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1000000011

第11章 第七卦师

军队战争

智慧通解

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序卦传》说:“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宇宙万物的演进,由争讼终于发生战争,所以,在讼卦之后是师卦。

“师”指军队。下卦“坎”,是险与水;上卦“坤”,是顺与地。古代兵农合一,平时耕田,农闲训练,战时就应召参战。兵的性质凶险,像水一般不安定农民的性格柔顺,像地一般不动。这一卦的形象,是在顺与地的下面,有险与水;意味着在农民中间,隐藏着兵。

这一卦,只有“九二”是阳爻,在下卦的中央,被上下五个阴爻围护,所以,“九二”是统帅,五个阴爻是士兵。“九二”刚强,在下层,握有实权;“六五”柔和,高高在上象征君王任命统帅,以扩张军势。所以,这一卦命名为“师”

“丈人”指老成持重的人物。军队的运用原则,必须“贞”,以坚持正义为条件,亦即必须听从天命符合众望,讨伐邪恶,伸张正义。所以,必须以正义、中庸、老成持重的人物为统帅,才会吉祥,没有过失与灾祸。《孙子兵法》说:“武是凶恶的工具,战争为不得已的手段,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国家的存亡。”如果以小人为统帅,一味贪功好战,纵然战胜,也将带来灾祸。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

又何“咎”矣。“以”与用同,运用随心的意思。“师”原义是在山丘上聚集的都是人,成为群众、军队的意思。“贞”即“正”。

这一卦,有一个阳爻“九二”,在下卦的中央,五个阴爻,都听命于他,能够随心所欲,运用群众,以伸张正义,这种人物,就可以成为君王了!

“九二”是刚爻,在下卦得中,又与上卦的“六五”阴阳相应,象征君王将统帅权完全委托给统帅。武力,本来是非常危险的手段,但冒险而能没有阻碍;战争,不可避免的将造成灾害,但人民却愿意追随;能够这样,当然吉祥,哪里会有灾祸呢?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师卦的形象,是在地下有水,水不流出地外。同样的,士兵也在农民中间,不可分离;因而,这一卦象征“师”,亦即军队。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包容人民,在人民当中蓄积群众的力量。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律”指军律。“否”是恶,“臧”是善,“否臧”即善恶得失。

“初六”,是师卦的第一爻,象征军队出发作战的阶段。战争以开始的阶段最重要,必须以严格的军律统制;否则,不论胜败都是凶,告诫开始应特别慎重。

这一爻,强调严格军律的重要性。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九二”日自一卦中唯一的阳爻,位于下方,得到许多阴爻的信赖。又在下卦的中位,象征刚毅、中庸,军队有巩固的领导中心,这样当然吉祥,不会有过失灾祸。

“九二”又与至尊的“六五”,阴阳相应,得到君王的宠信,三度赐予褒扬的荣誉。

《象传》说:这是依赖统帅的力量,以安抚使万国信服。“三命”,依《周礼》是指“一命受职,服,三命受住”。

这一爻,强调统帅刚毅中庸的重要性。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六三”阴爻阳位不正,象征缺乏统御才能,却又刚愎自用。位置不中,象征统帅行动乖张,轻举妄动,必然失败。这样,也许将军的尸体,要用车载回来了,当然凶。

《象传》说:这是由于好大喜功,结果适得其反。这一爻,说明统帅不中不正的严重后果。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左次”是到左方的意思。兵法的原则,布阵要使低地在左前方,才能攻击便利,而且有速度。高地要在右后方,可以当作防御的据点。“左次”就是到达高地的左方,使高地在右后方布阵。

“六四”阴柔,又不在中位,本来无战胜的可能。可是,阴爻阴位得正,又在下卦“坎”的险阻的前方,象征知道量力,于安全地带布阵,据守高地,而不轻举妄动,所以说无咎。

《象传》说:这是由于不违背常规。这一爻,强调统军应以安全为首要,不可违背常规。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师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田”是狩猎,“禽”是猎获物。“执言”是发表意思,责难对方的过错,加以声讨的意思。

