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9800000041

第41章 历史文明的疑点(14)

襄阳献炮和扬州总管

《马可·波罗游记》中最大的疑点是“襄阳献炮谢”和“扬州总管说”。

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蒙古大军攻打军事重镇襄阳城,但遭到强烈抵抗,因而久攻不下。马可·波罗便献计说:有一种武器,威力非凡,装置好后,可向城上守军发射大石。蒙古军采用了他的建议,制造了这种“抛石机”,结果一举拿下了襄阳城。

这件事在中国《元史》和波斯的《史集》中都有记载,但提议使用这种新式武器的不是马可,而是一位从波斯来的回回人亦思马因,此炮也因此而被称为“回回炮”。

我们到底该相信《元史》和《史集》呢?还是该相信《马可·波罗游记》呢?答案肯定是前者。

又,据历史记载,攻襄阳城的时间是1273年,而马可·波罗到达中国的时间是1275年,他怎么可能提前两年向元朝献炮呢?《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显然失实。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马可·波罗游记》的可信程度到底有多大?

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还说,他曾接受大汗的任命,官位是总管,治理扬州三年。此事也不足为信。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注释家玉耳也说:“扬州居帝国中心,地位重要,而且纯为汉人城市,马可·波罗竟治此城三年,而不懂汉语,简直是不可能的。”而且,“其时马可·波罗不过23岁,到中国才两年,绝不可能出任这样高位的行政长官”。再说,扬州为十二省城之一,是元朝的大都会,总管是级别很高的行政长官,担任职务三年,时间不可谓短,可是,在浩如烟海的元代史料及《扬州方志》中,却找不到一条有关马可·波罗当扬州总管的记载,这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元世祖二年规定:“以蒙古人任各路达鲁花赤(最高长官),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这个规定已经非常清楚,扬州总管的重任不可能落在马可·波罗这样一个洋人肩上。

是否来华,观点各异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人们还怀疑:

1.17年时间不可谓短,马可·波罗却把中国北方丰富多彩的景象,描写成白茫茫的一片,而且对蒙古皇帝的家谱也不甚了解,说得极不准确。

2.中国极具特色的茶叶和汉字,还有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当时欧洲人并不了解,作为一本搜奇志异的旅游书,对此却只字不提,也实在令人费解。

3.马可·波罗对中国许多地名都使用了波斯叫法。因此,许多人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到过中国,仅仅只到过中亚的伊斯兰国家,同许多曾到过中国的波斯商人和土耳其商人有过接触,或是看过波斯人的《导游手册》,等等。就凭借着这些道听途说的资料,他凑合成了哗众取宠的《马可·波罗游记》。可是,主张马可来过中国的学者也证据确凿。他们认为:

1.对于中国的某些城市和建筑,马可·波罗有相当准确而细致的描绘。如元大都的兴建和建筑格局,卢沟桥的建筑工艺等,这些描述,如果不是亲见亲历,是绝不可能凭借道听途说写就的。

2.《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至元十九年三月发生的刺杀奸臣阿合马事件,如果他当时不是身在京城,他的描写就不可能如此详实和逼真,而且和史实基本相符。

3.虽说在史料中找不到马可·波罗来华的直接证据,但《永乐大典·站赤》条中记载了至元二十七年八月尚书阿难答等上书,提到了“兀鲁斛、阿必失呵、火者取道马八儿往阿鲁浑大王位下”的事,此事也从《蒙古史》和波斯《史集》中找到了印证。有趣的是,《马可·波罗游记》中也记载了此事,而且二三位使者的名字都完全一致,这完全可以证明马可·波罗当时确在现场。可不可能是马可·波罗从《蒙古史》等书中转录出来的呢?不是。因为当时的他不可能看到这两种由后人编写、结集的史书。

以上两种说法各执己见,都持之有据,轻易否定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有了第三种说法:

马可·波罗到了中国,但是只到过北方,而没有到过南方;他关于大都的描述准确而具体,而对于南方城市的描写非但没有细节,而且流于公式化。他在中国的17年,并没有像他说的地位很高,而只是一个向忽必烈提供欧洲故事的小人物。当然,他有可能从各种商人、旅行家、使臣口中听到各种小道消息。

