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9200000008

第8章 汉代乐府民歌(1)

乐府及其分类

一、乐府乐府是朝廷设置的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最初的含义。

魏晋六朝将乐府机构制作和采集而来的可以和乐而唱的,即汉人原称为“歌诗”的作品也叫“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构名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1977年,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编钟上有用秦篆刻记的“乐府”两字,说明秦时已有乐府这种机构。汉沿秦制,保留了乐府的建置。汉乐府在音乐的收集、整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六朝时,人们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着眼点还在音乐上。唐代则撇开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如元结《系乐府》、白居易《新乐府》、皮日休《正乐府》等,都未入乐,但仍自名为乐府,于是所谓乐府又变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则又离开唐人所揭示的乐府的精神实质,而单取入乐这一特征。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秦、汉时均设乐府和太乐两个机构,太乐掌祭祀雅乐,归奉常管辖;乐府管民间俗乐,权属少府。但“秦阙采诗之官,歌咏多因前式”(《宋书·乐志》),故乐府真正采诗,则始于汉代。汉初太乐较受重视,而乐府形同虚设。汉武帝时,为适应“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在“定郊祀之礼”、“作郊祀之乐”的基础上,重建乐府机构,设官完备,人员众多,除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填写歌辞、编配乐器之外,还负有采集民歌的使命。《汉书·艺文志》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虽然朝廷采集乐府的直接目的还是用于宫廷娱乐,但乐府的设置在客观上起到了集中、整理和保存民歌的作用,于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仍得以保留。

二、乐府诗的分类

两汉乐府数量较多,作者面广,或出于庙堂,或作于民间。《汉书·艺文志》著录者说西汉歌诗有28家,314篇,基本上都是乐府诗。宋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对这些乐府诗的分类,历来最称允当。根据乐府诗的来源和用途,共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乐府的全貌。

两汉乐府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谣歌辞中,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郊庙歌辞是专供朝廷祭祀宴飨用的乐歌,体近《雅》、《颂》,全是文人创作。后三种主要收录民歌,以相和歌辞最多。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丝竹更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鼓吹曲辞是武帝时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作军乐。杂曲歌辞是指声调已经失传的无所归属者,其中杂有不少文人抒情言志的作品。

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两汉乐府民歌延续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创作传统,因日常生活事件受到激发,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这些诗歌道出那个特定时代人们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好生恶死的人生态度,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

一、劳动人民的悲苦及反抗汉代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人民生活痛苦。因此,汉乐府将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充分反映劳动人民的悲苦以及迫不得已的反抗。《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都表现了平民百姓的疾苦,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呻吟呼号。《妇病行》典型地反映了老百姓的苦难: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妇人连年有病,垂危之际把孩子托付给丈夫;病妇死后,丈夫不得不沿街乞讨,遗孤在家里呼喊着母亲。

《孤儿行》描写孤儿受兄嫂的种种虐待,尝尽人间辛酸。“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社会的冷漠加剧了孤儿的痛苦,以致他绝望地悲呼“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艳歌行》则描写了破产农民背井离乡,替地主家干活,终岁劳动却无依无靠的悲惨遭遇:“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乌生》和《枯鱼过河泣》以寓言的形式,借乌鸦和枯鱼的遭遇曲折的反映了百姓的悲惨命运。

