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0000000005

第5章 第一场:我不是影评人(5)

另一个我热爱的系列是《终结者》,其实我是在电视上看的第一集,有中文配音。我不明白“我会回来的”怎么着就成了经典台词,我甚至都不记得他何时说过。我更喜欢男主角跟莎拉·康纳解释终结者有多逼真多牛逼的那一段:“(有些机器人)有口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除非你死了。”从那之后我一见到阿诺,就想起口臭。我是真的搞不明白这种设计的意义,口臭很多余,还会增加成本。唯一的解释是可以熏跑围观者,有利于隐蔽,也可作为生化武器用。看片时,我经常分心于这种不相干的细节,我相信你也如此。最让我烦躁的是电影中响个不停的电话铃,超过三声,我就会在心里大骂:“快他妈的接电话!”

《肮脏的哈里》也让我分心,都怪翻译得极其雷人的中文片名,什么叫“肮脏的哈里”?难道哈里很脏吗,他总是不洗澡吗?其实应该直译为“干脏活的哈里”,因为其他警员都懒得很,把不讨好的差事都交给哈里干,这个片中有解释。无论如何,我记住了永远都愁眉苦脸的克里特·伊斯特伍德,就像一只发怒的吉娃娃,据说国产动画角色“不高兴”的原型就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没头脑”则是吉恩·哈克曼,后来在《不可饶恕》中,“不高兴”杀死了“没头脑”。看《肮脏的哈里》是很后面的事情,高中时,我根本不会想到去看一部70年代的警匪片,因为节奏太慢,再说我可是看过《生死时速》的人,怎么能开倒车呢?

上面提到的大多数片子,我在最近十年都没有再看,它们留给我的影像记忆却没有褪色,清晰得如同李小龙的肌肉线条。如果当时的我写下对这些电影的感想,凑起来也能有几万字,摘抄部分,以飨读者:

“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

挺像说唱音乐的是吧?2012年,在离家好几里地的上海的电影院看《超级战舰》,依然听得到这样的“音乐”。这是中国人通用的表达赞美的方式,跟罗杰·艾伯特竖大拇指的性质相似,不过竖大拇指的动作实在是傻透了,我们村里一个傻子就是逢人便笑,边笑边伸大拇指。还是中国人厉害,不伸大拇指,而是伸出生殖器,虽然只是从嘴里伸出来的。

与丰富的VCD经验相比,同时期的影院经历却少得可怜,而且都很可悲。我甚至自掏腰包去影院看过《宝莲灯》和《防守反击》,后者是李湘和很多相声演员演的足球电影,放到现在就是《追杀章鱼保罗》那样的货色。这耻辱的往事我本来打算带到坟墓去,现在说了出来,证明这是一本有诚意的书。《黑客帝国》倒是很不错,可惜不是我的菜,我只喜欢爬进基努·里维斯肚脐眼的小虫子。但是电影比较玄乎,我还看了两遍。看第二遍时,后排的夫妻一头雾水,开始讨论剧情,我转过头,对他们说:“是电脑!这是电脑!”

我当时看起来肯定特像弱智。

现在讨厌电影院,也许就是因为我一进去就丢人的经历。其他80后也不太可能有电影院情节,因为在我们长大的时候,电影院里除了廉政为民的好干部,就是方世玉黄飞鸿周星驰成龙。另外的原因是“某片一定要在电影院看”的句式,有些是真话,有些是在装大尾巴狼,我不在乎是真是假,我只是听太多以后被烦到了。

4

《看电影》是我上高中时发掘出来的宝贝,毫无疑问这本当时出版不久的杂志改变了我的看片轨迹。那个时代的《看电影》也还是天天说《阿甘正传》的德行,但在犄角旮旯和各种榜单上,有完全超出我的审美习惯的一批片子,小编们把这些电影说得可神了。这激发了我的好奇,如果碰巧在碟片店看到杂志上提到的某部电影,我很可能会借回去看,这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淘碟者。

