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1900000007

第7章 偏向虎山行(1)

从新四军的实际情况出发,粟裕非常强调打弱敌,这也是他自红军时期就形成的一个经验。他还为此打了一个比方:假如敌人是一只螃蟹,弱敌就是螃蟹的软肚皮,打螃蟹要先捅这个。

1937年10月,粟裕和刘英会合,重新集结的挺进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简称游击总队),粟裕任司令员,刘英任政委。

这时候的粟裕和刘英早已冰释前嫌。粟裕左臂残疾,刘英则因负伤同样右手腕致残,在给新兵讲解游击战术时,粟裕就很风趣地说:“人们以为刘英和我是三头六臂,其实我们两个人加起来只有一双完整的手。”

1938年3月,粟裕率游击总队开赴皖南,刘英奉命留在了浙江。他们从此再没能见面,直到5年后刘英被蒋介石下令逮捕并杀害。

粟裕非常怀念这位战友。刘英死后,他千方百计找到了刘英的遗孀和遗孤,并主动担负起了抚养之责。刘英的岳母是一个小脚老太太,刘英又留下了两个遗孤,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粟裕专门让人备了一辆马车,遇有敌情便让马车随大部队转移。

与刘英的那段恩怨偶尔还会被人提起,不过粟裕对此更多的已不是抱怨,而是一声轻轻地感慨:“那时我们都太年轻……”

年轻意味着不成熟,意味着诸多的缺憾,可是只要搜寻我们的脑海,那些最不能忘怀的记忆,以及最真挚的朋友,往往也正来自于此。

走出青涩的粟裕又碰到了一位故人,在前往皖南的路途上。所不同的是,这位故人过去是敌人,现在是朋友。

他就是粟裕进入浙江时所遭遇的第一个大敌——黄绍竑。

上满发条的闹钟

黄绍竑先前在山西指挥了娘子关战役,但是指挥得很凌乱,尤其是对川军使用了“填坑式战法”,导致最后一败涂地。回到南方后,考虑他曾在浙江主政两年,熟悉当地情况,又娴于吏治,蒋介石便重新任命他为浙江省主席。

这个省主席并不好当,在日军的连续进攻下,包括浙江省会杭州在内的许多地方皆已失陷,溃退部队到处都是,连交通都为之堵塞,种种不利境况,让黄绍竑长吁短叹,彻夜难眠。

与粟裕见面后,大家都不再计较过往。黄绍竑留粟裕吃饭,粟裕则邀请黄绍竑视察教导总队。

这时的游击总队共有500多人,数量上又回到了刚进浙江时的水平,而且红七、红十军团时期的老骨干也不太多了。装备上与国民政府的正规野战军相比,更是显得落后,除枪支混杂、未穿着制式军装外,不少人拿着大刀长矛,有的甚至是赤手空拳。

不过在南方游击队中,游击总队仍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武装。那些不多的红军老兵,既能打正规战又能打游击战,其军事素质与一般的地方游击队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刘英在叶飞等人面前每每会以老大自居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兵主要是临时招募的一些青年学生,他们还没打过什么仗,仅接受过临时性的游击战术训练,但这些新兵有知识有朝气,是部队未来的希望。

视察时,游击总队官兵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黄绍竑看了很是高兴。

过去像黄绍竑这样从正规战出来的高级将官,一般是看不上游击队或游击战的,可是抗战开始后,对手变了,在日军面前,即便是中国的正规军主力,装备方面也处于劣势,要跟对方在一点一线上争长短、决胜负,实在很吃力。经历娘子关一役后,黄绍竑对此可谓感同身受。

形势决定战略,持久抗战、全面战、总体战遂成为此时国内最流行的军事术语。黄绍竑由此对游击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不仅对游击区和游击战进行了研究,还一度向蒋介石打报告,愿意辞去浙江省主席,亲自带一支部队到游击区去活动。

视察结束时,黄绍竑当众承诺拨给游击总队5万发子弹、1000套军装,从而为这支抗日新军助了一臂之力。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民族大义面前,曾经的死敌走到了一起,当然是暂时的。

1938年4月18日,游击总队到达皖南岩寺,加入新四军作战序列。

新四军系由南方八省游击队组成,其中叶飞的闽东部队,黄道的闽北部队都已到达岩寺,并合编为第三支队。要论渊源,游击总队与三支队最为接近,可是因为“火并”时候的那点心理阴影还在,要立刻坐一张板凳上共事,多少还显得有些尴尬,最后的结果是:粟裕就任第二支队副司令,游击总队也编为第二支队,为第四团第三营。