百姓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因此汉乐府也反映了人民的反抗。《东门行》就描述了一个贫家男子,因不堪困苦拔剑而起的事迹: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贫苦将男子逼上绝路,他不顾妻子的劝告,铤而走险;“吾去为迟”,可能在东门之外,还有等待他的同伴。这种对于剥削压迫的自发反抗,是汉代“群盗并起”、国之将亡的预兆。两汉乐府诗在对下层百姓不幸遭遇的申诉中,饱含了创作者对黑暗社会无情的控诉,同时也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人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二、战争和徭役汉武帝以后,长期的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控诉战争的罪恶,抒写行役之苦,也是乐府民歌的一个重要内容。如铙歌《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诗篇通过战死者的自诉极力渲染了战场变为墓场后的悲凉、凄惨,是一幅近乎死寂的阴森场面,尤其令人目不忍睹的是,“野死不葬乌可食”,阵亡将士暴尸城外,无人掩埋,乌鸦任意啄食。通过对战争惨象的描绘,强烈表达了老百姓对战争的厌恶。《十五从军征》则是通过一个老士兵的自述,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从军多年的老兵重返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悲惨场景,揭露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战争和徭役诗分不开的,在乐府民歌中也有不少流亡者的悲歌。如《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诗中描绘了征夫身处环境恶劣的胡地,饱受流亡之苦,忍饥挨饿的满腔怨愤。《悲歌》更明言“欲归家无人”,只能“悲歌可以当歌,远望可以当归”。无尽的兵役徭役,也使许多家庭,妻离子散。《饮马长城窟行》便写一个妻子为寻找她的丈夫而辗转流徙他乡。“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读了这些诗句,不禁联想到唐人张仲素的《秋闺思》:“欲寄征人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可见,在封建社会里,战争徭役给老百姓造成的苦难何其相似。

三、婚姻和爱情爱情、婚姻与家庭问题与人生最为切近,是民歌的永恒主题,在两汉乐府中也占有较大比重。这类诗篇多来自民间,或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因此在情感表达上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如铙歌《上邪》中女子的爱情誓言: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诗用语奇警,别开生面。先是指天发誓,表示要与意中人结为终生伴侣。接着连举五种绝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矢志不移。王先谦《汉铙歌释文笺证》说:“五者皆必无可能之事,则我之不能绝君明矣。”这样如火山迸发的情感势不可挡,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抒情力度。但是一旦发现对方别有他心,另有所欢,就会果断分手,恩断义绝。如铙歌《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女子思念远方的情人,本想赠以珍贵的礼品,却听说他移情别恋。一气之下,她要烧毁那准备好的礼物,并且要当风扬灰烬,以示不再想念。但这样深挚的感情,又怎能那么容易断绝。苦思冥想之间,又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被兄嫂察觉,内心其实非常矛盾。

汉乐府中也有不少弃妇诗。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封建礼教的压迫也随之加重。在“三从”、“四德”、“七去”等一系列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许多女子被夫家离弃,命运悲惨。《白头吟》《怨歌行》《塘上行》《上山采蘼芜》《孔雀东南飞》诸篇,或以弃妇口吻,或借第三者的叙述,抒发了她们的哀怨不平,情辞陫恻动人。《上山采蘼芜》云: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弃妇上山采蘼芜,却遇到弃她而去的丈夫。弃妇旧情难忘,问他新人何如?丈夫回答表明对前妻依然是情深意浓。可见这对夫妇的分离与感情无关。与此不同的是,《白头吟》里的女子却是毅然绝然地离开了三心二意的丈夫。诗歌开篇就说:“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用雪月来表明自己的光明纯洁,而痛斥丈夫龌龊的行径,切身的痛苦让女主人公提出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爱情理想。然而这种爱情理想在礼教森严的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位女子不得不接受“恩情中道绝”

(《怨歌行》)的结局。汉乐府民歌中还保存了少数揭露统治者生活奢靡,腐朽荒淫的作品,如相和歌辞《鸡鸣》《相逢行》《长安狭斜行》等。《相逢行》用铺排的手法,表现了一位官员的豪奢,黄金为门,白玉为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统治者的富贵奢华与平民的疾苦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苦乐不均的社会现实。《羽林郎》和《陌上桑》则揭露了统治者调戏良家妇女的荒淫行径。相和歌辞还收录了一些丧歌,如《薤露》《蒿里》等,表达了人们好生恶死的观念。

总之,通过汉乐府民歌可以听到人民的声音,可以看到当时的生活图景,全面而真实的反映了两汉社会的状况。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