最初,家门口的一家小店就足够我看的。为了方便查找,老板会把VCD的封套夹在相册里,每张封套上面都写着标号,找到要看的片子,再按照标号从抽屉里找碟。相册翻起来非常快,时间一久,想看的都已看过,没选中的自然是兴趣不大。面对片荒,只能另找一家。一段时间里,我同时拥有三四家碟店的会员卡,正儿八经的VIP,跟《在云端》里把各种卡当扑克玩的乔治·克鲁尼差不多。如同宝藏的一家店是在两站路以外找到的,这家店开了很久,分上下两层,非常狭小。还有大量积存的录像带和LD光碟。我没用LD机看过片,只见过硕大的碟片,亮闪闪的,舞起来也是一件好兵器。

帕索里尼的《索多玛120天》和《十日谈》、丁度·巴拉斯的《暴帝卡里古拉》都是在二层楼找到的。《索多玛》被吹得最厉害,是大俗片中的“圣邪门三位一体”,我记不起另外两体是谁了,你可以去问刘慈欣。当时的我对导演概念淡薄,完全找不到《索多玛》的爆点在哪儿,只记得开场就是几个裸男裸女。《十日谈》里最好玩的是神父帮助农民找驴子,把鸡巴放到农妇的身体里,说什么“驴尾巴也有了”。《暴帝卡里古拉》好那么一点,因为黄爆得很直接,当成人电影看就成,我记得群交场面里有个大叔的阳物是扁的。多年之后,我知道里头竟然还有海伦·米伦,据说也裸了。我怀疑英国女王没看过《暴帝卡里古拉》,否则对海伦·米伦演自己这事是没法那么淡定的。

二层楼还有《巴黎最后的探戈》,我都不好意思在豆瓣加这部电影,因为完全记不得讲些啥。我觉得,它应该和以上几部电影归到一起,让我意识到色情片也可以很无趣。结尾似乎有一场经典床戏,但是我的碟卡了,什么都没看到。卡碟是VCD机的特色,每碟都在卡,有些只是让角色结巴一下,有些就没法看了。多年以后,我来到上海工作时,跟同居的同事一起买了台200块的DVD机,老板为了让我们相信这机器性价比极高,把一张中间断开的碟放到机器里,照播不误。我俩傻了吧唧地买了,慢慢才发现它只认断掉的碟。

不带色儿的艺术电影我也看过一些,看得下去的凤毛麟角。我还记得看《第七封印》的时候,眼皮好像挂上了一对棺材板,怎么都抬不起来——相对于影片沉重的主题,这种生理反应其实很应景。我为什么看不懂《第七封印》?我的问题就是答案。比如我会问,死神为何跟人下棋,直接把他拉回去交差不就得了吗?这死神是从哪里来的,怎么突然就在沙滩上冒出来了。这些问题证明我完全理解不了伯格曼的表现手法,当时的我还是相信看到的就是看到的,脑子不会转弯,最后受不了了,片子就只看了一半。

最让我疑惑的是死神锯树的那一段。说的是天黑下来,有个家伙为了躲避野兽而爬到树上,死神在下面锯树,把他给摔死了。首先我不知道这是黑天,因为四周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其实这只是老片的一种拍法,多年后看《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我还是搞不清白天和黑夜,更别说当年了。因为觉得那是白天,一个大男人待在树上就有点怪异和弱智。后来韩杰用一部《Hello!树先生》为我正名,该片的主角就是白天上树,果不其然是个弱智。

我更不懂的是死神为何要锯树,不懂那哥们眼看有人锯树竟然不赶快下来,看着离地也不高嘛,出溜几下,踩着死神肩膀就下地了。而且,一个用锯树来杀人的死神,似乎是可以欺负一下下,没啥好怕的。其实,因为是戏剧改编嘛,拍的就是个意思,“死神无处不在”,于我却是阅读障碍。就像读鲁迅,不过多年之后,我还是觉得鲁迅的东西很难看,但对《第七封印》则有了全新认识,它不光探讨了重要的命题,也是一部娱乐性很强的片子,就像《泰囧》。