如果这种假说成立,那么,马可·波罗不远万里,历尽艰辛,毕竟到达了中国;而且是他,第一次向西方系统地介绍了东方。这是功不可没的。他是西方探索东方的先行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旅行家和探险家之一。

哥伦布:生平之谜

西班牙名城巴塞罗那港口的和平广场上,一尊巨大的雕像傲然而立,这位巨人举目凝视着远方,挥手遥指大西洋彼岸。附近码头上泊着一艘中世纪的海船,船虽不大,但精致坚固,别具一格。这就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及其著名的航船“圣玛丽亚号”的仿制品。

错误的知识

从1492年8月3日开始,哥伦布先后四次到达美洲,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虽然早在哥伦布之前,公元5世纪的中国僧人慧深,10世纪的北欧海盗,都可能先后到达过美洲,但人们一致公认,发现美洲新大陆,应该从1492年的哥伦布航行算起。因此,哥伦布是开拓世界的历史人物。

哥伦布从小就喜欢读书,《马可·波罗游记》、《世界形象》、《世界漫游记》等书都对他产生过巨大影响。长期的航海实践,对外部世界孜孜不倦的探求,培育了他活跃而丰富的想象,撩拨着他永无休止的好奇心。

《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国家的描绘—“盛产黄金、珍珠和宝石,到处都有纯金装饰的庙宇和皇宫”使他着迷。繁荣而富庶的中国,神秘的印度,金银遍地的日本,不断地吸引着他的注意力。和同时代的冒险家不同的是,他始终用科学指导自己。尽管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的“科学”掺和着宗教神话,充满着天真可笑的谬误,可是这些谬误却使他充满信心,勇往直前。

在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图上,曾经把非洲和东南亚连接在一起,印度洋只不过是被非洲和亚洲包围的内海。因此,照哥伦布看来,绕道非洲进入印度洋是不可能的。相反,向西航行,不仅是到达印度群岛的更短的航道,而且也是唯一的航道。事实上,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在好望角外无限广阔的海域上汇合。

此外,哥伦布对基督教教义也深信不疑,“上帝创造地球的时候,到了第三天,将水集合于大地的第七个部分,使其余的部分干涸”。他相信:地球是一个球体,海洋的总和只占地球表面的1/7,因此,没有多少海域在西面把西班牙同印度群岛分开,大西洋也不会是很辽阔的。事实上,地表水面占71%,陆地仅占29%。

当时的科学家一致认为,地球是一个360°的球体,但对陆地宽度的估计有116°、125°、225°和234°等多种说法。哥伦布宁愿相信非洲西端到亚洲东端的广阔陆地占了280°,那么,大西洋的宽度就不到80°了。现在知道的正确度数是131°。

当时的专家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与实际也相差25%,哥伦布当然又取了最小值。

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哥伦布一直认为,日本距中国2000公里,这就又大大缩小了欧洲西航日本的距离。哥伦布的推算是:前往东亚的最佳航线是加那利群岛。从加那利向西航行4500~5000公里,就可以到达同一纬度的日本。

这个错误是显然的。实际情况是:从加那利群岛到日本空中直线距离都有18500公里。

18世纪法国著名地理学家安维里不无感慨地说:“一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

伟大的发现

1492年9月6日,哥伦布带着那张错误的海图从加那利向西出发了。哥伦布认为:加那利群岛和日本国在同一纬度上,只要沿着纬度线西行,就可以顺利地到达日本。

最初的航行风平浪静,船只慢悠悠地向前行驶。为了不使船员在漫长的旅途中丧失信心,他假造了“航海日记”。他每天记下的航行里程比实际的航行距离总是少得多,以免水手们向他质问:“已经航行这么远了,为什么还没有到达你所说的日本呢?”

9月16日,他们看到了漂浮的绿草,一簇簇、一片片的,出现在航船的前方。大家高兴极厂,因为这是接近陆地的象征。

开始几天,航船在这些绿色植物上轻快地滑行,但后来,海风停息了,海流静止了,船队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寂的世界。水草越来越稠密,一连几天,船队几乎停滞不前。他们投下“测铅”,想测量海的深度,几百米的绳索投光了,“测铅”仍然不能到达海底。哥伦布的目光灰暗了,这说明附近没有陆地。

原来,这一带位于大西洋环流的中心,风力微弱,水流平缓,一种叫做“马尾藻”的海草长出之后,不能随波逐流,只好就地生长繁殖,日积月累,竟覆盖了大约450万平方公里的椭圆形的海面。直到现在,“马尾藻海”仍然是航海者避之唯恐不及的魔鬼水域!

