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6700000020

第20章 太空“神眼”——侦察卫星

冷战时期的20世纪50年代末,向来被西方认为技术落后的苏联,由于接连几次成功地发射了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和月球火箭,竟一鸣惊人地超过了美国。震动了西方世界。

而与此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研制中的“宇宙神”

洲际导弹却一再发射失败和爆炸,很不争气。一向傲气十足的美国,眼睁睁地看着前苏联的头目赫鲁晓夫手里挥舞着洲际导弹,嘴里狂叫着氢弹的神威,实在是心不甘而力不足。更使美国人胆战心惊的是,苏联的洲际导弹的数目据美国情报部门的估计,从1959年到1961年已迅速增加到140枚。显然,核导弹像达摩克利斯剑一样悬在美国人的头顶上,他们能不紧张着急吗?!

正在这时,美国开始试验“发现者”侦察卫星。这种卫星携带一台照相机,可在太空对地面拍摄后再将胶卷收回来。美国原先只打算试一试这种太空照相和回收胶卷的可能性的,并没指望用它来获得情报。然而出人所料,收回的胶卷所拍摄的图像比想象的要清楚得多。

更让美国人喜出望外的是,从卫星拍摄的照片上发现,苏联的洲际导弹到1961年总共不过14枚,仅是估计数目的十分之一。处于一场虚惊之中的美国人,这时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发现者”卫星出乎意料地揭破了苏联的所谓核导弹威胁的真相,但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发现了侦察卫星本领不凡,大有用场。于是,美国人马上决定加速研制和发射侦察卫星,并开始转入秘密状态,不再把有关消息公布于众。不久,美国研制的侦察卫星便应运问世了。

而前苏联也不甘示弱。虽然它当时热衷于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目的在于哗众取宠,扩大政治影响,但也发现侦察卫星大有油水可捞,并能获取美国的军事机密。

于是,从1962年起也开始发射“宇宙号”秘密卫星。

从“发现者”到“大鸟”卫星

1959年2月2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耸立着一枚高大的火箭,它那圆锥形的顶端里就装载有世界第一颗侦察卫星——美国“发现者”侦察卫星。

当倒数计数到零时,巨型火箭便呼啸着将这颗带有照相设备的卫星送入了太空轨道。

从1959年2月到1962年2月,三年内美国共发射38次“发现者”侦察卫星,其中三分之一没有进入轨道,只有三分之一回收胶卷成功。但是,它所拍摄的照片为美国提供了重要情报,也使美国尝到了这种现代侦察手段的“甜头”,从而不遗余力地发展侦察卫星。

1960年10月,美国又发射了另一种侦察卫星“萨摩斯”。这种侦察卫星的本领比“发现者”卫星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在太空运行中可以进行大量的录音和录像,为美国提供重要的军事情报。“萨摩斯”侦察卫星获取情报的手段可高明多了,例如它在前苏联和我国的上空轨道上飞行一圈所收集到情报比一个最老练、最有见识的间谍花费一年时间所收集的情报还要多上几十倍呢!

到了1972年,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相互签订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诸如洲际弹道导弹、远程轰炸机和发射导弹的潜艇)的协定,可是事后双方却在大规模地发展新的战略武器。尤其是前苏联,竟后来居上。这就是说,双方都把限制条约当成一张废纸,暗中却做手脚,只限制对方,不限制自己,以期在战略武器方面取得压倒对方的优势。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心里当然明白,必须采取措施来监视对手的动态。然而,采用什么办法进行监视呢?

美国过去在伊朗北部境内设有两座电波地面监测站。这两座监测站不仅设备先进,而且非常接近前苏联在中亚的洲际导弹发射试验场。尤其是卡鲁班这座有巨型监听天线的监测站,几乎等于设在了前苏联边境,这简直像是把耳朵伸进了对手的铁幕。当前苏联的导弹从中亚射向堪察加半岛时,美国可以从监测站收到有关的情报资料。但是,好景不长。后来随着伊朗政局的变化,这两座监测站被迫关闭了。

另外,美国在土耳其也有类似的监测站,但距前苏联较远,又为群山所阻,其监听效果较差。

因此,当伊朗的监测站关闭之后,美国首先就想到利用侦察卫星来监视前苏联,以迫使它履行条约。

此后不久,美国就由“大力神”火箭在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巨型的“大鸟”侦察卫星。这颗卫星在太平洋上空进入一个接近北极圈的轨道。它经过南北极环绕地球一周需用一个半小时,而地球则在“大鸟”

