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2400000004

第4章 李牧拜师

十二岁的李牧听到老者的问话,开口便答道:“胡人抢我边民财产、人力,滥杀无辜,我一定要从军,打败他们!”

“你可知道怎么打败他们?”老者继续追问。

“当然是高超的骑射本领,还要不怕死,还要懂得智谋,不能让他们算计!”李牧自信地回复。

“何种智谋?”

“如果胡虏兵多,就要避开,不能让他们包围,要避其锋芒,击其弱小。”李牧认真地回复道,间或停下来沉思。

“在崎岖山地和空旷草原里怎样避其锋芒,击其弱小?”老者饶有兴致地继续发问。

“……”

“怎样统帅一支军队实现这样的目标?一年四季需怎样用兵?军队需要怎样训练,怎样鼓舞士气?怎样实现骑兵和步兵的协同?山地作战与平原作战有什么不同?对于匈奴与其他胡虏的战力你了解多少?”

“……”老者的一连串发问,令李牧目瞪口呆,这么一大堆问题有一些他想过,但是绝大多数他根本连听都没听过,即便是想过的也是先前听村里参军的人们说起过,但是当他细问时,那些军人的解释也让他感觉稀里糊涂。

“愿闻先生教诲!”李牧站起对着老者一躬到底。

“哈哈!你可知老夫是谁?”寥寥几句发问,老者便从少年李牧的回答中看到了这个孩子的聪慧天资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又见李牧如此恭谨好学,便非常高兴。

及至老者报出姓名,满座的人都惊呆了!

“您就是数年前那个国家的上将军?”李牧像西方指了指。听闻那些当兵的人说,虽然近年该国并没有与赵国打仗,而且两国还有盟约,但是毕竟是两个国家,因此李牧非常谨慎地问道。如果真是,那这个人可是为那个国家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且生平从无败绩,在战国各大国是无人不晓,李牧脑子飞速地转动着。

“老夫正是!”老者手捋胡须道。

“那您为什么归隐了呢?”李母问道。

“原因很简单,新君当国,不可能让一个自己不熟的权臣掣肘,尤以掌握军队大权的人为最,所以老夫便主动辞官去国了。”

思忖片刻,李牧和同样很惊讶且透漏着兴奋的母亲交换了一下眼神,复又站起,很恭敬地说道:“先生乃兵家奇才,如若不弃,先生可否教我?”

“我非常原意教你!”老者也很爽快地说道。

“老师再上,请受徒弟一拜!”听到这里,李牧心里乐开了花,赶忙长跪拜师。

“太好了!求老师把我也收下吧!”灵儿赶忙过来在李牧旁边跪了下来。

“奥!哈哈!好,老夫今天收了个年少英杰的男徒弟,再收一个聪慧的女徒弟,平生一大乐事!都起来吧,老夫同意了!”

于是李母催促李牧和灵儿起身,快点向老师敬酒,一场欢乐的乡村晚宴尽欢而散。

从此,李牧和灵儿便和这位隐姓埋名的老者在家里修习兵法战策,并兼修马上步下功夫,老者认为李牧的功夫只是具备了一定的根基而已,离高手的境界还差得远,他给李牧和灵儿表演了一个绝技,用柳树条很轻松地便把一寸多厚的石板抽开成两瓣,李牧拜服。老者解释道:

“马上劈杀与射箭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是那些只是集团作战的必备本领,成为功夫高手可远远不止这些。你根基不错,假以时日,一定大有进境。”李牧更加尊敬老师了,灵儿也带着敬佩的目光看着老师。

李牧如饥似渴地习文练武,三年之中还跟随老师游历秦赵燕的边地,老师给他详细讲解各种地形的用兵之法,并深入剖析了秦、燕、赵三国以及南边四国的军事实力、财货农耕、人口、朝廷局势以及诸胡的具体形势。

回到白马山村,老师与李牧两人做了一番彻夜密谈。老师首先打开话匣说道:

“各大战国实现一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唯胡虏乃我中原之心腹大患,他们人高马大,吃苦耐劳,又粗暴野蛮,更擅长骑兵作战,战力强劲,飘忽不定,因此中原各国如若处理不当,我中原当有王国灭种的危险。我一生纵横沙场,杀敌无数,然从未与胡虏交过手。为师自从隐居到燕赵边境以来,便对诸胡与中原局势做了深入的探查,由于中原各国连番大战,无暇顾及胡人,使得他们修养生息,逐渐做大做强,以匈奴为最位突出,他们有逐步统一草原诸胡的野心,入侵中原的举动也昭然若揭。由此看来,为了我中原文化不被断绝,根除胡虏之患势在必行!”

