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1900000005

第5章 大家拼的是本事(2)

黄绍竑下面是刚提升为保安处处长的宣铁吾。这位黄埔一期生设立了“浙南剿匪指挥部”,自任总指挥,继续调集“进剿”部队发动围攻。他宣称要用“回环压迫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对粟裕进行打击。

会不会打仗,有时跟是不是黄埔,或者黄埔几期毫无关系,那只是一种资历的象征,战场之上,大家拼的是本事。

宣铁吾高调了半天,却仍然只有被狠狠挤兑的份儿。粟裕用了一招声东击西,便引得保安团在黑夜里乒乒乓乓乱打一场,“回环压迫”,压来压去,敢情压的全是自己人。

黄绍竑、宣铁吾发动的“进剿”行动彻底失败了。有了战争的胜利,浙西南根据地发展迅猛,各地都建立了临时苏维埃政府,挺进师也发展到近千人,扩编为5个纵队和2个独立支队。此外,还有千余地方武装。

人逢喜事精神爽,粟裕和刘英决定在“八一”前夕开展一次以“缴枪扩军”为内容的大示威,各纵队开始全面出击,遍地开花。

粟裕盯住了浙西南重镇衢州。这座城市是国民党的军事要地,不仅有火车站,还有军用机场。

1935年7月,按照粟裕的部署,第二纵队翻山越岭,在衢州南面的龙潭山隐蔽下来。

当天深夜,队伍悄悄地下山,奔向火车站。敌军有探照灯扫来扫去,但红军身上都做了伪装,因此直到他们靠近铁路,行动也没有暴露。

接下来便是撬铁轨,撬着撬着,被巡逻队发现了,顿时枪声大作。

二纵队早有准备,他们派人剪断了照明电线。探照灯一瞎,全城俱黯,城内城外慌作一团。

趁此良机,二纵队又派1个排摸到飞机场,一把火将飞机场给烧了。

等敌军接通电源,并调来部队包抄,二纵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夜袭衢州只是“八一大示威”中的一个亮点,其他纵队也展开了各种规模的袭击行动,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浙西南根据地的影响力。

这时粟裕开始察觉到,敌军即将发动新的“围剿”。不过他对之并没有太过在意,因为他判断这次“围剿”仍是由宣铁吾在指挥。

宣铁吾的水平如何,浙江保安团的战斗力到了何种程度,粟裕心里自有一本账,那种段位级别,揿他们下去是没有多少问题的,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对手已经易人。

那是一个比宣铁吾厉害得多的人,还有身后的军队。

当务之急

蒋介石不用看内部战报,都知道后院在起火。浙江的《东南日报》如此论述:“浙江素称平安之区,自粟、刘(粟裕、刘英)窜浙后,匪化已波及全浙。”

派保安团“进剿”的绩效,也根本不用去多问,就像是端上来一碗白开水,如果你喝过之后还大喊好酒,那是真的有病。

蒋介石乃知兵之人,他明白需要他花大本钱的时候到了,否则后院的火极可能燃成蔓延之势。

1935年7月至8月间,蒋介石任命罗卓英为“闽赣浙皖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部”副总指挥,统一指挥对粟裕所部的“清剿”行动——蒋介石认为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游击队只算是红军“残余”,对其用兵不能叫“围剿”,只能叫“清剿”。

罗卓英毕业于保定军校,他和蒋介石的宠臣陈诚是同学,此人长于谋略,抗战中著名的上高会战是其军事生涯中的巅峰之作,那场战役后来被称为是抗战中期中方打得最为精彩的一战,罗卓英的指挥水准和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唐僧再厉害也不过是个耍猴的。罗卓英的咄咄逼人,更多的还是来自于那个由他任军长的部队:第十八军。

第十八军系陈诚的起家底子,后来的一大批国民党名将,如黄维、胡琏、霍揆章、阙汉骞、李树森等人,当时都在这个军做师、团长,可以想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会有多强。

“八一大示威”让罗卓英见证了粟裕和挺进师的潜力,他说:“过去粟裕仅有几百人,现在统计数达3000人以上,其进展程度,比江西时期还要厉害。”

罗卓英不敢轻敌,当时蒋介石共向四省边区调集了总计63个团的国民党正规部队,罗卓英拿出一大半来与粟裕进行较量。

1935年8月,罗卓英率部由江西进入浙江。他紧扣住一个“快”字,参照蒋介石“围剿”中央苏区的经验,第一时间就先把浙西南根据地团团包围起来,然后构筑碉堡,将包围圈变成碉堡圈。

