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1900000013

第13章 大海从鱼跃(3)

韩德勤迫使新四军退出姜堰,便以为对方好欺负,然而他想错了。

陈、粟退出姜堰,是走了一步以退为进的好棋。

姜堰两翼暴露,西边是“二李”,东边是陈泰运,北边是韩德勤,这三方势力要攻黄桥,随时可以从两翼的任何一个空隙南下。也就是说,掌握在新四军手里的姜堰其实是个“死镇”,它不仅对黄桥起不到应有的屏障作用,还会分黄桥之兵。

在“退避三舍”这个故事中,晋文公是绝对的男一号。从表面上看,他做出“退避三舍”之举,似乎仅仅是要通过践诺来树立个人形象,在政治上收获人心,但此举更深层的意义,其实还是要在军事上实行以退为进,后发制人。

在晋文公看来,“三舍”不过是可以用来换取更大筹码的棋子而已,他把“三舍”一送,楚军主帅便轻敌了,而这正是晋军在后面的战争中能赖以制胜的一个重要条件。

韩德勤和李守维并不比古代的楚军主帅聪明多少,李守维如果不是判断新四军已经怯战,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他那“拼一拼”的劲头就不会如此之大。

陈、粟让出姜堰,可做的文章很多。

给部队争取到了20天的休整和备战时间,这个自不用说,除此之外,还可以换得一个好的筹码,叫作:分而治之。

姜堰不是给韩德勤的,陈、粟把它送给了“二李”、陈泰运(“二李一陈”)。

能轻轻松松地得到“金姜堰”,“二李一陈”自然是喜出望外,乐不可支,马上表示愿意在暗中再次恪守中立,而韩德勤则气急败坏,认为自己受到了愚弄。

1940年9月30日,新四军撤出姜堰,通知“二李一陈”前来接防,而就在同一天,韩德勤对新四军下达了“进剿令”。

这次“省韩”似乎真的气昏了头,他撤走了长江沿岸的所有船只,连退回江南的机会都不肯留给新四军了,只求“把新四军赶到长江里去喝水”。

这个结局,粟裕在占领姜堰那天就预料到了。他当时曾说:“15天到20天内,顽军(韩部)将有大动作,这才是苏北命运的决战。”

决战意味着最后的时刻到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棋输一着

1940年10月3日,韩德勤调集26个团约3万余人,由李守维统一指挥,分左、中、右三路会攻黄桥。韩德勤给李守维下了军令状,限其7天攻下黄桥,歼新四军主力于长江以北。

粟裕把主力都集中在黄桥,外围只有小股部队和游击队,一经战斗,即向两侧后退。李守维由此判断新四军兵力不足,他在电话中向韩德勤报告:“新四军就是全部在黄桥也不过五六千人,弹药也少,打下黄桥不成问题。”

他说得没错,韩德勤有3万人,粟裕只有7000人,其中战斗兵如李守维所言,还不足5000人,连人家的1/5都不到,新四军即便是单独对付三路中的任何一路,都不占有优势。

面对大兵压境,有人建议出动一部分主力,先攻海安或向东发展,那样若是黄桥有失,还能找到别的落脚点,粟裕都一一摇头。

他哪儿也不去,就是要在黄桥与韩德勤、李守维死磕到底。

粟裕对官兵们说:“黄桥北靠长江,退无可退,只能破釜沉舟,我们这一仗打成平手还不行,或者小胜都太可惜,非要打个干净彻底的歼灭战不可!”

当决战来临,双方都红了眼,那种要一口吞掉对手的心都是一样的迫切。

最早逼近黄桥的是韩德勤嫡系的两大主力之一,由李守维自任军长的第八十九军。

1940年10月3日中午,第八十九军对黄桥外围阵地实施炮击,外围前哨战随即正式打响。

粟裕用于防守黄桥正面的是第三纵队,该纵队的老底子是粟裕从江南带起来的第二支队,一向以作风顽强著称,善于防守,但人数不足2000,因此打得非常吃力。

截至10月4日下午两点,第八十九军已发起7次冲锋,一度冲到了黄桥东门。

几乎所有人都体会到了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包括在后方调度的陈毅。

陈毅有一批珍贵的书籍文稿,他从皖南带到茅山,又从江南带到苏北,纵使事态再危险,都不肯舍弃,可是这时也从铁皮箱拿出来准备就地掩埋,显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即便是这种时刻,坐镇黄桥指挥的粟裕都没有起过动用其余部队的丝毫念头。他以一句古人的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黄桥周围全是旱地,高秆作物半割半留,即便于藏匿,又利于迂回突击,除了第三纵队,其他两个纵队都被粟裕隐藏在了这些旱地之中。

