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7900000008

第8章 商旅如梦(2)

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妻子介绍过她初次上街买货时的情景:那时,来到匈牙利的中国人为数不多,还没有做起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只是从批发市场零散地购进一些小商品,诸如巧克力、手表、电池、小玩具等,然后拿到街头去叫卖。她第一次上街卖货时,手里拿着巧克力和电池,头压得低低的,两眼直盯着地面,嘴里喃喃自语:“逮谁!逮谁!”……然而,当她卖出第一块巧克力,接到顾客递过来的钱时,那份羞怯之情一下子被一阵兴奋所代替,抬眼再看看那些购物的匈牙利人,只顾低头挑选自己满意的商品,根本无暇顾及卖货的人来自何方、是中国人还是其他什么国家的人。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就不那么难了。她卖货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胆子也越来越大,最后竟发展到手拿东芝电池,口中高喊着:“T o s h i b a !Toshiba !”(东芝),硬往过路人的手里塞。

听别人讲述,就像听一段饶有趣味的电影故事。真要轮到自己上场,绝非易事。有人说:“生活就像一出戏。”确实,初次登舞台的人都会感到那份怯意;而生活中的那份真实,决不像演戏来得那样自在,那样轻松,所有的一切都会在你的一生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我第一次练摊,就在我们城市中心的“比奥茨”。出发前,大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毕竟听得太多了,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那是一个周六的早晨,我、妻子和内弟一行三人,带上几大包要卖的货物,开着我们的“宝马”(BMW)车,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往“比奥茨”。到达目的地后,我们找到一块空地,展开一条已经收留了很久的、专门用来练摊的大白布,往地上一铺,将所有的商品一一摆放在上面。此时,妻子已经对过往的行人张罗叫卖起来:“逮谁!——逮谁!”她扭头见我已经将货物整理完毕,大声地说:“喊呐!——逮谁!逮谁!”

毕竟是初次练摊,虽说心理上已经有了充足准备,可这第一嗓子的吆喝,真不知该如何喊出,“逮谁”这两个字已经到了嗓子眼儿,又活生生地将它吞了回去。

“快喊呐!”“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都是匈牙利人,又没人认识你。”妻子和内弟在一旁催促着。

此时,恰巧有一个客人向我们走来。我在心中暗暗地给自己鼓劲:“别害怕!没什么可害羞的。是啊,他们认识你是谁呀!”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拿出当年学播音时练习发声的本领,找准声音位置,两眼望着天空,高声地喊出了一声:“逮——谁!”

这第一声叫喊实在不易,它所冲破的决不仅仅是我心理上的防线,而是将全部的虚荣心彻底打碎,使我重又走上了一条实实在在的生活道路。这第一声叫喊,虽说声调不太准,可发音绝对正确,那毕竟出自经过了多年训练的国家级播音员之口。

那位客人被我那高亢的声音所吸引,来到我们的摊位前,指着地上的货物,叽哩咕噜地对我说了一大堆匈牙利话。这下我可为难了,没想到一句“逮谁”招来对方这么多话。

见此情景,内弟赶忙迎上前去。他在匈牙利留学数年,匈语说得已是非常娴熟。只见他也是叽里咕噜回敬了对方一大堆“鸟语”,说的什么内容我全然不知,猜想他们是在讨价还价吧!

果然,他们二人在经过了一连串的“鸟语”交流之后,那位匈牙利人买走了我们摊位上的几件货物。

开市大吉,我们三人干劲倍增。既然我不会讲匈语,就干脆退居二线,由妻子和内弟在前面张罗,我在后面只管收钱。别小看收钱这份差使,顾客多的时候,跑来跑去颇为忙碌。一会儿这边喊“收钱啦!”,一会儿那边喊“快找钱!”,几个来回下来,真是闹得我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将要结束时,内弟对我说:“来!把钱拿出来数数,看看收入多少。”

在青天白日之下,人来人往的地方,一张一张地数票子,对我来说从未有过如此经历。我说:“这么多人,回家再数吧!”

他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着说:“没关系,慢慢你就习惯了!”

