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1900000039

第39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3)

在“三军配合,两翼钳制”这个战略构想中,毛泽东对华野在鲁西南的配合寄予厚望,特地电告陈、粟:“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于陈唐叶陶5个纵队是否能起大作用。”

到第三天,中央对“自请处分电”做出正式回复:“几仗未打好并不要紧”、“请安心工作,鼓励士气,以利再战”。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同一天,陈毅致电中央,对粟裕做出了极高评价:“我认为我党20多年创造的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彭德怀)、刘(刘伯承)、林(林彪)并肩前进……”

由于作战方向和重点发生变化,华野一分为二,陈毅、粟裕在鲁西南指挥的部队为西兵团(此后也称陈粟野战军),随谭震林留在胶东的部队为东兵团。

1947年8月8日,粟裕率领王必成纵队及特纵,准备渡过黄河,进入鲁西南。

打了败仗谁都提不起精神,加上远离老根据地,随粟裕行军的部队在纪律上都不同程度出现下降,各种消极埋怨情绪也开始抬头。

一些人甚至对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大形势也感到怀疑——怎么全国都反攻了,山东老家反倒保不住了。

一个顺口溜在行军途中不胫而走:“反攻反攻,丢掉山东。”

已提前一步进入鲁西南的陈、唐、叶、陶5个纵队也够呛,自“七月分兵”以来,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仗,就是整天被敌军追在屁股后面跑。

比之于正在行军中的纵队,陈、唐、叶、陶纵队的思想更乱,有的干部直接就说:“这样下去,只有拖死,与其拖死,不如打死。”

5个纵队中,宋时轮纵队已经被迫退到黄河以北,此次粟裕南渡,才重新加入行军队列。

思想混乱,当然可以进行思想教育,但在战言战,最有效的药方,无过于打一场解气的胜仗。

还没有渡过黄河,粟裕就下定了这个决心。

他所要权衡的,是过了黄河休整一下再打,还是渡河次日就打。

新科倒霉蛋

粟裕出发后不久,就接连收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急电,告知刘邓南进后处境日益困难,“情况异常紧迫”。

1947年8月30日,粟裕再次收到毛泽东亲自署名的急电:“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足之势”,毛泽东要求粟裕立即渡河,以全力配合刘邓。

刘邓的处境,让粟裕做出了选择。

在鲁西南作战,与以前的苏中、苏北,以及后来的鲁南、鲁中都不一样,因为已经离开了根据地,成了蒋介石所说的“流寇”。此外,还有一个“天时”作怪——雨季仍在继续,到处一片汪洋,机动作战不易。

不过这次对手出现的漏洞,足以弥补所有困难。

在对南麻、临朐两役进行检讨时,粟裕看似执拗,不懂变通,其实他的认识很认真很深刻,“过分乐观”也就是轻敌,确是失利的主因,抑或至少是主因之一。

正是因为有了轻敌这个前提,才会有急于求胜、情报失误、准备不足等漏洞,而这些漏洞中的任何一项,在粟裕以往的计算中是很少出现的。

骄兵必败是军事学上的一个大魔咒,什么时候你忽视它,就会在战场上受到惩罚。

7月以后,华野已远离了“骄”,现在这个魔咒将要应验在国民党军身上。

华野既成“流寇”,蒋介石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跃进大别山的刘邓成了他新的心腹之患。在国民党阵营内部,也普遍认为“山东共军溃不成军,不堪再战”,“鲁西南共军陷入绝境……四面被围,无路可走”。

国民党军在与华野打交道时向来比较谨慎,到了鲁南鲁中,更是一步一个小心,没有几个整编师在一起,绝不敢紧随追击,但是自从华野主力移师鲁西南后,他们就变得骄狂起来。

在鲁西南,有时一个团竟然也敢自成一路尾追,要说这些追敌是整十一师那样的精锐主力倒也罢了,让华野将士几欲吐血的是,里面很多还是杂牌部队,比如素为华野所看不起的“泥鳅部队”吴化文部。

把我整个华野当痴子、呆子、大傻子了!