他在等待猎物,那个即将露面的独立第六旅。

红军时期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一般都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在以多打少的同时,先选择打弱敌,现在要反过来,他必须以少胜多,自然就不能再循常规。

这一次粟裕要先打的,是强敌。

独立第六旅绝对配得上强敌这一称谓。它是苏北地区少见的中国精锐部队,旅长翁达毕业于黄埔第四期,其属下军官也多为正规军校生。全旅3000多人,装备清一色的中正式七九步枪,每个步兵连还配备9挺捷克式轻机枪。当时人们称翁旅为“梅兰芳式”部队,极言其装备之漂亮和人员之精干。

韩德勤的主力部队一般训练和军事技术都很好,之所以在实战中表现不佳,是因为自徐州会战结束后,这些部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过仗。不打仗,枪和人都会生锈,加上部队又大多驻扎于城市,官兵渐渐忘记了什么叫作艰苦,战斗力自然就会不知不觉地削弱下来。

翁旅与之稍稍不同的是,他们跟日军的周旋次数相对多一些。在日军进攻兴化的战役中,该旅曾迂回敌后,击退日军,确保了兴化不失,为此,翁达曾被蒋介石称赞为“翁虎将军”。

粟裕知道,“二李一陈”的中立带有很多投机色彩,立场是动摇不定的,如果他首战能打掉韩德勤最厉害的这个旅,就能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二李一陈”及其他杂牌部队也就不敢再有所行动了。

“钓鱼”需要耐心,翁达迟迟不现身,粟裕也就始终不肯出手。

直到“浮漂”周围泛起了波纹。

李守维发起的第一次总攻失败后,翁达所率的独立第六旅也已从另一个方向逼近黄桥。

这个时候,“二李一陈”和几个保安旅都还落在后面。韩德勤于是致电李守维,指示于第二天拂晓发动全面进攻,以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

李守维和翁达立功心切,一再向韩德勤强调,离天黑还早,以两部战斗力之强,若再发起一次总攻,拿下黄桥应不成问题,至于那些杂牌,战斗力既弱,打仗又不卖力,早来晚来似乎都没关系,等他们做甚。

两员主将既都如此慷慨,韩德勤也就没有打消他们激情的道理,于是同意开始第二轮总攻。

正是这个决定,让韩德勤过后悔之莫及。

黄鼠狼吃蛇

翁旅开始向黄桥北门前进,得到这一情报,粟裕立即离开指挥所,带着警卫员直奔北门而去。

粟裕技高一筹的地方,不是他没有失误,而是他能时时避免和纠正自己的失误。

同类推荐
  • 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自刘邦开汉以来,附会在他身上的神奇传说可谓多矣,史料言之凿凿称刘邦乃蚊龙播种,赤帝化身。其实,仔细研究刘邦,读者会发现他是一位极度世俗化的人——世俗化的生活、世俗化的情感、世俗化的人格……然而,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世俗化,刘邦才具备了一般人少有的高级情商,这是他战胜对手,成为一代伟大开国帝王的重要因素。本书以刘邦生平为线索,通过对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功过是非的论述,以翔实的史料佐证,以公正的角度客观评价,全景式为读者解析刘邦从嬉皮士到天下共主的真实人生。
  •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善于治军,足智多谋,政治上不囿陈规。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在任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手缔造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从1989年以深圳为起点,史玉柱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之后,最后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指点江山。在史玉柱身上承载着崇高至上的荣誉,也背负着巨大的失败,大起大落给这个原本普通的创业者烙下了非凡的印记。史玉柱最大的资本不是他的财富,不是他的股票,而是惨败之后的东山再起,而是以常人难有的勇气完成的人生大逆转。商海沉浮,史玉柱起死回生,再造奇迹,为无数创业者高高地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 长征中的红小鬼7