妻子也在旁边帮腔说:“有什么不好意思?这是我们卖货挣来的钱,又不是偷的抢的。”

我仍然抹不开面子,一边将钱包递到内弟手里,一边说:“还是你数吧。”

他微笑着接过钱包,拉开拉锁,将那些塞得乱七八糟的钱一张张拿出理齐,然后津津有味地数了起来。越数嘴咧得越大,就像在那白白胖胖的脸上升起了个弯弯的月牙。那份满足与喜悦从他那双本来就不大,此时更眯得像一条缝似的双眼中向外流淌。

看着他那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却又喜不自禁地数着钞票的样子,我真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拘束,浑身不自在。

一张一张地数下来,这一天的营业额达到两万多福林。在我们练摊初期,如此数额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味到了那份卖货与收钱的乐趣,似乎这才是真正的劳动所得。

有了第一次练摊的感受和经验,接下来就是第二次、第三次……

就是在一次次的练摊中我学会了最简单的匈牙利语。初到匈牙利的华人,都是从练摊开始学习匈语的。记得,在国内学外语时,最难记的就是数字——那些成千上万的数字;在匈牙利恰恰相反,中国人记得最清、听得最懂、说得最快的也是数字——那些成千上万的数字。

就是在一次次的练摊中我开始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生活的本质首先是生存,只有在生存问题解决了之后,才能进而去谈享受生活。看来,从知识分子到商人的转型,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在一次次的练摊之中,除了体味到了那份卖货与收钱的乐趣之外,更多感受到的是劳累与艰辛……

中国人在首都布达佩斯练摊,大多在固定的市场有固定的摊位。而我们在乡下(在布达佩斯的中国人将首都以外的地方统称为乡下)的中国人则是根据乡下的特点,赶集式地练摊。陶陶的那个集市就在我们的餐馆后边,很近,大概背着东西走上二三百米就可以到,所以,我们最早就选择从那儿开始练摊。陶陶那个“比奥茨”在周边地区说起来的话可是很有名的,是相对有一定规模的市场,再加上当时匈牙利国内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我们练摊的生意很好。

就像初学驾驶的人对开车上瘾一样,初期的练摊同样容易使人投入与成瘾。为了练摊,我特意买了一辆德国大众汽车厂生产的长厢“帕萨特”二手车。它的后排座位可以放倒,装得下整整一大摊子各种货物。然后,铺开匈牙利地图,以陶陶为圆心、以50公里为半径画出一个圆圈来,将圈中那些略有规模的城市的“比奥茨”按赶集日从周一至周日一一排列出来,每天跑一个城市。比如,如果一个城市周一有集市,我们周一就开着车到那个城市摆摊;另一个城市周二有集市,我们周二就再去那儿……如此就等于天天都有摊练了。我们就这样在匈牙利打起了“游击战”。不过此时,这只能说是单纯在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而经营。因为长期以来的种种分歧与不快,我们早先公司的概念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当初那些成员该分的分了,要走的走了,现在我们的练摊只是家族的个人零售经营行为了。剩下就是家里的那几个人,内弟那一家,我们这一家,就是以这两个家庭为主,他们负责经营餐馆,我们则负责去练摊。

刚开始那三个月,我们总会装满一车货,凌晨就起床赶路,早早到达目标集市开张,好占据个位置较好的摊位。到那儿先是卸车,一群人一起动手把摊位的货物和道具搬到位,然后开始摆摊。一开始我们会铺开好多张大大的塑料布摆摊,但是那样一样样摆来摆去地铺货与收货,效率很低,也很累人。后来,我们慢慢地琢磨出了一种折叠式的铁架子,打开之后可以把它展得很长很长,在上面能铺开一个狭长的小台子,再把货码放到台面上,效率就高多了,这就形成了一种便捷的移动铺面。“打游击”的这种经营方式持续了将近半年多,初期的我们总有一种兴奋感。记得那些日子里,早上过去的时候还是满满的一车货,经过了一整天的吆喝叫卖与讨价还价,晚上回来的时候,货已经全没了,全部都变成相当于几千块人民币的福林了。我们拿着自己赚的一叠叠钱,心情很愉快。

经过这个时期的练摊,我感到自己的经营思路与手法上都开始有了突破,我的步子迈得更大了。我们练了很长时间的摊,后来小轿车也换成了更大的面包车,因为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我们吞吐的货物也越来越多。我全然没有了当初在公司与餐馆不断做空做赔的夹缝中所感到的那种窘迫。

现在回想起来,练摊时期,起初的三个月最有成就感,总觉得特别有兴趣、特别有热情。要问原因呢,我想赚钱只是一方面,钱嘛,肯定会有时赚得多、有时赚得少,人总觉得多多益善。但是我感到,此时我格外激动的原因,又决不纯粹是赚到了钱。我走进了一种从没体验过的生活,感到有一种新鲜的东西在里面。早上起来,开车赶集,开市就忙,忙到天黑,卖完回来,腰包鼓鼓,心里总有一种刺激的感觉,也夹杂着兴奋与惊喜。