“敢问老师,针对此问题,我赵国当有何长策?”见老师顿住,李牧便发问。

“孩子,这也是我接下来要对你说的一个问题,而我首先却要先问你一个问题。”老师略作沉吟道。

“老师请讲。”

“为个人发展计,你当西向而行,去秦国。”老师直接了当。

“所为者何?”李牧有些惊讶。

老师少有的面色凝重,语重心长地说道:“以我的官场经验和这几年的游历走访,日后统一天下者必为秦国。赵国虽然经历了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并进行了变法,国力大增,然而他的第二次变法策略还没有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便被困沙丘宫,酿成了一场雄杰悲歌。其根由便是源于宗族复辟势力的反扑,才酿成了这场兵变,他们不会让第二次变法成功推行,否则他们会失去原有的地位和财力。目前的惠文王一朝从表面上看来一团和气,君上清正贤明,文官各安其职,武将惕厉奋发,类似于廉颇、蔺相如之类的贤臣也不在少数。然而廉颇为善守之将,在军事指挥上缺乏突破性和深谋远略,为将者当对本国的政治策略也应有深入的分析,并提出长远军事谋划,譬如武灵王的示弱于各大国而韬光养晦地推行胡服骑射,此类大局观廉颇并不具备;至于蔺相如,虽然富有急智,然则临渴掘井,终归解决不了赵国变法不深彻的弊病。其变法方式类似于魏国的李悝、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及齐国的邹忌变法,均被氏族氏族复辟势力反扑而致夭折,唯余对氏族势力没有威胁的一些条款,比如赵国的胡服骑射定下的军制。”

李牧静静地听着,他被这种条分缕析的天下大势深深吸引了,对赵国的分析也是自己从来没有听过的,“愿闻老师对秦国的分析。”李牧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知识,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问题似乎忘了一般。

“秦国则不同,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已经建立了深彻的变法制度,这种制度扎根于朝野,就战时看来,如果不是决策失误而导致大败,秦国的变法是不会被本国的反对势力所淹没的。因此,长远推测,如果代有明君,不出五十年,秦国的国力将远超山东六国,而且秦国素有一统天下之志,如果秦国兵峰直指东方,其时颓废的山东六国犹如螳臂当车,根本无法阻挡秦国东出灭国的脚步。”

“胜负终归要在疆场上见,即便秦国国力强大,也可通过大胜秦军扭转战局,老师未免太高看秦国了。”李牧似乎有些不服。

老师看了看李牧,继续说道,“你的想法单从战场上看是有道理的,若能成功地以战止战,可也。然则一国成功地灭掉另外一个国家,并不单纯靠战场取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灭国大战的最高境界。赵国卧榻之侧的这支秦国猛虎可不是单纯的重视军争那么简单,自秦孝公以来的几代君王非常重视收拢山东六国的人才,如商鞅、张仪这等名士让山东六国吃尽了兵争之外的苦头,而且把重视人才也定进了后代君王即位的考量标准。”

“弟子受教,然则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在战场上相见的几率仍是非常大的,而且兵争之事也是军队的主要职责,因而弟子以为效命疆场是实现军人价值的最好方法。”李牧十分认真地说道。

“这正是为师担心你的地方,也是你我今夜长谈的主要目的。”老师呷了口茶,继续说了开来,声音仍是沉稳清晰,“为师再次建议你去秦国,在那里你可以更好地发展你的军事本领。”

李牧沉默了,他已经明白了老师今天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了君主贤明,将相同心,朝野奋发的国家是多么的令强者向往。但是当他想到勤劳善良慈爱的父亲,想到操劳一生的母亲,想到开朗直爽的孟广叔、聪明懂事的灵儿,还有那些白马山村憨厚忠实的父老乡亲,想到了胡虏的残忍,李牧陡然打住了这种向往:

“弟子深明老师的良苦用心,然则弟子生长于赵国,骨子里流淌的是赵人的血,李牧决不能弃赵国而为他国之臣,而且赵国目前也是朝野清明,即便较他国有所短,但既人臣,使命便是让自己的国家强大,在赵国也照样打击胡虏,把他们赶走。”李牧慷慨激越,语气十分坚定。

