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9200000004

第4章 《诗经》(3)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作为一部乐歌总集,《诗经》的作者不一,内容各异,艺术风格和成就不尽相同。总体而言,《雅》和《颂》中的多数庙堂和宫廷乐歌,呆板枯涩,艺术成就不高。但《国风》和《小雅》中的优秀诗篇,则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由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征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做无病之呻吟。尤其是那些“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春秋公羊传》卷十何休注)和“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想与歌咏,各言其伤”(《汉书·食货志》)的诗篇,真实坦率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以惊人的艺术概括力把握和揭示出当时社会的本质矛盾。

《诗经》所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后世诗人的创作态度。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特点,是对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优秀的唐代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的优良传统。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要求诗歌要有广泛深刻的现实性和严肃崇高的思想性;杜甫的诗歌以其题材的广泛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而被称为“诗史”;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及新乐府诸家所表现出的注重现实生活、干预政治的旨趣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都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诗歌创作中得到延续,从宋代的陆游到清末的黄遵宪,秉持“风雅精神”的诗人代不乏人。

二、赋、比、兴的手法“赋、比、兴”,是《诗经》中常见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对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一般以朱熹《诗集传》所说为主要依据。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简而言之,“赋”法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叙事与抒情手法。如《豳风·七月》以月为经、以农事为纬组合成篇,好似一幅幅连环画面。《王风·君子于役》用白描手法直写山村黄昏之景,勾画出一幅思妇怀人图。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喻。诗人有故事或情感,往往需要借一个具体事物来作比喻,然后将事或情引出来。“比”在《诗经》中的运用很广泛。有全篇用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诗,如《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和《小雅·鹤鸣》等。也有在一首诗中部分用比的情况,如《卫风·硕人》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绘卫庄公夫人的容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分别以柔嫩的白茅芽、冻结的油脂、白色长身的天牛幼虫、白而整齐的瓠子、宽额的螓虫、蚕蛾的触须来比喻美人的手指、肌肤、脖颈、牙齿、额头、眉毛,细致刻画出一个绝世美人。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动态描写,使这幅美人图变得生动鲜活。《召南·野有死麕》以“有女如玉”作比,使人由美玉的洁白、温润联想到少女的美貌温柔。《诗经》中大量使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再现异彩纷呈的物象。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就是兴起,指诗人的情感被某种客观事物所触动,从而引起歌唱的情况。《诗经》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的内容联系不明显。《小雅·鸳鸯》曰:“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兴句和后两句的祝福并无意义上的联系。《小雅·白华》以同样的句子起兴,抒发的却是怨刺之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这种与本意无关,只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以引起下文的起兴,是“兴”法中较简单的一种。《诗经》中更多的兴句则与下文有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郑风·野有蔓草》写一对男女在郊野“邂逅”时说:“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清秀妩媚的少女像露珠一样清新可爱,而绿意浓浓、生趣盎然的景色和诗人邂逅相遇的喜悦心情正相辉映。《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相映衬。而桃树开花(“灼灼其华”)、结实(“有蕡其实”)、枝繁叶茂(“其叶蓁蓁”),也可理解为对新娘出嫁后多子多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诗人触物起兴,兴句与所咏之词通过艺术联想前后相承,构成一种象征暗示的关系。《诗经》中的“兴”,很多都是这种含有喻义、能引起联想的画面。“比”和“兴”都是用间接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故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情感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其代表是《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人先用兴法开篇,后以赋法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对“伊人”的相思之情,而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也烘托出诗人因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重章叠句结构及字法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亦杂有大量二至八言不等的句子,主要形成每句二拍的节奏。四言二拍的句式有很强的节奏感,是《诗经》韵律的基本类型。鲜明而略显短促的节奏,在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的配合下,使诗歌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诗经》中大量诗篇是分章的。而在许多诗中,被划分的章与章的内容、句式、用词基本一致,仅变换少许几个词语就反复咏唱,也表现了行为或情感的变化过程。如《周南·芣苢》共分三章,只变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摘芣莒的整个过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内容、句式一致的三章显示了旋律的一致性,灵活的用词不但带来必要的音律变化,也将三章联成一个意义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方玉润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原始》卷一)这就是重章复沓结构,它有助形成音律回环往复的特点,体现了以诗入乐的需要。

《诗经》里还有大量的叠句,有的是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四章都用“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开头,《周南·汉广》三章都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结尾。有的是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如《召南·江有汜》,每章都分别在倒数第二、三句叠用“不我以”、“不我与”和“不我过”。叠句的运用同样也与以诗入乐的要求有关。

《诗经》又运用了大量的叠字。叠字就是两字重叠使用,又称“重言”,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就用“夭夭”与“灼灼”分别形容树枝弯曲摇曳之容和桃花盛开之状;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中,又用“依依”和“霏霏”来形容杨柳随风飘拂及霰雪纷落之貌。用叠字摹写状貌、声容,往往具有声色俱备,形象真切,富于节奏感的效果。

“双声”和“叠韵”的运用尤其普遍,以至于“《三百篇》无一篇非双声、叠韵”(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如《周南·关雎》中的窈窕、参差、辗转,《周南·卷耳》中的崔嵬、虺隤、玄黄等。这既是出于描绘情感、景物的需要,更是为了取得音乐美。清人李重华说:“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成一斋诗说·诗谈杂录》)“铿锵”与“宛转”既是双声、叠韵词的声韵特点,更是使用这类词想要取得的音乐效果。