前三个月就是那样,但是时间一长,也感到真的是很累。夏天,欧洲的太阳非常厉害,紫外线非常强,人要练摊就得那么晒着;到了冬天,东欧北风呼啸,降雪频繁,人就得在室外挨冻,这两头是最难受的。再加上奔波,人就会异常劳累。因为我们不仅要天天摆摊,还要时常进货,摊位上的货物品种太单一的话,效益是不会太好的。如此,我们就得时常跑布达佩斯。

从我们那儿到布达佩斯,说不远也有60多公里,你得去布达佩斯的华人供货商那里把好卖的货批发过来,之后再去练摊零售。你这边进了货回来,已经很累了,但还得为第二天早起摆摊做准备,这么一折腾,经常就会忙到晚上一两点,而第二天凌晨四五点就得起来往另一个城市跑。

比如说,到另一个城市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但不是说到了那儿就有地方练摊,你得在早上6点钟之前赶过去占好摊位,否则可能就没地方了。很多时候,真会把你困得受不了,开着车上下眼皮就打架,强打精神都睁不开。等车开到那儿以后,一个劲儿地想睡觉,于是只好让妻子先在那儿把摊摆好,而我在车上补上一觉……

如此日复一日地过度劳累,各种消极情绪就产生了,一种烦躁、一种落寞开始笼罩着我。每当我一想,现在的生活天天就是这样了,以后恐怕也就是这样了,就会觉得自己后面这半生都要耗在练摊上了。此时我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极度失落与茫然的情绪,仿佛就算眼前这种生活方式再繁忙与富足,也不能使我打从心底里满足,也并不是我最想要的。

4.从“游击战”到“阵地战”

初期练摊就相当于“游击战”,后来的定点销售就算是“阵地战”了。最早,“阵地战”的初衷是为了配合“游击战”。就像我说过的,我们陶陶的餐馆后面有一个非常热闹的集市,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陶陶的市场,我们就在这个集市租了一个很大的摊位。支付租金之后,我们就不必每天早早跑去占地方了。摊位租金与练摊收入相比是十分便宜的,作为经营成本很划得来。

这个摊位大概有一米多宽,十多米长,有了这么个十几平方米的固定摊位,每次就会有充裕的时间把货物整整齐齐、琳琅满目地摆成一片。如此你就不用老是到处跑了,这就是阵地战的第一步。我们有了固定摊位,但是它毕竟还会受到日期上的限制。陶陶的集市一周大概只有两天,我们就在这两天摆摊,剩下的几天需要继续去各地打“游击战”。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有了固定摊位以后,就不那么辛苦了,轻松多了。因为陶陶集市的摊位一般来说从早上7点钟左右开始摆摊就可以了,再也不用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去各地抢占摊位了。当然,租赁这种小摊位,还只是“阵地战”初期的行为。

1993年,等到我们已经拓展开零售业务的规模之后,就开始了第二步——把交易的主阵地从露天的摊位转移到了房子中的商店里面。陶陶的“比奥茨”是这样的,中间是一块很大的空地,面积应该跟一个大足球场差不多,在那里可以随便摆摊。空地四周建有很多的简易房屋,这些简易房就是一个个小小的商店。后来我们租下了其中的一间来当商店,如此就实现进店经营了。那个商店大概有200来平方米,跟当时我国农村的普通小卖部相比没多大区别,房子是用石棉瓦、预制板搭建起来的,里面是柜台、货架和码放满满的货物,完全是一样的格局。它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常年经营,就算没有集市的时候也可以开门。

有了这家蛮不错的商店,我们“阵地战”的经营真是做得挺好,但是这种“挺好”也同时把我们引入了一个误区——我们把本来能够做大做强的贸易,在自我满足中给做小了……

我们有了店面,有了稳定的利润收入,就觉得满足了,正是这种满足把自己给限制住了。虽然这个店经营了好久,经营得也不错,后来我也从国内发了多种产品的集装箱来扩大销售,但是它并没有使我们的事业欣欣向荣、红红火火地发展下去。当时,该店的销售工作主要是我的内弟一个人在做,因为我们之中,只有这位在匈牙利留学学成的内弟精通匈牙利语。不过呢,平心而论,那些年间的很多事情表明,无论是论心地,还是论才能,我这位内弟并不是块经商的好材料。

同类推荐
  •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本书描述的是一名负伤的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军人,在从缅甸返回山东老家的路上,所遭遇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本书讲述了悲壮的中国远征军伤兵集体自焚事件,“二战经典戏剧”惠通桥事件,远征军伤兵闹事事件。中日骑兵队苏鲁战区恶战,智救八路军女战俘、日本军人化装进攻遭八路军伏击等传奇故事。作者苏建新以细腻丰富又不失幽默的笔法将抗战时期的敌后战事与生活,军人的爱意情仇等故事串在一起,构成了一部风云变幻,惊险不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精彩作品,让人读来耳目一新。难以放下。由于作者本人就是战争伤残军人,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战史研究背景。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2015中国年度散文

