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500000007

第7章 唐词篇(6)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首先写楼上人所见,这是一幅怀乡客子所见的图景,这些景色跟楼上人的心境是一致的。“平林”是在楼上眺望远处树林的感觉,一个“平”字把人与林的距离、位置都托出来了。“漠漠”:迷蒙不清,不单指距离远,而且点下文的“暝色”。“烟如织”:说烟树相间,烟树都隐约可见,而不是烟雾完全笼罩了树木,所以烟和树的关系是仿佛交织在一起,这种景色能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当你看见在晴空下一片清晰可辨的绿树林时,你的感觉将是心旷神怡;可是在暮色苍茫中看见一片隐隐约约、和烟带树的远林时,你的感觉该是郁结的、暗淡的、惆怅的吧!“寒山”不一定指冰雪封盖的山,也不一定指秋山,一方面,远山从暮色中望过去似乎缩瑟一团,叫人感到寒意;另一方面,诗人词客要写忧愁伤郁之情,那么和它陪衬的景物一定是寒冷的,绝不会是温暖或炎热的。“伤心碧”也并不是说远山“显出一派看了叫人伤心的绿色”。因为作品中的主人翁此时此境正在伤心,所以他看到的山色也成了伤心的碧色,这种描写手法,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样的。读者往后在诗词中将会经常碰见。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点明了游子登楼发愁的时间是在傍晚,那时在天将黑未黑之际,一个“入”字,把自然天黑写活了,让它人格化,屋里的苍茫灰暗是跑进了“暝色”,这不仅现实环境确是天晚灰暗,也提示了楼上人内心的灰暗,是“愁”的灰暗,这种体现,不能不令人赞叹作者创作技巧之高超。

“有人楼上愁”是笼罩全词的关键,前三句的景是楼上愁人之所见,下片活动是楼上愁人之所想。他登上了高楼,看到了平林、寒山,感觉到了暝色,他又忆到了“空”,感到了“急”,然后想到了“归”。没有楼上愁人,全词就不存在了。

如果说“有人楼上愁”是此词的关键的话,那么“玉阶空伫立”则是“愁”的核心。通常对此句的理解是按字面处理的。“玉阶”,玉石般的台阶,“伫立”,长久的站着。正因为如此,就可以把下片理解为女子的思绪,伫立在玉阶上的是位思妇。诗无达诂,词也一样,都可以见仁见智。因之,我们也就来见一见“仁智”了。我们认为,这个“玉阶”是指皇帝金殿下的玉阶,暗寓着“仕宦”,“玉阶空伫立”,意即:久久地站在玉阶下等待皇帝的宣召,赐官重用已是徒劳了(如果此词毫无蛏问,确认是李白所作,那么和他后期的遭际是吻合的),既然是白费功夫,还不如离开算了,所以接着“宿鸟归飞急”,这是采用了比喻手法,明说鸟儿到了傍晚都急匆匆地飞归休息,暗含:我为了功名奔波得够累了,应该像宿鸟那样回家吧(李白不是遭到高力士的中伤以后,上表请求还山吗?)。可是回乡的路上,五里一个短亭,十里一长亭,一亭接连着一亭,漫长的路,哪能望得到尽头!所以我们以为“玉阶空伫立”作这样理解,可以前后贯通,感情一致,也来得合理。假如以为只是在玉石般的台阶上长久地站着,跟楼上人有什么关系呢?是他在楼上发了一阵子愁以后,跑到楼下来站在玉阶上再发?如果说他仍在楼上,那是看人家在玉阶上站立,那跟他又有什么相干?你发愁,难道人家站在那里也一定在发愁?这是说不通的。有的本子把“玉阶”改作“玉梯”,更糟,“梯”作为登楼用的梯子吗?那是通道,站在那里干吗?梯和阶是同义词,玉梯也就是玉阶,那不是多此一举!不过这一改也好,正暴露了改者企图转移“玉阶”内含的目的。

把下片处理为思妇的活动,似乎比较合理些,她站在台上,看到鸟儿归宿,自然会想到丈夫什么时候能回来,可是“何处”不是“何时”,能说“什么地方是他回来的路”吗?即使可通,即末句“长亭连短亭”就有点赘疣了。

这首词整篇的结构是:首先描绘一幅客子怀乡景色图,接着点出这楼上愁人的所见,然后揭示楼上人愁的是什么,怎样打算。

这首词的题材是写一个远出求官的文人,在仕途失意后产生的情思和面对的景物。主题是没法再眷恋仕途,想回老家,但又为归途遥远而发愁。这类词在封建文人作品中原是常见的,但此词处理题材的技巧很高明,所以表现得语言委婉,意味含蓄,感情深沉。

