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600000020

第20章 孟子(5)

“端”这一用语其中包含了深意;它表明人并不是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的美德,它说的是,人具有能发展为这些美德的天生倾向。他的哲学的主旨是要让人们体认内在的精神生命力,并加以最大限度的扩充与加强。所以在第七章里他虽然指出了不同的职业对人的品行会有重大的影响,但是强调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正是人的自主性与自我选择。而在第八、九章中他指明了人只要充分发挥宿觉性和自主性,就能化解自身与环境之中的一切消极因素,进而吸取他人的长处,完善与发展自身,成为杰出人物。由此可见,孟子的人性论并不是他的仁政说的附属,也是人论以及人生哲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

公孙丑下:得道多助

第一节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1],地利不如人和[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3],环[4]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5]非不深也,兵革[6]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7]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8],固国不以山谷之险[9],威[10]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乏至,亲戚畔[11]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第二节

孟子将朝王[12],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13]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14]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15]。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16]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17],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18]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19]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20];君命召,不俟驾[21]。’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22],宜[23]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24]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25]三:爵一,齿[26]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27]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酶德齐[28],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29],而不好臣其所受教[30]。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注释]

[1]天时:指阴晴寒暑等气候条件。地利:指城高池深山川险阻。[2]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3]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郭:外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指比较小的城郭。[4]环:包围。[5]池:护城河。

[6]兵:武器。革:甲衣。[7]委:舍弃。[8]域:界限。此处用作动词,意为限制。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界线。

[9]固国:巩固国防。山谷之险:山川的险阻。[10]威:用作动词,意为“威慑”。[11]畔:同“叛”。[12]朝:朝见。王:这里指齐宣王。[13]如:此处作“宜”、“当”讲。就见:前往看望。[14]造:到,拜访。[15]东郭氏:齐国大夫东郭牙。[16]孟仲子:赵岐注说孟仲子是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17]采薪之忧:生病的文雅说法。[18]要(yǎo):拦截。[19]景丑氏:齐国大夫。[20]“诺”和“唯”都表示答应,但“唯”比“诺”恭敬,所以按照《礼》的规定,父亲召唤时,答应只能用“唯”,不能用“诺”。[21]俟(sì):等待。驾:驾车。

[22]不果:结果未成行。[23]宜:恐怕。[24]慊(qiàn):不满足,欠缺。[25]达:通行的。达尊:共同尊敬的。

[26]齿:指年龄、辈分。[27]辅世:辅助国君管理社会。长民:统率百姓。[28]酶:类。齐:相当。[29]其所教:自己能指教的人。[30]其所受教:自己应接受他指教的人。

[鉴赏]

在第一章里,孟子提出了一条千百年来始终颠扑不破的真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首先指出了人是战争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他比较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项条件:天时、地利、人和,然后正确地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人和”,就是要在国家、社会与军队中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接下来,孟子指出了有些军队占据了十分有利的地形,拥有十分精良的武器以及充足的军需物资,但却战败逃窜,他用战史上这些屡见不鲜的案例有力地论证了战争中人的因素比自然与物质上的条件相比,要重要得多。

要怎么才能最充分地发挥人的作用呢?如何才能造成人和的局面?在此,孟子抓住了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方面:得道。也就是说,不是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也不靠权谋等手段来收服部众,而是主持公道,坚持真理,遵循原则,以德服人。总之,就是要以一种崇高的目标去引导、鼓舞人,以一种高尚的精神感化、团结百姓和部众。孟子生动地描绘了正义的事业与崇高的行为所具有的巨大道义作用以及神奇威力:“天下顺之”,也就是会得到天下人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第二章则讲述了一个故事,描写了孟子怎样设法推辞齐宣王召见。他起初托词有病,不进宫去拜见齐王,却在次日出门吊唁朋友;齐王专门派医生去他家为他治病,家人谎称他已赴朝廷,并且派人在路上拦住他,让他上朝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就去了一个朋友家过宿,执意不肯听从召唤。显然,在这里,是否服从齐王的意旨,接受他的召见,这不是摆个人架子的问题,而是在为知识分子争地位与权利,孟子在为自己的做法辩护的时候,提出了以德抗位的理念,这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孟子说有三样东西受到世人的共同尊重,即爵(即权位)、齿(指年长)与德,他这里所说的“德”是广义上的,指精神上的卓越,包括了知识、道德二方面。他认为爵并不比德更高,说:“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意为统治者不能因为据有权位而以傲慢的态度对待掌握真理的人,换句话说,在真理面前,志于道的士人与君王是平等的。

这二章虽然从题材到体裁都不相同,但是都是十分推崇人的价值。而且,它们同孟子的其他篇章一样,观点鲜明,行文富于变化,但都能围绕着主线展开,层层深入,逻辑严密,一气呵成地阐发清楚其观点。

