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1800000005

第5章 笔用文玩(2)

第二节笔用清供

一、笔格

笔格,是传统文房用品中必备的器物之一,是架置毛笔的一种器具。它是笔筒的前身,在唐代就大量使用,又称笔搁、笔架、笔枕与笔山。笔格以山形为主要形制,还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每种式样花色繁多。其用料除石以外,还有玉、铜、铁、竹、木陶土等。不同的形制和质地分别与不同类的毛笔相搭配,从而显现出其特有的文化底蕴。

笔格是伴随毛笔而产生的,故其历史非常悠久。据五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学士苏颋有一锦纹花石,镂为笔架,尝置于砚席间。每天欲雨,即此石津出如汗,逡巡而雨。以此常为雨候,固无差矣。”自那以后,笔格就一直被视为文房清玩品种,成为文人不可缺少的书斋用具。

目前,我们所见到最早的笔格实物是宋代作品。1981年7月在浙江诸暨南宋墓中出土了一件石雕笔格实物,其高5.9厘米,长26.8厘米,底宽2.9厘米,通体雕琢错落有序的山峦二十座,绵延起伏。其石质细腻润滑,色泽黝黑,造型别致而奇巧,仿佛让人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我国在浙江衢州宋代墓葬中也发现了一座山形水晶笔格,造型简练,矮而宽,表现出当时宝石加工的精湛工艺。在宋元时,制作笔格的材质还有陶瓷,例如现藏首都博物馆的元代青白瓷笔格,通体镂雕成山峰形,浮云环绕,山脚饰水浪花纹。明中后期,我国的竹、木、金、玉、象牙、犀角等雕刻艺术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在明万历年间,文房清玩兴盛,于是各种材质工艺的笔格蜂拥而出,美不胜收。明代的铜笔格也很出名,以五峰居多,呈拱形站立状,多采用空心铸造工艺,外有温润斑斓的色泽,文人笔耕之余,可用来把玩。

古代文人写了很多与笔格相关的诗赋。南朝梁吴均著《笔格赋》,细致地描绘了用桂枝作笔格的情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还作有《咏笔格》诗。

至清代,笔格的造型趋于多样化,除山峰形外,还有动物、人物、花卉、建筑物、吉祥物等。材质也越发丰富,竹、木、石、玉、铁、铜、银、珊瑚、陶瓷、紫砂、象牙、犀角、宝石、漆器等皆有。还有的将笔格与镇纸、水丞组合起来,真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这些形形色色的笔格,如今已成为收藏家们的青睐之物。

二、笔筒

1.笔筒简史

1954年6月湖南省文管会在长沙左家公山发现战国木椁墓,其中遗物有一支真正的毛笔,与笔同在一处的还有简削、竹片和小竹简各一。此套工具可能就是当时用于写字的全套工具,而其中的小竹简为盛笔所用,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笔筒。因此,有考古学家推测,笔筒可能早在战国时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笔筒正式而普遍地作为一种文房用具出现应该是在明代晚期,确切地说应在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明代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很多,大量写实的作品应该能够准确地记录文人的案头陈设,可明中期以前有关文人活动的绘画中并没有发现笔筒,其他文具均时有所见。“笔筒”一词在明中期以前的书籍中未曾出现,说明当时还没有笔筒。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出笔筒的产生时间。至于实物,完全可以信赖的明朝笔筒,除去明末天启崇祯时期的作品,存世者十分罕见,这足以证实笔筒的产生时间,当为明朝晚期。

笔筒的祖上当为笔床、笔架、笔船和笔格。诗人岑参在《山房春事》中有“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的句子。可见这些文具颇受文人的喜爱。笔床的用法是,将毛笔横卧其上,如人卧床。一只笔床上面至多可放三四管笔。它虽然造型新巧,但使用起来却不太方便。笔床和笔船都被明代以后为大量兴起的笔筒取而代之,清代便少见踪影。笔架至今仍在使用,笔筒则盛而不衰,成为存放毛笔的主要案具。笔筒大都造型简单,口底相若呈筒状,非常实用,是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极具观赏和艺术价值,深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宠爱。

明代文人墨客崇尚自然的生活观,讲究做人品位,追求生存格调,因此想尽办法寻觅各类美器,斋头清玩之器,精到细琢的笔筒,从侧面展示着人的审美心境和雅逸才华。有些文人雅士甚至亲自奏刀制作,以拥有精美绝伦的笔筒为荣,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笔筒的制作与发展。

时过境迁,笔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已经成为了既有艺术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艺术品,笔筒的收藏价格也不断攀升。

