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0600000018

第18章 领导讲话水平自我训练(4)

三、双关:两重含义,风趣自然

讲话时所使用的每一个词或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时这种含义并不表现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上,而隐含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背后,讲话人要表达的意思则恰好是隐含在这个词或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这就是双关的修辞手法。一个词或一句话在一定环境下,必须具有双重含义,才能构成双关。

双关,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在语言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使语言表达简单明了、含蓄自然、幽默风趣;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又能使语言表达隐晦曲折。特别是谐音双关,人们在讲话中经常使用,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有这样一个寓言:

足球对篮球说:“老兄,我们本是同一类,为什么你常常被人拍,而我只能被人踢呢?这不公平。”篮球不屑一顾地回答道:“小傻瓜,这还不简单吗?因为我比你大,你比我小呗。”

这则寓言运用足球和篮球一个被踢、一个被拍的“遭遇”,暗示了官职大小、级别高低而形成的差别,辛辣地讽刺了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双关语含蓄幽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吸引听众注意力,并对讲话产生兴趣。

在日常交往中,遇到一些不好正面回答的问题或事情时,运用双关语可以间接作出回答,使对方既能明白你的意思,又不至于当场下不来台。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作者来到编辑部,他递上自己的作品,编辑看了他的作品后问道:“是你自己写的小说吗?”

青年人回答说:“是我自己写的。我构思了一个多月时间,整整坐了三天才写出来的。唉,写作真辛苦!”

“啊,伟大的契诃夫先生,您什么时候复活了啊!”编辑大发感慨。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悄悄溜走了。

编辑并没有直接说,这是抄袭契诃夫的作品,而是风趣地说契诃夫先生何时复活。一语双关中暗藏的机关可谓魅力无穷。

运用双关修辞一定要妥帖恰当,注意运用的场合和语言环境,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的双关,都要认真推敲,恰当运用,不能随随便便地使用。双关语应该含蓄而不晦涩,生动活泼而不低级趣味。所说的话必须具有明显的两重含义,且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如果含混不清,容易造成歧义,就达不到双关的效果。

四、排比:文句隽秀,语势强烈

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加强讲话的气势,常常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句子连结在一起说出来。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排比。

运用排比这一修辞方式可以使文句整齐隽秀,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能使语势得到加强,情感得到升华,充分表达讲话的思想情感,形成强烈的表达效果。如《为了我们的父亲》演讲稿中有一段话:

父亲欣慰的笑容和期望的目光,应该像光芒四射的明灯,永远照耀在我们的心头。在他的照耀下,我们不仅会看到青春的可贵和美好,更能看到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在他的照耀下,我们不仅会看到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更能看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他的照耀下,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认识自己、掌握自己,使自己像父辈那样做事业的战士和开拓者。

这里连用三个“在他的照耀下”,一层比一层深入地表达出演讲者强烈的情感。若用一般句式,就难以使听众感受到这般强烈。

排比句运用得当,听起来特别有力、感人,能使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

拿破仑在元老院大厅里斥责督政府的演讲:

我为你们缔造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法国,而你们把法国搞成了什么样子?我为你们创造了和平的局面,而我回来看到的是战争!我为你们从意大利运来了百万黄金,而我回来看到的却是掠夺性的法律和贫困!我为你们取得了胜利,我回来看到的是失败!

这篇演讲运用对比性的排比,有力地斥责了督政府的无能,听起来非常有分量。

排比句给人以条理清晰和反复强调的感觉,讲话中可有效引起听众注意,唤起听众记忆,振奋听众精神,凝聚听众力量。

第三节逻辑艺术训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讲话水平高的领导讲起话来都很有逻辑性。

讲话必须遵循逻辑要求,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由于讲话者、听话者在原因、目的、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和错综复杂,有时又必须极巧妙地应用逻辑规律来满足说话交流的实际需要,甚至故意违反逻辑要求而造成某种特殊的讲话效果,以更好地达到讲话的目的。那么,作为领导者在平时讲话时应注意哪些逻辑问题呢?