《诗经》中还使用了大量的语气词,如兮、猗、只、且、思、之、者、乎、哉、矣、也、焉等,用于句尾、句中或句尾,既有助于增强诗句的音乐性,还能恰当地表达语气和情态,是构成《诗经》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南宋洪迈说:“《毛诗》所用语助之字以为句绝者,……至今作文者皆然。”(《容斋随笔》五)可见《诗经》中虚词运用极富特色,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十分明显。

概而言之,《诗经》在诗歌精神、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各方面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其思想魅力和艺术成就是不可磨灭的。

同类推荐
  • 第七个是灵魂

    第七个是灵魂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撩开民国黑幕

    撩开民国黑幕

    中国近代杰出记者黄远生(1885—1915,江西省九江县人),以犀利的文笔,充分展示了民国初年中国政局由皇权专制到民主宪政大转型的惊心动魄的历史。
  • 战魂

    战魂

    本书以前美军海豹突击队队员真实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为读者详细记述了美国海军最精锐的海豹突击队队员的成长历程及参加的作战任务。全书共分3大部分,第1部分介绍了美军海豹队队员的选拔流程,通过怎样的魔鬼训练才能进入美军最精锐的海豹突击队;第2部分介绍作者作为海豹4队的指挥官参加了黎巴嫩战争,亲历了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的轰炸事件,以及作为多国维和部队在黎巴嫩参加的全部作战任务;第3部分讲述了作者通过黎巴嫩战争的洗礼,被进一步提拔到海豹中的王牌“海豹6队”担任突击小队指挥官,并详细描述了其在海豹6队所参加的秘密作战任务直到退役。
  •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本书分为五大块:亲亲·宝贝,亲情·呼唤,乡音·乡情,爱人·朋友,断片·私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以散文、生活随笔的方式,回忆并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叙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动和感悟。愿书中展现的这些美好、感动和喜悦,让我们在平淡流年里相拥温暖。
  • 泪水之花

    泪水之花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所著散文合集,主要涉及女性情感方面的内容。一篇篇精美的短文,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全书文笔细腻生动,作者希望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溶注在书中,读来令人感动,给人启发。
热门推荐
  • 危险总裁欺上瘾

    危险总裁欺上瘾

    为了仇恨,她步步接近传说中的完美男人,跻身豪门,成为他的未婚妻。她是人人羡慕的现实版灰姑娘,他宠她入云端,却也毁她入地狱。阴谋败露,她浑身泛红,媚眼迷离,咬着牙求他:“求你,放过我……”“你不是很需要吗?”侮辱的字眼穿透人心,他毫无怜惜,那一夜让她痛不欲生。
  • 英雄联盟之替补选手

    英雄联盟之替补选手

    重生成为了一名英雄联盟职业联赛的一名职业选手,可是遗憾的是他只是一名替补选手,主力选手的实力很强,是公认的世界级选手,而他只能默默无闻的坐着冷板凳。知道有一天,教练告诉他,下一场比赛他会是首发,命运才算是真正的改变。
  • 天才少女:腹黑邪帝爆宠妃

    天才少女:腹黑邪帝爆宠妃

    他天生的傲娇,腹黑,冷酷,残忍但唯独对她百般谦让。一切的一切只为千年之前的誓言,那时的错过,后悔莫及,懊恼,和在她的最后一次,都未及见她最后一面,他发誓:千年之前是我负了你,今世,我将用我的一切来弥补你,守护你。她有时呆萌时而心狠手辣,直到那次的穿越,意外的发现自己真正的实力,她发誓:我必将逆天,若有心阻拦,必死无疑。某男说娘子为夫饿了,某女说谁是你娘子,某男你啊,这时某男悄悄的接近中……
  • 魔法学院日记66

    魔法学院日记66

    这个故事主要讲诉了一个名叫雪露的女生,她生活在一个奇幻的小岛上,在一个魔法学院就读,而且也是一个很棒的精英队队长,守护着小岛的和平。因为一些成长中的经历,给她的中学生涯添上了有趣的一笔。
  • 培养青少年感受亲情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感受亲情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品读人生的故事,便走进了有故事的人生。在现代社会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似乎忘记了那曾经的宁静、真情与虔诚,更忘记了品味生活的苦涩与甘甜,只是无奈地慨叹时光的匆匆流逝、生活的平淡乏味。为我们的心灵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吧!翻开本书,于每一则小故事中感受生命的真谛,于优美的文字中倾听世界美的旋律。
  • 天之火

    天之火

    一个即将破灭的家族,一个没有了希望的家族,却在一个少年偶然的机会,让家族还是复兴,让能量开始凝聚。踏破世界规则,让火焰焚烧了一切,让所有的变化,掌控手中。他一人独创龙潭虎穴,披荆斩棘,无所不能,无往不利,构建了一个有一个传说。
  •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异世之仙路苍茫

    异世之仙路苍茫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这个世界,求仙问道为天地所不容,但他却时刻以寻找家乡为执念,毅然踏上了修仙之路,不求其他,只求解决自己内心的执念!在成为强者的路上,他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魔挡杀魔、神挡,诛神……
  • 十诵律

    十诵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