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1400000051

第51章 拨乱反正

城下订盟,众人都觉得荣耀。李世民则不然,他把它当作一种屈辱,当作奋发图强的动力。“不灭突厥,誓不罢休!”他痛下决心,“朕既为中原天子,自应威服四夷,归化万邦,使九州内外皆受圣朝恩泽,功业超过秦皇汉武,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从此,唐朝一方面在内部实行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增强国力,全力以赴做好最后跟突厥一决雌雄的准备,一方面拉拢突利小可汗,挑起他与颉利可汗之间的矛盾,并且千方百计联络突厥北面的薛延陀,与之通好,以孤立颉利可汗。

富国强兵的方略确定下来,李世民亲率禁卫军将士在显德殿前面的广场上操习箭术。他满怀激情,谆谆训谕道:

“戎狄侵扰中原,抢掠财产,自古以来常有,并不值得忧虑。值得忧虑的是,边境稍微安宁,君王就沉湎于淫佚享乐之中,忘记了战争,一俟外寇入侵,便无法抵御。现在朕不派你们掘池筑苑,只要你们专心练习骑马射箭。平常无事,朕当你们的教头。突厥侵犯,朕当你们的将军。只有卧薪尝胆,才能使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

东宫热闹起来了。号角声、喊杀声、欢呼声,时有所起。弓箭射靶的“嗖嗖”声,不绝于耳。李世民每天带着数百人在殿前庭院中训练,教授箭术,亲自测试,忙得汗流浃背,而热情却非常之高。中靶多的士卒,赏赐弓箭、刀枪、布帛,他们的长官也给予“上等”考绩。文武官员都觉得不妥,王珪警告说:

“依照大唐律令,凡是把武器带到皇帝住处的,都要处以绞刑。而今让一些禁卫在宫中拉弓射箭,陛下身处其间,万一有狂徒恣肆妄为,出现意外,那可就不好收拾啰。”

“王者视九州为一家。”李世民辩解说,“四海之内,都是朕的子民。朕开诚布公,推心置腹,难道连禁卫也要猜忌?”

王珪一谏再谏,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也打帮腔,训练移到了宫外。不久,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夜晚小杨妃总是从睡梦中惊醒,叫喊有鬼,声音凄厉,闻之毛骨悚然。李世民准备宣润州茅山大受观道士王远知进宫,修设斋醮,祈禳驱邪。长孙无忌奏称王远知功德圆满,已经羽化登仙。萧瑀奏请选举有大德行的高僧做坛主,设建道场,举行水陆法会,供奉诸佛菩萨,超度冤死的鬼魂。

太史令傅奕嗤之以鼻,请求禁止佛教。信仰佛教的萧瑶不服气,跟傅奕争得面红脖子粗。

“信则有,不信则无。可以各抒己见,但不要互相指责,更不必伤和气。”李世民一开口,争论便停止下来。萧瑀跟佛庙僧人往来颇多,很快在长安大庄严寺找到了一位挂褡的和尚。法名玄奘法师,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人,十三岁出家于洛阳净土寺,修持寂灭,道德高深。李世民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玄奘顿首谢恩,前赴化生寺,择定吉日吉时,讲经设法。法会开场后,小杨妃夜夜睡得安稳,再不梦见鬼魅。中印度僧人波颇密多罗来到长安,向玄奘介绍了那烂陀寺戒贤法师的讲学规模,和他所讲授的《瑜伽师地论》。玄奘决计去西天取经。贞观元年八月,他从长安出发,穿越沙碛,历尽艰辛,次年到达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遍访五印度,历时十多年,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组建规模宏大的译场,开创了中国佛教史上一次著名的译经活动。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傅奕生性谨慎,他负责观测天象变化,怕无意中泄露天机,便断绝亲友来往。灾变奏章,底稿全部焚毁,不让人知道内容。他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数,好老庄,尊儒学,搜集魏晋以来驳佛言论文章编撰成《高识传》十卷。自武德七年以来,接连上了排佛十一疏。在朝廷中展开了多次大辩论,致使佛、道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李世民很欣赏他的勤谨正派,特赐同席共餐的荣耀。饮宴中,他用一种至诚的态度慰勉道:

“你在六月所上的奏章,说金星出现在秦的分野,几乎给我带来了灾祸。反过来说,恰恰是你忠于职守的行为。以后要是再有天象变异,应该一如既往,言无不尽,不要心生障碍。”

“陛下圣明,”傅奕感动得热泪盈眶,“你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胸啊。”

“佛教所传播的教义,玄妙奥秘,可以作为人生的导师。为什么你悟不出其中的道理?”