当然,一堆杂牌里面还有亮着光的,比如邱清泉整编第五师(由原来的第五军改称)。

在实力确已大损的情况下,粟裕暂时不可能去碰最硬的,他只会先拣软的捏。

被粟裕选中的新科倒霉蛋是整编第五十七师。

整五十七师为日式装备,比较陈旧,本就属于二线部队。早在宿北战役时,它又被华野歼灭1个旅,实力更遭削弱,这样的“食材”,正合粟裕的胃口。

整五十七师早先傍着整五师一起追击,但是追着追着便放松了心情,逐渐与整5师拉开足有20公里的距离。

有20公里,够了。

可供粟裕指挥的机动部队,除华野西兵团的6个纵队和特纵外,还有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第11纵队,面对敌军的一强一弱,兵力上很充裕。

1947年9月6日晚,在南渡黄河之后,粟裕迅即下达作战命令,发起沙土集战役。

9月7日上午,华野集中3个纵队向整五十七师发起攻击,整五十七师见势不妙,急忙向沙土集收缩。

就兵力数量而言,解放军主攻部队是整五十七师的4倍,因此很快就将整五十七师包围起来。

沙土集是一座小集镇,有围墙和外壕,整五十七师进驻后又挖了一些地堡和掩体,但是这个地方好就好在,土质较为疏松,容易实施土木作业。

交通壕很快挖到地堡近前,就在总攻即将发起前,粟裕对战备情况再次进行检查,一看,他皱起了眉头。

鲁西南与鲁中山区不同,这里属于平原,更适合于炮兵作战,如果有一定数量的炮弹,攻击地堡不在话下,可现实情况是,特纵“车没油,炮无弹”,其他参战纵队除王必成纵队有一些迫击炮弹外,也是两手空空。

刘邓在大别山困难重重,缘于是纯外线作战,完全脱离了后方,陈粟要比他们好得多,尽管西兵团脱离了山东根据地,但还背靠晋冀鲁豫解放区,实际是半外线作战,并没有远离后方。

粟裕赶紧让留在黄河以北的后勤部送来炮弹,越快越好。

1947年9月8日晚,华野发起总攻。经过半小时的炮火轰击后,进攻部队用连续爆破的办法炸毁了地堡。

至9月9日晨,整五十七师遭到全歼,师长段霖茂以下8000余人被俘。

打败仗不怕,怕的是走过场,不好好总结。粟裕引以南麻、临朐战役为鉴,对沙土集战役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南麻、临朐时,没有配备预备队,这次他配了1个纵队做预备队,当时的阻援部队过少,这次他用了3个纵队加1个师阻援,阻援部队比主攻部队还多。

华野围攻沙土集期间,整五师虽欲出手援救,面对这么多阻援兵力却也无能为力。

沙土集战役是华野进入鲁西南后的开门红,也是这支部队在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打的第一个胜仗。这样的胜仗对于“以战养战”的华野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自此,人员、武器、弹药都得到了补给,仅从整五十七师缴获到的火炮就有20余门,轻重机枪数百挺,还有大批弹药和军需物资。

战役一结束,蒋介石就不得重新谦虚下来,从山东和大别山战场调重兵来援,刘邓、华野东兵团所面临的压力均因此有所缓解。

西兵团压力变大了。

中原逐鹿

蒋介石共调集了4个整编师增援鲁西南,让华野吃了大亏的胡琏整十一师即在其中。

仇人眼见,分外眼红,粟裕曾计划集中主力,歼灭整十一师于运动之中,但胡琏反应很快,在华野集结之前,即迅速加修工事,据险固守。

粟裕连攻两日,均攻不上去,只得停止攻击,退出战斗。

此后,除留两个纵队在鲁西南牵制外,粟裕率其余华野主力跨过陇海线,继续挺进中原,以进一步实施“三军配合,两翼钳制”计划。

1947年10月上旬,粟裕、陈赓会师。在中原战场上,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的太岳兵团,粟裕的华野西兵团,形成了“品”字形的战略格局。