的“眼皮”底下旋转。“大鸟”居高临下,可清楚地看到地球上所有的地区。

“大鸟”不知疲倦,甚至黑夜里也睁着眼睛注视着地球。它在约16万米的高空绕地球旋转,每隔一段时间报告一次所监视的情况,可连续监视几个月。

不过,“大鸟”卫星所作的只是概略的报告,而它的主要工作是拍摄数以千计的黑白照片,也可以特写镜头拍摄彩色照片,甚至红外线照片。这些照片,通常在卫星上自动冲洗后,像电视广播那样以电波迅速送回地球。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美国卫星接收站接收;当有重大决定时,可命令“大鸟”将原时片用特制的包裹投回到地面。当包裹下坠到最后一程时,以夏威夷为基地的具有特殊装备的飞机就赶去捕捉。

“大鸟”卫星传送回来的照片非常清晰。将照片放大后,能清楚地辨认出地面上很小的物体。这就是说,一个受过训练的技术人员能从一张16万米以外拍摄的照片中辨认出一个比网球略大的物体。

这种侦察卫星以每小时2880公里的速度绕地球运行。它所拍摄的每张照片的范围之大,相当于新英格兰(美国东北部6个州的总称)的面积的一半,而且在几分钟内就能把照片送回地球。美国设在地面上的情报中心利用电脑整理分析这些照片,从而可保证在出现任何紧急情况时能迅速作出反应。

更为方便的是,如果对侦察的某些地方的情况有怀疑,侦察卫星上所备具的火箭装置在接到地面指挥站的信号后,即可改变轨道,迅速到达指定的地点上空进行侦察。

“大鸟”侦察卫星的确是身手不凡。1973年10月中东战争期间,“大鸟”侦察卫星拍摄了埃及二、三军团的接合部没有军队设防的照片,并将此情报迅速通报给以色列,以军装甲兵部队便偷渡过苏伊士运河,一下子切断了埃军的后勤补给线,从而将劣势转为优势。

目前,在太空已经有16只“大鸟”在展翅“飞翔”,并以它那雄鹰般的锐眼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地球上不同的角落,随时向美国提供所需要的情报。

震惊莫斯科的侦察卫星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大力发展侦察卫星,以便在高空进行侦察或拍摄对方国境内的一切军事行动或武器装备。

在防备美国侦察卫星方面,前苏联一向掌握着美国人造卫星的有关资料,了解每颗卫星的性能,甚至能计算出它们飞到苏联上空轨道的时间。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克里姆林宫的头目们竟被美国的一颗侦察卫星所震惊,原因是出了一个大错误。当发觉这个大错误的时候,许多秘密武器早已被美国的这颗侦察卫星拍摄了大量照片。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原来,1976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又发射了一颗最先进的第五代照相侦察卫星“KH-11”,俗称“锁眼”侦察卫星。这颗卫星的发射是太空间谍战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锁眼”卫星属于“数字图像传输型的实时照相侦察卫星”。它不用胶卷,而是由卫星上的“成像遥感器”通过扫描方法拍摄地面场景图像,并将这些“高品位远距照相电视信号”采用数字图像的传输方式,传输到地面卫星接收站。这样,美国华盛顿的国家图像判读中心就能立即了解到有关各个方面的瞬时变化的情况。前苏联的人造卫星电脑追踪站虽然日夜监视美国的侦察卫星,但前苏联的军方及情报部门由于对“锁眼”这种新型侦察卫星不了解,错误地认为它是一颗不会拍照的卫星,因而许多军事设施都没有隐蔽起来,甚至连导弹发射井的井口也没有掩盖,结果至少有15个月的时间里,许多军事秘密都赤裸裸地暴露在“锁眼”侦察卫星的遥摄镜头之下,让美国情报机关得到了许多高度机密的照片。

1977年末,前苏联有关人员从美国中央情报监视组一名主任手中,购得了“锁眼”侦察卫星操作性能的文件,代价是3000美元。文件到手,经仔细一研究,才大吃一惊,觉察到对这颗卫星的性能估计错了,但已无法挽回巨大的损失。至于美国方面,虽然“锁眼”卫星的有关文件落在苏联人手中(已对出卖卫星文件的那名主任判刑监禁),但也无大害。因为,苏联人是无法阻止它继续拍照的,只能想办躲避这个厉害的家伙。