“六五”是这一卦的主体,阴爻,在上卦中央至尊的位置,柔规中庸,不会主动发动战争,只有在不得已时应战,因而必胜,所以,用打猎猎获的野兽,象征胜利缴获的战利品。这种军队,有利于仗义执言不会有灾祸。“长子”比拟大人物指“九二”。“弟子”是次子以下,比拟小人物,指“六三”“六四”。战争,只可由一位统帅全权指挥作战、既然任命有才能的统帅,却又让一些小人物参与,必然失败。因而,用长子统率军队,弟子们的尸体,却用车装载回来了,当作比喻。在这种指挥不能统一的状况下,即或动机纯正,因果也是凶。

《象传》说:以长子统帅军队,可以战胜,因为行动能够把握中庸的原则。但如果再让弟子们参与,就成为任用不当,必然失败,要装载尸体回来了。

这一爻,强调统帅须统一的重要性。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上六”是“师”亦即军队的终极点。战争结束,君王论功行赏,颁布命令,有人卦为侯,赐以土地,开创战时出千辆战车的“千乘”大国,有人被任命为卿、士、大夫,赐予土地,世袭战时出百辆战车的“百乘”的家。但小人则不可以使其成为拥有国家或获得政治权力。上卦“坤”是土,所以象征分封土地“开国承家”。

《象传》说:君王颁布命令,是为了公正的论功行赏。小人不可以重用,是因为必定会使国家陷于混乱。

这一爻,强调小人不可使其形成政治势力。师卦,阐释由争论终于演变成战争的用兵原则。战争是凶恶的工具,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国家的存亡,所以用兵必须慎重。军队必须是正义之师,统帅必须中庸,公正,老成持重,不可好战喜功。战争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战无不胜。

用兵的原则,首重纪律严明,统帅必须刚健中正恩威并重,不可刚愎自用。作战应以安全为首要,指挥权必须统一。小人不能重用,即或有战功,也不可使其拥有政治权力。

这一卦的占断,凶多吉少。强调兵者凶器,告诫用兵必须慎重。

师卦的综合概述

【含义】率兵统将——攻心为上。

【卦意】争斗、战争、用兵原则,军事思维,竞争规律。

【导读】“人生不能离群而居”(荀子),人类本质即为社会的存在。“师”指多数的团体,也可表示军队。根据周朝的制度,5000人为旅,8000人为师,12500人为军,故团体、军队、均需有指导者。指导者的好坏,可影响团体之命运,应如何率领将兵打仗?也是现代管理者的课题。此卦指明指导者之道,原则即为“贞正”。不管多么苦痛,即有正确目的。民必跟随。

【卦意】上坤,下坎。坤为地,坎为水、为陷、为险。水在地下。地中有水,为聚众推险,扰乱不安。全卦一阳统五阴,一人统众平定局面称为师,即军队。循其变化原则,阐明治军的领导策略。

【结构模式】勿用小人,帅权统一,及时退出,妄动必败,刚毅中庸,严格军律,师(军队军律)。

[阴阳]二爻的一阳统全卦五阴,不利因素多,二爻为一卦为主。

[位置]一、二、三、五不正位,五爻、二爻虽不正位,但处于上下卦之中,又二爻与五爻尊位相应,显示刚毅、中庸,有核心、统帅之意。

[状态]顺应持正,同类同行。

【卦象】上坤,下坎,地下涌出水,令地面险陷,震动不安。幸得有一物以全力承挡之象。

【思维模式】提出治军或治理企业的组织领导三原则:1.重贤能。

2.严纪律。

3.重视信息情报。

【哲理启示】以统一用兵原则,喻示在竞争与决策中,科学管理与领导的重要性。阐释用兵的原理,强调军队必须是正义之师,方能得到人民的支持。阐明经济竞争、决策等手段必须走正道,指挥必须集中,才能获取成功。

