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1800000016

第16章 其他文玩

作为雅俗共赏的书房文玩,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藏家和投资者的青睐。因此,除了上面所说的文玩之外,本章还将重点介绍一些比较常用的书房文玩以飨读者。

第一节臂搁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是以书房为中心展开的。书房又称文房,其中各种陈设称书房文玩。在文人眼中,书房文玩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赏玩对象,古代专门著有书籍,自成一个体系。

臂搁是中国书房文玩的特产。它的诞生源自中国古代的书写方式,是一种辅助书写工具。古代文人书写时,悬腕自右向左竖书,稍不留意,手臂或衣袖极易刮到刚写完的字画。臂搁,就是为了防止手臂沾墨的枕臂之具。在书写时枕于臂下,不惹字墨,同时防臂上汗水渗纸,有时还可当文镇压纸,十分好用。臂搁因此成为文人的必备之物,犹如美人之镜,须臾不能离身。

由于常置案头,臂搁身兼饰物之能,外表极其重要。它不仅讲究材质,雕镂工艺也求精湛,是被收藏的珍玩。据载,臂搁的材质种类很多,明代屠隆在专著中提到,有玉、木、竹、漆质的臂搁。另从考古发掘和传世臂搁中,又证实还有以象牙、瓷制成的。无论是何种材质,臂搁上通常雕刻丰富的图案,如刻书画以作欣赏,镌座右铭以为警策,刊挚友亲人赠言以为留念。

单从数量上看,竹制臂搁最多。在古代工艺品艺术市场上拍的臂搁,也以竹制为主。专家认为,竹制臂搁市场价格高低,主要以臂搁上的雕刻好坏为依据,以明中期至清中期的真品为优。而假如臂搁的雕刻者是名家,则更具收藏价值。

竹子生性与文人相通。古代文人相信它能修身养性,心情烦躁或精神倦怠之际,喜欢手抚竹制臂搁,感受竹子凉侵肺腑,以求得一时清静。

在纸张发明以前,竹子曾是书写载体,与书写工具“臂搁”名称的由来关系密切。据说在古代,臂搁被称为“秘阁”。《长物志》《考槃馀事》《竹人录》中有载,“秘阁”指的是汉代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由汉代秘书监掌管。汉魏时期,“秘阁”成为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省的别称。而在纸张发明以前,皇家藏书是一些刻写有文字的竹本片,这种藏在秘阁中的竹木片后来也被代称为“秘阁”。再后来,人们将用来枕臂的竹片沿用“秘阁”一名。到了明清,“秘阁”的基本用途是搁臂,且“秘阁”与“臂搁”读音相似,于是逐渐只称“臂搁”了。

竹子本身材质优良,易于雕刻。竹制臂搁成品虽然是小器,但往往精雕细琢,十分可爱。制作竹制臂搁的传统手法有透雕、浮雕、圆雕,对刻制者绘画、书法功底和刀功的要求都很高。

明清两代的竹刻艺术发展极盛,种类繁多,名家荟萃。几乎所有的竹刻名家都有臂搁作品传世,其中有几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值得藏家关注。嘉定派的朱三松,他刻的人物臂搁精致深厚,生动自然。

明末“留青”刻法创始人张希黄所刻的臂搁,使用了他独创的竹刻技法,图案高出竹雕地子,好似浮雕。经年之后,刻成的图案泛黄,而竹肤颜色变深,形成明暗对比。

清道光年间的名家方治庵,工山水画,擅长“陷地浅刻”(以竹为地,下刀不深),他用此法刻的臂搁文人气十足。另外,明代金陵派创始人濮仲谦、清代康熙年间嘉定的吴之等人的竹刻臂搁也均为珍品。

第二节印章

中国传统印章文化源远流长,这种由汉字、篆刻及印章石组成的中国传统印章艺术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收藏雅好。正是由于传统印章所独具的深厚文化积淀与悠久历史渊源,使得传统印章的收藏与投资活动逐渐得到艺术品投资群体的关注。