在汉乐府民歌中,反映爱情婚姻问题最成功的作品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

一、《陌上桑》

《陌上桑》属于相和歌辞,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后来被陈朝徐陵辑入《玉台新咏》,名为《艳歌罗敷行》。《乐府诗集》则题为《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著名的叙事诗,叙述了采桑女罗敷拒绝使君调戏的故事,采用喜剧手法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个不慕权势、不畏强暴的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全诗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描写罗敷惊人的美貌: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

    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读名家名作就是大师的心灵在晤谈。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 给诺贝尔一个理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精选

    给诺贝尔一个理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精选

    本书精选了从1901年到2005年29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获奖演说,其中包括品特、耶利内克、君特·格拉斯、大江健三郎、海明威、黑塞、加缪、聂鲁达、叶芝等文学巨匠。他们的演讲或深沉凝重,或婉转抒情,像智慧的泉水,深邃的大海,超越了语言和种族,贴近人类的本心。他们用文学诉说着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感、灵魂和真理,正是这些大师使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人类精神领域因影响巨大而据有独特的地位。读者在欣赏精彩演讲的同时亦可从中得到启迪和裨益。
  • 世界百部文学名著速读:马可·波罗游记

    世界百部文学名著速读: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1254—1324年)出生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家庭经商。17岁时,年轻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可罗·马可和叔父马飞阿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们穿越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全境,横跨中亚的沙漠地带,翻过帕米尔高原,经过喀什、于田、罗布泊、玉门。历时三年半,不畏艰辛,终于来到他们梦想中神秘的东方古国。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热门推荐
  • 天煞灾星

    天煞灾星

    我是个灾星,一生下来就克死了人,天煞灾星,克人、克己、克物……
  • 32灵珠

    32灵珠

    只要介绍的是顾程等人抓猎杀组的时候,误入了异次元空间。
  •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收录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与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城市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五大趋势预示中国城市新价值》、《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等文章。
  •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本书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江山如画;生活映像;风物变迁;彼时心情;激昂文字。
  • 曾经深爱过

    曾经深爱过

    曾经说过的,做过的,经历过的,执着过的,深爱过的,回头想起也只剩爱恨两茫茫!16岁花季,17岁雨季,相隔多年带给我们的是一生难以忘怀的青涩记忆。有时候我常常会想,一段感情开始总会有惊人的相似,却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结局。是谁总是在说:以后永远不分开!原来永远的只是那句话而已!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世事隔山岳,爱恨两茫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 梦回隋唐(全本已出版)

    梦回隋唐(全本已出版)

    著名时装设计师杨若惜穿越时空成为越王杨素的女儿,邂后了冰冷残酷的天宝将军宇文成都,以及温柔如风的唐王大公子李建成,乱世纷华,一场爱的幕曲由此展开,穿越古今,前世今生划破的是那最后陨落的迷障……
  • 总裁绝宠:错恋成婚

    总裁绝宠:错恋成婚

    一支神秘的病毒疫苗,一次错误的邂逅,将她与他绑在一起,二人缔结情人关系,他爱她的身体,需要她制作疫苗,她需要他的钱包,救病床上的外公。他腹黑霸道,杀伐果断,毒舌,出口毫不留情,厨房杀手,冷酷起来要命,温情起来更要命。她心灵手巧小厨娘,热情坚强,制得了疫苗,斗得了流氓。
  • 超级经纪人系统

    超级经纪人系统

    这年头老婆跑了!咋办?这不废话吗!赶紧找一个更好的!如果有条件的话,数量不是问题,关键是什么呢?周强刚和前妻离婚,天上就掉下来一套超级经纪人系统!从此他牛了!啥都没有?咋办?同志们,还在犹豫什么!赶紧加入创业者的大军吧!不要犹豫了,难道你要等到2100年吗!
  • 带着王国回明末

    带着王国回明末

    带着英雄无敌的王国回到明末,本想种田争霸天下,不料张献忠实在太疯狂,只能利用城堡的特异能力。看猪脚怎么利用英雄无敌为助手,种田抗清治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