浙西南可以和闽东、闽北根据地成掎角之势,必要时能从东南撤退,这一关键细节也没能逃过罗卓英的眼睛,他又用6个团在东南方向构筑了第二道封锁线,以切断挺进师的退路。

罗卓英出手快捷而狠辣,立刻将挺进师和浙西南根据地推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

直到这时候为止,粟裕才知道,原来敌方主将换成了罗卓英,以保安团为主体也变成了以正规军为主体,他开始后悔起来。

“八一大示威”搞得急了点,挺进师的实力也因此被过早地暴露和消耗,这支新兴部队实在还没有能力对抗国民党正规军。

后悔药也没有地儿买去,当务之急是如何打破“清剿”。

一般人会想,你罗卓英可以盗版“围剿”的经验,我们当然也可以沿用“反围剿”的成功做法,尤其是前四次“反围剿”,不管它来多少路,我只要集中优势兵力,用运动战来破其一路,整个“围剿”也就被打破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不同。中央苏区的时候是红军主力,起码能集中到一定的兵力,而挺进师尽管有所发展,但还没能发展到那种程度,部队仍然是游击队性质,一次歼敌,最多也不过歼灭一个营,无法起到伤筋动骨的作用,罗卓英照样可以整师整团地压上来。

当挺进师内部进行讨论时,粟裕说,此一时,彼一时也,运动战不能打,要打,得打游击战。

四周围全是国民党正规军,不是保安团,这游击战该怎么打,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了粟裕身上。

粟裕不紧不慢地道出了4个字,这四个字就是他全部的“破敌要诀”。

狡兔三窟

粟裕说:“敌进我进!”

游击战须以机动为主,若是死守阵地,就不是游击战了,所以很难谈得上防御。

再以进攻来说,虽然游击队有时也主动出击,但它的宗旨是捞一把就走,不可能像运动战一样大量歼敌。

既不能蹲在家里,出去了也不能指望一口吞头大象,那就只有一种选择: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这就叫作“敌进我进”。

毛泽东、朱德当年打游击时曾总结出了16字口诀,里面有一句是“敌进我退”。一字之差,看似不同,其实异曲同工,策划者的高明也正在此处。

战争,没有教条,任何时候,你可以把稻草只当稻草,也可以把它当成一把剑。

计议已定,粟裕留下两个纵队在原地游击,自率其余主力向敌军迎面开去。

1935年9月,粟裕由浙西南根据地一路南下,以夜幕为掩护,从敌军接合部偷涉龙泉河,从而一举突破了罗卓英苦心经营的封锁线。

突出包围圈后,粟裕即和刘英各带一部,向南挺进到闽浙边境,在那里大造声势,其用意在于吸引和调动敌军,为浙西南根据地解困。

换一个人,见挺进师主力已突出重围,兴许只会气急败坏,猛拍屁股,并立即倾巢追赶。

可是这个人是罗卓英,他不会这么做。

闽浙边境全是地形复杂的山区,罗卓英虽坐拥几万人马,往山里面一撒也不过是毛毛雨,要分散追捕不足千人的游击队,无异于“以拳头打跳蚤”。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罗卓英不受粟裕所诱,他只派5个团前去追堵,剩下的几十个团全都用于摧毁根据地。

在持续长达8个月的紧逼围攻中,纵横达100公里的浙西南根据地被罗卓英死死箍住,两个纵队基本都打光了,能逃出来的寥寥无几。

每一次决策,粟裕都算得很细,但是高手之间的格斗,哪怕出现一点点破绽,都可能会让对手找到机会,从而给自己带来遗憾和损失。

这一次,“敌进我进”是对的,要说失误,就失误在对敌情和罗卓英的指挥特点还估计得不够充分准确,要是早知道罗卓英这么有心机,就不应该留下那么多人。

其实粟裕自己也没有完全摆脱危险。罗卓英派来的追堵部队虽然只有5个团,不及参加“清剿”总兵力的1/6,但仍10倍于挺进师主力,部队活动时,经常被跟踪追击,“尾巴”(指追敌)总是甩也甩不掉。

是不是我还有失误的地方呢?

1935年10月,粟裕、刘英率部与闽东苏区的叶飞会合。

一年前,当粟裕随先遣队经过闽东时,前来迎接他的就是叶飞,两人是老相识了,有的话也可以聊得更直接一些。

挺进师失去了浙西南根据地,但闽东苏区却一直发展得很好,共有4块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每块根据地都有一个独立团,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游击区。

具备这样的规模,必然也会有“清剿”,有“尾巴”。私下交谈时,粟裕就问叶飞:“我们的尾巴总是甩不掉,你们是怎样甩掉的。”

叶飞很干脆地回答:“像你们那样在白区(指国民党中心区域)横冲直撞,我们没有这个把握。”

