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0000000029

第29章 第四场:南方公园的学术纳粹(8)

另一新鲜出炉的导演口水仗发生在两位黑人兄弟之间,斯派克·李屡次三番批评“黑疯婆子系列”的泰勒·派瑞:“看什么人的片,投什么人的票。”显然是怪对方的低俗喜剧让同僚失去政治判断力。派瑞怒了:“我受够了他妈的斯派克·李,你们可以这么写——派瑞叫他直接下地狱。”瞧,他们说同行的时候所用论据也并不内行,口气还狠过外行,证明“品头论足”也是天性,是与“不想被批评”一样的天赋人权。

背后悄悄说的另一副作用是没人听得到好话。大家辛苦一场,为的就是听好话,这点无人例外。指手画脚的评论者也希望他的审美得到认同,如果你变成庞大群体中唯一喜欢《专扁衰仔》的人,那感觉跟进了集中营没什么两样——这时候如果碰到第二个,肯定会相爱的。

至此,我终于找到了近乎完美的劝架之道,不如以后都只说好话,坏话就让它微笑不语吧——优点在于导演这边只听赞美,影迷那边遍地知音。如此,影片获得认可的程度就与大家谈论它的总量成正比,不是有很多人抱怨“烂口碑好票房”吗,现在都解决了——上映半个月还找不到一篇影评,哀哉!导演依然会伤心,但程度会降低。比较一下,在“看过所有王家卫”的前提下,“只喜欢《神探飞机头》”和“讨厌《花样年华》、《春光乍泄》、《阿飞正传》、《东邪西毒》、《2046》……”的意思一样,哪个更刺耳?

当然,这一制度建立在电影人与影评人不发生奸情的前提下,不符合我国国情。至于老外,虽然达不到神州水军惊人的规模和GDP,却也并非卡普拉电影中的詹姆斯·斯图尔特——因特殊原因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他们一样干得出来。

如果她仍在世,6月19日将是宝琳·凯尔的92岁生日,差不多就是这期杂志出刊的日子。凯尔为《纽约客》写过23年影评,罗杰·艾伯特和前文提到的阿蒙德·怀特都受到她的影响,总之很牛逼就是了。在1978年3月的《纽约客》上,凯尔表扬了一部叫《手指》(Fingers)的电影——你当然没听过,谁都没听过——这片在当时口碑并不好,凯尔却将新导演詹姆斯·托贝克(James Toback)与奥森·威尔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相提并论,还说“影片吼出了导演的野心,你能感觉到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意图没能被完全表现,仅仅因为成本、演员和他个人经验的欠缺……尽管如此,他仍然让人想起年轻时的田纳西·威廉姆斯。”

两个月之后,《国家评论》的约翰·西蒙也写了《手指》的影评,爆料说年轻的托贝克曾是凯尔的伴游(escort,随同女士出席各种社交活动的男伴)。两人相差25岁,不知道“escort”这个词是否带有暧昧的暗示,但至少也是关系亲密吧。可惜直到今天,被一堆肉麻词儿捧起来的托贝克也没有成为凯尔预想中的伟大导演,为沃伦·比蒂的《巴格西》写剧本已经是他事业的顶峰了。

很奇怪,说着说着,影评人和电影人就从仇人变成爱人。借用《和莎莫的500天》中的一句台词,他们的关系就像《席德与南希》,是一对吵闹的疯婆子、疯汉子,而且吵得很享受。妈妈教育我说,遇到这样的夫妻,别管闲事,好好看你的热闹。

电影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电影晚场的经历,就像赶飞机,第一次永远不会晚,因为你早就紧张兮兮地提前数个小时出门了。但时间一久,变成老手,可以精确计算到分秒的时候,早晚有一天会错过片头字幕,然后变成自己讨厌的“已经开场还撅着屁股找座的人”。这种晚场往往是由于“意外”的交通堵塞或买票队伍太长造成的,终于接受教训,提早出门,结果满眼望去都是绿灯,卖票窗口空空如也——去得太早,坐在靠近窗口的椅子上望云,扮小清新,其实只有轻舞飞扬的塑料袋,片刻后被“这里是消费区”的大妈赶了出去。早也不是、晚也不是的尴尬,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又不是买不起电视和DVD,干吗还要大老远跑去电影院看片子?

