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9900000002

第2章 礼仪概论(1)

第一节礼仪的概念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它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交往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原始部落里,礼主要用于供神、祭祀,以示对天地神灵、祖先等的敬意。

在周代,礼除了用于祭祀之外,还作为治国之本。孔子认为:“为国以礼。”《礼记·经解》上说:“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由此可见,周礼不仅内容大为增加,而且还包含着社会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和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礼已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表征,成为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准则。

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有人提出了“仪”这一概念。据《左传·昭公五年》记载,鲁昭公到晋国去访问,晋平公对女叔齐说,鲁昭公很懂得礼,女叔齐却不以为然,回答道:“鲁昭公哪里知礼?”晋平公觉得很奇怪,就反问道:“鲁昭公从效劳一直到赠贿,从没有失礼之处,为何说他不知礼?”女叔齐说:“鲁昭公在外交上善于应酬,那只不过是仪,根本算不上礼。”在他看来,礼乃立国治政的大法,仪是指一种礼节、仪式、仪文。这在当时是较流行的观点。如齐国的晏子认为:“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礼可以治国,礼能改变政局发展的趋势。先秦时代在人们的心目中,礼和仪的含义是不同的。不过,在当时礼和仪也很难明确区分,其实所谓的“礼”中也包含着一定成分的“仪”。

到了封建社会,礼仪逐渐成为统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的工具,有些还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礼制”。

现代礼仪的内涵已与古代礼仪的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礼仪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封建礼制是一种愚民政策;现代礼仪吸收继承了古代礼仪中的文明成果,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的高尚道德情操、文明素养、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现代礼仪包括礼节、礼貌、仪式、仪表、风俗习惯等,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制订的或历史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

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Etig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告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引入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综观中外对“礼仪”含义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意思:

其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如见了面不自觉地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没有人非逼着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合适和正确。

其二,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一致的。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是说“你好”。

其三,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等。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

关于礼仪的根源问题,一直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但至今并无定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祭祀说。即认为礼仪源于祭祀,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

(2)风俗说。即认为礼仪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变成系统的礼仪。

(3)父权制说。认为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

(4)需求说。即认为礼仪是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

我们认为,不能以某种行为或需要作为礼仪的最初起源,若从时间上分析,它源于原始社会,若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

在西方,礼仪的演变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不仅表现在礼仪的具体形式上,还体现在关于礼仪的哲学论述上。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年~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

14~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的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公元1466~1536年)撰写的《礼貌》,《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和外表美。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

总之,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等,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第二节礼仪的特性

礼仪不应该是纸上谈兵、不着边际,也不应该是故弄玄虚、生编硬造。“礼者,敬人也”,这是礼仪的精义。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就看能不能敬人、敬大多数人,而不能为虚伪而礼仪,为造作而礼仪,为礼仪而礼仪。

一、礼仪具有世界通用的特性

无论是交际礼仪还是公关礼仪,都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可谓千姿百态。从人种来说,有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从民族来说,有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阿拉伯民族、印第安族、日耳曼族、日本大和民族、朝鲜族等;从语言体系来说,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等。人们尽管分散居住在不同地方,但是,许多礼仪都是世界通用的。例如:问候、打招呼、礼貌用语、各种庆典仪式、签字仪式等,大体上是相同的。虽然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风俗习惯,但就礼仪本身的内涵和作用来说,仍具有共通性。正是由于礼仪具有这种共通性,所以才形成了国际交往礼仪。

二、礼仪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共享狩猎成果,从盲目迷信、敬畏鬼神到崇尚科学、论证无神,从战争到和平,尤其是文字的发明,使人类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文明、宣传文明、实践文明。文明的宗旨是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己,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自然地、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比如待人接物热情周到、彬彬有礼;互帮互助、彼此尊重、和睦相处;注重个人卫生,穿着适时得体;见人总是微笑着问候致意,礼貌交谈,文明用语。总之,礼仪是人们内心文明和外在文明的综合体现。

三、礼仪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下面是一个反映礼仪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特征的例子:

20世纪初,在欧美,如果有一位少妇外出遛狗,将被视为极大地丧失风度,有辱礼节。即使那只哈巴狗很有“教养”,也仍会表明少妇是没有教养的,周围的异样眼光将使她陷入尴尬境地。

但是20年之后,欧美大兴遛狗之风,成为少妇最应有风度的行为之一。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这不但符合礼节,而且是一种上层生活的表现。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来更高阶段的礼仪,必然适应更高度的文明,从而更能为所有的人自觉遵守。

