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5400000072

第72章 书信交际的技巧

书信是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络、交流情况的重要交际工具。虽然现代的通讯工具发展迅速,使用电话、电脑就可以直接与人沟通,但书信这种古老的通讯工具仍然受到大家的重视,为了使书信表情达意准确,流畅、详细,表现形式整洁、大方,就要讲究书信的礼仪。

信笺的选择

现在信笺的样式越来越多,在颜色方面,无论是白色、乳色、蓝色,还是彩色镶边都可以使用。当然这仅限于日常生活中的书信往来,年轻人写信可以选择样式新颖、富有朝气的信笺,但写给长辈信的信笺要简洁、大方,商务活动中的信笺一般不用带有彩色修饰的。

信封的礼仪要求

书写信封时,左上方六个小方格中书写对方的邮编,右下方填写寄信人所在地的邮编。信封上第一条横线上,填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一条横线,书写收信人姓名,一般情况下,姓名后要注上“启”或“亲启”。最后一条横线上写明寄信人的地址。另外,在书写收信人及发信人地址时,要准确完整,不宜采用简称,这样才能确保书信顺利送达。信封封口时一般使用胶水,不宜用胶布、订书钉或其他方式封口。邮票应工整地贴在右上方。

书信的格式要求

称呼要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问候语可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正文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

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

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两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再下一行写日期。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信纸的折叠

折叠信纸也有很多讲究。一般来说,都是沿长边等分三份,然后装进信封。横写格式用两折三分法,即16开信纸均分三段折两折,成一长型,信纸两端比标准的航空信封短,这种折法简洁平整,富有现代感。直写格式用中国传统的斜角折叠法,16开信纸左上角折进来,以信函右上角直写收函者姓名称呼为界,然后以中间线为准,从左往右折成半条,这样整张信函只显露出右上角的收函者姓名,最后再将右上角翻折下来,这样会形成一个对角,整个长度也会相应缩短。比较适合放在老式信封中,这种折法比较斯文,也有一定的保密性,至少,抽出信函第一眼看见的,只是收函者的姓名,至于信函中其他内容,还得继续打开才能看清。这可以看信封的大小,小的折三折,大的折两折就行。

收信礼仪

书信作为一种传统的感情交流方式,无论是信的内容,还是信封都离不开礼仪,大处小处均不能忽视。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收到他人来信,最好要以最快的时间回复,这既是尊重对方的重要表现,又是做人应具备的一种美德。撕拆信件时要小心,确保信件完好。

专家支招

书信的由来已久,没有文字时就有“书信”,用的是采取结绳、刻符等方式。据考古发现,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已有刻划符号。我国的苗人,也用过刻符。到先秦及秦汉,出现了手书、家书、尺牍、手札、信函。但是这种手书、家书一开始多半是用生绢书写,故称为“素书”。今天的信,在古代称为书。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写到了长城卒与家里妻子的通信,其中有“作书与内舍”、“报书往边地”的字句。“作书”,即写信;“报书”,即回信。直到明清时代,“书”才改叫“信”了。

同类推荐
  •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后,使无数观众集体为之倾倒,无法自拔,剧中主人公许三多———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兵,从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嘲笑开始,依靠着自己的真诚、执著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激励了自己,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直至获得成功并被他人认可。该剧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不可抑制的讨论热潮,参与者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而其中最被大家所认可和熟知的应该就是许三多和钢七连所共同抱有的成功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了。
  • 性格与命运

    性格与命运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秉性也。众生之间固有差别,那么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在性别上有多大的差异呢?其实性格与命运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区别。女人和男人相比,有时女人能做到的事,男人却不能,为什么?皆因性格不同所致。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生活遭遇,同样的智商,然而到头来女人成功了,男人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性格不同。
  • 标杆集(心灵鸡汤系列书)