一、运用逻辑概念方面的艺术

什么是概念呢?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范围的思维形式。从客观事物抽象出概念,需要言辞;将概念表示出来,也需要言辞。言辞表达应当承认概念的确定性,以一定的言辞,表达一定的概念。

按照概念的含义,有事物才会有概念。但概念又不等同于事物。在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场合,概念原来确定的意义可能发生转换。比如“油”,其本来意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动植物体内所含的液态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液体。”可“酱油”,并非用酱熬制成的油;“这个人油得很”,并非这个人身上沾满了油。再如“老者”,本意为“年老的男子”。可贵阳人口中的“老者”,有时指“父亲”,有时则指“丈夫”,而他们可能都不是“年老的”。因此,言辞表达又要承认概念的灵活性,以恰当的言辞表达恰当的概念。

基于这种认识,在实际交往中,人们可以利用概念与事物、概念与言辞之间的这种关系,选择或者故意运用某些言辞造成特殊的表达,以获得更为理想的说话效果。

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言辞来表达,同一种言辞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说话水平高的人总能处理好概念与言辞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创造出不同的说话效果。

1.不同的概念用相同的言辞表达

戊戌变法中,谭嗣同(字复生)惨遭杀害,与其一同从事变法活动的康有为闻讯后,仰天长叹:“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其“复生”与“有为”,在各句中虽然是相同的言辞,但却是不同的概念。“复生”的前一个概念,指的是谭嗣同这个人,后一个概念,指的是“生命的复活”这件事。“有为”的前一个概念,指的是康有为自己,后一个概念,指的是“有所作为”这个问题。

由于不同的概念能够用相同的言辞来表达,说话者可以借此获得特定的效果。

2.相同的概念用不同的言辞表达

一位部队首长在观看战士们进行打靶比赛时赞美道:“太精彩了,8号翻身命中,10号急转身弹不虚发,6号快速冲锋时洞穿靶心。”这其中的“翻身命中”,“急转身弹不虚发”,“快速冲锋时洞穿靶心”,虽是不同的言辞,但表达的都是“弹中靶心”这样一个概念,显得活泼、形象。如果都用相同言辞,就呆板无味了。

由于相同的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言辞来表达,说话者便能借此获得独特的交际效果。

二、运用逻辑判断方面的艺术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了事物,产生了反映这些事物的概念之后,就要运用概念并通过言辞作出各种判断。判断是言辞的思想内容,言辞是判断的表现形式。如西晋清谈家王戎幼时与一群孩子嬉戏,当他们发现路边一李树结满了果实时,孩子们都争相前去摘取,惟独王戎坐着不动。有人问他何故?他说:“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果然,他的判断不错。

判断有真假之分。凡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如王戎的判断。而没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如战国时的名家公孙龙,他坚持认为“白马非马”。一次他骑一匹白马要出关,当时的法令不准马出关,关吏自然不允,而他说:“此乃白马,而非马也。”关吏当然不听他这一判断。因为他的判断将白马排除在马之外了,未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情况,这就是一个假判断。

说话水平高的人在进行判断时,都能尊重客观事实,尽可能作出真实的判断。但是,从现实的交际角度出发,有时又不能完全排除假判断。在某些场合,假判断可能比真判断更能表现说话水平,产生更理想的交际效果。

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为了侮辱他,故意捆绑一个人从他面前走过,然后对他说:“这是个齐国人,犯了偷盗罪。你们齐国人是不是有偷盗的习惯?”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它们只是叶子相像,果子的味道却完全不同,因为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到楚国就偷盗,恐怕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习惯于偷盗吧?”晏子的判断就是假判断。橘和枳,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品种,淮南的橘树不可能到了淮北就变成了枳树。然而晏子用于此,却起到了很好的驳斥、奚落楚王的作用。这是晏子运用判断的高明之处。

1.用言辞表达判断的艺术

利用言辞与判断之间的特殊关系,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表达效果。

(1)相同的言辞表达不同的判断。汉语中存在着一语双关的现象,一句话说出来,可能是这个意思,也可能是那个意思。如某领导正匆匆往楼下走,一熟人问他:“干啥去?”他回答:“我下去一趟。”其中就包含了两种意思:一是我下楼去办点事,二是我下基层单位去办点事。在某些场合,说话者出于某种原因,对某些事物、问题不便明确表达一定的判断,或者为了获得特殊的效果,故意不明确表达一定的判断,便可运用相同言辞表达不同判断的方法,言于此而意在彼,从而实现讲话的目的。

(2)用不同言辞表达相同判断。同一个意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比如要表达“他非常高兴”这样一个判断,就可用这些言辞:他笑容满面、他兴奋极了、他眼里闪着欢愉的泪光、他心花怒放、他欢快地跳跃着……由于言语交际的环境、对象的不同,有时,用某种言辞表达某一意义有所不便或效果不佳,就可以改换另一种言辞来表达同样的判断。在一些场合,讲话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从众多言辞中选择更为恰当的,以收到独特的讲话效果。