【决策思维】为了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带领一批人。就像率兵打仗一样,你需要懂得做领导的艺术。知人善任,合理指挥,并且要坚持正道,身先士卒,依靠严密的规章制度、法纪,才能成功。

同类推荐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2000多年来,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西洋文明的本质

    西洋文明的本质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的《西洋文明的本质》、《论中西文化》、《西洋哲学史大纲》、《人文运动》、《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培根》等文章。
热门推荐
  • 霸婚成瘾,前夫掠爱来袭

    霸婚成瘾,前夫掠爱来袭

    两年监禁,四年求学,她在手术刀下华丽蜕变,作为神秘的曾家三千金,犀利的市局女法医,回归故土。六年前,他是各界名流,趋之若鹜的阔三少。因为一个女人,六年后,他是各界商贵,谈之色变的阔先生。一场不期而遇,她面无表情的拿着尸检报告,向他取样,“死者体内留有DNA,介于阔先生跟死者的不正当关系,请阔先生配合。阔仲林一手抽着烟,迷离的眼,隔着烟雾看她,“来。”
  • 离婚硝烟

    离婚硝烟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一面镜子,照清楚在里面的两个人。有人想逃,而有人则拼命挽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墓中奇闻

    墓中奇闻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而对于一个盗墓贼来说,盗皇陵,进王墓,又算什么呢?少年林笑背负师傅重望,出师下山,可是他却发现了盗墓一门百年来的不告人知秘辛......
  • 魔剑乱世记

    魔剑乱世记

    自太古以来,人类一族羸弱,常为他族所食,乃历经三皇五帝之圣人,扭转运势,人族大势。划分天下五洲,逐百族于无尽海。又至上古之时,人心不齐,不周倾,天道缺。阐教截教相争,天地变色,人世间伏遍地,灾难无数,哀鸿遍野。遂封以天之上,乃有天上天,九层天上天管理,又设九幽,幽魂鬼魅,各归其所,各归其管。后乃至而今,魔剑而出,情字线牵,肆月死去四年后强势回归,乱世!
  • 双生劫缘:王爷亦可倾城

    双生劫缘:王爷亦可倾城

    趋吉避凶、改变命运差不多是每一个人的梦想,然而万事冥冥中自有天数,勉强改变,可能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在这内忧外患,动荡不堪的朝代,为了轩辕王朝,为了孪生的太子哥哥,轩辕痕义无反顾的踏上炼狱森林,与死亡为伍以获取强大的力量。无欲无求,冷清绝爱,只为哥哥而活。巫王府,在轩辕皇朝拥有者神圣的地位。她玉麒麟本该和孪生姐姐一样做为巫王府小郡主,过着万千宠爱的生活,却因父王母后的逝去,出生时被更改性别,以巫王的身份肩负起一切,在生死边缘不断挣扎,循着修罗之路不断成长强大。当‘冷清’的他遭遇‘难测’的她…几经生死,她与他竟变成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本书以向度作为考察文学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并探讨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学之外的文论向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研究,可作为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考研、专升本、自学考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被评为“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值得一读的一书”。
  • 释神录

    释神录

    道本是心修万物,万物法心归一处。天若挡我封天路,地若阻我锁地府。我叫叶铭,我要定义我的江湖。
  • 遥远的北方

    遥远的北方

    这是一部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文革”前夕工业战线生活的小说。作者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波澜壮阔的构思和传神娴熟的笔触,以研制填补我国空白的尖端产品为背景,描绘了年轻的技术人员之间的感情纠葛,情感历程,生动贴切地抒写了他们的理想抱负和多舛的命运。
  • 郊庙歌辞 德明兴圣

    郊庙歌辞 德明兴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甜心之几唯夺梦心

    守护甜心之几唯夺梦心

    我写是几斗与唯世对斗谁能赢的梦的心。我们视目以一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