2.笔筒的收藏

笔筒收藏,不仅仅是一件书房文玩的器物收藏,它更是一种文化的收藏,一种历史的收藏。这是和笔筒本身与文化文人紧密相连分不开的。

一般来讲,文化含量越高的笔筒价值越高。所以选择笔筒收藏时候,不管是什么材质,都应该首先选择名家的作品。清代中晚期的文化气息很浓,文人墨客,诗画名家在笔筒上下的功夫很足,所以笔筒上有名人题诗、作画或者题印的就比一般的笔筒价值要高。

此外,决定笔筒价值的还有材质、工艺水平、艺术水平以及它的品相。目前有收藏价值的笔筒的材质大致分为五大类:瓷、木、竹、漆、玉和象牙。

(1)瓷笔筒

明代笔筒纹样多以人物故事为主,也有酱釉和单色釉。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笔筒,是近年来升值最快的佳品。

在这一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已达巅峰。瓷质笔筒是一次烧成品,之后无法对其再动手脚,因而瓷笔筒品相和釉色是收藏者关注的重点,烧造工艺越难价值就越高。从年代上讲,康熙笔筒属藏家难得之物,市场上大量带康熙款和画风的瓷笔筒其实大多为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仿造,鉴定两者区别必须从釉色、造型、画意笔法仔细研究。目前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产的瓷笔筒存世量还很大,古玩市场上还常常可以看见。

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数量最多的就是瓷笔筒,其中尤以清康熙的表花笔筒为最,同是清其他时期的笔筒以及明代的青花笔筒也经常出现在拍卖会上。除了要看胎、釉的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

从一般情况来看,在瓷笔筒中,以人物为主的青花笔筒价格比山水的高,这主要是人物比较难画。比如,在2002年北京拍卖会上的笔筒拍品,大多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人物画笔筒,所以价位较高,起拍价基本上都在2万元以上,甚至有20万元以上的精品。笔筒的拍卖价格虽高,但根据近几年市场行情来观察,仍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2)木笔筒

主要材质有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瘦木、样木等。最具价值的是紫檀木、黄花梨这些木材的笔筒。鉴别木笔筒除要懂材质外,还应熟悉雕工刀法,木质笔筒,有的光素无纹饰,有的则带雕刻。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但凡木质器,只要用料上乘,只要是硬木,则就是好东西,收藏价值也就高。其实并不然,对于木笔筒还应从其工艺水平、年代早晚、产生的时代背景等诸方面综合评估,用料的高档与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竹笔筒

目前最早的是南博藏明嘉靖、正德年间朱松邻制松鹤纹笔筒,朱松邻采用的是圆雕竹刻工艺,刀法深峻,立意古雅。现今古玩市场多见仿制品,其水平只有能望名家项背。

鉴定是否为名家之作,先看笔筒时代风格,然后是皮包浆与雕工,最后看款识。竹制笔筒随着时间与环境温湿度变化,表皮会起物理变化——起皱不光整,希望藏家不要一味迷信名款。

(4)漆笔筒

北京故宫藏带“宣德”寄托款的戗金彩漆云龙笔筒为目前存世最早的漆笔筒。它的收藏价值在于笔筒制作工匠的名气,纹饰是创作还是仿作。其中镶嵌百宝的,还要看是否完整,有无后镶添补痕迹,原作无损品相佳则价高。

(5)象牙和玉质笔筒

目前市场较为少见,其价值也很高。玉质笔筒多见于清代。其中,白玉笔筒价值最高。牙、玉笔筒鉴定方法与一般鉴定玉器、牙雕的方法相似,与竹木雕鉴定法也有借鉴之处,或可按时代风格,表面包浆,雕工技艺依次鉴定。

一般来讲,在任何一种材质的笔筒中,工艺、艺术水平越高,品相越完整的笔筒越具收藏投资价值。

“物以稀为贵”是收藏市场上永远的真理,对所有材质的笔筒来讲,如果笔筒的器形特别,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大大增加。以2004嘉德春拍创出当时瓷质笔筒成交第二高的青花婴戏图大笔筒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并不仅仅在于青花青翠艳丽,所绘88个童子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为目前所见瓷制的最大型笔筒,而且底部堆塑独角兽首形足,非常难得一见。

无独有偶,在近年翰海举行的拍卖会上,也有两只罕见的笔筒创出了高价,其中清乾隆仿竹夔龙纹笔筒,估价25万~35万元,成交价为60.5万元;明宣德铜牛首笔筒,估价10万~15万元,成交价为60.5万元。前者以瓷器来仿制竹质笔筒,显得栩栩如生,后者则以牛首为之,别具一格。