经过19天的艰苦航行,才摆脱了马尾藻的纠缠。然而,前方仍然是水天一色,茫茫一片。

10月11日,先是几只信天翁迎风飞来,接着,几根绿色的芦苇在船舷边出现,还有,一根缀满花朵的树枝,一块人工砍削过的木条,一切表明:航船正在向陆地靠近。时当黄昏,心情激动的水手们用颤抖的手画着十字,不约而同地唱起了一首古老的歌—《拯救雷希拉》。

直到10月12日凌晨2点,一个水手突然高喊起来:“陆地!陆地!”他的确看到了陆地,那由沙石组成的崖岸,正在目光中闪现出灰白的色调。晨光初现,新大陆在第一批异域猎手面前展现了她处女般的姿色:在前方10公里外,一条项链似的珊瑚礁和光闪闪的沙滩,环绕着一个微微起伏的海岛,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森林。

这是哥伦布潦倒一生中的一个最辉煌的日子。从此,哥伦布以一个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的身份,被载入史册!

扑朔迷离的生平

哥伦布生平活动的资料极少,直到目前还不断有新的发现,引起新的争论。

在17~19世纪里,至少有20个不同地点被列为哥伦布的故乡。他的出生年份也含糊不清,跨度达20年。人们无法确定,那个劈波斩浪、叱咤风云的探险家,是生于1456年,还是t435年,抑或是1447年?

他的死,至今也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根据传统的说法,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生于1436年的意大利热那亚。他的父亲经营一家羊毛纺织作坊,并不富有;哥伦布是长子,但他并不想继承父亲的事业。

能取得一致公认的是:他从年轻时候起,就是一位聪明而顽强的自学者。他至少能用四种文字—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文进行阅读。

据哥伦布自己说,他14岁就开始出海,20岁时就参加了热那亚的商业探险活动,在地中海水域中航行。大约在1478年以前,哥伦布在里斯本与莫尼斯结婚。莫尼斯出身意大利名门,这对于哥伦布涉足于葡萄牙、西班牙上层社会,并最终取得他们的支持不无帮助。1478年,他们生下儿子迭戈。在此期间,他可能不止一次地参加过远洋航行:到过北大西洋的爱尔兰和冰岛,到过非洲探险前沿的几内亚湾和黄金海岸。在1492年以前,他已经是一个集船长、舵手、业余天文学家于一体的优秀海员。

但1981年版的《不列颠百科丛书》认为,这些不能证明哥伦布是意大利人,他从未在哪个场合声称自己是热那亚人。1476年海战,他是以葡萄牙一方的身份与热那亚作战。他没有用意大利文写下任何东西,甚至给家人的信件和日记都是用的西班牙文。他自己的名字也习惯用西班牙语拼写,并希望别人也这样用。因此,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他是定居在热那亚的西班牙犹太人。

哥伦布到底在哪里度过晚年?也没有统一的答案。一说是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市,另一说则是远隔重洋的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圣多明各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混淆?据说,他在晚年不断迁居。

哥伦布的葬身之地也一直争论不断,有的说葬在西班牙城市巴利阿多利德,也有的说葬在塞维利亚、哈瓦那或者圣多明各。

最近,有人打开了位于塞维利亚的大教堂,据说这里有这位探险家和他儿子迭戈的墓,以便通过DNA 分析比较来鉴定这两具遗骨的真伪。

已故的美共主席福斯特在他的《美洲政治史纲》中干脆写道:“我们不能确实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生的,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出世,他的早年生活究竟如何,他的面貌怎样,他能不能读写,他最初在哪里登陆,也不知道他死后葬在何处。”

此哥伦布与彼哥伦布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在同一时代从事航海事业的有两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是西班牙的“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而不是意大利的“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

委内瑞拉著名历史学家内克塔里奥从1964年起,就担任委内瑞拉住西班牙大使馆的文化参赞,负责历史事务。他利用西班牙丰富的历史档案,继续从事历史研究工作。

同类推荐
  •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必知的外国将帅

    必知的外国将帅

    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
  • 绿色生态(地球一小时)