据叶飞说,在闽东,党组织是不公开的,也不会公开建立苏维埃政权。敌军要调集兵力来进攻,绝不硬扛,我们不是有4块根据地和很多个游击区吗,轮换着休息好了,他们到那边去,我们就在这边隐蔽,要出来活动,也必须是夜间,一晚上可以走七八十里。

粟裕听得出了神,不由得脱口而出:“这办法好,这叫作‘狡兔三窟’,窟就是根据地,没有窟,兔就狡不起来。我们如果有窟,就不会这样被动了。”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另一个失误在哪里,除了不应该像过去中央苏区时代那样,继续树大旗、扎大营外,游击战术还可以更灵活、更机变。

比如,留在浙西南的那两个纵队,如果能够实现化整为零,以武工队和秘密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也来它个“狡兔三窟”,就不至于受到那么严重的损失了。

压力测试

丧失浙西南后,粟裕和刘英又重建了浙南根据地。这块根据地实际上是由叶飞从闽东的4块根据地里让出来的,此处远离浙赣铁路,国民党统治薄弱,不致引起注意。

尽管已如此低调,但处于罗卓英的重压和追堵之下,夹缝中的游击队日子仍不好过,他们只能苦苦等待出头的时机。

1936年6月,“两广事变”爆发,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以北上抗日为名,动起了反蒋的心思,国民党阵营内部重又打成一团。

这种时候往往是红军得以发展的良机。蒋介石被迫将罗卓英和第十八军南调,挺进师面临的军事压力得以大大缓和,可以出来活动一下了。

同一时期,游击队内部也产生了隔阂。在失去中央和上级组织领导的情况下,浙南和闽东联合成立了闽浙临时省委,但刘英独揽大权,并欲派他身边的人出任闽东独立师师长,这不能不引起包括叶飞在内的闽东方面的疑虑和反感。

刘英解决矛盾的方法很简单,他几次提出要把叶飞留在临时省委,实际上是要用调虎离山的办法,达到“统”掉闽东的目的。

粟裕知道后甚觉不妥,极力规劝刘英,然而他的意见并没有被刘英所采纳。

刘英在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进驻瑞金时才参加红军。他在党内的地位之所以能高于粟裕、叶飞等人,与他特殊的履历有关:刘英曾先后在红四军军部出任会计、文书,任职机要,称得上是毛泽东和朱德两人早期的账房先生。

资格上,叶飞无论如何敌不过刘英,但是还有比刘英资格更老的,此人就是闽北根据地的负责人黄道。

黄道系由李大钊介绍入党,早在八一南昌起义时,就进入了江西省委的领导层。叶飞认为刘英“欺人太甚”,他去找黄道商谈,并提议请黄道出面领导3个根据地。

当年的叶飞22岁,粟裕29岁,刘英最大,也才31岁,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见叶飞要转而“归附”黄道,刘英顿起敌意。

如同《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在刘英的授意和命令下,粟裕只得硬着头皮,给叶飞摆上了一桌鸿门宴。

酒过三巡之后,粟裕掷杯为号,当场将叶飞抓了起来。若不是叶飞在押送过程中借机逃脱,就可能一命休矣。

叶飞自此铁了心与黄道站在一起,而刘英迁怒于粟裕,将他也关起来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审查,直到粟裕违心地做了“申明”,这才得到释放。

自此以后,不仅闽东、闽北和浙南彻底分裂,粟裕和刘英的关系也降到冰点。当时两人各有化名,粟裕叫“金米”,刘英叫“可夫”,互存戒心的“金米”和“可夫”开始分开活动,每当必须会合时也一定要自带武装,并且绝不同住在一间房子里。

同类推荐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 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

    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

    本书讲述了一个天才女作家对苦难生命深深的悲悯,一个命薄如花的女性对爱与温暖的深深渴望。她既率真倔强、无畏坚强,又多愁善感、纤柔脆弱,她不能忍受没有爱的日子,从一个爱人到另一个爱人,她品尝过爱的欢欣和温暖,但更多的却是无边的挣扎与苦痛。她遇到过很多男人的爱,可却没有一个真正心疼怜惜懂她的爱人。呼兰河流淌着她的童年,浅水湾聆听过她的叹息。从异乡到异乡,她一生经历风寒,用生命书写传奇。短暂的一生如彗星划过夜空,明亮热烈而又孤独凄凉……
  • 中国皇后传

    中国皇后传

    本书力求通过她们的详细传记,科学地评价其功过是非,如实地反映历代宫廷制度和生活,以及与皇后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尽管封建史学家或为皇后作纪,或为皇后立传,但是记载或失之简略,评论或失之偏颇,无论在史实还是观点上,都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不了解皇后,也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鉴于此,我们编写了《中国皇后传》一书。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 孙武