基本上,只要是个人色彩浓烈一点、风格化明显一点、主题不着边际一点的片子,我都看不明白。这对于老片尤其明显,《看电影》教育我说,《公民凯恩》是专家眼中最棒的片子。看完以后,我知道我不是专家,我可能还会讨厌专家,因为我讨厌这部片子。我就记得结尾的“玫瑰花蕾”,那也是因为杂志上早就剧透过,可能是在“50个最伟大的结局”之类的专题里剧透的。那时的我,注意不到什么大景深,也闹不清谁是奥森·威尔斯,我也不在乎,现在也不在乎。有些片子多年后再看会更有趣,有些则变得更无聊,还有一些永远是那副土鳖样子。《黑暗中的舞者》我也不喜欢,《我心狂野》我只爱最后凯奇跳舞的一段。就是说,相比大卫·林奇超级无聊的公路片,还是类似于MTV的东西更加吸引我。

会水土不服,是因为这些电影和我常看的那些比起来,跨度实在太大。再加上我打小就没有艺术欣赏的习惯——我的父母和朋友都是正常人,不读林语堂,也不看毕加索,他们打扑克或者打篮球,这都是比看电影高贵一百倍的娱乐项目。要说我读过什么,也就是《七龙珠》之类的,贝吉塔比奥森·威尔斯牛逼多了,都是年少成名,人家是王子,威尔斯只是个胖子。

片子看得越来越多,就有了数片子的诉求。高中自习课无聊时,我会在本上写出所有我看过的片子,写完就扔,然后逮空再重写。我记不得当时的我能写出多少部,也就几百的样子吧。多年以后,我知道了豆瓣网,发现自己的点子被阿北给盗用了。

另一变化是希望找人讨论,可是身边找不到像我一样疯狂地看电影的人。所以在我与电影关系最甜蜜的三年里,是没有外人介入的。多年以后,我从事了跟电影有关的工作,认识了更多喜欢电影的人,与人讨论的欲望却有减无增。因为我发现,即便同为影迷,也未必有共同的爱好,未必看过同一部片子,未必都喜欢同一部片子,就算都喜欢,理由也可能完全相反。所以,我不觉得电影可以被称为一种爱好,自然也成不了影迷的接头暗号。想象一下,如果是贾樟柯和迈克尔·贝被扔到同一个小岛上,他俩有什么可说的?只可能互相鄙视。然后贾樟柯幻想画家刘小东把自己当作裸模,迈克尔·贝则希望有架航空母鸡。

归根结底,电影是件私人物品,只有它和你,面对面,它在演,你在看。同一部电影,它的产权持有者多则上亿,少则几百几十,这些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挥洒想象力,在同一块地皮上修建自己的城堡,却从未意识到彼此的存在。一旦多个时空的城堡穿越到一块儿,你要么瞧不上别人盖的,要么被别人瞧不上。

不用在现实中见面,网络提供的就是城堡碰撞的平台,如果让当时的我来到现在上豆瓣,定然会觉得自己是个二百五。我肯定会被无数人用“这你都不知道啊?”反复爆菊,可能心灰意冷,归隐江湖——即注销账号。直到看够了“哈根达斯”之类偏门导演的片子,再注册个新号回来报仇。

5

高中是过度开发的时期,就好像当时已经有一张豆瓣250部佳片片单摆在我面前,然后我一口气从第1部看到第250部。可是,适合我看的片种极为有限,哪怕每天都有新片上市,能加到片单里的也是凤毛麟角。很快,我无片可看,只能努力地寻找遗漏掉的,像《楚门的世界》之类。新的质变发生在工作以后,去《看电影》面试时,编辑给我们看了《压路机与小提琴》,看完以后要写影评什么的。后来有同事好奇地问我面试看的是什么片,我就说是《压路机与小提琴》,然后他说:“哦,是塔可夫斯基的。”

当然是塔可夫斯基,如此显而易见,只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塔可夫斯基是谁?