孙山和一同乡之子同去应考,孙山被录取为最末一名,同乡之子则未考上。孙山先行回家,那位同乡急忙赶来问儿子考上没有。孙山便仿欧阳修《踏莎行》中“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句式,对他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宋时,因乡试第一名叫“解元”,所以乡试也叫“解试”。“解名”就是“解试”录取的名次、名单。孙山没有直接告诉他儿子未考上的事实,而换了一种不使他难堪受窘的说法,可见其讲话水平之高。

2.复合判断的表达要求

有些判断中还包含有其他判断,称之为复合判断。复合判断不能用一个简单的语句来表达,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句。

(1)联言判断。这是一种断定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讲话时运用联言判断,使多个语句并列推出,可以形成一种对偶整齐的格局,既显现反差,又强化语气,增加了表达效果。如“二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指挥员对浴血奋战的战士们说:“俄罗斯的土地,可以踏进来,但不可以征服;俄罗斯的人民,可以杀戮,但不可以低头。”

(2)选言判断。这是一种断定事物有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

讲话时运用选言判断,将几种可能的情况同时推出,可以启迪听众的思维,给予听众进一步思索的余地。如某局长涉嫌受贿,纪检干部启发他说:“有问题不主动交代,轻则受党纪、政纪处分,重则受法律惩办。”后来,这位局长有悔改之意,说再想想,明天再和纪检干部谈。纪检干部说:“很好,明天要么你到纪检委来,要么我们到你那里去。”

三、运用逻辑推理方面的艺术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一次下午要考试,几个顽皮的学生想捉弄老师,便在他午睡时装扮成怪物爬在窗台上尖叫。他猛地被惊醒,睁眼看看那怪物,又倒头睡下,口中自语道:“这怪物头上有角,腿上是一双蹄子。有角、有蹄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食草动物是不吃肉的,我怕啥?”学生见吓不倒老师,只好溜走了。

居维叶说的这些话就是推理。他以“有角、有蹄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和“食草动物是不吃肉的”这两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的新判断——我怕啥?

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前提是已有的判断,结论是推出的新判断。它们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推理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没有这种逻辑联系,就不能从前提推出结论。比如“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这两个判断各自对事物作出判定,二者之间不存在逻辑联系,后者不是由前者推出的。因此,要使推理成立,它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形式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其推理就是虚假的。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副手

    做最好的副手

    做最好的副手讲述在一个组织或企业的内部领导班子中,副手既是一个重要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其权力不是很大,但却是组织的骨干,发挥着承上启下、分工负责的关键作用。而且,在领导学中,也非常讲究副手的辅助之道,即如何配合一把手更好地把工作做到位,凡精于此道的副手总能站得恰到好处,赢得一把手的赞誉,否则,就可能丢掉自己的位置。做最好的副手一书对副手该如何认知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何配合好一把手的工作,如何处理与同级副手的关系,如何处理和统御下属的诀窍及方法等作了详尽细致的介绍,这为所有的副手们解析了将来的发展之路,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 搭班子 定制度 带队伍:领导者掌控全局的三项修炼

    搭班子 定制度 带队伍:领导者掌控全局的三项修炼

    本书阐述现代企业领导者,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注重做好三个方面的修炼:搭班子、定制度、带队伍。
  •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制度与规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企业,绝对少不了制度。无视或者经常破坏企业制定的制度和管理规则,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员工、竞争对手、客户牵着鼻子走,企业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有了制度,就有了公平,就意味着效率。而效率,则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良药。所以,做为管理者,要改变通常惯用的“人治”,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正确的奖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 管人真经

    管人真经

    立足于解决这一系列“怎么办”,并且在一步一步地解说中引导我们的领导水平走向卓越。也许一切正如作者所言:“我们不仅仅应当胜任,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卓越。”
  • 开店赚钱有门道

    开店赚钱有门道

    本书从13个方面100个门道入手,细致的回答了开店不吃亏的问题。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开店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宜;下篇列举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行业。
热门推荐
  • 诺莉雅之穿透异界的光

    诺莉雅之穿透异界的光

    身为贵族豪门大小姐,却在家里地位最低等,哪怕在学校也丝毫不起眼——看上去只是个普通女生,每天过着被人轻视的日子。有朝一日穿越了,我的命运还是没有改变,依然是个不会任何术式的废物,但是——咦咦咦???我是转败为胜的关键???!
  • 连环画大揭秘