自古以来,刻制印章的材料有多种,如玉石、金、银、铜、木、牛角(骨)、玻璃等。金印价值连城,极难得到;铜印作伪较多,真伪难辨;木印、牛角(骨)印、玻璃印等材质普通,制假也易。因此,收藏历代的印章,玉石印章是很好的选择。

印章是刻制材质和篆刻艺术的结合体。辨别古代印章的收藏价值,主要看刻制印章的玉石种类和印章的篆刻技术。在古代玉石印章中,最具收藏价值的材质,是用号称“中华四大章石”田黄石、鸡血石、青田石和艾叶绿刻制的。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其他三种均产于浙江:鸡血石产于浙江昌化,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艾叶绿不仅产于浙江,还产于福建、辽宁等地。其中,田黄石色美质佳,有“石帝”之称;鸡血石石质细腻,血色鲜红欲滴,由于储量极其稀少,故有“千金易得,一石难求”之说,是印材中的霸主;青田石、艾叶绿亦为章石中的名贵上品。

古代玉石印章的篆刻技术历史悠久,自明代以来,印学流派很多,主要有八大流派:一是文何派,以明代文彭、何震为代表;二是皖派,为皖籍名人何震所创;三是泗水派,为明代苏宣所创;四是娄东派,因明末篆刻家汪关,居于娄东而得名;五是如皋派,为清代黄经所创;六是林派,为清代林泉所创;七是邓派,为清代邓石如所创;八是西泠八家。

此外,近代还有两大流派:一是吴派,为吴昌硕所创;一是京派,以久居北京的齐白石为代表。这些流派的印章篆刻技术,都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古代玉石印章,如果用的是名石,又由名人刻制,则更加金贵无比,年代越久收藏价值越高。

第三节印盒

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亦称印奁,是盛放印泥的容器,虽然器形小巧,却是古今文房必备之物。印盒的形制多为方形,也有扁圆形,质地有铜、玉、瓷、珐琅、玛瑙、象牙等。

印盒最早出现于哪个年代,因资料匮乏,无从考究,现传世有唐代实物,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印盒的出现不会晚于唐,而盛于宋、元、明、清。由于历史原因,唐、宋、元留存下来的精品印盒十分罕见,而明、清各种质地、形制的印盒则传世较多。

清代由于有“印色池,唯瓷器最宜”的看法,因此,做工精细的瓷印盒,盛装用朱砂料制作的高档印泥,成为显示身份、地位的一种文房用品。德化窑自宋元起,就烧制有大量的印盒,有八角形、连弧形和瓜棱形等,每个盖面上皆为浅浮雕的花卉、飞禽、游鱼等,盒底周壁也饰有各种不同的边饰作为陪衬。纹饰都是根据器物的大小特点而安排的,在有限的盒盖上作了充分的表现,其制作之精美细致,花纹之丰富多样,造型之美观雅致,形式之繁多,为国内所罕见。

康、雍、乾时期的文人追捧五彩、青花、粉彩以及各种仿古釉瓷印盒,到了清晚期又追捧浅绛彩瓷印盒。浅绛彩瓷是当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它的绘画手法取自于元代黄公望大师的山水画,部分花鸟画取自海上派画师作品及人物写意画。彩料多为赭红、浅草绿和青绿等色,直接在瓷胎表面绘制,所施彩料和画面空灵淡雅,很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曾风靡一时。

印盒虽为文房用品中器形最小者,但其收藏前景和升值空间不可小觑。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嘉德2004年一件民国粉彩草虫印盒以3000元起拍,5500元成交。一件清末浅绛彩山水纹印盒,10年前市场价300元左右,而如今已升至6000元。

第四节香炉

古人读书弹琴,喜欢先焚一炉香,可以净杂念而使精神集中。在中国人特别重视的祭拜祖先、上香的过程中,香炉也是必用的器具,久而久之成了人们玩赏的古董和艺术品。于是,年代久远、质料名贵、雕工精美的香炉,已失去焚香供养的意义而变成了精美的收藏。