在此之前,我生活在无“基”的世界里,偶尔会闯入个高尔基,我在小学教科书上看过他的画像,跟列宁长得一模一样——很长时间里我都以为赖宁是列宁的大舌头读法,心想这位同学又灭火又闹革命的,真厉害。高尔基写过《海燕》,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样莫名其妙,燕子跟荷花有什么好写的?总之自小学以来,我第一次认识了新的“基”,后来还加上了祖拉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佐杜洛夫斯基……如果说高中和大学的我只是偶尔进入艺术电影的泥塘,哦不对,是天堂,现在的我则要将其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佐杜洛夫斯基是最近一位折磨我的导演,他刷新了我对电影的认识——竟然真的有比戈达尔还讨厌的人。我看了他最早的两部长片,《凡多和莉丝》、《鼹鼠》,后面还有《圣山》、《圣血》、《圣水》没有看。按理说,此时的我对装相的片子已经有一定认识,修炼到能美滋滋地看完贝拉·塔尔的《撒旦探戈》的程度(当然是在一星期内分段完成)。我只能说佐杜洛夫斯基牛逼太多,《鼹鼠》看上去就像是费里尼得了疯牛病之后拍出来的东西。里头有个让儿子光着屁股四处乱跑的爹,就算您有娈童的爱好吧,至少别乱伦成吗?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娈童或乱伦,我甚至都不知道这部片子为什么叫《鼹鼠》,哪里出现鼹鼠了?

据说他的片子还经常被禁映,当局太小心谨慎了,这种破烂东西有谁会看?佐杜懂点玄学和神秘主义,着实唬住了一大群人。觉得不是片子难看,只是自己太无知。其实,他的专业技能放到中国,也只能从事一下算命之类的工作,这种人你能信吗?他还受到了约翰·列侬的表扬,被摇滚明星看上的基本都是烂片。电影的问题就在于所有人都可以看,包括变态,而且变态也有权评出他们最喜欢的电影,是为CULT经典。《鼹鼠》就是通过午夜场的放映而慢慢流行开来的——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从不理会大半夜跑去看片的人说的鬼话。

同类推荐
  • 青春小荷

    青春小荷

    青春的力量总是需要通过青春的文字来张扬。青春的文字难免会带些稚嫩、青涩,缺乏成熟和老辣,但唯此,才能显示出它的新鲜,它的活力,它的真诚,它的激情。作者的文字清丽、干净、细腻,这也是女性写作的一大特质。在《生命中没有不能承受》中,作者以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了一只公鸡的生存状态。从公鸡的觅食、打鸣、表情、形态等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动物身上的灵性,从而引出了个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理解。类似这样的文字,在她的散文、诗歌及其他文体中经常出现。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小说法

    小说法

    《小说法》与当下国内许多优秀小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发现了小说家在创作时的思考路径和秘密,所以《小说法》不是一本小说评论集,也不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小说创作的教材,33篇文章深度解构当代国内优秀小说,告诉阅读者如何深刻理解小说家们的描述语言,告诉创作者如何巧妙设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法》对所有志向、喜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小说法》由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序、推荐。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四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四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热门推荐
  • 剑仙的成长之路

    剑仙的成长之路

    世界是很奇妙的,总有一些人因为一些事踏上一条路,没人知道这条路到底是好是坏,是凶是吉。但至少你得明白,没有绝对的生路,更没有绝对的死路,坚持自己的心,一路向前!陈生,一个没有灵根的普通人,阴差阳错之下加入了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北月宗,更是在北月宗所在的山上得到了仙人所传承下来的一篇绝世功法,没有灵根要求的绝世功法让陈生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修行之路……
  • 重生之异世封皇

    重生之异世封皇

    林影本是21世纪的黑道女王,却因一张黑白魔卡转世重生。且看她如何凭借一枚吞噬魔卡,掀起一片血雨腥风,异世封皇。九天大世界,三岁的林影突然吻住了面前这张看起来又嫩又软的唇。唔,果然像果冻一样又甜又软,好好吃。林影:“萧然,你今年多大了?”萧然满脸疑惑:“十四呀!我们不是一样大吗?”林影:“恩,都十四岁了,是时候考虑给你破处了”。萧然无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主宰乾元