现在流行把去影院搞得特别神圣,比如仪式感啊这种成人化的词儿都出来了。不知道所谓仪式感包不包括被挤在地铁或公车里一动不动,鼻子正对前方美女吃了一半的臭豆腐。当然了,电影的伟大让臭豆腐不再是臭豆腐——若干年后闻到熟悉的臭味,顿时陷入惆怅,因为它让你想起《香料共和国》的诱人味道,忍不住为土耳其和希腊的民族矛盾而流泪。对有车一族来说,在停车场绕大圈找空位或高昂的停车费也不是问题,《拆弹部队》不也是挤在狭小的装甲车里么?暑期档就更好了,或者《暴雨将至》,或者《烈日灼人》,这种天气让人想起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朝圣的快感随着雨水或汗水撒了一地,那些在家里吹着风扇、喝着小酒、跷着二郎腿、穿着花裤衩、搂着小媳妇的惬意懒虫们哪里懂得?

唯一的问题是,上文提及的所有影片都无法在内地院线看到,在其出品国所取得的票房也难以同好莱坞大片相比。拜托,这又不是90年代,人们会因为在大银幕上看到哈里森·福特坠落就大呼小叫。都这么多年了,您还没看腻千篇一律的打架片么?但是无论国内国外,哪怕在陈词滥调中被认为有高雅品位的法国,看得最多也还是傻了吧唧的美国片。电影院根本成不了真正优秀影片的集散地,因为它们一直被大片统治着。久而久之,导致一些小片取得几千万票房就当作重大胜利,《生命之树》艰难地向千万大关迈进,而它可是今年口碑第二好的美国片,主演还是布拉德·皮特。

有种观点,觉得好的商业电影会促进其他电影的发展,达到共同繁荣。理论上可行,不过迈克尔·贝必须愿意把挣来的花不完的钱送给科恩兄弟——他还是科恩兄弟的粉丝呢,反正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事。事实上,多数小片都是靠独立公司的东拼西凑才拍出来的,福克斯探照灯、索尼经典之流只负责拣好的发行。无论主观上是否愿意,这些片子得不到来自大公司的施舍,谈何“共同繁荣”?反过来,随便一个喜剧烂片都能在2000家以上的电影院首映,这难道不是在抢占生存空间么?当然了,电影院也得生存,那么它的境界就跟在微博上买粉丝差不多,就算别人不好意思骂你贱,你也不该好意思承认自己“神圣”吧?

另一种理论认为电影院可以放大电影的优点,即,让它们看上去没有那么烂。这对90%的商业片都不成立,除了每年数得过来的十多部一级制作,多数片子放到大银幕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有趣的是,即便是画面平平的喜剧也能取得极好的票房,为何大家选择了电影院?原因就和《新闻联播》的高收视率是一个道理,因为DVD在公映后四个月才发行,结果是你在固定时间里要么不看“电视”,要看就只有这一个节目。如果电影院真的那么牛逼,干吗不和电视、影碟公平竞争呢?再说那些因为大银幕而有所提升的片子,也无非是感官上的提升,这样的高潮在年轻时很容易达到,时间一长就麻木了。还好年轻人永远不会消亡,所以好莱坞只需要把拍过的东西再精装修一下就得了。

如果幸运的话,我们可以期待一个让多元化电影占领市场的未来(虽然这听起来比二三十年代的科幻片还要假),即便如此,影院自身也依然存在令人难以启齿的问题,比如——撒尿的问题。影迷都喜欢说“电影重于生命”之类的话,如果我组织测谎,我会选择让说这话的人喝完25升的可乐再去看《2001太空漫游》——一部关于人类起源与未来,关于哲学和存在伟大命题的电影,我相信由它而生的强大精神力量会让你忘记紧绷的膀胱,宁可失禁或穿上成人尿布也绝不离开半步。通过这个测验的人,才有可能真的视电影大过生命,或者电影依然大过生命,但是膀胱大过电影。如果在家里,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不停上厕所,不用担心漏掉任何内容,因为可以暂停。如果你是在半夜看碟,还可以退碟等明日再看。

当然,这听起来不那么地道,因为认为电影应该一口气看完也是常见观点,另一方面,没有人强迫自己一口气看完三集《指环王》,或者一万集的寅次郎。而曾经无比经典的香港连续剧,抓人靠的就是结尾的吞吞吐吐。所以,“一口气”不过是对远古时代观影过程的僵化模仿,别忘了,老观众们之所以一口气看完,是因为他们只能一口气看完。放映员不会因为你要撒尿而暂停,也不会照顾没看明白的而倒回去重放——后来有些影院反复播放同一部电影,有可能进场时看的是后半部,下一轮再补上前半部。有相当多的观众就是这么颠倒着看完一部电影的,我觉得挺好玩,在家里复制这种过程也不是难事。