目前收藏市场中的香炉分为两种:一是香薰炉。古人习惯于将衣服薰得香气宜人,或者文人在夜读时点上香用来提神,用的都是这种香薰炉。二是古人在殿堂里拜神祭祖时用的香炉,这种就是大家常说的香炉。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都已达到极为精美的程度,此后博山炉一直沿用至隋代和唐初。所谓“博山”,并非是指此炉出于博山,而是指器物表面雕刻成重叠山形的装饰。

除了博山式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三足和五足炉,民间所用的带耳式瓷制香薰也常见于出土文物之中。炉耳颇具实用性,为的是便于提携挪动,其装饰作用与实用效果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此外,附属于香炉的器物尚有香铲、香拨、香箸、香匣种种,都是添香和燃香时的用具。

唐代法门寺出土的银器中,也不乏香炉和香盒,工艺之精美,可谓登峰造极。无论炉身或炉盖都是錾刻、雕饰或镶嵌而成,至于造型之变幻,更有银鎏金炉盘承托的两层式香炉,或炉身附带宝子的香炉,因与礼佛有关,多采用莲花瓣样式,炉盖的顶部周围还饰有待放的莲蕾。

香兽,顾名思义是动物造型的各式香炉。燃香取味,是薰香的本意,但古人重观赏,所以香炉可以用金属或陶瓷等做成各种动物造型,使香燃于鸟兽腹内,香烟从鸟兽口中缕缕而出,情趣盎然。鸟兽造型多为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但燃烤香料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直至两宋时期,除博山式香炉和各种香兽仍在使用外,瓷质的各种香炉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它们的器形相对较小,便于室内安放,更为士人青睐。由于两宋制瓷工艺的空前繁荣,香炉的烧制更有了极大的发展。

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发展,铜香炉渐而代之。尤其宣德炉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用黄铜铸炉的先河。宣德炉工艺精良、造型异常精美,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

宣德炉之所以成为传世之宝,不仅制作精良,而且用料名贵。据悉,宣德炉的制作有以下特点:首先,原料多。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33种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其次,炼次繁。一般炉料只经过四炼,而宣德炉却要经过十二炼,因此炉质更加纯细,如婴儿肌肤。再次,闪金光。优质宣德炉进行鎏金或嵌金,看上去金光闪闪。

宣德炉的名贵还在于其颜色丰富多彩,有一种从内里透出的奇光,变幻无常。据史料记载,宣德炉有四十多种色泽,如藏青色、棠梨色、朱红斑色、枣红色、琥珀色、茶色等。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曾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同时,宣德年间铸造各式香炉只有3000座,后经战乱大批又被销毁,流传至今的宣德炉真品已非常罕见。因此,如今明代宣德炉已成为藏家可遇不可求的宝贝。目前,在各大拍卖行成交的宣德炉,多是明中期以后的仿品,而且优质仿品成交的价格也很惊人。

清代的香炉品类繁多,除器形仿古之外,在材质上更是门类众多,瓷质、铜质、玉质、法华彩、景泰蓝或掐丝珐琅等工艺的综合使用,使得香炉的制造又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

第五节竹雕

文房用品中的竹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尤其是明清以降,艺术日臻精巧,极具保值潜力。如明代“三朱”(即朱鹤、朱小松、朱三松),一门三代,开宗立派,从绘画中撷取营养,刻画入微,精细传神,被文人们作为案头清供,从中获得雅趣,其价值一直势头不减。如几年前嘉德拍出朱小松“归去来兮辞”笔筒110万元人民币。

从全国范围看,竹雕器物整体成交一直居高不下。仅以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统计,近十年来光竹雕一项累计拍出一百六十余件作品,成交额近千万元人民币。