    长征中的红小鬼7

    每当看到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风中迎风飘扬时,我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一丝感动。哦,鲜红的五星红旗为什么红得那么耀眼,扣人心弦?那是因为五星红旗是由以身许国的黄继光,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中华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他们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忠心报国的精神随着鲜血一起融入了国旗中!当然在烈士的庞大队伍中,也是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红军们,他们虽小,可也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弱小生命。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热门推荐
  • 爱情经过的样子

    爱情经过的样子

    程安素是一个安分守已的白领,踏实认真,不幻想,但从天而降的意外,还是让她成为人人羡慕的灰姑娘,对于十分倾心的上司,她想爱却不知怎么去爱。另一个高高在上的王子,似乎也对她十分有好感,在迷失之前,程安素知道自己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人,难道是命运格外垂青她,还是一切不过是误会一场?
  • 大乘成业论

    大乘成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首席外交官

    首席外交官

    现代外语学院的高材生沈哲再一次西藏腹地的探险性旅游中阴差阳错地穿越回了1868年成为两江总督沈葆桢(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的儿子,一代封疆大吏林则徐的外孙,本来想老老实实熬到老爷子去世就移民美国,但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最终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走上了救国图强的道路,利用自己的优势与西洋各国谈判桌上迂回周旋,成为大清帝国的首席外交官。
  • 魅影仙尊

    魅影仙尊

    她堂堂神偷,居然穿越异界成“野人”。不是锦衣华服、腰缠万贯,而是一件破烂小褂外加一条打着补丁的裤衩!不过还好,一枚神秘戒指让她重燃希望。自此狐朋狗友无数,魔兽小弟一堆,妖娆美男?当然是多多益善!
  • 布水台集

    布水台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兽成帝

    御兽成帝

    御兽成帝千万载,武破乾坤待天荒。你因为什么把我召唤过来哪,是让我改变守护这个世界吗?不管怎样,你既然给我了一次重生的机会,那我便当这个星球的守护者吧。
  • 裸体问题

    裸体问题

    当时,反叛是东方大学的流行色。反叛的直接对象即是东方大学自身的古老。激进的人们觉得,这古老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任何打破这种沉闷的标新立异,哪怕类似于美声合唱中的一声狗叫,都会引起他们的喝彩。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况达明为首的几位才子把屈原的《山鬼》搬上舞台的设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面提出来的。正象他们预料的那样这设想引起了尖锐对立的反响。粗略地划分一下,赞成者中则青年人表示欣赏,中年人表示理解,老年人表示宽容。同样的,三种年龄层次中,又都有激烈的反对者。关键在于山鬼的舞台着装。按才子们的编排设计,被薛荔兮带女罗的山鬼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着装。
  • 天降萌妃:王爷太高冷

    天降萌妃:王爷太高冷

    有人说挂在嘴里的是喜欢,藏在心里的是深爱。上一世,顾琳琅和徐阿娇青梅竹马,白头偕老。最后,相敬如宾。他们都深爱彼此,却都忘了告诉对方我爱你。所以顾琳琅用了一世的时间来学习这一生如何去爱一个人。容华愿给唐尔黛一场轰轰烈烈的深爱。极致宠溺,绝不掩饰。愿用一生,还爱本色。
  • 命剑

    命剑

    太初末年,坐忘峰圣者以命破情,打破绝情断欲,武道百花齐放,进入圣者时代。坐忘峰上,神剑永镇天下,武道圣院由此而立,无数天才前赴后继,走上这条饮血路。数千年后,十五岁的少年林风以命为凭,得到命剑,打破武道秩序,开启了一个逆天妖孽的崛起神话。人世间,他是唯一的神。
  • 海盗之路

    海盗之路

    鲨鱼在陆地上只能任人宰割,但是如果放他回到海里,他就是汪洋中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