    绿色生态(地球一小时)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标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平衡三者达到和谐统一的标准,是人与自然相互融洽结合的基本条件。本书对绿色生态的概念做了一个细致的介绍,并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恶化也做了一个讲解。
  •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

    本书除解答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外,还汇集了许多与时间有关的科普知识:欧洲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飞往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最长的飞行时间是多少?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航天员从地球到达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第一只碳丝白炽灯的寿命是多长?“神舟5号”载人飞船飞行时间是多少?……答案尽在书中。
热门推荐
  • 我就是她的唯一

    我就是她的唯一

    末日突如其来的降临,人们该要怎样面对接下来残酷的事实,一个可怜之人带着自己变成丧尸的妻子踏上征程,只为让她疾病痊愈,因为,我就是她的唯一,她也是我的唯一......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我们唯一不能抛弃的就是爱
  • 乱世醉毒:为君天下倾

    乱世醉毒:为君天下倾

    她是金璃安插于凤轩的眼线,一心想要脱离掌控。他是不受宠皇子,有着无双才华,抱负满满。晚宴一瞥,她莫名触动了他的心弦。君若想要,这天下,夺来又何妨?卿不负我,这天下,予卿做嫁妆。
  • 猎魔的挽歌

    猎魔的挽歌

    ————血月之下,鸦歌代替雀鸣,黑色的猎手们穿梭在寂静之间
  • 邀月明

    邀月明

    遇见月华那一年,我刚刚满14岁。他躺在我家屋后那片小树林里,以一个极为销魂的姿势。不过配着那满身的血,怎么看怎么觉得诡异。我费了很大力气将他拖回家里,看起来长长瘦瘦一个人,不知怎么长得,简直比隔壁大娘家的老母猪都沉。……阿爹说,长得漂亮的蘑菇大都有毒。月华就像毒蘑菇,锥心蚀骨,宁死不悔。……仙胎圣者,身轻若无物;骨血至圣至洁,则污障无可侵也。怜泽众生,顾步生莲。
  •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可怕鬼怪的故事

    可怕鬼怪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EXO吸血鬼们太猖狂

    EXO吸血鬼们太猖狂

    由腐女变为知心女的她为他差点失去生命,干了世界上最恶心的事;从冷都男变为暖男的他愿为她放弃一切,把自己的亲情放到脚底。白苏言:“欧巴!楠…初哇嘿哟!”吴亦凡:“苏言西…撒朗嘿!”落涵:“当色女真的好吗?”朴灿烈:“色女?还行吧,比较和我口味!”朴灿烈两眼放光,用手摸索着下巴。“真的?那我可不可以色你呀?”落涵一副天真的模样看着朴灿烈,而朴灿烈却是一脸惊悚:“射?!”
  • 回忆荏苒的痕迹

    回忆荏苒的痕迹

    属于19岁的花季,一场不平凡的变迁。一个人,带着一颗怀着梦想的心和一个旅行箱,踏上本以为无悔的旅程。但恍然发现,陪伴就是最长久的告白,没有海枯石烂的誓言,没有绝对值得的改变,更不会有所谓故地重游后的相逢。“秦铉诚,我喜欢你。”“叶繁,我等你这句话好久了。”——————————“怎么?你要追她?你不会真以为我喜欢她吧?我都差不多玩腻了。”“秦铉诚,你该适可而止了。”————————————“爱她毁我?你当我弱智啊?”“帮帮忙好不好,毕竟我们当初曾爱过啊。”“不要在你对我的伤害上加上曾经两个字把自己修饰得多高尚。”回忆荏苒,繁叶无言。谁敢说自己对青春无怨无悔呢。
  • 蠢萌倾城:王爷绝宠

    蠢萌倾城:王爷绝宠

    蠢萌小师弟恋上高冷大师兄,蠢出新高度,萌出一脸血;“师兄,我其实是女孩子,你可以娶我的。”“小城,别闹了,你明明是男孩子的”
  • 实权

    实权

    作为一个激进改革的县委书记裘耀和,自上任以来便遭到了社会的种种争议,媒体更是屡次将他推到风口浪尖。在擢升前夜,石杨县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他政治生命的事件,如何在命悬一线之间力挽狂澜,成为全省人民议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