离娄上:爱人不亲反其仁

第一节

孟子曰:“离娄[1]之明,公输子[2]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3]之聪,不以六律[4],不能正五音[5];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6],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7]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8]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

城郭不完[9],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10]泄泄犹沓沓[11]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第三节

孟子曰:“三代[12]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13];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由恶醉而强酒。”

第四节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14]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15]”

第五节

孟子曰:“人有恒言[16],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第九节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17],所恶勿施尔也[18]。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19]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20]者,鹯[21]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22]也。苟为不畜[23],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24]此之谓也。”

第十节

孟子曰:“自暴[25]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26]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27]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第十一节

孟子曰:“道在迩[28]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28],而天下平。”

第十五节

孟子曰:“存[30]乎人者,莫良于眸子[31]。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32]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33]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度[34]哉!”

[注释]

[1]离娄:一作“离朱”,传说是营帝时目力极好的人,据说能在百米之外望见秋毫之末。[2]公输子:即公输班,又称鲁班,春秋末年著名的巧匠。[3]师旷:春秋时晋国人,著名盲人乐师。[4]六律:即六个阳律: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黄钟。[5]五音:指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6]闻:声誉。被:蒙受。[7]引自《诗经·大雅·假乐》。愆(qiān):过错。率:遵循。[8]揆(kuí):衡量、准则、规范。[9]完:完备、牢固。[10]引自《诗经·大雅·板》。蹶(guì):颠覆,变动。泄(yì)泄:多话的样子。[11]沓(tà)沓:语多貌。[12]三代:指夏、商、周。[13]宗庙:这里指采邑(封地),因为卿大夫先有采邑然后才有宗庙。

[14]反:反思、反问自己。[15]引自《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德行永远与天命相配。[16]恒言:常言,常说的话。[17]与:犹“为”,介词。与之聚之:为他们聚集。[18]尔也:如此而已。[19]圹:同“旷”,旷野。[20]爵:同“雀”。[21]鹯(zhān):一种猛禽,像鹞鹰。[22]艾:即陈艾,可用于灸病,且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23]畜:同“蓄”,积蓄。[24]引自《诗经·大雅·桑柔》。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皆。及:与。溺:落水。[25]暴:伤害。[26]非:非议,诋毁。[27]旷:空。[28]迩:近。[29]亲其亲,长其长:前一个“亲”和“长”作动词,后一个“亲”和“长”作名词,宾语。[30]存:察。[31]眸(móu)子:眼珠。[32]嘹:明。[33]吒(mào):不明,朦胧。

[34]度(sōu):藏匿。

[鉴赏]

在这几章里,孟子进一步地阐发了得人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的儒家理念。虽然这些观点已经在前面得到了十分精彩的阐述,但是在这里,它们又获得了更为深刻的表述,而且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因此显示出了更大的说服力。

为了能够利用现成的国家机构来推行仁政的学说,使之对现实的政治以及社会产生直接而且巨大的影响,孟子在游说各诸侯国的君主的时候花费了很大的心机。考虑到要让统治者易于理解与接受,在这里,孟子并没有从道义的角度来讲仁政,而是着眼于统治者与一般人的根本利益作为切入点,以此来阐述行仁政的必要性。在第三章里,孟子提出了一条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有巨大警醒作用的法则:是否实行仁政,这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衰存亡,以至于个人是否能够保存生命。对于这种问题,只要不是太过无能的君王,那些打算有所作为的政治家是肯定会加以关注的。

同类推荐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
  • 爱幻想的我

    爱幻想的我

    本书是“校园文摘”系列丛书,分“繁星梦”“青春驿站”“亲情树”“鬼马狂想曲”“读书沙龙”“自然物语”“家乡素描”等版块,精选全国知名少年作家、中学生的哲理小文、心灵感悟、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叙事、幽默故事、小说、社会热点、读后感等等。作品图文并茂,文笔流畅,真情中流露实感,思想上显出深度,深刻中略见睿智。相信本书会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和乐趣,同时也会带来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从而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 童谣与儿童发展