同类推荐
  •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本书介绍了影视艺术与技术发展及其规律,系统阐述了影视创作理论,并对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加以鉴别,赏析。
  •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为八章,包括了“从戏曲歌舞看画像石、画像砖”,“从神话故事看画像石、画像砖”,“从坟墓艺术看画像石、画像砖”等。
  • 石雕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在对其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第一次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三代海派书画名家的经济形态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考证其市场运作与商业推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进行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察,对海派书画领袖及名家亦作了独到而具体的研究,探幽抉微,新意迭出。
  •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本书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ShanghaiForumforFilmStudies)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神皇谪

    神皇谪

    一场灾难,他由绝巅滑落这个世界,黑白颠倒这个天下,谁主沉浮这个传奇,谁来不朽少年因故走上修行路,漫漫不回头
  • 你好我的小猫咪

    你好我的小猫咪

    张凡,人如其名,平平凡凡;小猫,迷之宠物,来历神秘。偶然的相遇,一句我养你,张凡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刀纵天穹

    刀纵天穹

    谢尘重生了,只不过身上又多了一个屠龙刀灵。这里是一个崇尚天赋的大陆,只有拥有本命灵,才有机会成为大陆的强者。但在谢尘看来,大陆的强者?蝼蚁尔!生而不俗,谢尘必将看得更远,站得更高!问吾名,斗灵大陆,妖刀重生。宣我志,混沌归墟,刀纵天穹!————————————————————————新书《星海虫神》已发,推荐力作中有直通车,欢迎新老朋友光临捧场。
  • 梦幻强袭

    梦幻强袭

    一个梦幻的世界,现实人类中所有想象,都能在那里变成真实的世界。传说中的奇花异草,珍禽瑞兽,幻想物种,甚至于长生不老之药,在那个世界都能找到。魔法、仙术、黑科技、超级英雄,各种力量交织一起,谱出最强神话。那是天堂,也是地狱。因为人类的想象不光是真善美,还有比黑暗更为漆黑的邪恶存在。沉默的陈默,却在偶然间拥有了来往现实与梦幻的能力。冒险在梦幻的世界当中,他想寻求的,是让自己不再沉默的力量。这不是一本爽文,而是献给成年人的冒险童话。“异侠”作者自在WADE,新书强袭。
  • 盛唐巨商

    盛唐巨商

    一个现代富家子穿越到了开元盛世,成为了大唐第一巨商。金陵富少李白:斗鸡?赛马?打马球?这种事咋能没有我?康胡少年安扎荦山:放了我吧,我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动手抢的!女一号李红:像我三郎哥哥这么伟大的男人,拥有三宫六院都不为过!女二号岐王之女云阳县主李妙紫:秦郎,千年以后,我愿和你一起回到从前。男主角秦钺:有人爱是一种幸福,但弱水三千,我又能取几瓢?【大唐,既是我的大唐,也是你的大唐,这是我们的大唐。】
  • 民国鬼事

    民国鬼事

    据说民国年间有一年黄河发大水,从河底冲出一尊十丈高的大佛,可是却无一人能考究它的年代,而且凡是碰过它的人都一个皆一个离奇死亡,大佛则在一个暴雨的夜里离奇失踪,再没有任何踪迹。据说有一个叫清河镇的地方,地图上没有它的任何标记,可是去过的人却再也没人出来过,在一个夜晚一支军队奉命进入查明原因,却是依旧有进无出,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一个士兵满身是血地出来,只说了一句“不能进去”就当场毙命……民国隐藏的无数秘密,即将展现在你面前……
  • 修商成佛

    修商成佛

    本书介绍了中外十位著名企业家:林尚沃、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原一平、乔布斯、李嘉诚、黄如论、曹德旺、刘长乐和李宁。书中讲述了这些企业家成功的秘诀和他们一心向佛的故事。
  • 妻子说

    妻子说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你的泪湿了我的唇

    你的泪湿了我的唇

    十六岁,她迷恋他的文字,成了他的超级粉丝。十九岁,大学校园偶然相遇,成了他的女朋友。相恋一年,她才知道,爱上他是错,和他在一起是过。于是,她牺牲了爱情成全了友情。两年之后,他才知道,她背负的不仅仅是友情,更是一份沉重的恩情。当他们重新牵手走在一起,迎来的是无尽的风雨和伤害。大四这一年,对所有人来说是一场浩劫,多年以前深埋的炸弹被引爆,他们这一群人,一个都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