中原鹿正肥,国共角逐的主战场已从山东转移到中原,中原战场的胜负,成为交战双方关注的焦点。

蒋介石要“确保中原”、“肃清中原”,毛泽东也要经略中原,他说:“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

一打下来,解放军很被动,其中又以刘邓最为困难。大别山战略地位重要是重要,但那里都是山区,不利于大兵团作战,更主要的是没有后方,粮草弹药的补充以及伤员的安置,都非常成问题。

粟裕和陈赓也是在外线作战,处境同样不容乐观。

自孟良崮战役后,粟裕一直想打大歼灭战。打大歼灭战,必须在兵力上首先占有优势,然而国民党军在中原集中了6个机动兵团,仅靠华野或三路大军中的任何一家,都难以单独取胜。

倘若三路集结,又往往失去战机,只能打中小规模歼灭战,而由于敌军增速很快,大多时候连中小规模的都打不成。

粟裕觉得,这一切急需改变。

当时毛泽东主张不要后方的战略跃进,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即缘自于此,粟裕的想法是,还是得有后方,否则难以在大兵团作战中占得先机。

战役规模上,因认为中原无大仗可打,中央军委主要强调打中小规模歼灭战,粟裕则认为,应该依托根据地,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这样才能确保解放军在数量和技术上迅速取得优势。

显然,粟裕的所思所想,跟中央的战略决策大不相同。为慎重起见,在起草好相关电报后,他又继续观察思考了40多天,最终才把这份分量极重的电报发出。

1948年1月22日,粟裕以“斗胆直陈”的措辞,向中央发出了电文,按照电报日期上的惯例称呼,该电被称为“子养电”。

中央收到“子养电”的时候,陈毅也在陕北杨家沟。

毛泽东电召陈毅到陕北,是因为继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后,他正在考虑第二步战略跃进。

毛泽东预计,5年内可以解放全中国。1948年是第三年,战略重点就放在跃进江南的行动上。

中央决定以华野为主,组建东南野战军,陈、粟分任正副司令员。毛泽东与陈毅还共同商定,先由粟裕率3个纵队于1948年夏季或秋季渡江南进。

陈毅兴致勃勃,赋诗一首:“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子养电”来了。

围绕“子养电”,中央军委进行了复议,复议的结果,决定维持原议不变。

5天以后,中央将“跃进江南行动”电传粟裕。

渡江南进,还是无后方作战,而且比刘邓跃进大别山走得更远。当收到中央命令的时候,粟裕又想到了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北上抗日先遣队。

当年那支本来很能打仗的部队,也是在做无后方挺进,行程2500多公里,到达皖南时已减员了一半,它后来的覆灭,几乎是可以预见到的。

这次渡江南进,华野要走的路程,比抗日先遣队还多一倍,估计减员也不会少于一半,沿途又得不到补充,前途如何,粟裕心里实在一点儿底也没有。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粟裕加紧完成渡进南进的准备,但他并没有放弃过个人的独立思考。

自此以后,粟裕经常手拿中央军委的电报默默沉思,他时而站在地图前比来画去,时而征询众人的意见,翻来覆去地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推敲。

1948年4月中旬,陈毅由陕北西柏坡南下,对华野各部进行渡江南进的动员,这时粟裕主持的渡江准备工作已经是“万事俱备,只待渡江”。

粟裕两次向陈毅谈及自己的设想,陈毅大感意外,迟疑地说了一句:“中央要你过江,你不过江?”