北京潘家园、古玩城2004年竹雕行情与前两年相比上升近一倍,精品的器物更是上升了好几位,一只普通竹刻师雕刻、稍有年代的竹雕品皆在数千元人民币以上。

竹雕艺术品市场前景看好,收藏和投资者要把好三关:一是要把好竹雕的精美程度,二是要收集名家之作,三是要善于识别真伪。

同类推荐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本书通过以物讲史的模式,围绕一些传世绘画作品而展开,用大众化的视角追忆它们流传的历史,体味它们蕴含的文化,评述与它们相关的传说与典故,同读者聊一聊文玩字画的收藏及背后的那些事儿。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雄霸华夏

    网游之雄霸华夏

    一个以整个修道的力量创建出来的游戏,在二十九世纪末这人仙魔妖满地走的年代,重现昔日鸡犬升天盛况,纨绔公子逆天浚面对四方威胁,是否还能坚定自己的执念。罢罢罢,且那看逆天浚如何以游戏入道雄霸华夏。
  •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 穿越火线之狙神传说2

    穿越火线之狙神传说2

    一个曾经独来独往的CS高手,在网吧与人玩CF的幽灵模式被人阴死,按照约定,他从此不能再玩CS。酷爱FPS游戏的他,抉择之下,放弃了CS,踏上CF的征程。由一个CF新手逐渐地成长为狙击高手,这过程中他遇到过许多高手,但是都一一败在他的枪下,最终成为他登上狙神宝座的垫脚石。
  • 穿越成皇之风华绝代

    穿越成皇之风华绝代

    现代退役杀手在一次聚会中被杀,却意外的灵魂穿越到异世大陆,成为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可这个皇帝却是个喜好男风的皇帝。而且此时四面楚歌,外敌入侵,加之这个皇帝没有实权……她欲哭无泪,喜好男风就罢了,还没有实权,丢了这个烂摊子给她,她要怎么办。一个杀手来到异世大陆当皇帝,而且还要收拾烂摊子……
  • 佛说优填王经

    佛说优填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琉璃王经

    琉璃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冥神王策

    玄冥神王策

    沉睡的世界,血镰诡异浮现。沸腾的热血,悄然划破天际。脆弱的灵魂只能等待收割。万千的霸主,唯我一跃九天,敢称帝王!修炼一途,逆天而行。淬血肉,练天元,窃天机,窥阴阳,凝血脉,寻造化,结极丹,堪破生死,执掌大道……神玄大陆遗留上古传承,为探索武道极致,有着无数天才强者藏魂半途!真的是路途艰难?还是一场惊天阴谋?且看少年林辰,怎样带领众兄弟,血染不朽帝王道,践踏上古神王路!
  • 逆之道

    逆之道

    十二年前北漠那场惊世之战奠定了陆氏江山的辉煌,十二年后一个被疯老头带大的孤儿走上了去往长安的路。十二年前那场战争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以为死去的人将重现人间,本亲密无间的人却要生死相对。血雨腥风再起的大陆,看少年如何逆世破局,逐鹿天下!
  •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本书借鉴和汲取了诸多办事智慧的精华,从魅力征服、礼仪为先、因人而异、善借外力、洞悉人心、巧言胜师、示人以弱、把握分寸、以进为退、方圆有度、处变不惊、转换思路等12个方面对如何办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透析,并通过一些生动而有趣的案例介绍了那些会办事的聪明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智慧最终达成了目的的。通过《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读者可以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把握办事的分寸、火候、分量、次序,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办好。
  • 股东

    股东

    本书挑选了作者在《北京文学》《人民文学》《清明》《长江文艺》等杂志上发表的数个中短篇小说。《担保》是那一代下海知识分子生活境况和心理路径的真实写照。《连襟》演绎了新时期的“亲不亲阶级分”。语调轻松,内容沉重。《划痕》是一篇有争议的小说,它挑战了“为富不仁”,表达穷人未必一定善良。《贵宾》则对底层人物充满同情,用“飞来的喜悦本是祸”,暗示贫富之间的鸿沟像贸易壁垒一样难以逾越。《拆信》所拆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夫妻之间的起码信任。《门》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心结之门,越是有文化的人,这道门关的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