“天意也!为师已经把能教的都教给你了,为师天明就要走了!”老师不再劝阻,语气中还略带着一丝伤感。

“啊!老师,您怎么这么快就要走!弟子还想听您朝夕教诲呢!”李牧惊讶地站了起来。

“坐下,听老师说。”老师带着抚慰的眼神盯着李牧。

“为师确实该走了,临走前还要叮嘱你一下。”

“弟子洗耳恭听!”李牧面带泪光。

“你宅心仁厚,待人宽宏,且性格刚直,这些都是好事。然则将来如若深处高位,当懂得转圜,否则将对自己大为不利,官场之事波谲云诡,你当慎之又慎,万不得已的时候要懂得全身而退。”老师慈蔼地缓慢说道。

“弟子记下了!”李牧收起泪眼,郑重地说道。

“唉!”老师感叹了一声,便不再言语。就这样,天明以后,李牧一家人便送老师离开了家。

转眼间,边塞征兵,李牧应征,离家的时候灵儿婉转悠扬的骨笛声让他听懂了这个少女的心声,他发誓等完成自己的驱除胡虏心愿后一定回来娶她,也让娘过几天舒坦日子。在代郡府衙,接兵的都尉楼平被李牧的骑射本领与剑术给震了,当场便命他做新兵卒长。年轻的李牧不到两年,便因军功升任骑兵百夫长。在从代郡奉调来雁门关时,正赶上同村年少时的好友司马尚也应征入伍,司马尚强烈要求把他安排到了李牧队。

忽然,帐外传令兵喊道,“百夫长李牧,都尉大人传你去大帐!”

“嗨!”李牧应声收起书信,窜出了大帐。

同类推荐
  • 枭宋

    枭宋

    贾似道:“晓晓,赶紧去泉州担任提举市舶,朝廷没钱了!”苏晓:“马上去。”理宗赵昀:“三郎,赶紧娶了圣人的甥女,她看上你了!”苏晓:“我考虑一下。”度宗赵禥:“三哥,赶紧给朕送几个大食美女过来。”苏晓:“官家,真的假的?大食美女太火辣了,不如来几个爪哇和三佛齐的好了。”度宗赵禥:“太黑了,如果方便,三哥给来几个倭岛的也成,我还是喜欢白些的。”苏晓:“这个可以,但只能玩玩不能留种,否则倭人该说他们全是大宋正宗皇族后裔了。”忽必烈:“苏晓你还有完没完,为何总是在海上来进攻我,还有没有节操?”苏晓:“你丫早晚要做我的马夫,你管我在哪进攻!”
  • 赵文子传

    赵文子传

    《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是脍炙人口的,但是传奇终究是传奇,它不是历史的本身。后世人能做的,不是还原历史,只能是接近历史赵武,春秋时期晋国人,赵盾之孙,赵朔之子,于公元前548年到公元前541年任晋国正卿,谥号赵文子。
  • 嘻哈三国

    嘻哈三国

    关羽:“一块肥肉香又脆,两只小鸡看见追。叽叽喳喳掉下水,滚滚长江东逝水……”刘备、张飞:“死聋子,是不是你啊?唱歌这么难听?”关羽:“你……你们要干什么啊?救命啊……”这是一段不一样的三国,这是一个搞笑的世界,桃园监狱里结拜的刘关张三兄弟,带你看看这不一样的风景。
  • 西域南海史地探索

    西域南海史地探索

    本书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西域(中西亚)、南海(东南亚)的历史地理研究。作者别具只眼,运用古今中外大量资料,对他人容易忽视的文化现象、政治事件等诸多方面,作了饶有趣味的考证研究。
  • 黄粱梦三国

    黄粱梦三国

    在那算术用尽,纷争不断的年代,他因黄粱一梦悄然出现在此,三国,一个被世人熟识的年代,却诞生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经世之才,其文韬武略即使是孔明、吕布等俱都汗颜。风云变幻,一切都已超出命格,他为何出现?只待你去探索。
热门推荐
  • 薄荷草之恋