这颗使莫斯科震惊的“锁眼”侦察卫星,于1990年初拍摄到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一座正在兴建的神秘工厂,据专家反复分析照片认为,这是一座化学武器工厂,许多国家便纷纷予以谴责。但利比亚否认此事,说这是一家普通的制药厂。事隔不久,这家工厂被一场无情的大火化为灰烬。于是,利比亚便发表声明,谴责美国间谍卫星和纵火间谍的破坏活动。

目前,美国已发射了5颗“锁眼”侦察卫星,它是当今侦察卫星中的佼佼者,性能相当先进。

美国从1980年代起已着手研制新的侦察卫星。这种新卫星系统将利用最先进的雷达设备,实现全天候的昼夜侦察。也就是说,利用电脑把雷达讯号提高,变成雷达造影,可以穿透云雾和黑暗,甚至还可能发展成具有穿透建筑物的能力。

多功能的电子侦察卫星

1962年,美国发射了“侦察号”电子侦察卫星。这种侦察卫星能在很宽的频段内对无线电系统进行侦察。

当时,它在一天中可以两次飞越莫斯科上空,并能把截获到的无线电信号储存起来。当卫星运行到预定地域的上空时,又会自动将情报用无线电发回地面,或用回收舱送回地面。美国情报部门就常用这种侦察卫星来截收苏军总部发往世界各海上舰队的秘密电波。

1973年,美国又发射了一颗叫做“流纹岩”的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它来截获和窃听前苏联试验发射洲际导弹及发射核潜艇导弹的电子讯号。这种卫星可以同时监听11000次电话或步话机通话。在澳大利亚和英格兰都设有专门接收“流纹岩”电子侦察卫星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地面卫星接收站。

电子侦察卫星是个多面手,具有多种功能。它既能截获敌方预警、防空和反导弹雷达的信号及位置数据,以及敌方战略导弹试验的遥测信号,又能有效准确地探测敌方军用间谍电台的位置。不仅如此,它还可以直接与谍报人员进行联系和发送电文。1977年4月,伊朗反间谍部门就逮捕了一名叫拉巴尼的间谍。他就是利用电子侦察卫星在飞越当地上空时,接收这颗间谍卫星发送给他的密码电文。由于在接收密码电文时,拉巴尼没有隐蔽好他的卫星接收天线而被反间谍部门发现,突然冲进密室将他抓获。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电子侦察卫星还有一种特殊的“跟踪人”的本领。只要情报人员把一种“显微示踪元素”

或“电子药丸”加在特制的食物和饮料中让某个人吃下去,那么,当电子侦察卫星飞到这个人所在的区域时,卫星上的电子和摄影仪器便会对这个人进行跟踪,无论这个人走到那里或躲藏在那里,都无法摆脱卫星的跟踪。

美国从1960年代初开始发射电子侦察卫星,到1982年底共发射了78颗。这种侦察卫星通常有两种,即普查型和详查型。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体积较小,如美国的PH-11电子侦察卫星仅高0.3米,直径0.9米。

它的外形为八面柱体,重量约为60公斤。由于它小巧玲珑,往往是在发射其他较大的卫星时把它捎带上一起发射,所以也将它叫做“搭班车间谍卫星”。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相对来说体积较大,也比较重,能对地面进行较详细的侦察。美国于1962年发射的“侦察号”电子侦察卫星就属于这一种侦察卫星。它重约1000公斤,能在很宽的频段内对无线电系统进行侦察。上面提到的“流纹岩”电子侦察卫星,也是一种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

前苏联是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发射电子侦察卫星的,到1982年底共发了134颗。这些侦察卫星的外形多为椭球体或圆柱体,通常对它们采用“混杂多颗组网法”

使用,即在同一轨道内发射4~8颗电子侦察卫星,当一颗卫星飞过去后,紧接着又飞过来一颗,可以接力式地连续进行通信窃听,并能与世界各地的苏联间谍保持无线电联系。

侦察导弹发射的预警卫星

现代战争中最厉害的武器——洲际弹道核导弹从发射井呼啸而出后,只要30分钟就能击中8000至12000公里外的目标。为了防止这种突然袭击,就要求有一种武器能在导弹到达目标前侦察到攻击导弹,并发出战略预警,使人们及早进入防空洞或者发射反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拦截和撞毁敌方导弹。这项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导弹预警卫星”的身上。

美国早在1958年就开始研制导弹预警卫星。1966年,制订了著名的“647”预警卫星计划(也叫防御支援计划卫星)。这种预警卫星外形为一圆柱形星体,主要侦察装置是一个直径为0.91米的大型红外望远镜。而红外望远镜由2000多个硫化铅做成的红外敏感元件组成,能在零下80摄氏度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从1971年美国投入使用“647导弹预警卫星”以来,它已探测到前苏联、法国和中国的1000多次导弹试验。