粟裕到达岩寺时,台儿庄大战已经结束,徐州会战进入后期阶段,日军正计划南北合击,对徐州实行迂回包围,原驻镇江、苏州、芜湖的主力野战师团因此均被紧急抽调了出去。

新四军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在苏南牵制敌军,毛泽东从延安发来指示,让新四军先派支队到溧水一带进行战略侦察,并强调“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

新四军军部收到指示后,按照这一标准点兵点将,点到了刚到皖南才几天的粟裕,由他出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委。

1938年4月28日,由粟裕率领的先遣支队从岩寺出发,越过日军的公路封锁线,向苏南敌后一路挺进。

先遣支队共有400多人,配置极其精干,成员都是由第一、二、三支队中抽出的团以下干部,下辖的3个侦察连也均为3个支队中武器装备最好的部队。

没有一个不是十年内战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好汉,但抗战与内战毕竟不同,加上进入的是陌生环境,气氛还是很紧张。时年30岁的粟裕像个上满发条的闹钟,每时每刻都对敌情保持着足够的清醒和警觉。

有一天午夜时分,支队正在皖东南的南陵县城宿营休息,粟裕突然下令紧急转移。

日军来了?没有。

大半夜“折腾”大家,只是来自于粟裕的一个直觉:苏南多为前方溃军,很少有向日军直接开过去的部队,而南陵离日军控制的芜湖很近,支队行踪很可能会被日军发觉。

粟裕对自己的直觉判断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说的是“可能”,但这个可能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零几,他也绝不容许存在。

4年前,同样是一支先遣队,就是因为军事主官有侥幸的可能,决策时一再迟疑不决,才导致全军覆灭,这是血的教训,粟裕对此须臾不敢忘记。

天刚破晓,日机果然飞到南陵上空,并对支队原有宿营地进行了狂轰滥炸,但这时支队已转移到离南陵不远的山村。

中国军队平时受日军暗算不少,东北军在淞沪会战后期就吃了日机轰炸的不少亏,他们听到这件事后,对粟裕很是佩服,说还是新四军的指挥官有远见,才会让日机炸个空。

军部选择粟裕领兵先遣支队实在是找对了人。遗憾的是,直到5月19日,先遣支队才得以正式进入苏南敌后战场,而徐州正是在这一天失陷,因此没能对徐州会战起到牵制作用。

困难叠困难

先遣支队到得晚,一方面是出于侦察和隐蔽的需要,必须昼伏夜行,即使风雨之夜,亦不例外;另一方面则是让苏皖边境的友军给耽搁了,这些部队都有各自防区,他们不让过,你就只能绕着走。

等到真正进入苏南,困难有增无减。

先遣支队的官兵虽有红军时期和三年游击战的丰富经验,但突然之间,熟悉的山地和森林不见了,到处都是一览无余的河汊水网,要找个隐蔽或居高临下的阵地颇不容易。

与“环境关”相应的,是语言关。新四军老兵主要来自于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很多人听不懂苏南话,而他们说的,当地人也听不大懂。

士兵奉命前去拜请地方士绅。士绅询问是什么部队,士兵回答:“我们是森西滚!”

士绅被这个“森西滚”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士兵说的是“新四军”。

类似笑话还有不少,比如士兵介绍“某某司令”,听在当地人耳朵里,却是“某某西礼”。

客观障碍的存在,容易加深误解。先遣队初到江南,老百姓往往不肯借房子给他们住,官兵便在村外或田野里露营,遇到下雨,靠在屋檐下暂且过上一晚是常有的事。

还有不肯卖粮食的。这时候就只好饿上几顿或靠吃剩饭打发,粟裕本人就经常拿一只茶缸泡上剩饭来借以充饥。

困难叠困难,但所有的困难加一起,敌不过一个最大的:没士气。

苏南是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发生地,战后日军对其进行了疯狂的烧杀——只要看一看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就知道当地军民曾遭遇了怎样的浩劫,日军所过之处,真正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日军烧杀的目的,不光是报复,还有恐吓,而这种恐吓,在一定时期确实能起到明显的威慑效果。

粟裕到达苏南后,发现江南民众的抗战情绪非常低落,更谈不上有任何抗战胜利的信心。不管先遣支队怎样解释和动员,人家都会反问:“既然你说抗战会胜利,敌人的力量在削弱,那为什么政府军队还要从徐州撤退呢?”

还有人说得更刻薄:“现在南京也没有几个鬼子,你们为什么不夺回来?”