    薄荷草之恋

    长得像芭比娃娃的高中女生依雪纯看似柔弱,其实是黑带级的柔道高手!穿着超短裙制服小偷对她来说简单得就像吃一块黑森林蛋糕,为广大妇女同胞伸张正义,打抱不平更是她的强项!当然,受“不平”者是否需要她“维护正义”,并不在她的思考范围内……在偶像韩辰逸的小说签售会上,依雪纯教训色狼的英姿被同班同学凌落川拍下并放到校报上,在学校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 毒王狂宠:重生之逆天巫女

    毒王狂宠:重生之逆天巫女

    她被丈夫与庶妹冤枉毒死五岁亲生儿子,更告她意图谋害公婆,背负满身骂名被押上刑场!她本是巫族之长的嫡孙女,温柔善良却被公认为是族中废物。本以为踏入平凡人家可以过着平凡生活,却不知命运跟她开了天大的玩笑!头颅落地之前,她仰天诅咒:若我重活一世,定让这负心之人受尽折磨,生不如死!再次睁眼,重生到八年前,前一世悲惨命运的转折点。看她如何废物变天才拥有神奇技能!这一世,她不会任人摆布!她要掌管巫族,强势崛起!就算是天来挡我,我亦遮天!只是那个总是在她身边口口声声要保护她的霸气男人是谁?男人勾唇邪笑,“这个原因嘛,巫女配毒王,天生一对!女人,快来我怀里,让我好好疼疼你。”她撇撇嘴,“脑子有病!”
  • 葬花海之重生

    葬花海之重生

    洛阡葬来自上古青铜棺,带着朴树迷离的身世遇见了一生难忘白月七,也见到了千年也不会改变的恋情白月鳞。危险重重,笑里藏刀,这不再是普普通通的皇室和江湖的斗争,而是关系到未来与江山的存留。她有难言之隐,他为她一生戎装,她,稀奇古怪,机灵聪慧,却扛起重大的使命,他们都不容易,他们都在挣扎,他们都想逃亡……友情,是什么颜色…爱情,是什么颜色……谁可以告诉我…谁可以告诉我…谁可以……告诉我…好冷…好冷…他们是……红色的…啊!风太大…眼泪都出来了呢…嘿嘿!
  • 一见未钟情

    一见未钟情

    正所谓日久生情,哪个会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
  • 器武撰书

    器武撰书

    器修,传承万古锻器术,炼本命锻造屋,一念成器。武修,习霸道,调和,时息功法,炼灵源技能树;一击天陨。三界有魂,炼魂入器,亦可开天辟地!魂亦有情,忘前世之旅,化今生魂心;魂与人的故事,始于初见,止于终老.器,武,人,魂点缀的文字,散尽天下,永世长存!而器武书的开头总是:他由山上来……
  • 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

    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

    本书从导弹概览、导弹巡展两方面,对导弹武器的研制过程、结构原理、分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向青少年读者揭开导弹的神秘面纱。
  • 癫疯之路

    癫疯之路

    拥有着,“神魔血统”一个神之系统,系统可以抽奖,什么英雄联盟的英雄,斗破苍穹的异火,哦尼酱还可以抽到,充气苍老师,这难道是准备让我,寂寞难耐的时候,啪啪啪!这还不算完,尼玛还可以抽到金刚葫芦娃,这是要去救爷爷的节奏吗?在里面,有吸血鬼,变异人,狼人,我擦嘞,我还可以变身,作者真以为我是万能钥匙啊,我去,我真的忍不住想吐槽,预知后事如何,,请先收藏,在打开,不然怪叔叔晚上会找你哦(⊙o⊙)哦
  • 小事卷(文摘小说精品)

    小事卷(文摘小说精品)

    生活是由点滴构成的,点滴小事虽平凡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顿悟很多人生哲理,在你工作忙碌一天后,不妨停下脚步静下心来,翻翻这本平实却生动的书,细细品味吧。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
  • 我的邻居是我妹

    我的邻居是我妹

    生活需要自立,从今天开始我就要一个人住了,我遇到了两个美女邻居,并且在搬家的第一天和她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了。后来他们认我做了哥哥,我们之间有过误解,也有过包容,我爱她们,爱这个温暖的家!
  • 我的十八岁

    我的十八岁

    校园生活虽然过去了,但是留下的,不是悲伤,是一页页的记忆。我愿意用我笨拙的文字描绘我的校园生活。其中虽然乏善可陈,但是倘若大家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印记,这说明作者与大家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套用一句话:世上根本没有作家,其实每个人都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