“佛教是方外之教,任其传播,臣以为误国误民,最好用本土宗教——道教——取而代之。”

李世民颇以为然。随即降旨严格规定:“民间百姓不得私自设立妖祠神庙。除非正当的卜筮术,其余杂滥占卜算命之类,一律禁止。”

两个月后,李世民下诏,追封故太子李建成为息王,谥号隐王;追封齐王李元吉为海陵王,谥号刺王。二人都按照亲王的葬礼重新安葬。出殡那天,李世民登宜秋门目送灵柩,痛哭流涕。并且命令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属官,全都参与送葬。后来,李世民又把自己的儿子赵王李福过继给李建成,以续香火。

他从当太子开始,到正式即位以后,一直鼓励极言直谏,令百官各上封事,提出关于治理国家的意见与建议。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递呈的奏疏,多得直如雪片一般飞来。在一次闲谈时,他对裴寂说:“最近很多人上疏直陈国家大事,我把他们的奏章都贴到墙壁上,每当走过时,就驻足观看。思考为政之道,往往到深夜才能入睡。你们应该兢兢业业,体会朕的心意。”

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建言切实,李世民召他进宫,询问治国大计。张玄素对答说:“隋朝皇帝好独揽政务,事必躬亲,连日常事务都要亲自处理,而不信任文武官员。百官诚惶诚恐,只知道奉旨行事,不敢违抗。以一个人的智慧裁决大小事务,不免得失参半,乖谬失误之处数不胜数。加上佞臣谄谀,皇上受蒙蔽,不亡国才怪咧。”

“人们常说费力不讨好,”李世民踱了几步,“隋炀帝倒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陛下如能慎择人才,让他们各司其职,自己高拱安坐,考察臣工的成败得失,施行赏罚,国家一定会治理得很好。”

“说下去。”张玄素在李世民的鼓励下,把想法一股脑儿端了出来,滔滔不绝地说着:“我观察隋末大动乱,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其中想要争夺天下的,不过几人而已,大多数只是希望保全乡里和妻室儿女,等待有道之君而归附。由此可知好犯上作乱的人并不多,只是君王不能使他们安定罢了。”“说得好。”李世民很欣赏张玄素的建言,擢升他担当侍御史。

朝廷收集经史子集四大类书籍二十余万卷,藏于弘文殿,并于殿旁设置弘文馆。遴选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国内精通学术的人士,以原职兼任弘文馆学士,让他们轮流值宿。李世民主持朝会后,如果时间宽裕,就把他们召唤到内殿,检讨从前的言语行事和利弊得失,商榷当今大计,有时甚至谈到深夜。又选取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充实弘文馆。

李世民亲自裁定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采邑,命陈叔达在殿前唱名公布。他开诚布公地强调说:“朕分等级排列你们的功劳及赏赐,若有不当之处,可以各自申诉。”

朝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喁喁哝哝,咭咭呱呱,嘟嘟嚷嚷,喧闹汹汹。淮安王李神通不服气,气哼哼地说:“我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义举,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排在我的前头,难以心服。”

“义旗刚举时,叔父虽然率先起兵,但其中也含有自救成分。”李世民态度和蔼而措辞尖利,“后来窦建德攻击山东,叔叔全军覆没。刘黑闼纠集余部叛乱,你又吃了败仗。房玄龄等运筹帷幄,奠定社稷,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叔之上。叔父是皇家至亲,朕并不吝惜,然而也不可徇私情而滥与勋臣同等封赏。”气氛缓和下来。臣僚不再争功论赏了,转而互相倾谈起来,带着感情抒发胸臆说:“陛下至公至正,对皇叔都不偏心,我们怎敢不安分。”

“功大功小,其实也难说清楚。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不要光想过五关斩六将的威风,还要回头看看走麦城的狼狈相。”

“我们能够活到今天,比起慕容罗睺、罗士信和敬君弘他们,算是太幸运了。还抢什么功劳?”

