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9200000023

第23章 每个父母的必修课:我的父亲

我成长的家庭有些特殊。最近人们都在谈论两位严厉的家长:一位是在美国的虎妈,另一位是在广州的狼爸。很多受过一些现代思想影响的家长都觉得家里若有这样一位虎妈或狼爸,温暖的家庭就变成了可怕的虎穴或狼窝,孩子真的太不幸了。如果真是这样,我要告诉你还有更不幸的:我从小的家庭环境是虎妈加狼爸。所以当我读虎妈的《虎妈战歌》和狼爸的《所以,北大兄妹》时,觉得里面很多做规矩的情节都似曾相识。虽然我不完全同意里面的做法和观点,但他们对孩子早期的严格要求,我非常赞同。这一点上,我也非常感恩父母对我的教育,否则天性顽劣的我很难走到今天。虽然有些规矩有过分严厉之嫌,甚至给我自己的心灵深处留下一些创伤。但是当我用规矩和爱的理论反思这一切时,我不仅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理解这些事情,这些痛苦的经历甚至反过来帮助我比一般人更深地去理解规矩和爱的关系。所以无论是幸福或痛苦的经历,通过理性的反思都能成为独特的财富。

下面我介绍我的父母各自的成长背景以及他们对我的规矩。同时,用规矩和爱的模式来反思自己的经历。

父亲出生在浙江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庭。祖祖辈辈都是教书先生。根据家谱,从我的烈祖(曾祖父的曾祖父)王德炯(乾隆年间的太学生)开始,到天祖(祖父的曾祖父)王光奎,高祖(祖父的祖父)王宗盛和曾祖王祖恺都是前清的贡生。最后的职业都是在家乡浙江奉化开私塾当先生。我的祖父王世琯(1907—1981年)曾名少游,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49年前,先后在上海私立裨文女子中学、浙江奉化剡东小学、奉化简易师范及奉化中学等处任教。1952年10月,被任命为余姚中学常务副校长,一直到1975年退休。祖父一辈子从教,热心树人育才,深得学生爱戴。已故儿童文学作家田地(吴南薰)在1980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我和儿童文学》一书中这样回忆我的爷爷:

国文老师王先生,虽然瘸了一条腿,但很有才气,他会写诗、编剧,能书法、绘画、会拉、能弹……讲起课来,同学们听得连眼也不眨,只怪时间过得太快……他给我们排话剧、京剧、越剧,他常常自编自导,还搞布景、服装。叶(圣陶)老教我认识严峻的现实,郭风先生教我编织美丽的憧憬,国文老师教我热爱灿烂的祖国文化。我不能忘记,是他们教我懂得了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真、善、美”。

很幸运的是,在我成长过程中,我能常常受到爷爷的教育。或许是隔代的关系,爷爷对我的教育方式和他对爸爸的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样。就像作家田地所描述的,爷爷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循循善诱。爷爷从来没有打过我,但他却培养了我认真阅读和喜欢观察的好习惯。在我心目中,爷爷是一个能把规矩和爱做到很好结合的教育家。也正是因为爷爷的教育,使我很早就体会到规矩和爱是可以放在一起的。但是对我早期教育影响最大的还是我的父亲。

父亲毕业于东北重工业部冶金专科学校,在浙江省余姚中学任教30余年直至退休。可以说是传了祖辈的职业,也是一生从事教育。克绍箕裘,我高中毕业后,也上了师范大学。1989年当我研究生毕业开始在大学任教时,我已是王家连续第七代当老师的了。这在家乡当时也被传为美谈。翌年的教师节,宁波市政府还特地送给我家一块匾:教师世家。

和慈祥的爷爷全然不同,父亲不拘言笑,重而自威。我和姐姐看到他都很害怕。我小时候对爷爷和父亲在教育方法上的反差非常不理解,但是后来当看到父亲一派慈祥地对待我和姐姐的孩子时,我仿佛一下子就看到了当年的爷爷。所以隔代教育很难逃脱溺爱的模式。关于隔代教育的话题,我会在下一章谈规矩时详细讨论。

同类推荐
  •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一起快乐,一起成长。女儿是妈妈生命的延续,母女间的对话好像变得不一样了。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女儿天天成长,妈妈与女儿的互动似乎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突然有一天,妈妈发现,女儿不再是贴心小宝贝了,女儿越来越前卫。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宝贝,这话应该不会错的,但时代的改变,社会的信息来得太多,女儿的生活方式远远出乎妈妈成长时的经历,乐观、成功、开朗、时髦的妈妈也必须跟着越来越摩登时髦才是啊!辣妈咪,才不会让女儿逃之夭夭,离得越来越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麻辣妈咪的教女经历!
  • 健康孕产100分

    健康孕产100分

    本书坚持以人为本,以简单、轻松的风格,打造适合准父母们阅读的模式,传播人性化、通俗化、科学化的孕产育百科知识。让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夫妻们少一分担心,多一分安心;少一分忧心,多一分开心!
  •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培养孩子最关键的就是儿童时期,尤其是孩子在读3-4年级的时候。无数事实证明,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3-4年级是个非常重要的坎,不管是孩子的学习还是孩子的道德观念,家长的教育在这一时期都起着基础的、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爸爸妈妈讲给女孩听的励志故事