其实,家庭观影提供了更多有趣的可能,你可以一口气看完;遇到没看懂的也可以退回去,话说编剧写本子的时候改过好几次,演员演的时候重拍好几条,我再听一遍台词怎么了;看《记忆碎片》可以先看前半部,然后假想自己是导演怎么拍,次日看到官方选择,你可能佩服也可能鄙视,这种体验在传统模式下难以实现。另外,我试过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看片,也在通读剧本后欣赏,感觉完全不同。最后,谁不希望有一个可以边看边点评的环境,我从没见过看球和看演唱会的人是闭着嘴的,那是对选手和歌手的侮辱。但在电影院你必须这么做,否则就被嘘,有感而不能发,这是啥世道。

真正属于电影院的特点,恐怕只有“群体体验”一条。但就和“一口气”一样,这也不是任何人的初衷:《飞行大亨》里的霍华德·休斯在私人影院看样片,《肯尼迪家族》的肯尼迪总统也是——还有他的情人相伴。如果你坐在第三排正中间,还好意思边看《建党伟业》边摸女友的奶子吗?或者,上千人的场子坐不到百人,谈什么群体体验。或者,眼前的群体未必是你想要的群体,因为他们迟到、早退、喝饮料、吧唧嘴、大声喧哗、从不关机,在阶梯式影院普及之前,前排哥们的大脑袋可能还正好挡住了安妮·海瑟薇露的点,那得多郁闷啊。更别说多厅和小厅早就成为标准配置——电影院自己就在弱化群体效应,我们还跟着瞎凑什么热闹。

《出租车司机》一度挽回了我对电影院的看法,虽然他带着女孩看成人电影令人尴尬,但总比在他家里要好——那是个破破烂烂的小公寓,而且刚认识就带到家里看黄片,变态的程度要远胜于去公共场合看黄片。与“出租车司机”的情况差不多,在北上广闯荡的外地同学不一定租得起像样的房子,当然,这不能怪社会,电影院暂时变成了正确的选择,但我相信并祝愿所有人都会有自己的房子,那时候总不至于还要闻地铁的臭豆腐了吧。NO!哪怕一年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十次感动可能只有一两次来源于影院,我们依然惯性地把它当成图腾。

也许,电影院被承认只是因为它是专门用来看电影的地方,一旦你进到小黑屋,唯一能做的就是安静地看片。但如果在家里,总有更多事情等着你,从帮助小鸟打绿猪到去楼下打羽毛球,从收看体育节目到制作韭菜盒子,选择无数而且往往比看电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所以,电影院是计划生育的产物,是独生子,哪怕人丑脑笨,也依然独享所有的爱;在家看片则好比入了天主教,不许避孕,有娃就生——如果今天生的娃叫《绿灯侠》,爹妈环顾四周,心里八成想:孩子够多了,这个新来的就直接送氪星,然后我们嘿咻一小下。

猩猩哲学

11月11日去看《猿族崛起》,结果钱包丢在了电影院。因为从来没丢过,我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来自上天的暗示。果然经过菜市场的时候,我在一堆土豆中发现了耶稣基督的脸,他看起来胖了不少,把土豆都压坏了。他盯着我,说了一句话:“为什么猩猩可以推翻人类文明,而蟑螂只会被踩死,鲨鱼被炸烂,鳄鱼被炸烂,大蛇被炸烂……”我感受到神启之光的照射,就像一台功率超高的电磁炉,让我相信,这个世界的终极答案,就隐藏在耶稣刚才的问话里。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都在思考“为何是猩猩”的问题。也许与达尔文有关,自从他提出进化论之后,人们每次挖出猿类的骨头都跟见了老祖宗一样高兴。它们接近于人,因此最可能变成人,而成为唯一的潜力股。就《猿族崛起》来说,恺撒从普通猩猩跃升为猩猩之王的过程中,权术与战术运用自如,而且会说话,有沟通的可能。相比之下,其他起义的物种实在简单粗暴,《极度深寒》里的大章鱼按说是深海生物,非要跑到水面袭击游艇,还要把剩下的几个都杀光,您不怕撑死啊?少数怪物被安排成“情有可原”的样子,比如那个非要去纽约产卵的大蜥蜴,美国户口就那么重要吗?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疑问得到了解答。这时一道霹雳闪过——用进化论解答耶稣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点太奇怪了呢?