质疑中,讥讽的意味很是明显,这使先遣支队的宣传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一点痕迹都看不到。

当地民众不信任先遣支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看到了支队背负的武器。

苏皖属顾祝同第三战区范围,第三战区共集结了30个步兵师旅,在这些部队中,新四军的装备只处于中下水平。先遣支队已是优中选优,好的武器都给它了,可加一起也仅有两挺轻机枪,其余枪支都是用旧的,有的缺少瞄准器,有的为便于打游击,长枪已锯成了短枪,还有的是埋在地下许久,刚刚才挖出来的。

皖南集结时,各部队一看新四军的装备如此落后,都有些瞧不起。就在先遣支队出发之前,一位友军将领很不客气地对粟裕说:“你们军队有良好纪律,作为一支政治宣传队是好的,如果要到东线去打仗,那就只有听下回分解了。”

苏南百姓没有军人的那种鉴别眼光,但也见过世面。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包括罗卓英第十八军在内的“中央军”都曾在苏南与日军鏖战,他们觉得,既然连这些装备优良的“中央军”都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凭先遣支队这么一点儿人,这么差的枪,怎么可能立得住脚。

一些对抗战失去信心的士绅便出面劝先遣支队:“你们明知山有虎,何必还要偏向虎山行呢?”

就算前面真的全是虎,粟裕也不可能再退回去,不仅不退,还要到山中去打老虎。

他给先遣支队提出的口号是:“一切靠打胜仗来解决!”过去的经历告诉粟裕,在战言战,只要打胜一仗,把士气振作起来,其他困难,不管是“环境关”,还是语言关,都将随着时间慢慢地迎刃而解。

可是他不说打仗还好,一说打仗,反而吓坏了当地人。

苏南的地方武装和“游击队”其实多如牛毛,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自从日本鬼子来了以后,每天就是拉屎撒尿,都能不小心撞到一个“江南游击司令”。

这些“司令”不过是乱世称王,平时拦个哨卡,收收“抗日税”可以,真要他们跟日军干仗,谁都没这个胆儿。即便有那冲动之下想靠打日本来立立威的,往往一打就垮,或者还没打就垮了。

在很多人眼里,“江南游击司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把粟裕和先遣支队也看成了同一类型。一听先遣支队说要打仗,便连连摆手:“不要在我们这个地方打仗,你打仗到远处去。”或者“你们才这几条枪,赶快走吧,鬼子包围过来,你穿便衣都跑不脱!”

最善意的调儿调儿是下面这种:“可怜的新四军,无衣无食,还爱打仗,我们得做道场替他们超度超度了。”

粟裕爱打仗不假,可却并不需要别人提前替他超度,而能够为他和他那支“可怜的新四军”正名的,无疑还是战场上过人的表现。

破路就像玩家家

在新四军的东进计划中,先遣支队除了侦察,还起到一个开路先锋的作用,陈毅随后便率一支队开赴苏南。

1938年6月8日,一支队与先遣支队在溧水会师。这段时间,粟裕除将侦察情况向陈毅进行汇报外,也在考虑首仗应该怎么打,在哪里打。

6月11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突然向新四军军部下达命令,限新四军在3天内赶到京沪铁路附近,以破坏敌军交通。顾祝同还强调,如完不成任务,将予以“严厉处分”。

三战区以杂牌部队居多,一般情况下,顾祝同不会这么板着脸下死命令,命令如此急促,是因为正面主战场又再趋紧张:当天,总部驻于南京的日本“华中派遣军”已溯江西上,包围安庆,比刚刚结束的徐州会战时间更长、规模更大的武汉会战开始了。

顾祝同既无能力从正面发动进攻,便只有让已深入敌后的新四军来破破路,借以对华中派遣军进行袭扰和牵制。

按照新四军军部的指示,由粟裕率先遣支队具体执行此次破路任务,陈毅又从一支队中挑选了部分官兵,组成一个连与先遣支队一道行动,这样归粟裕指挥的部队一共有4个连。

京沪铁路距驻地有200余里,在限时3天的前提下,任务显得非常紧迫,但粟裕似乎并不着急,他指定的行军路线也与既定目的地不符。

当然,这只是假象。三年内战时期的“敌进我进”,已使粟裕养成了一种固有的生存之道,他要往左进,必先往右拐,反之亦然。

只有当白天谢幕,才能随心所欲。天色一暗,粟裕立即变道,率部直插目的地。

此时正值梅雨季节,乌云低垂,雨点稠密,道路非常湿滑,但对这些经历过三年游击战的老兵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众人脚上都扎了防滑铁丝,即使在泥泞的路上依旧能保持急行军的速度。

