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7900000003

第3章 人生转折(2)

是的,相信未来,

这是最好的干柴;

是的,相信未来,

这是最迷人的色彩。

我用手掌——那托着太阳的大海,

用眼泪——那滚向天边的波浪,

摇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这是诗人食指的诗句。“文革”时期地下文学流传的手抄版本很多,我所朗诵的就是手抄版本之一。记得,一次从匈牙利回国与音乐人苏越见面,席间还提及食指写的这首诗,共同感叹:在那个文化荒芜的岁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就是靠着这种精神的力量在困境中支撑着自己,才不至于走向沉沦。

那天晚上,我们好几个人都醉倒了,但那颗心却从未醉过,它永远清醒地审视这缤纷的世界,勇敢地面对那坎坷的人生……

至今仍有朋友问我:“你当初为什么不去美国?那里同样也有中文电台或电视台。”

我心里清楚,在别人的国度里,绝不是仅凭着中国话说得好就能生存。再说,已身在他乡经历了近十年的商旅生涯,一年到头,国内国外,飞来飞去,劳碌奔波。虽无大成,却也习惯了那种自由人的散淡与自在,再也适应不了、忍受不了那种约束与管制了。偶尔,也会追忆逝去的荣耀与辉煌,仰天发出一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长叹!

我从未想到过离去,也没有理由离去,如果不是经历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燃情岁月……

3.我似乎应该离去

人这种动物,最能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旦环境逼迫他不得不调整自身时,他会从内到外用整个身心去适应生存空间。这一过程或许很痛苦,或许很漫长,然而正是在这痛苦与漫长的磨砺之中,人才能重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离别真的是一种痛苦。1990年1月1日,妻子收拾好全部行装——一大一小两只箱子,就要踏上飞往匈牙利的旅程了。我已约好朋友的汽车,早早地送她前往机场。

新年伊始,节日的气氛并不太浓,大街小巷都显得空空荡荡,没有几个行人。也许,经过了一年的奔波劳累,人们需要在此时彻底地休息一下那疲惫了的身心。

我们很快到达了机场,整个机场大厅也显得冷冷清清,没有什么人选择这样的日子安排出国的行程。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办理完行李托运手续,领到登机牌。望着前方边防检查站的入口,再过一会儿她就要从这里跨出第一步,踏进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

她走得很匆忙,我的心很茫然。我们两人心里都明白,只有她首先跨出这第一步,我才有可能迈出第二步。至于那第二步何时才能迈出,谁也说不清楚。望着她独自走向检查站的背影,我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种无奈:她就这样孤身一人去那个陌生的世界闯荡?不,她还有弟弟、哥哥在那里接应。可是……

这时,她那本已消失的身影重又显现。开始还以为她是回来向我们道别,走近后才发现,她的脸上同样带着一种无奈。

由于当时中国和匈牙利互免签证,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将出境者的名单通知边防,方可放行。可此时出境名单上没有妻子的名字。不知是由于工作的疏忽,还是其他原因,似乎有一种先知的力量感觉到这段离别时间太久,才刻意地去拖延这分离的时刻。

这一意外情况,一下冲散了离别时的苍凉氛围。我赶忙顺着传送行李的传送带滑下去,找到将要装机运走的行李又拎了上来。随后,改签机票并到公安机关联系落实出境名单的传送。

1月4日,我带上了不满五岁的儿子再一次为妻子送行,一位在机场工作的朋友将我们一直领进了候机大厅。儿子心中似乎已经模糊地知道:妈妈即将远行。他什么话也不说,拉着我的手默默地站在那里,就在妻子刚刚踏进登机甬道大门时,他突然甩脱了我的手哭喊着:“妈妈!”向她扑了过去。妻子转身抱住了他又迅速将他送到我的怀抱,快步进入登机口。她再次转身的一刹那,我看到她脸上挂着一种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确切形容的表情,或者说全无表情。她没有流泪,我也没有流泪,只是抱紧尚在挣扎哭喊的儿子,然后离开了登机甬道的大门……两年后,当我们在匈牙利重聚,再次追忆起那离别的瞬间,儿子揪人心肺的哭喊声依然在心头萦绕,两人双双涌出了歉疚的泪花……

半年后,儿子也随前去探望妻子的岳母一道去了匈牙利。离别得久了,那份离别的痛苦也就淡了,但是绝不会因为忙碌的岁月而磨灭,而是埋在了心灵的最底层。每当一个人独处家中,窗外又起秋风凄雨的时候,那份思念的情感就会从心底涌出……

