中孤立,足不蹑地。亦名蹑空草。(卷三)

有丹虾,长十丈,须长八尺,有两翅,其鼻如锯,载紫桂之林,以须缠身,急流以为栖息之处。马丹尝折虾须为杖,后弃杖而飞,须化为丹,亦在海傍。(卷四)

除以上所说三部书外,汉代还有一部叫做《辛氏三秦记》的地理书,这书早已佚亡,《汉唐地理书抄》有辑录。辑者王谟在跋语中说:“按隋、唐志均不著录此书,然自《三辅黄图》及刘昭《后汉书·志》注、郦道元《水经注》、贾思勰《齐民要术》、宗懔《荆楚岁时记》……凡六朝人著书,已相承采用;且所记山川都邑,皆秦汉时地理故事,并不及魏晋,此书必汉人所著。辛氏在汉本陇西大姓,特失其名为可惜耳。”其说看来是可以相信的。从所辑的数十条佚文看,非常富有神话色彩,如“陈仓山神鸡”条、“龙首山黑龙”条、“白鹿原狗伽堡”条、“骊山神女”条等都是。最有意思的,是关于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书抄》辑录了下面两条佚文:

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悬船而行,两旁有山,水陆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垂耳辕下。

龙门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又林登云: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两条佚文,内容大同小异,大概是由于不同书籍的征引。后一条引林登所说天火烧尾化龙事,富于哲理,益人心志,更是难得。唐李白《赠崔侍郎》诗说:“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便是用此典故。

注释

[1]见《中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版,第2编第220页。

[2]见《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社会科学研究》1979年第1期。

[3]见该书第8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版。

[4]《唐书经籍艺文合志》有卢求《成都记》五卷,已佚,或即此书。

[5]汉代壁画和石刻画像中,多有蛇身人首的伏羲女娲交尾图像。

[6]见常任侠《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说文月刊》第1卷第10、11期合刊。

[7]其中“掌中芥”条,清代李汝珍曾将它写入《镜花缘》。

同类推荐
  • 品三国中的女人

    品三国中的女人

    从历史沉淀里寻找女人,也从历史文化长流里创造女人。通过这些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会百态和价值取向,为了与《三国演义》里的种种男人步调一致,就此将原有史书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递了,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由政治人格渗合道德人格,此种打造了的三国文化女人,颇有伦理色彩,诸如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姜叙母爱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贤惠、简朴、孙权长女(大虎)的阴险、刻毒,几都为传统文化圈里妇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类。
  • 珠江流韵

    珠江流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地方的特点,从总体精神上说,实则是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长期造成的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方式、人情风俗和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属于文化范畴的特征,既决定着又体现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体、措施与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
  • 芳香秘境

    芳香秘境

    香是人类生命中最美好的感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也具有极大的意义。想到香,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花香、香水、食物、或烧香的香味,又或者是化妆品的香味等,而这种种香味,大多伴随着我们生命中美好的记忆。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热门推荐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男人四十临界线

    男人四十临界线

    男人四十:梦想依然是个很鲜活的字眼,成功依然是个崭新的课题。男人四十:不要跟年轻人比体力.多动脑少动手,这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男人四十:忙碌是一种充实.但不应成为生活的全部。男人四十:折腾事业,但不要折腾身体,善待自己.是对未来负责。男人四十:在激情中享受精彩,在平和中体味成功。
  • 残王盛宠,腹黑嫡妃倾江山

    残王盛宠,腹黑嫡妃倾江山

    一朝风云变,软弱嫡女惊艳归来。一身冠绝天下的医术,一颗云淡风轻的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棋子反为下棋人,且看她素手指点江山。“十里红妆,江山为聘。你,嫁我!”风七七美眸一闪,“邪王,宠妻……要有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净罪

    净罪

    天地有正气,涤荡人间不平事!警校高材生李捍卫放弃留在省城工作的机会,自愿扎根刑侦一线,一直以来变化的是案情对手,不变的是破案缉凶。为受害者讨回公道,为枉死者伸张正义,绝不让任何一个犯罪分子逃脱国法的审判和制裁。
  • 地狱家园

    地狱家园

    这是一片充满绝望和让人恐惧的世界!这又是一个无比真实和令人感动的世界!这本书将为您真实记录下因为战争而引发的一个全球化的丧尸病毒危机事件,并尽可能的真实还原深陷在其中的人们如何挣扎求生,如何找回人性,如何完成使命,又如何拯救苍生的故事。这里没有超能力,没有各种光环,更没有奇迹,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这里的每个人也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本书将采用“多视角主线”的叙事方式来带动剧情的推进。)
  • 二次元之命运血战

    二次元之命运血战

    神秘的力量扭曲了次元壁,不同世界的人都将集中在这个现实世界,普通的高中生活被打破,跨次元的大战一触即发。
  • 遗留在人间的天使

    遗留在人间的天使

    在深秋季节,她因和家人发生冲突,独自一人来到禁区深湖,阴风刮起,她跌入湖中,挣扎着,死神把她带到了另一个与她有关的世界里,与混血少年,展开了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恋。
  • 神州侠隐

    神州侠隐

    十八年前西域黑琅山混元教教主辜沧海参破“天罡大法”第八重,遂率教徒进攻中原,企图独霸武林,中原武林各大派联合起来对抗混元教,但无法抵挡辜沧海的“天罡大法”,各大门派伤亡惨重。不得已之下,七大门派联合发“集璧贴”向隐居在东海蓬莱岛“补阙园”的一代剑侠游任余求助,游任余不忍看到江湖涂炭,虽然已过花甲之年,尤负剑重出江湖,与辜沧海在盘龙顶大战三天,最后以一招“逆流望月”破了辜沧海的“天罗星汉掌”,废了辜沧海半生功力,遂把混元教余孽逐出中原。十八年后辜沧海练成“天罡大法”第九重,再度进犯中原,青年侠客楚天阔惨遭混元教暗算,却因祸得福练得一身武艺,且看楚天阔如何完成中原武林重担,驱逐魔教。
  • 天山剑派之少年奇遇

    天山剑派之少年奇遇

    苏扬,因一场奇遇改变平静的生活,被收为天山弟子,在一系列的奇遇之后之后的人生轨迹如何变化?张毅,看似普通的天山弟子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霍然,极具美貌和胆识女大夫,因苏扬,张毅二人平凡的人生又有何改?三人和江湖人士乐江,神秘少女见又有何奇遇与情感纠葛,有情人最终能否在一起?上一辈的恩怨以及江湖恩怨有如何影响着这一代人······没有莫名其妙的神魔混战,没有打怪升级,没有废材男主可以修炼拯救世界的主角光环,没有恶俗的玛丽苏、杰克苏情节(有也尽量降到最低),人神魔都不是万能的,一切有因有果不会用天意、命运来搪塞。
  • 洞渊集-长筌子

    洞渊集-长筌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