卫星上的探测器在敌方导弹发射90秒钟之内,便能探测到起飞的导弹,并在3至4分钟内把探测到的各类信息传输到美国夏延山上的北美防空司令部。

1967年,前苏联首先发射了导弹预警卫星。这种卫星既能“看”到美国中西部的戴维斯——蒙森、小石城的“大力神”导弹发射基地和马姆斯特罗姆、沃伦的“民兵”导弹发射基地,又能随时与指挥中心保持通信联系。

用这种大椭圆轨道的预警卫星每天可以进行14小时的监视。因此,如果同时使用2~3颗这种卫星就可以进行全天候的环球监视了。

从1967年到80年代末,前苏联共发射了30多颗导弹预警卫星,与美国在太空中展开了激烈的侦察之战。

目前,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主要是采用一种“凝视”

型红外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含有几百万个敏感元件,而每个敏感元件负责凝视盯住地球表面的每个地区。这样,只要某个地区有导弹发射,导弹尾部喷出的火舌便会被导弹预警卫星上某一部位的敏感元件感测到,紧接着就自动进行报警。

探测核爆炸的侦察卫星

1979年9月22日,一颗在地球上空11万公里遨游的美国侦察卫星发现非洲南部有一种神秘的闪光,而且在1秒钟内连续闪动了两次。到10月底,美国便发表了一项声明,宣称非洲这一地区发生了一次2000~4000吨级的核爆炸。可是,处于这一地区的南非却否认与他们有关。然而,无论如何否认也无法否认掉这颗侦察卫星侦察的可靠结果。

这颗侦察卫星,就是美国于1971年发射的“核爆炸探测卫星”——“维拉”号(拉丁语,“监督者”的意思)。它上面有20多个探测器,可以探测核爆炸时产生的X 射线,还能计算出核爆炸时产生的中子数目和记录核爆炸火球的闪光及电磁脉冲。只要地面上或空中有核爆炸出现,卫星上的仪器就能感觉到,并向地面站发出信息。根据卫星收到信号时的位置,还可大致估计出核爆炸的地点。

“维拉”号核爆炸探测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10~11万公里。为了避免宇宙射线影响探测器而发出假警报,卫星都是成对发射。这是因为宇宙射线同时触发两颗卫星的探测器的可能性很小,从而避免假警报的出现。

从1971年以后,美国和前苏联再也没有发射过核爆炸探测卫星,而是将探测器装在同步轨道上的预警卫星上。但是同步轨道预警卫星侦察不到靠近地球南北两极的高纬度地区的核爆炸,因而将来可能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所有卫星上安装能探测核爆炸的仪器。

同类推荐
  •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地球动物百科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地球动物百科

    孩子和动物天生就是好朋友。地球上千姿百恋的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球因为有了它们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本书以充满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字配以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图片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置身大自然.感受可爱的小动物认识和了解这些”精灵”。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十一:血型认知智慧(上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十一:血型认知智慧(上册)

    本套24册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本分册为:血型认知智慧 人们都知道,血是红色的;同时人们还知道,血液不仅有“色”,还有“型”。一说到“血型”,人们马上就会想起ABO型血液分类法。ABO型血型早已广为人知,并被普遍利用,但是,从21世纪初由在奥地利威恩大学做助手的卡尔·兰德施泰纳博士发现血型并公布于世至今,研究血型的历史还不到一百年。
  •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在大量信息进行互动交流之时,是谁在背后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呢?人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进行传播与交流。运用数字化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将可以逼真地模拟出任何环境。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人类信息处理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本书为广大读者朋友打开了一扇通向数字化高科技的大门。
  • 气象在玩变魔术

    气象在玩变魔术

    气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中学到有用的气象知识。反过来,还可以用学到的气象知识指导我们的实践生活。本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走进科学丛书)

    生活在河边或海边的人们,乘船从事生产劳动,实在是很普通的事情,丝毫也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船这种看似平常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演变过来的?船这东西的确是很神奇的。古人的许多诗里把船作为抒发豪情或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工具,有不少诗词成为千古绝唱。你也可能看过一部电影,叫《泰坦尼克号》。这只被命名为“永不沉没”的巨轮在北大西洋海底沉睡了70多年,直到近些年才被打捞上来。你也可能对南极考察很感兴趣,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破冰巨轮,我们也就不会有在南极长城站升起五星红旗的自豪。
热门推荐
  • 魔法大盗莫亚