经过一番议论,众人都心平气和了,心悦诚服。房玄龄记起了一件事,出班奏道:“秦王府的僚属没有升官的,有些抱怨情绪。他们说:‘我等侍奉陛下多年了,而封赏反而落到了前东宫和齐王府僚属的后面。’”

“君王公正无私,”李世民回答说,“才能使天下人服气。朕跟你们平日的衣食,都取自百姓。设置官位,拟定职守,都是为了百姓,理应选择贤才加以任用。怎么能依照新旧关系作为当官的准则和先后顺序呢?倘若新人贤能,故旧不才,岂可放弃新人而取故旧?不问贤愚,只问新旧,那不是为政之道。”

最初,李渊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势力来巩固政权,所有跟他同曾祖、高祖的远房堂兄弟,及其子侄,即使童孺幼子,都封王爵,多达数十人。李世民觉得过了头,亲自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对国家有利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从前,只有皇兄、皇弟和皇子才可以封王。其他宗亲连建立了大功勋都没有封王的。太上皇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两汉以来都没有过如此之多。所封的爵位既高,又多赐给仆役,臣以为不是以天下为公的治国举措。”

封德彝的对答表达了众人的心声。李世民也受了启发:“朕做天子,是要抚育万民,怎么可以不顾百姓劳苦来供养我的家族!”于是将宗室郡王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

在议论周朝和秦朝的寿命为什么有长有短时,萧璃发表见解说:“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出军讨伐,是以有道伐无道。而周朝及六国均无罪,秦始皇却把它们消灭。夺取天下的方式虽然一样,人心的归向却不同。”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世民眉峰耸了耸,“周朝开国后更加修行礼乐仁义,秦朝建国后继续推行诈术和暴力。这才是主要原因。争夺天下时或许可用非常手段,治理国家则必须用正道,顺应民心。”

萧瑀和在场的大臣都佩服不已。君臣在对答中,李世民对关中人和山东人颇有所分别。殿中侍御史张行成跪倒丹阶,直截了当地启奏道:“如今江山一统,四海一家,都是陛下的子民,不应当有东方西方的区分差别,那样未免显得太狭隘了。”李世民欣然接受,给予张行成丰厚的赏赐。从此每当朝廷有大事,都让他参与谋划。

建国初期,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李世民十分忧虑,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刑部的司门令收下了一匹绸缎,李世民打算处以死刑。民部尚书裴矩谏道:

“官吏贪赃枉法,自应处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是故意引诱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引导,用礼教治理’的古训。”

“说得有理,说得有理。”李世民乐得眉开眼笑,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员,欢欣鼓舞地说:“裴卿能够面对皇上竭力争辩,不肯一味顺从,假如每件事情都能像他一样明辨是非,正确对待,就不必担心国家治理不好。”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别人馈送的绸缎,事情暴露出来了。李世民疾首蹙额地说:“长孙顺德要是能有益于国家,朕愿与他共享国库。何至如此贪婪?”

“大将军是元谋功臣,不便惩罚。”宇文士及提示道。“然而也不能放任自流呀!不震慑他一下,让他反省过来,不行。”“响鼓不用重槌,不妨先刺激一下看看。”李世民想出了一个刺激的法子。在殿堂上,反过来当众赐给长孙顺德数十匹绸缎。黄门侍郎王珪感到不可理解,睁大眼睛率直谏道:“长孙大人贪赃枉法,罪不可赦。怎么还要赏赐绸缎?”

“王爱卿你没有理解朕的用意,”李世民走到他跟前,细声慢语解释说,“不妨再深思一下。如果他还有人性的话,得到朕赐给绸缎的羞辱,远胜于受到惩罚。如果不知惭愧,不过是禽兽而已,杀之又有何益?”

“陛下所用的反刺激法,一下子确实很难理解。”“朕听说西域胡商得到宝珠,就用刀割开身上的肉皮,把它藏到里面。有没有这回事?”“有。”

“人们笑他爱明珠,而不惜身体。官吏贪污腐化依法受刑,帝王追求奢侈国破家亡,跟胡商的所作所为有什么区别?”

“魏征讲过一个故事,春秋时代,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人得了遗忘症,搬家连妻子都记不住。’孔子说:‘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实,夏桀王和商纣王把自己的性命都忘掉了。’大概也属于类似情形。”

“咦,魏征快要回了吧?”“陛下老念着他,似乎少不了那头犟牛。”“他奉旨宣抚山东,顶翻了濮州刺史庞相寿。昨天雷云吉转奏朕,庞相寿请求见驾。长孙皇后提示朕,最好等魏征回京后,一同召见。”

王硅的心骤然变得沉重起来。他知道庞相寿曾在秦王府充任幕僚,和雷氏兄弟十分友好,都是皇上的心腹。“魏征呀魏征,你为什么偏要跟庞相寿过不去,撤他的职,罢他的官?”他猜不透李世民到底会听谁的,不由得替魏征捏着一把汗。

同类推荐
  •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对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梦想拼图