同类推荐
  •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青春纪: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红领军90后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9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9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 钱玄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钱玄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近来看见《上海时报》上登有广告,说,有《灵学丛志》出版;此志为上海一个乩坛叫做什么“盛德坛”的机关报。其中所列的题目,都是些关于妖精魔鬼的东西。最别致的,有吴稚晖先生去问音韵之学,竟有陆德明、江永、李登三人降坛,大谈其音韵。我看了这广告,觉得实在奇怪得很,因此花了三角大洋,买他一本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怪事。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七城书

    七城书

    珠珠一岁多了,与我们在场主义几乎同岁。散文是从说话开始的,于是我想到成长中的珠珠;或者说,从珠珠逐渐清晰的话语,想到了在场主义。对智慧的人,一岁也许就是一个坎。过了一岁,不仅开始产生自己独立的话语,而且那话语逐渐清晰而明亮。我相信,从童真开始,逐渐走向清晰、丰富、成熟和睿智,是一种生命的规律。
热门推荐
  • 土豪三国杀

    土豪三国杀

    曹操刘备爱谁谁,反正都没我有钱!首富之子钱充值在一次玩三国杀游戏之后,穿越到了三国杀传奇世界,三魂六魄不知所终。首富钱东海悬红二百亿元征穿越者追寻儿子下落,其中一百亿元为寻人赏金,一百亿元为游戏充值资金。钱充值的屌丝跟班沙精光应征穿越到三国杀传奇的游戏世界,开始了他精彩绝伦、爆笑神武的十亿身价土豪三国杀逆袭寻人之旅。给你十亿元充值三国杀传奇你咋花?沙精光的第一选择就是建个超越铜雀台百倍的华丽后宫——
  • 亚斯澜帝皇家学院

    亚斯澜帝皇家学院

    她是黑道女王,她是霸道千金,她是小有名气的普通女孩他是阳光暖男,他是忧郁王子,他是邪魅的神秘少爷你以为他们之间的故事很简单么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 御龙邪尊

    御龙邪尊

    灵武大陆,宗门万千,万族林立,强者如云。一代绝世武神重生在一个小家族子弟身上,转世逆袭,武道争锋,一步步朝巅峰之路,强势崛起!且看天才楚天,如何在这个最辉煌的时代中,绽放出属于他的最强星芒!一切,尽在御龙邪尊!萌太奇读者群:163—576—360【欢迎加入哦!】
  •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爱情永远是人生中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无论结局如何都会永远驻足在人的心灵上,《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以爱情为主题。以最动人,最清新感人的故事为追求的境界。
  • 塌世乾坤

    塌世乾坤

    少年从小宗门走出,定乾坤,破天地。一部成王
  • 珠玉乾坤

    珠玉乾坤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要他妈生的。夹在其中的半妖,左右都不是,难得自由。一只半妖,携本人赋予的大宇宙意志,势要为半妖,开拓出一片自由天地
  • 斩破天荒

    斩破天荒

    "土狗,我想先出来,行不?";"你见过这么帅的土狗?你见过土狗会……"
  • 大决战:淮海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情况。淮海战役正式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我华东野战军以7个纵队的强大优势兵力在徐州附近的新安镇对黄百韬兵团实施包围,切断黄百韬兵团与李弥兵团等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实施重点打击,各个歼灭。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为标志。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是中国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中,中原地区也成为国共双方志在必得的主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打的第一仗,就是围攻我中原解放军李先念部。从此以后,中原大地上两军作战一直是此起彼伏,彼伏此起,战场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国共双方都有在调兵遣将,都有在筹划这场大战,最终以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 万道封神

    万道封神

    真灵大陆,万家争鸣,道法显圣。天才,天骄,各种神体,争相辗压。周宇,一个凡体侯爵之弃子,勇猛崛起,炼武体,踩天骄,揽美人,光芒耀眼大陆,横跨古今,争雄万界。
  • 至尊校园驱魔师

    至尊校园驱魔师

    冷嫣雪,在冷家千金和校园懒女的两重身份下,她的身份是游走在阳间与阴间的驱魔师。白天,她在校园内逃课,睡觉,但优秀的成绩使老师对她纵容。她待人冷淡,因为她怕自己的隐藏职业会给身边人带来危险,因此同学们和她的关系如同熟悉的陌生人般,谁也不会理睬谁。晚上,她是恶魔的化身,妖,魔,鬼,丝毫不在话下。她的名声在阴间和天师界大有人知,一般的鬼见到普通人都是不把人吓死不罢休,而当鬼遇上她,则是不被她吓死不罢休。且看咱门的强大女主如何勇闯阴间,创造辉煌!(文文是芸雪心血来潮编写的,如有雷同纯属芸雪驱魔文看得太多一不小心就被带走了!呵呵,开个玩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哦!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