    2015中国年度散文

    王蒙、刘兆林、毕淑敏、林清玄……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写字楼妖物志

    写字楼妖物志

    网络时代的《聊斋志异》,都市时尚版《百鬼夜行》。《写字楼妖物志》虚构了一个与上班族密切相关的、又全然独立、妙趣横生的世界,堪称网络时代的《聊斋志异》、都市时尚版的《百鬼夜行》。楼魅、嗜甘、啮铁、拔魁、留影……这些奇奇怪怪的妖物们在写字楼里活动,现代都市的一切,交通、房价、人际关系,也都会影响到它们。这些妖物,有凶残,有贪婪,有温情,也有欲望。像人类一样,它们必须适应环境不断进化,才能生存下去。
热门推荐
  • 和大叔相亲以后

    和大叔相亲以后

    夜路走多了就会遇到鬼,相亲多了就会遇到熟人。他比她大十岁,彼此之间有严重的代沟,双方的家人逼得紧,他只好向她提出交往。提出同居,却分房睡。提出结婚,还是分房睡……
  • 存亡日

    存亡日

    故事从一个千疮百孔的乱世开始,在一个繁华淡去的盛世结束。他由一个凡人过渡到权力的制高点,在怀疑和信任之间做出选择。明天很难变得更好,因为只要你活着,“更好”这个概念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 特种兵痞

    特种兵痞

    男子大丈夫要顶天立地,军人也好,流氓也罢,男人就要记住一句话,死了就当关机重启!对得起头顶上那一片蓝天,对得起脚下这块土地,活在这个世上,只要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的祖国,男人流血算什么?
  • 重生之终极瞳术

    重生之终极瞳术

    穿越带着独门天赋——轮回眼,在异界修炼忍术!!【新书《极品神瞳》,同样是写轮回眼的,和瞳术的一些情节会有些相似,在原来的基本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删除和添加,保证同样是爽到底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去捧捧场,新书期急需大家的支持,下面有直通车,推荐和收藏啊!!】
  • 家教之圣灵奇缘

    家教之圣灵奇缘

    Arcana又称圣灵,是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一个大型家族,家族成员都是一群能使用圣灵之力的人们,而其中也有人能使用火焰作为战力进行战斗。而她古贺夜琳,受同盟家族彭格列第九代首领Timoteo的指令而来到日本看望居住在日本的彭格列十代首领候选人之一拥有‘废材纲’之称的——泽田纲吉,今后她在日本将会展开怎样有趣的剧情。
  • 爆野医妃:王爷请上榻

    爆野医妃:王爷请上榻

    (公众短篇文)解个剖都能赶上穿越大潮,不是金枝玉叶也就罢了,还被冠上个五福女身份的祭品?!跑路顺拐都能撞上这野蛮王爷,真是苍天不开眼。她,有点懒有点坏还有点异能,毒舌刻薄却巧笑倩兮。他,命运多舛性格古怪传闻可怕,腹黑有怪癖却俊美华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因一纸胡扯相遇,从此永无宁日,大家棋逢对手就看鹿死谁手吧!某女:“狗屁福女!天灾不绝!人灾不断!亲们,人艰不拆好么?”某男:“嗯,你的确福祉连绵天生好命,究其原因,是因为你我合体恰巧两字,禽兽。”(保证坑品,喜文,结局一对一)
  • 紫霄传说

    紫霄传说

    李霄,父母双亡,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后留下一块家传宝玉。李霄在机缘巧合下开启发现了宝玉的秘密。从而通过宝玉走上一条修真,修仙,修神的道路。
  • 登天之遥

    登天之遥

    九方大陆,中州为霸,四大妖族占据四方,东华紫薇殿,南疆指天宫,西域问道盟,北极玄冰宫,中央九方阁拱卫中州,更有远古霸主古代人虎视眈眈,陆步遥身怀古代人血统,身为种子来到九方大陆,自天才沦为废柴,且看陆步遥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登天封神!
  • 第一神王

    第一神王

    这里是妖魔鬼怪纵横的世界。绝世大妖能裂天!阴森之鬼能吞雷!进化到极限的妖魔鬼怪再也没有绝对的弱点,它们强大无匹,主宰整个世界。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偏安一隅的存在。就在这危险的世界中,一位少年脑藏混沌至宝先天八卦,从武者开始,登上天路,步步进化最终成为了妖魔鬼怪中的一员。号称第一,称为神王。
  • 网游之逆天冥神

    网游之逆天冥神

    纵使敌众我寡,看我万军敌中,取他所有人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