    梦想拼图

    罗志祥17岁成名,然后在21到23岁那几年,发现自己跌落谷底,突然失去了一切,还被封为“收视毒药”,但这种时候他仍然相信自己,继续保有原来的梦想,让梦想实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志祥从谷底再度出发,用十年打拼,终于找到十张梦想的“黄金拼图”。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在最困难、最挫折的时候的深刻体会;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后来可以突破困境,继续冲向梦想的秘密金钥。越没有希望的年代,越需要梦想的勇气;越没有机会的环境,越需要把握住“梦想成真法则”。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高举“兴农”大旗,地方政府纷纷无偿支援他;高举“大胜靠德”大旗,追捧着死心塌地追随他;高举“资本”大旗,顶级资本看好他;高举“央视”大旗,媒体宣传他,这个人就是牛根生,中国最生猛的男人,蒙派营销的一代宗师。
热门推荐
  • 审判在即

    审判在即

    为开发嘉绿朝苑,包工头杨新进驻便民村,却与当地的村民发生冲突,杨新元失手打死一村民惹下命案。杨新元在即将审判时逃跑。追查过程中一连串疑问敲打着李准的心扉,还接到一个神秘女子的电话。刘宇鸣工地闹鬼,一民工跳楼而死却被毁尸灭迹。李准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深深的陷阱里……
  • 凰权天下:美人谋

    凰权天下:美人谋

    一场权谋交易,她所背负的是家国重任。异国他乡,她步步为营,男人的战场也好,女人的江山也罢,她都需要那个善于逢场作戏的男人的支持。是心动还是算计……不过是棋逢对手难相安。她誓要博一个锦绣前程出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光头捍将

    光头捍将

    混迹江湖,我只在乎三样事,身边的兄弟,怀中的女人,手中的抢——段云
  • 青春的点滴

    青春的点滴

    青春的岁月里,他们爱得单纯,爱得迷茫;青春的岁月里,他们等得天真,等得彷徨。正因如此,他们每个人的青春都夹杂了些许的遗憾,些许的眼泪和心碎。青春也因为遗憾而完美。真心去付出,无论何时再想起,一切都值得。
  • 兵王的奶爸生涯

    兵王的奶爸生涯

    一代兵王叶小虎,厌倦了铁血的战斗生涯,于是选择回归平凡的都市生活。但是当他回家的时候,一个小孩却扑出来,叫他:“爸比。”
  • 重生武皇

    重生武皇

    二十多岁,屌丝一枚!每天幻想着回到过去重新开始。当他的盼望真的来临,是否能的能如他所愿?十七年的跨越,究竟是走向巅峰还是走向毁灭?死亡穿越、贯身异能、看他如何操控!学校、社会、看他如何走上巅峰!
  • 乱世俏红颜:长孙皇后

    乱世俏红颜: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辉煌的一生,此履历来自《旧唐书》,“年十三,嫔于太宗。”“武德元年,册为秦王妃。”“(武德)九年,册拜皇太子妃。”(注,这里唐太宗才做了二个月的太子,可见就是短短的两月时间,唐太宗也没有忘了给予妻子应有的身份)“太宗即位,立为皇后。”(唐太宗是在武德九年八月登基的,而仅十三天后,他就把长孙立为皇后,而四夫人的册封却是在来年的四月份确立的,一对比,就可以看出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的心里是以怎样一个位置的存在)
  • 五国幽歌:王爷,你骗我

    五国幽歌:王爷,你骗我

    一场意外穿越,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当冷漠如斯的沫苒遇到百变的妖孽男,当一次次意外的英雄救美出现,他们会抛下心中的嫌隙走到一起么?连心草,噬心草,奇毒,而当它们融为一体时,却是可以解万毒的良药。“我找到连心草了。”冰床边,一身破损衣袍的某男深情地望着那已然定格的绝美容颜,了无生气的模样并未使他放弃,“哪怕把我的心给你,只要你肯醒来。”他俯下身躯,在沫苒紧闭的眼眸上轻轻落下一吻,一滴泪悄然滑落。
  • 宫斗之失意红墙

    宫斗之失意红墙

    当苦命贫家女在某个时刻能够左右天下的时候,她会怎么选择?是顾念天下苍生,还是追求一己私利?当他爱上她的时候,天下对于他,是否还像他以前以为的那么重要?是她重要还是天下重要?红墙之中,多少爱恨情仇,道是有情日,却是失意时。
  • 一城往事

    一城往事

    盐城是一座会让你感觉到有些咸的城,咸的可能是你的眼泪亦或者是你留下的汗水。我想要去描述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池更多的应该是生活在这座城池中的人,毛小玲和霍震霆就是我想要去描述的人,他们活的是那般的鲜明,正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人的存在也使得这座城池也变得栩栩如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