    连环画大揭秘

    我国的连环画,源远流长,虽有悠久的历史,却无统一的名称。在本世纪初,由于石印技术的输入,通俗读物广为流行,在上海等地先后出版了一些以少年儿童为对象,《连环图画水浒》封面在旧小说插图的基础上蕃衍而成的图画故事书,这便是今日连环画的雏形。由于当时出版这些书的多是一些里弄小书坊,力量单薄,各自为政,有的地方叫图画书,有的地方叫小人书等等。
  • 特工狂妃之就是这么任性

    特工狂妃之就是这么任性

    她很霸道,在一个满园竹香的午后,盯着那个比妖精还美的陌生少年说,“美人,长的这般俊俏,嫁给我做相公吧!”她很狡猾,她很腹黑,她很狂妄……她是沐小狐,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天才少女,她过目不忘,她惊才绝艳,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是天地的宠儿。她活的自在潇洒,无拘无束……直到那一天,一朝惊变,四国动荡,天下风云变色,她从一个嚣张霸道的少女一跃成为当世女王,冷酷狂妄,嗜血冰冷,在找不出昔日半点影子,她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世间风云尽在于她,且看穿越特工沐小狐如何在异世大放光彩……
  • 英雄饶命

    英雄饶命

    百里小鱼本是孤儿,被毒舌师傅百里云鹤收留后,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可是杯具的一天来了,这神一样的师傅百里云鹤却被杀了,小鱼以为永远都不会死的师傅竟然死了!而小鱼也遵从师命吃下了传说中的神物碧灵珠,却被闻声而来的各路江湖人马挟持下山了!为了逃离富二代金轻浮,百变美男左宴安不怀好意的抢夺和追查杀害百里云鹤的凶手,小鱼遇到了护花使者季玄,可是这季玄竟然是路痴!兜兜转转都逃不开敌人设的圈套!小鱼大哭:亲,你还能更不靠谱点吗?!然而就是这样一段人在囧途的路程,竟然让这个面瘫路痴季玄情窦初开了!小鱼羞涩道:可是我心里只有师傅啊~可是。。。为什么真相查到最后,季玄和小鱼竟然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 汉卫者

    汉卫者

    公元前119年,春,霍去病率骑兵五万,出代郡,深入漠北,决战匈奴!接连大捷,封狼居胥,天下皆服!!!
  • 结婚狂想曲:强扑我的冷总裁

    结婚狂想曲:强扑我的冷总裁

    千金小姐强势追击冷情总裁,层出不穷花样捉心记。生日宴会上,她一眼就相中了他。他有着一张精致的娃娃脸,不是什么炫酷的类型,像小鲜肉一般养眼,可对人却异常冷漠。而她偏偏就好像被丘比特之箭给切中了一般,从此以后就对他采取了轰炸式的各种狂追。你不懂浪漫,没关系,姐懂,分分钟追你。你不爱我,没关系,姐爱你,花式献殷勤,满满都是爱心。你不要我?没关系,自动入住什么的,偷偷进门什么的,限制级追捕,步步套牢你摇摆的身心。你说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不抛弃不放弃!
  • 寂言灵

    寂言灵

    最早的咒语,来自语言最早的咒语,来自名字最早的咒语,来自自然……谁曾想过,从小体弱多病的她可以驭使这万千世界却不可以说出自己所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废柴召唤师:逆天小邪妃

    废柴召唤师:逆天小邪妃

    她身中奇毒,废材之身,惨遭孪生胞姐陷害,被爷爷鞭怠致死,成为人牲祭品。强魂重生,她成为元素与念力双修的逆世天才。谁说天才就要光芒万丈,她偏要扮猪吃虎。渣女心机婊?她扮白莲花!渣男阴谋来算计?她阳谋玩诡计!至亲无情无义?她狼心狗肺!当她封印解除,神格破出,当要运行法则,逆转天下。灵药?至宝?魔兽?不好意思,她先看到的,抢了!什么?不服?没关系,打到你服!他强大如神佛,一手遮天,掌控生死,却喜老鼠戏猫,装疯卖傻的对她死缠烂打。“娘子,人家说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这话谁说的?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他……”
  • 异能末世录

    异能末世录

    人物崩坏性格崩坏行为崩坏伦理崩坏生活崩坏世界崩坏世界什么的都坏掉就好了突如其来的病毒毁掉世界又创造全新世界异能是几乎所有幸存者都有的能力与新的生物争斗恢复人类的正统地位秩序崩坏建立新秩序
  • 雷霆之惩

    雷霆之惩

    20多年前的一桩旧案、一段无间道的爱恨情仇。齐市的刑侦大队在努力的维护着世间的正义,为那些枉死的逝去者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