    孙武

    本书分为童年时代、少年立志、游历四方、潜心著述、吴国拜将、助吴争霸、急流勇退7部分介绍了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后爹的单身生活

    后爹的单身生活

    卓明勋跟叶子意外的发生了网恋,他们第一次见面,第一次逛街,他都被这个南方的小女人深深的吸引着,吞噬着。李所长自从被卓明阳拉下马之后便与牛胖子私下干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叶子终于成功回到明勋身边,两人幸福的婚姻生活终于开始了,可是造化弄人……
  • 一夜燃情:总裁老公超给力

    一夜燃情:总裁老公超给力

    结婚三年,秦经年对乔一都熟视无睹,却因为一场误会,把她变成了自己发泄的对象。“转过身,闭上眼,不准喊我的名字!”亲热时,他冷声吩咐。她默然承受……秦经年以为自己迷恋的不过就是她的身子,但是在她逃离后,却用尽手段把她绑了回来。“好大的胆子,居然带着我的孩子跑路?”他把她压在身下。“先生,我们熟吗?”她巧笑嫣然。“不熟?没关系,多睡睡就熟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何家有个坏老三

    何家有个坏老三

    病逝的孤女夏晓晴穿越成了何将军府上的三少爷,对,没错就是三少爷!多年前李代桃僵的夺嫡秘闻,女生男养的别扭身世,贼老天你何苦这么玩儿我?朝堂之上明枪暗箭,她不懂江湖之中血雨腥风,她没辙你说啥?都已经乱成这样了还要抽空搞对象?行吧……那你一定要给我找个又高又帅的男猪脚……且看夏晓晴披上三少的马甲,为各位上演一出啼笑因缘
  • 超级NPC系统

    超级NPC系统

    穿越到异界,随身带着NPC系统,接受任务赢取丰厚奖励。重生后的他,一改前世废柴纨绔作风,进阶升级,更在家族大比上展露风采。宝物、功法接踵而至,他从此踏上了一段升级修仙的奇妙征程!
  • 名将无限

    名将无限

    赵云:吾乃蜀山赵子龙是也。徐晃:我的电锯早已饥渴难耐了!岳云:吃俺岳云一棒!戚继光:我不想打僵尸,倭寇都死哪儿去啦?……王佐:尉迟恭别浪了,血厚也别冲的太前,小心被人拿了一血。李广和王舜臣集火对面的法师。杨再兴准备开大,反杀啦!!!身怀无限流宝典《无限纲领》的王佐在异世界的穿梭冒险中,发现历史上的名将们莫名其妙的陆续成为了自己的队友。这是历史的车轮,还是主神的秀逗?是光辉的开始,还是摆满了杯具的大茶几?神魔阻路,吾当斩之。无双名将,尽显风流!
  • 抢来的太子爷

    抢来的太子爷

    三国鼎立,弹丸之地鸡鸣山久拿不下,只因那鸡鸣山女匪头韩菲菲武功盖世!三国太子联合剿灭?好,退了联军扣下年轻太子,白日种田夜晚暖床!什么,威名远扬的血魔将军也要攻打鸡鸣山?很好,又多一名暖床男!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浮屠界

    浮屠界

    浮屠界:一界浮生,一界屠戮。三界六道九重天,是这里的至高箴言。仰望,总有那么一簇强者因为接近真理,头顶耀眼的光环,让人顶礼膜拜;慎独,总有那么一撮异端因为偏执于道义,流淌着不安分的血液,让人心存敬畏。男人,一心有四笔:豺狼虎豹。赤心不死,咆哮不断。
  • 非爱勿动

    非爱勿动

    她曾就读于英国皇家女子学院,学成归国的第二天,被逼无奈相亲,那个男人脚踩北京布鞋,拿着个大茶缸,坐在精致的小包厢里,笑得一脸灿烂,“站住,不许动!”她走得更快了。“你再跑,我就把你的秘密全抖出来!”男人阴森森的声音传来。忽悠谁啊!她能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你喜欢灰太郎而不是贝多芬,你喜欢光着脚走路而不是高跟鞋,你喜欢K歌而不是交响乐,你麦霸你跑调,你睡觉打呼噜磨牙还流口水……”她刹住了脚步,忽地转过身,歇斯底里地大叫:“你才打呼噜磨牙流口水!你们全家都打呼噜磨牙流口水!”
  •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爱就宅一起:我家老公腹黑男

    爱就宅一起:我家老公腹黑男

    她是呆萌的小妻子,他是腹黑的精英男,婚床上,她对英俊的老公迫不及待的伸出狼爪,不想换来的却是痛彻心扉的背叛。白小米当然不愿屈服命运的魔掌,她要跳下婚床,抓住爱情。且看宅女老婆翻身,勇斗闷骚老公,让真爱来的更轰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