    主宰乾元

    一位蔚蓝星球的大三少年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了万族共存的乾元大陆,一场万族之战即将展开,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到来,是人类成功延续,还是走向破灭。ps:尽管现在玄幻小说很多,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写出自己的特色来,还有就是更新的问题,每晚大概10点左右。
  • 毕业那年,适逢花开

    毕业那年,适逢花开

    吕蔚涯和林乐知是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的大四学生,他们一个青春热烈,一个清冷淡漠,本无交集的两人却在毕业那年邂逅于夜晚的操场,就像炙热火光与寂寥冰雪的碰撞,这次相遇震颤着各自的心弦。多年前车祸留下的生死之迷深深埋藏在蔚涯心中,让她陷入寻找和等待的深渊。林乐知的出现让她尘封的心开始苏醒,毕业晚会后一次误会让原本就内心矛盾的蔚涯选择了逃离。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当寻找成为赎罪的方式,她渐渐走出过去。她重返故地,终于鼓足勇气推开爱情的门,林乐知却已有了未婚妻,她只得又一次逃跑。朋友的背叛、闺蜜的死亡、林家的落败、那个人的归来……他们的爱情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他们能否解开误会,幸福牵手?
  • 神技

    神技

    他是球员的典范,男人的骄傲,女人的追求,少女的偶像,少男的梦想。飞奔上校的绝技在他脚下升华!绿茵场上迎来新的王者!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当人球合一时,总有奇迹出现。
  • 复仇爱情

    复仇爱情

    夏紫熏的妈妈被爸爸杀害,为了复仇她只好离家出走,但是她没有那个条件去复仇,她只好按照那张报纸上做,又遇见了和自己一样前去死亡岛的冉梦蕾。在死亡岛训练了两年的夏紫熏和冉梦蕾要求父王让两人前去中国复仇,并创立了世界第一绑“泪灵帮”,和世界第一集团“韵薇集团”。然后隐姓埋名去了夏家族两个女儿的所在的学校“樱皇”,因为这样更能让夏家两姐妹生不如死。在这里遇见了熙王子(洛辰熙)和轩王子,(苏瑾轩)她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爱情与复仇故事
  • 夜倾晨

    夜倾晨

    她本是神界万人之上一人之下最孤傲最清冷的上神之尊,却因命运捉弄,本是无心无情无欲无求的她竟无可救药地爱上妖界的王。明知道这份爱太过沉重,太过凄哑,天道不容。却还是那么义无反顾,承受千年酷刑,最终陨落于封神台上。————祁仙晨含笑问韩尘夜:“夜,可否学君子为我解释执子之手?”————韩尘夜低头看着祁仙晨:“韩尘夜愿为仙儿演绎与子偕老。”
  • 冷战后的联合国

    冷战后的联合国

    本书作者以丰富独特的经历,展开历史性的回顾和评述,书中将析论冷战后联合国体制和使命策略的发展变化,多方位地刻画它在国际矛盾纷争中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和其缺陷不足。并为联合国的将来和世界和平提出一些建议。
  • 炽魂英雄传说

    炽魂英雄传说

    这是一个充满火药味的星球,龙族因为强大恒星的影响,衍生出各种能力,同时也受到各方势力的觊觎。在仇与恨交织中,是选择坠入黑暗之中万劫不复,还是选择超脱凌驾万物之上。这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 星域征途

    星域征途

    未来某年,华国人发现并命名了“盘古星域”,星际大移民浪潮掀起。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人类在那片神奇广袤的大陆上仍然举步维艰,人类火种仿佛一吹即灭。两年前,怀揣梦想(脑子抽风)的习择参加志愿兵征召。两年后,习择因祸得福,一飞冲天!“我的征途在星域苍穹,拦路的管你两条腿还是四只手,通通贴到我军靴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