    童谣与儿童发展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三章为整体论,对浙江童谣的辑录历史及总体特征作了简要梳理,对童谣的概念从四个维度──童谣与儿歌、童谣与童谣文本、古代童谣、创作童谣进行界说,对童谣的整体特性──游戏性、随意性、音乐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二部分四至六章为本体论,从内容分类、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把内容分为语音、语义和肢体游戏三类,结构形态依次从词性、句式、章法分述,表现形式从童谣文本和肢体游戏两个维度进行解析;第三部分七至十章为功能论,分别从童谣对儿童语言、认知、生理和社会性发展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作了学理探索;第四部分为应用论,分为亲子、伙伴、师生三类活动。
  •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由国学大师俞平伯先生选注,选录唐宋词二百五十一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选词面广,力求体现词家之风格与词之发展。注释精当权威,尤其重视对词作真义的揭示和用语源头的发掘。是唐宋词的权威选本,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读物。
  •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为聂世奇自选诗集,收录了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创作的诗歌共计一百余首,作者为天津大港油田职工。他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接触的就是石油人的生活,石油人的生涯以及其间的磨难,使他饱获生活之赐;红蓼滩头的一草一木,使他葆有足够的淳朴,他的诗,是真诚的,是真实的。其描写的诗歌意象和内容也来自于最朴实的基层生活和朴素的情感,这也就足以使他的诗在诗国占有一席之地。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住我隔壁

    王俊凯住我隔壁

    男主王俊凯住在女主家的隔壁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和美好的爱情故事呢?
  • 双叶

    双叶

    她们可以算是双生子,又不算是,因为姐姐是由妹妹的DNA制造成的人造人,破产的落魄,之后是父母的双亡,在最落魄的时候,一个男人向她们伸出援助的双手,又把她们推入无尽的黑暗!【场景一:“你是第一个不迷恋我美貌的人。”某男对某女说。某女默!】【场景二:某男吻完某女后,某女大叫混蛋!某男淡淡说:“既然,你认为我是混蛋,那么,我就在混蛋一次吧。”说完,又吻了上去!】【场景三:“我不爱你啊”某女说。“我爱你就足够了。”某男说。“······”某女。】这是一个姐姐保护妹妹的故事。
  • 萌妻是僵尸:嗜血萌妃

    萌妻是僵尸:嗜血萌妃

    ······鬼魅,是指传说中的山林里能勾引人的妖怪。这里的鬼魅,是指一个人穿越,变成鬼魅。哦?鬼魅术,她创造出来的?哦?拜冥师,学冥术?哦?嫁冥王,学习妖术?她,有着一双杀人的眼睛;他,有着一双邪魅的眼睛。她,是21世纪的特工;他,是21世纪的孤儿。她,穿越了;他,穿越了。鬼魅术,可以勾走人的魂魄,让他替你办事。冥术,令人散失理智的法术。妖术,可以随心所欲的杀人。
  • 地心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地心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重返都市之热血杀手

    重返都市之热血杀手

    【已完结】卧底多年,终待收网一日,却不幸任务失败,重返都市,他本该是冷血杀手,无奈天生血不冷,心太热,在学生萌妹和御姐之间周旋,三人合力,清除社会败类。
  • 英雄联盟之魂印

    英雄联盟之魂印

    公元2300年,史称人类元年,因为这一年科学家真正发现了其他次元界面存在的证据。这就是英雄魂印,一种来源于异大陆的奇妙印记。它作用于人类基因使其完全进化。只要融合这些魂印,便能成为超级人类!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这是属于英雄们的时代。英雄与你同在,准备好了么?召唤师……PS:这才是真正的简介:1、此书是无节操,无下限的yy小说2、非游戏竞技,算对lol的另类诠释吧3、元素众多,适宜人群:妹控,姐控,都市暧昧流、技术流、软科幻爱好者,以及玩着lol还yy里面女性英雄的无良玩家……
  • 十里红妆待嫁时

    十里红妆待嫁时

    你说,你会十里红妆,遗弃红尘来娶我。你说,你会守我如珍,用尽全心来爱我。只是,你失言了前言,这一世的轮回随你辗转在红尘里,咫尺天涯的距离,将一份相思分隔在此岸与彼岸,相思是一段冗长的距离,爱会缠绵缱倦不能阻挡,不敢思量离别时的悲伤,.往事如烟,落下的总是最深的思念,你我的距离就像是明月与清泉般,只能相望却不能相依的绝望。
  • 别对自己说如果

    别对自己说如果

    “如果那时没有怎样,现在又会怎样?”“如果当初我那样做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如果从头再来一遍,我的现在完全不同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经说过诸如此类的话,当人们这样说时,都带着后悔、遗憾、哀伤甘的心情。虽然很多人都在喊着“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可却很少会有人想“我今天要怎么过”、“要把握好现在”,仍旧沉浸在回忆中无法自拔。当你总是说“如果”时,就表明你活在过去,也表示你无法开始新的生活,无法珍惜现在,无法活在当下。即使今天很精彩,你也会视而不见。从这一刻起,少说一些“如果”,如果没有“如果”,你的生活会精彩许多!
  • 玄天主宰

    玄天主宰

    他出生在一个避世的小世界,拥有超凡的天赋,命定的使命注定他不平凡的道路,冲破束缚,君临天下,主宰天地,重铸辉煌,一步一个脚印踏上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