这时,我确实想到过离去。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看雨。那时,我家住北京前门附近一栋二层楼的老住宅,二楼是环形的走廊,围着一圈木栏杆,中间是天井。每当下雨天,我总爱扶着走廊的栏杆向远处眺望。而今,我依然住在北京一条胡同的平房中,可是眼前的雨再也唤不起童年那份稚嫩的感情,那种感受。它似乎来得太凄楚、太惨烈,似乎苍天在流泪,我的心在流泪……等待,也是一种痛苦,然而等待中却总能看到希望。从1989年到1991年,两年多的时间,在人生的道路上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环境的变化,使我学会了承受这份痛苦,适应这份痛苦。1989年从播音员的岗位上下来后,我被调到专题部《神州风采》节目组去当纪录片编辑。说心里话,与播音员那份被动的职业相比,我更喜欢这个参与性更强的工作。然而,由于当时电视台领导给我规定了三个不允许:不许出声音(电视节目配音也不行)、不许出图像、不许外出采访。作为一名电视台的编辑,前两个不许,只不过是对我所学的专业有所限制,但不许外出采访,无疑就无法参与工作,于是只好在家里待着。那个年代,工作、就业与现在全然不同,不是说今天这儿被辞退了,明天可以再找一个更好的工作。那个时候都是计划分配——要求每一个人被计划分配到某一个单位,就得有一种螺丝钉的精神,在那儿扎下根,一干就是一辈子。

等待,只剩下了等待,而等待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心中总有那么一份渺茫而又永不熄灭的希望。

此时,我确实想到过离去。

可是在我之前,有位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播音员申请出国——未批;一位同我密切合作的同事申请出国——未批!既然已有前车之鉴,一切多余的努力无疑都是徒劳,只能寄希望于算命先生所掐算的时间,耐心地期待着定数之内的奇迹发生。我的1990年——无奈的日子。即使是无奈的日子,也总要寻找些无奈中能做的事,去填补那无奈的时间。

首先是学驾驶。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蹬着自行车赶往驾校,近50分钟的路程与我到电视台上班的路程恰好相同,只是时间地点,一东一西,大相径庭。在电视台近十年的工作,使我养成了晚出晚归的生活习惯,多少年来从未这么早起床面对那初升的朝阳。不经意间竟然发现,早晨的太阳是那样红,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

那是一段无比快乐的时光。我们学习小组共八个人,这个临时组成的集体关系非常融洽,大家相互提携、相互谦让。我们的教练姓王,是一位驾驶经验非常丰富、既严厉又体贴的老教练。每当我们操作出现偏差的时候,他就会对着你大声地喊叫;每当中间休息的时候,他又总是端出那个永远随身携带的泡满了浓茶的硕大无比的茶杯,一一匀给大家喝。记得,一次闲聊中,我提起了爱吃乳鸽,第二天,他就将自家养的两只鸽子送给我……我们在一起只有短短的数月,可至今我驾驶汽车的时候,耳边还时时响起王师傅那严厉的吼叫和谆谆的教诲。人生路上,有缘相聚的日子或许只有几天,然而留下的记忆却终生难忘……

那时学车都是开大卡车,与现在私家车相比,那东西可难开了,有时挂挡前还得先踩一脚油门——呵,行内术语叫“轰”一脚油门,不然你就挂不上挡。不过那时候反正也没啥别的事情好做,我就一直坚持了下来。学了半年,在一个雪花纷飞的日子,我终于领到了驾驶执照。今天,就算让我开着载重汽车运集装箱,我想我也是有资质的。

就在我学习驾驶时,时间走过了酷热的盛夏和寒冷的严冬。接着,我又报名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举办的英语学习班。每周有三四个学习日,依旧是早早起床赶往外院,不过为了躲避那凛冽刺骨的西北风,我改乘了公共汽车。

外语学院的学习环境,自然不会像学开车时那样身裹大衣,蜷缩在车厢一角,冻得浑身瑟瑟发抖。这里到处是暖洋洋的,暖得让人常常睁不开眼,尤其是遇上听力课,竟能使你在不知不觉中浑然睡去。有时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不光外语单词记不住,每每上着课就打瞌睡,课后却觉得精神十足。如此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实在疲劳不堪,事倍功半,外语水平没有多少长进。

于是,我改弦易辙,另辟蹊径,将外语学院的在校学习变为在家自学;将早出晚归改为昼伏夜读。我在央视有个极好的朋友,上海外语学院毕业,英语水平“顶呱呱”。当时,他刚进央视没几年,暂时没地方住,我就邀请他住在家里,反正我是孤身一人,多一个人正好多一个伴儿。他是南方人,很爱吃鱼;正好我烹调技艺虽说不能与大饭店的厨师相比,可也是自信满满,而且最拿手的就是做鱼,于是我就老是做鱼给他吃。有意思的是,他是爱吃鱼而不会做鱼,我是只做鱼而不爱吃鱼。既然是挚友,我的情况他自然了解,哪里是什么学英语,无非是打发那些无聊的时间。如此,我做鱼给他享用,让他一享口福;他教我英语,帮我消磨时光。