见粟裕仍然坚持己见,陈毅遂同意他将意见直接报告中央。

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斗胆直陈”,向中央军委建议,华野暂缓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规模歼灭战。

3天后,粟裕忽然接到中央电报,要他和陈毅一起动身北上。

军令状

1948年4月25日,毛泽东提议在阜平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是会上要讨论的首要议题。

4月30日,陈、粟到达阜平。

毛泽东有个习惯,会见党内同志从不迎出门外,但当获知粟裕前来时,他破例走出门外,并同粟裕长时间握手。

经过中央集体讨论,粟裕的建议最终以军委命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毛泽东不是一个轻易能被说服的人,而敢于对毛泽东反复提出意见并为他所接受的,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上,粟裕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会议结束,毛泽东突然告诉粟裕,陈毅将不回华野,今后华野全部交给粟裕一个人来搞。

粟裕听后感到非常意外,再三请求让陈毅仍回华野。

毛泽东表示,中央已经做出决定,陈毅去中原局,华野完全交给粟裕。

中央决议无法更改,粟裕只好提出了自己最后的请求:继续保留陈毅的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一职。

毛泽东沉思片刻,点头同意了,但是强调陈毅必须马上去中原局,不能再回华野。

1948年5月中旬,中央军委接连发出命令,任命陈毅为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即原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委,陈毅不在华野期间,其在华野的职务由粟裕代理。

这就是有口皆碑的粟裕“二让司令”。

中央同意了粟裕留在中原打大歼灭战的建议,不过给他的指标难度不小——要在4~8个月内,歼灭5万~10万敌军,当时华野在中原的主力部队总共才10万,也就是说歼敌数要达到自身体量的一半甚至全部。

粟裕接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军令状,从这个时候起,他在战场上就只能胜,而且必须是大胜。

粟裕有此勇气,是因为他坚定地相信,打大仗、取大胜的时机已经到来。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张居正大传

    张居正大传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师梁实秋最经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梁实秋自传,由其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经典文章辑录而成。在书中,他一改平时幽默、诙谐的文风,用细腻而又真挚的语言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包括儿时的家庭生活,清华八年的求学生涯,赴美留学的学习经历,全景展现了一代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轨迹,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化习俗。志满中年,立志交游,他写下赴台前后的见闻、感想和游历;离开故土,家国之思,他回忆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的时光,对故友至亲的深切缅怀,饱含浓郁的怀旧情调和人生哲理,让读者看到梁实秋闲散恬淡、幽默风趣外表下更真实、感性的一面。
  • 林巧稚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林巧稚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热门推荐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 冷面夫君俏冤家

    冷面夫君俏冤家

    我怎么这么倒霉?人家穿越我也穿越,但上天也太不公平点了吧!别人都做王妃,公主,还有各种皇后,我却穿在了一个智商只有六七岁的低能儿身上,虽然也是个大小姐,但是......这也不提了,更倒霉的是“我”十日后就要跟一个不认识的男人成亲了,再次晕一下,据说那男人很冷血,酷得很哪!我该接受命运的安排么?好吧,先看看那家伙再做打算!
  • 王爷囚妾

    王爷囚妾

    她不过偷翻了下老妈当成宝的族谱竟离奇穿越!这也就算了,还偏偏穿越到一个美人的身体里。这下好了,已经有一脚迈入棺材的六旬老头看上了她,用权势硬将她娶了去。还不打紧,他竟然在新婚当天中风昏厥,变成“植物人”。更惨的还在后面,他的儿子竟想瞒天过海,替父洞房。究竟有没有天理啊?成为他的禁脔是不得已。最要命的是她竟然抗拒不了他散发出的邪魅光芒,芳心暗许。而他,竟在玩腻了乱伦游戏后潇洒退出,娶了亲爱的表妹。从性奴又降格为下人,她的人生还在很是坎坷多变!而那个可恶的男人,还当着她的面与表妹秀恩爱。可恶,当她是病猫吗?她非给他发发威,叫他看看,惹恼了病猫,也是会被抓伤的。
  • 红色童话:白雪公主