    爸爸妈妈讲给女孩听的励志故事

    女孩的幸福,也许就从一篇励志故事开始!与其用唠叨让孩子厌烦,不如抽出一点时间给她讲个故事,技能打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能增进亲自关系。励志故事是培训优秀女孩的最佳方案,通过励志故事,培养出一个尊贵优秀的女孩!
  • 独生女孩怎么养

    独生女孩怎么养

    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方法做支撑也许家长所期望的“凤”就无法展翅翱翔。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女孩成长的特点,从生活习惯、完美性格、生存能力、身心健康、情商教育、美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针对独生女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弱点,为家长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女孩的性格,塑造女孩的优良品质。
热门推荐
  • 日本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日本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普通的四年级学生米娜和卡奇在博物馆内遇到了有着非凡超能力的神奇男孩莱恩,他从一个妄图征服地球的黑暗兵团里逃到日本,希望能拯救日本。受莱恩的影响,米娜和卡奇也参与了这个保卫日本、对抗黑暗兵团的冒险,他们一起躲过混乱能剧场的危险,勇斗相扑高手,揭穿凯瑟琳的阴谋,历经浅草寺和富士山的险阻,终于找出了幕后凶手,将黑暗兵团打败……
  • 小公举归来

    小公举归来

    某男单膝跪地,拿出罕世珍宝的赫蓝晶石,对某女说,嫁给我吧。某女傲娇扭过头,“哼”。某男又拿出万年才开花的薇萝瑰姬,又道,嫁给我吧。某女瞥一眼,“哼”得转身就走。某男连忙将某女扑倒在地,那把我送给你,嫁给我好嘛?
  • 陪楼

    陪楼

    《陪楼》揭示了鼓浪屿沦陷时的动荡不安和抗日时的狂风暴雨融入中国婢女救拔团、厦门沦陷、鼓浪屿事件、厦门中秋博饼等历史文化,呈现百年厦门全景以女佣阿秀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情感命运与家国情怀以独特的视角打开了一扇厦门百年历史的窗口,同时也尽情展现出鼓浪屿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小说弥漫着一种不随流水即随风的温婉的鼓浪屿情调长篇小说《陪楼》是一部以闽南地方特色为背景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鼓浪屿,融入中国婢女救拔团、厦门沦陷、鼓浪屿事件、厦门中秋博饼等历史文化,呈现百年厦门全景。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读书又是一件愉悦的事。读书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读书又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不同的读书者总会有不同的读书体验,但对经典之藏、对精品之选的渴求却永远存在。
  •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本书是由两位欧洲当代著名汉学家德国马尔堡菲利普斯大学汉学系廉亚明博士(Dr.Ralph Kauz)和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葡萄鬼博士 (Dr.Rodrich Ptak)撰写的关于元明时代中国与波斯湾口主要国家之一伊朗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史的专著。作者以中国元、明两朝记载中国与“西洋”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关系的第一手文献,尤其是明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日志和航海图为基础,结合西方历代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对这段重要的国际关系史进行了精辟的考证和诠释。
  • 墨脉乾坤

    墨脉乾坤

    脉源之国,实为脉术之乡,遥看七阳郡中,有一少年郎。天资聪颖,意气神采飞扬,且观同辈之人,竟少有能降。父辈珍惜,孩童也是敬仰,不仅少年爱戴,少女更欣赏。称王制霸,本应指日可望,奈何灾祸横降,命数太难挡!......请君与我屠遍四海,黑墨赤血染尽八荒,不应使得血溅天下,却也横泼墨洒一方。无极再无穷,不及我心雄,来日抽天脊,风雨共游龙!
  • 万古小龙帝

    万古小龙帝

    万古龙族之子,转身重生到了一个废物身上,为了踏破那道天穹,寻找灭世的原因,他从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 仙遥

    仙遥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她在重华宗做了九年外门弟子,十年杂役,曾高高在上,也曾一夕被打入尘埃。十年蛰伏,恍恍度日,终于幡然醒悟,以心证道。东华小千世界前三百七十五万年,唯她一人上登天台。这是一个原装女配在生死一线间,受高人点化,自立自强的故事。
  • 阳光的味道

    阳光的味道

    《阳光的味道》收录小说62篇,篇篇都有闪光点,如《阳光的味道》、《老爸的靓照》、《找鲁迅先生说理去》、《种太阳》和《聪聪的心梦》等,语言朴实,像聊天一样,娓娓道来;像一个个美丽传说,跌宕起伏;像一枚枚含苞欲放的花,能嗅到阵阵花香。小说主人公,个个像小精灵一样,都带有阳光的味道,他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又富有个性。打开这本小说集,有神态各异的少年儿童,好像在叙说着什么。再看那一双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是那么美丽。举止言谈,多像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