    标杆集(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这本《遇见幸福的自己: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我们生活在世间,往往面临诸多的不如意,比如,生活的平淡、工作的压力、人情的冷漠、婚姻的痛楚……很多时候,都被烦恼束缚,苦不堪言,痛不欲生。为什么有这些心理状态?都是因为我们太执著,放不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为了繁杂琐事,眉头紧锁?佛家有云:“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妄想执着,放下烦恼,放下欲望,放下一切贪嗔痴,生活得自在超然,幸福的感觉定会潜滋暗长。
  • 最有效的晋升方法:做最好的员工

    最有效的晋升方法:做最好的员工

    要想在职场成功晋升到底有没有捷径呢?要想在这个职场登山运动中胜出,只需把握两点,就是捷径,第一:不要走弯路,第二:相同的路走得比别人快。站在员工的角度,要立足于这两个基点,循序渐进地运用快速晋升的观念、心态、思维方式去做事和为人处世。我们相信,职场之“ 道”比“术”更重要,人在职场,树立正确的观念、心态与观察角度、思维方式,比苦学任何具体技巧都重要。正如推销大师万变而不离其宗,而一位推销新手,不明白推销的原理而背诵推销108招,理论上熟练,却无法灵活运用。
热门推荐
  • 阿育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

    阿育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明江山:美人倾城复倾国

    大明江山:美人倾城复倾国

    大漠孤烟,江南春色。她本是草原上奔驰的一抹艳红,心却在童年便遗失在了那拿着白驹瓷马的少年身上。长大后,她执意寻找着心底深处的那一抹纯白,对身边的关怀置之不顾,前一辈的恩怨纠葛,她不顾一切的结果终是惘然……蓦然回首,谁才是执手良人?
  • 狩天纪

    狩天纪

    荒纪3000年,“palaeoid”病毒爆发。四大尸祖降临……人类惨遭屠戮……
  • 呆小九

    呆小九

    传言,魔界公主青冥狠辣绝情,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皇!可谁人又知,那冰冷的面具下又是怎样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她,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魔女。他,是万神敬仰的大神。当无心人碰上冷情帝,又会怎样?
  • 女汉子的春天:亲爱的,那就是爱情

    女汉子的春天:亲爱的,那就是爱情

    她和他的遇见,是一场难以启齿的意外;他视她为扫把星,改变了他的生活,违心的给她制造种种磨难,希望她知难而退,远离他的生活;而他,是她厌恶的渣男变态老板,夹缝中求生存,见招拆招,坚强面对。爱恨只在一念间,低头不见抬头见,而爱情终究是一场没有理由悲欢的注定,当一切真相大白,不想爱,不愿爱,却终将无法自拔;谁是谁的劫?问世间情为何物?一物降一物!钻石渣男和爷们扫把星之间将如何死磕?半路杀出的强劲情敌、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情场上的你进我退,他们、她们,将如何应对、何去何从?
  • 仙冰世

    仙冰世

    我叫洛夏,来自一个最遥远的地方,捎带着冰仙的命运,走着孤单的路。大陆轰然崩塌,失去一切的我该何去何从?绝望和痛苦沉重而虚幻,我该怎样继续前行?强大的灵术之战真实的诠释着我的使命,我将如何冲破仙冰之障,寻回我的土地?我是光,流着燃烧一切的火焰。
  • 先结婚后恋爱

    先结婚后恋爱

    大学毕业之后跟我同居的妹子忽然要找我结婚!结个婚我也就明白了,我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她的套路……命中总有我们放不下的人,那个愿意为了她倾其所有而不悔的人,但我们不走到最后,永远不知道谁是最适合的且能伴我共度一生的人。时光改变了我们的模样,却永远无法磨灭掉属于我们的故事……
  • 强身健体的健康习惯

    强身健体的健康习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上网要有度、睡前洗脚好处多、读书不忘讲卫生、瓜子好吃应适量、夏季多喝茶等在日常生活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
  • 一把剑的自述

    一把剑的自述

    冲霄,不祥之剑也,好杀、妨主,凡持此剑者,皆无善终。可谓之为魔。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