部队走得很快,可在第二天进入友军防区时,几经交涉都不让过,一直拖到午后,才予放行。

同类推荐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 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一生的处世哲学,在于把世间的一切力变为己力。他知道,借物为小借,借势为大借。只有善借力者,才能平地起风雷。他有一套自己的法则和战术,巧妙处世,迎上取下,侍君才媚兼施,为政刚正不阿。他的官场经验可以简单归纳为几点:第一,靠山要找得准。他明白,没有靠山,在官场上举步维艰。选靠山,一定要有眼力,看准了。不可选小人,不可选庸人,不可选不办事之人。第二,看大势。乾隆禅位之际,纪晓岚毅然决然和一帮正直大臣站在新皇帝嘉庆一边。第三,不要放任自己的物欲,“心肥为取祸第一事”,只有保持对物欲的节制谨慎态度,方可不为暗处虎视眈眈的敌人留下把柄。纪晓岚为人为官的策略还很多,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有所收获。
热门推荐
  • 午夜招魂师

    午夜招魂师

    我叫杨子,出生在九六年的六月初九,六九是阴阳相斥的两个数字,人有三魂七魄,我从小丢了魂,身边总有些不干净的东西。十六年前奶奶托付陈瞎子的事情成了一个谜,只是我没想到的是自己成了苟活在午夜的招魂师,引诱鬼魂走向灭亡路的招魂人……【此书继续更新,不会断更。书友群:478292862你们喜欢就好,断更这么久,对不起各位粉丝了】
  • 第七层的阴谋

    第七层的阴谋

    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两个重要的女孩遇到了意外,最后都……!而主角什么也没做到。“那时候,你觉得你什么也不用做,一切都会很顺利吧。”“但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某个个体而存在的”“啊,这样啊。”(不要这样的结局!)
  • 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不开了

    花不开了

    青春的花瓣铺满我来时的路,记忆的线缠绕无知的过往。你知道相爱很容易,可谁能守得住青春的逝去。我们重新感受那花开满季的美好时光,可惜如今花不再开了。
  • 灵灵堂

    灵灵堂

    收集一些曾经写的短篇故事,诡异的寝室、没有人的电话号码、出现在梦中的死者,这一切是在预示着什么?
  • 武道独宰

    武道独宰

    一个妖孽般的少年,被人废去丹田,从此沦为废物。却因得到神赐空间,再一次崛起。这次,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脚步,没人能够跟的上他的步伐,他,手执无上神兵,战无数天骄。万千大道,舍我其谁!苍茫大地,武道独宰!
  • 异界大mo神

    异界大mo神

    从当代穿越到异界,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异界之旅,练级打怪,美女如云。《极乐宝典》大成之日,便是成就情欲大魔神之时。亿万奴隶匍匐脚下,成群的小妾为伴。修行都是为了斩断七情六欲,而他却反其道而行,将七情六欲发挥到极致,成为全宇宙最了解人的人。问苍天,谁是神?谁是mo?
  • 公子玉馔

    公子玉馔

    本书为情而写,为我喜欢过的人或者喜欢过我的人而写。
  • 被诅咒的紫茎泽兰

    被诅咒的紫茎泽兰

    你听说过上古花妖紫茎泽兰吗?真正的紫茎泽兰并不是十分美丽,但是化为花妖的紫茎泽兰,却是夺尽了了天下的风姿,妖艳无比,倾国倾城。法力强大如深海之渊,内心单纯如幼年孩童。她是紫茎泽兰的后人,容貌美丽,多才多艺。妖艳无比,倾国倾城。她单纯的内心只希望能得到一个真心爱她的人,伴在身旁永不分开。但每一次天下的纷争都将她卷了进去,她内心渴望的平静与她越来越远。他擅长傀儡之术,精通天下所有的乐器。个性怪僻,千变万化。无妄崖上的那场相逢,注定是他这一生的一个劫,从此以后,他为她上刀山下火海,伴她左右永不分离,将唯一的温柔展现在她的面前,即使知道她身背诅咒,也在所不惜!
  • 逆天邪少

    逆天邪少

    他有情有义,桀骜不驯。他不是一个好人但却有一批赤胆忠心的兄弟誓死跟随。同样他也不是一个坏人,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动我兄弟,杀,动我女人,杀,动我家人,杀,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龙有逆鳞,触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