    红色童话:白雪公主

    《红色童话:白雪公主》收录了十八篇外国故事,里面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白雪公主”“杰克和豆茎”等经典童话,还配了数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的结构为读者描绘出了一个个奇异的魔幻世界和动人的美丽传说。这些故事除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吸引人外,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孩子读后可以得到真善美的启迪。
  • 古今混血儿的极品王子

    古今混血儿的极品王子

    她身在古代长在古代,却莫名其妙被自己的老妈踢回现代,降妖除魔那是不在话下,捣乱惹祸那是常事,回老妈的家乡……读书?“女人,你是脑残还是刚从什么无人岛爬回来?”他一手插兜,半靠在他的肩膀上,吊儿郎当的模样,嘲笑的眼神斜瞟着面前矮他一个头的她。他带着一贯温柔的淡笑,不动声色的移开了点自己的身子让他压在自己肩头的手扑了个空,“严子洛,你少得意……”她冷哼一声,双手环胸,森然的视线愤怒的,狠狠的瞪了回去。要淑女就淑女,要邪恶就邪恶的她何时变得这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过?“可恶,你这个大恶魔!本姑娘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就不信还能输给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怪蜀书

    怪蜀书

    一本作者想到什么写什么的算是古风的奇怪的书短篇一章一个故事书名源于“怪蜀黍”一词跟魏蜀吴的蜀没有半段dna的关系
  • 小妻不乖:总裁,斗斗吧

    小妻不乖:总裁,斗斗吧

    苏如意这辈子最悲催的事情就是交了个迷糊的闺蜜,被骗财骗色。为了替闺蜜鸣不平,她大打出手,在面试的时候,把自己英俊威武的大总裁给打了,事后才知道那是渣男的双胞胎哥哥。唉!一想到这个,苏如意就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而慕云暮这辈子最悲催的事情就是有一个不着调的二货弟弟,竟然还跟他是双胞胎,顶着一张一模一样的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泡妞不成被人追着满街打,结果他成了受害者。被一个疯女人堵在酒吧的男厕所里暴打,成了慕云暮这辈子最最丢脸的事情,慕云暮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 九绝神皇

    九绝神皇

    上古百族大战战场,受神血浇灌而化灵,成九死之地,漂游于大陆四方。张子凌误入九死之地,九死得一生,成九死之地之主。练功法,习武技,成就一身凶杀气。打圣子,戏圣女,九绝武道成神皇。
  • 我在末日的尽头看到你

    我在末日的尽头看到你

    “生命是变化的倒影,得到一时的确信,迎来永恒的不确定,记忆的远方,你披带着荣光,照进天窗,檫亮梦想,全世界你最闪亮”————黎昕“遇见你,是一个绵长而又温暖的梦,梦中璀璨的烟火,就是你最动人的微笑”————萧尘“秋天的童话中,时间总是飞快的逝去,恍然察觉的时候,阳光已经倾斜,而他们,却仍然在静静的等待”————凌曦一场冥冥之中注定的相遇,就此拉开华丽的序幕。是谁扭转了命运的齿轮?黑暗中那翻转的塔罗牌预示着几人缠绕纠结的宿命。
  • 废材逆天二小姐王者倾妃

    废材逆天二小姐王者倾妃

    她是21世纪某组织的一位金牌杀手,却因为机缘巧合到了以武为尊的缪宇大陆。在以武为尊的异世大陆,她是个废材,被众人唾弃。可是她却不介意,想要自己以自身实力闯出一片天地。因而,她认识了身为绝顶天才二皇子的他。他不与别人一般因为她是废材而唾弃她,而是慧眼识珠,不离不弃。哪怕几次三番差些为她付出了生命他也不在乎,他只在乎她!蚕茧抽丝,他和她的身世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揭发出来。经历了这么多生死别离,如此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他们是否真的能得偿所愿——白头到老呢?【此书于2015年10月份正式首发,原名《繁花纷飞梓落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