我把北外大一到大四的四册书全部买回了家。每天晚饭后,我都会翻开英语课本《Collage English》,抱着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翻译每一课的课文。从早上7点开始,关闭室内电话,向外人表示“请勿打扰”。午饭后,请朋友做家庭教师,一课一课地讲解辅导。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记不住单词干脆不记;听录音时打瞌睡就干脆不听;虽说中国话说得很标准,可念起外语来就跟我唱歌一样——五音不全,总是跑调,所以干脆不说;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一味地翻译课文。

朋友毕竟是朋友,无须多余的解释和表白,只在于心灵中的那份理解、那点沟通。开始几天确实枯燥,随着一点点地深入,心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慢慢开始对课本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那根本谈不上是学习外语,不过是借助了一本字典来阅读英文作品罢了。一篇篇阅读下去,一篇篇翻译出来,竟能品味出英文写作的文笔精妙之处,然而又找不到恰当的汉语语言来表达,此时方知自己中文功底的粗浅。

同类推荐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玄的弦

    玄的弦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豹、感官、远方、散步、回顾、返途、夜泊成都、不要不安等。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爱情是一场感冒(庄文达爱情诗选)

    爱情是一场感冒(庄文达爱情诗选)

    爱情是一场感冒,也是流感,普遍传染。得了一次,还可以再患病重犯,死去活来的也没皮没脸。不像麻疹,患了一次,就终生具有了免疫力。因此,爱情变成了文学、诗歌的永恒话题。本选集,共选出了200余首诗歌,多角度、多层面的诠释了爱情的美妙与相思,还有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热门推荐
  • 名门良婿

    名门良婿

    都说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她都这么主动了,为什么他还不肯点头。“我说前面的郎君,你走慢点,你未来娘子腿短,快追不上你了!”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天价孕妻:顾少,慢点追

    天价孕妻:顾少,慢点追

    打工,莫熙熙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一夜迷离,她成为他的妻子,虽是闪婚,但这男人却对她极好。或许,她就是这么幸运呢。当时间的齿轮一圈圈的滚过,这份依靠激情燃烧起来的爱,会在时间的冷却中消失殆尽吗?一朝别离,三年回归,再次相遇——他手指轻掠她的下颚,语气邪肆,“莫熙熙,一日为妻,便是终生为妻,这一辈子,你是别想走了。”
  • 大画圣

    大画圣

    诗词书画出天地异象,书生提笔敌百万刀兵。文道世界,士子称雄。笑傲江湖里的著名文艺青年丹青生,又能在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修文道铭志,科场诗骂权臣引毒花盛开,第一奇葩异象。祭丹书铁劵,一十八首战词屠异族三百一十六城,震强汉声威。拒功名利禄,办一宫九学七十二院,帝王将相尽我门下。持妙笔丹青,画溪水水流、画青草草动,画龙点睛破壁腾空。后世扑街打油诗云:寸许狼毫涂日月,丹青一画定乾坤。投上几票吧,亲……
  • 想要握紧那个易拉罐

    想要握紧那个易拉罐

    跳进花花公子易拉罐的甜言蜜语里,却再也爬不出去。只敢偷偷暗恋着聪明有才的易拉罐,却鼓不起勇气去表白。想要握紧那个易拉罐,却真的只是想想而已。因为那个专属的易拉罐,好像一不小心就弄丢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玉镜新谭

    玉镜新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崎狂三之跨时空

    时崎狂三之跨时空

    时钟之眼,崎岖之路,狂我之心,三世轮回。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一场时空轮回的战斗。你以为你活着,其实你早已死去。你以为你赢了,其实你一败再败。你以为你知道,其实你一直遗忘。这是一个以时崎狂三为女主的时空轮回,爱恨情仇,厮杀筹谋。
  • 打出阳光业绩:电话销售场景应用技巧与经典范例

    打出阳光业绩:电话销售场景应用技巧与经典范例

    本书总结了数十位金牌电话销售人员的方法与经验,以电话销售场景与案例的形式讲述了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需要掌握的方法。内容涉及电话销售的准备工作、突破秘书关、开发新客户、发掘潜在客户、电话约访、产品介绍、接听电话、应对拒绝、成交、服务跟进、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的沟通技巧等,旨在为销售人员提供抓住客户心理、获得客户认同、最终打动客户的实用方法。本书适合电话销售人员、一般销售人员及销售主管使用。
  • 随身携带桃花源

    随身携带桃花源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世外桃源,如果有的话,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