第三节礼仪的功能

礼仪是一门独立的应用科学,礼仪学涉及的范围很广,其内容相当丰富,它所发挥的功能也是相当广泛的。例如在社交中,人们讲究礼仪,重视礼节、礼貌,主张以礼相待、平等交往,力求“人和”。这种公关礼仪表达了人类自古以来对社会和谐、人类和睦的孜孜追求和向往,蕴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礼仪的功能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提升人的品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出现在正式社交场合的人来说,仪表非常重要。质于内而形于外,文化修养高、气质好的人,懂得如何修饰自己的形象。仪表端正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自尊和品位格调,也是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尊重。

美国行为学家迈克尔·阿盖尔做过实验:他以不同的仪表装扮出现在同一个地点时,得到的反馈完全不同。当他身着西装以绅士的面孔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还是打听事情的陌生人都彬彬有礼,显得颇有教养;而当他装扮成流浪者模样时,接近他来对火或借钱的人以无业游民居多。尽管不能以貌取人,但人际交往中仪表所表达出的意义胜过语言,甚至可以透视出一个人的灵魂和内在品质。

同类推荐
  •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被视为柏拉图之后世界古代史的另一位大思想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
  • 说话巧 办事妙

    说话巧 办事妙

    本书分别就工作中的说话技巧、生活中的说话技巧、谈判演讲时的说话技巧、求人办事时的说话技巧和电话语言的技巧等方面做了讲解,同时辅以生动实用的具体案例。
  • 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

    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常见《羊皮卷》范本的经典,同时融入了最新的励志好书,17部世界级成功宝典以各自的主题让《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处处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并照耀着生命的前程。相传两千多年前,一个贫苦青年海菲在神的指引下,得到秘密流传下来的经商致富秘籍,最终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这些秘籍书写在羊皮卷上,因此被称为“羊皮卷”。但令人惋惜的是,自海菲之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这些神秘的羊皮卷。虽然那些神秘的羊皮卷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下,但是富有羊皮卷意义的书籍却从未消失过。
  • 戴尔·卡耐基经典全集

    戴尔·卡耐基经典全集

    本书收录了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导师戴尔·卡耐基先生最具影响力的六部作品: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快乐的人生》、《语言的突破》、《伟大的人物》和《林肯传》。这些作品出版后,立即风靡全球。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这些书与卡耐基的成人教育实践相辅相成,将卡耐基的人生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思想和心态,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无限热忱与信心,使他们勇敢地面对与搏击现实中的困难,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
  •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各种迷惘,听前人的警句,可让我们路途不再迷惘和不知所措。看《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让读者对生活、对人生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味,而不再是徘徊与无措!
热门推荐
  • 唐僧别跑

    唐僧别跑

    我好不容易与邻家宁哥哥订了婚,婚前上街散心招来祸患,睁眼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人妖。若早知如此,我定不会被人踩后对他死缠烂打,不会在对方遭人围攻时挺身而出,也就不会有这乱七八糟的事儿了。变成了人妖怎么办?被妖欺,我忍!被妖打,我忍!他娘的竟然还要被妖奴隶,我忍!两百年来妖力毫无长进,这样如何才能扬眉吐气?窝囊了这么久最后还被告知命不久矣,于是老娘踏上了寻找唐僧的漫漫长路以及将他吃掉的伟大梦想。
  • 记忆贩卖者

    记忆贩卖者

    拥有读取记忆能力的方同,平日里作为一名私家侦探,靠着能力无往不利,过着跟小美女同居的甜蜜美好的幸福日子,直到有一天……
  • 东夜之巨龙(龙枪编年史2)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
  • 对你情有独钟

    对你情有独钟

    世间有百媚千红,只对你情有独钟。爱情很奇妙,也许,你爱上的人没有出众的美貌潇洒的外表;没有口若悬河的滔滔才华;没有灵机应变的的机智幽默;没有腰缠万贯的百万资产;没有香车和豪宅的安逸生活……但是,就是喜欢他的朴素,喜欢他的内敛含蓄,喜欢他的少言寡语,喜欢他自然的真情流露,你就是偏偏对他情有独钟!
  • 大智大勇(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智大勇(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在田忌赛马的故事中,孙膑用了绝妙的策略;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曹操略施小计,就解决了将士口渴的难题;孙权断案,明察秋毫,根据一粒老鼠屎探查出事情的原委……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有智有勇者才能成就大的事业,你能从他们故事中得到灵感和启发,得到勇往向前的动力。
  • 都市田园空间

    都市田园空间

    一次失败的相亲,像是风吹过天台,留下一个大头娃娃……失手打破大头娃娃,田大力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人流拥挤的城市里拥有一片都市田园。一个来到大城市的农村小子因为得到一个神秘空间而混的风生水起,开店铺,兴狗场,回馈家乡。顺便利用空间繁殖珍惜生物赚钱,拯救濒危动物,培育新品种。这是一个穷小子努力奋斗,抓住机遇,走上成功道路的故事。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