    魔法大盗莫亚

    臭名昭著的少年大盗莫亚,因为某次在王陵大墓里发生意外受到了咀咒,不但身体发生了某些变化(?),更是被帝国的治安队给抓住关在了斯克达大监狱里面。虽然一个月后,莫亚已成功逃离监狱,但是身上的咀咒却依然死死地缠着他,为了解开这个咀咒,少女(?)莫亚不得不重新踏上寻求去除咀咒的道路……
  • 送李侍御贬鄱阳

    送李侍御贬鄱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恰巧娜阳年华

    恰巧娜阳年华

    “如果一切重新开始……”林琳搅拌着咖啡,答非所问的随意说道。如果一切重新开始,我和花娜之间的结局也会是这样的吧……因为我们恰巧在那样的年华里相识相知相爱!在那样的年华里,她有她的期盼,而我有我的梦想!她固执己见,而我犹豫不决!没有人来提醒我们应该妥协,如何妥协……本小说讲叙的是一个屌丝程序员逆袭为富一代的过程中的爱情与事业,所以会有些关于程序方面的专业术语,大家不要太在意,只要当它是个名词就行。PS:本文第一人称,是透过男主视角看女主的。
  • 武道圣王

    武道圣王

    他,独孤樵自幼在深山跟随爷爷学习世间独一无二的奇功,异能者、古武者、修真者,在他眼里什么都不是。因为他是原始圣功的现代传人。
  • 学洒脱斋夜话

    学洒脱斋夜话

    最近要出个新册子《学洒脱斋夜话》,依例总得有个序,他序也好,自序也罢,别一开卷就秃头把脑的歇着个大顶,好像咱内分泌多旺盛似的。忽一日,在网上闲溜达,见一网友趣解“洒脱”一词,说何为洒脱?就是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不禁莞尔。随即一想,坏了,居然让这小子一语道破“洒脱”真谛,拔了个头筹。你想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活一世,明白到这个份上,还不叫洒脱吗?有首歌扯起嗓子叫唤“潇洒走一回”,可到头来你不会、不敢、不能“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走人,潇洒就算潇洒,那离洒脱还远得很。
  • 证道长生

    证道长生

    长生路艰险,弱肉被强食,放眼望去皆是恶鬼。夸着仁义,讲着道德,定眼细瞧,牙缝中满满的“吃人”二字,怨不得世道险恶。男儿血,应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我当仗剑踏天歌,杀尽世间魍魉人,立誓证道长生路,重定宇内乾坤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大葬道

    大葬道

    热爱奇幻的少年从边缘小道之域走出,历经生死,不断成长,征战五镇,统一各域,成无上之境!正值巅峰的他,多少年的苦修早已看尽世态纷争,几欲归隐,然而实力越强,不解越多。苦苦挣扎后他开始改变自己,正视世界,纵横各界。一步步的离那个惊天隐秘越来越近,却也一步步的开始胆战心惊,迷惘,徘徊,恐惧,好奇,复杂,,,他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是沉沦,是堕落,还是继续往生……明悟那一句:苍天之古,难化我之心,我若苏醒,泣天地鬼神!
  • 剑狱

    剑狱

    小混混林云与女友被一柄从无名黑洞中射出的神秘紫剑带入异界,得剑残篇,破天外天,收众美女,独战天下,群魔面前,以杀戮证道,一人一剑杀戮九重天。
  • 异变亡灵法师

    异变亡灵法师

    被美丽的女学长爱上,然后叱咤学院,之后遇上漂亮的佣兵美人,流浪的女魔法师,美丽的帝国公主,傲娇的贵族小姐,还有绝色的精灵美女,教廷的圣女,落寞的民间少女,等等等等,世界如此多娇,作为主角,带上自己的美女召唤兽,逍遥异界,打败所有的敌人,最后挑战天上神明,获得最伟大的胜利。文森特看着天空,一脸高手寂寞的神色……“主人,该醒醒了!”旁边,一个叫做贝蕾洛丝的少女,摇晃着他……慢热,不虐主生活为主,战斗为辅打宝升级都有,但是小角色不可能掉神器,BOSS也不可能太逆天有特殊能力,是一个亡灵法师,没有精通各系法术,也没有强大的战斗技巧,稍微有一些小聪明,但是个性比较软弱。是按照作者自己的个性来写的,也是想要展露一下最后逍遥的风味。群号:84753898805623927647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