又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这首《菩萨蛮》词,与上曲艺术风格不同。这是一首直白地写出弃妇强烈愤懑的力作,是对薄情郎的控诉,也是对负情汉的抗争。

有爱才会有恨,只有爱得深才会恨得深。一个女子,当发现自己的感情受到欺骗,所爱的人不再忠于她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由痛苦而变成恨了。

词的上片第一、二两句,写弃妇对旅人的怀念和热烈的感情。她抬头看到飞往衡阳的大雁,于是勾起了她对征夫的思念。“千声”是她呼唤着心上人:快归来吧!“万字”说明她曾经寄书,嘱他早日归来。“千声万字”正说明了她过去曾不止一次地传信给他,希望他珍重自己,倾诉着想念之情,盼他早归,这就是“情何限”的内容。一、二两句,表现了她对丈夫深厚的感情。三、四两句由自己写到对方。对方是一个薄情夫,一去不返,杳无音讯,竟连一行书信也不寄了。这与“千声万字”的多情女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尖锐的矛盾。这四句清楚地交代了人物和事由,已将一位不幸被弃的妇女的刚强性格,充分地描写出来。“叵耐”为可恨或不可耐之意。

下片四句,则写出这位弃妇的强烈的恨,坚决的抗争。结构上紧扣上片“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人物的性格也有所发展,从思想上对薄情夫的痛心,而变为行动上的报复;由内心极端的痛苦,而变为坚决的斗争。一、二两句就写出弃妇的痛苦和愤恨:她掩面哭泣,由户外回到香阁(旧时女子居室),那交织着无比痛苦和愤恨的泪水,泉涌的泪水,将她脸上的红粉也给淹没了。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痛苦和愤恨!这种痛苦,既非金昌绪的《春怨》中的相思之苦(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又非王昌龄的《闺怨》中的悔恨追求名利,因而使夫妇离别之苦(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而是一位“情何限”的少妇,受到“薄情夫”抛弃之后的巨大的痛苦和悲愤!三、四两句,是这位被弃的少妇,在认清了“薄情夫”的真面目之后发出的誓言,她明确向对方表示:当南雁北归时,我也不会寄信给你了。这是最后通牒,是强烈的抗议。至此,这位弃妇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伊”,指薄情夫。

这首词的鲜明特点,是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是一位爱得热烈,又恨得深切的女子。她见归雁而控制不住对旅人的思念。于是就“千声万字情何限”;想到他一去“一行书也无”而产生强烈的恨,并发誓“也无书寄伊”。这是何等鲜明的个性!诗人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描绘,是通过对其行动和语言描写而完成的。上片和下片的头两句描写她的行动,上片和下片的三、四两句,是描写她的语言。此外,诗人还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烘托她的形象。她的“千声万字情何限”,与薄情夫的“一行书也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显示出她心灵的美和对爱情的追求。而薄情夫的“一行书也无”与她的“也无书寄伊”的对比,则更塑造出她不仅是一位爱得深沉,也能恨得强烈的敫桂英(见《王魁负桂英》戏曲剧本)式的女性。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词调名。一名《秦楼月》,以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又名《碧云深》、《双荷叶》。顾起纶《花庵词选跋》云:“李太自首倡《忆秦娥》,凄婉流丽,颇臻其妙,为千古词家之祖。”对李白《忆秦娥》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是一首写伤别的词,反映了闺中女子对旅人的思念和分离的痛苦。确实,李白的这首词,格调高雅,意境深远,悲怆凄凉,实冠古今。

词的上片共五句,开首两句,就描绘出一幅凄楚动人的意境,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落笔不凡。夜深人静,秦娥睡不着觉;秦娥所居的楼房上空,月色朦胧;她独自吹箫,箫声幽咽,似泣如诉。这就描写出人物孤寂痛苦的心情。一个“咽”字,就传出她悲凉的内心,用“梦断”写出她长夜难眠之状,而“秦楼月”则对人物的孤独寂寞的环境和内心世界作了形象的烘托。这短短两句,就给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秦娥”引用了典故,《列仙传》:“箫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风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风台,夫妇止其上,一旦皆随凤凰飞去。”“秦娥”犹言弄玉,但在这首词里,是指秦地的女子。“娥”,美人的通称。接着三、四、五三句,点明了秦娥“箫声咽”和“梦断”的原由。自然界无情无知,“楼月”和“柳色”依旧,但人事全非了,往日美好的生活,只成了遥远的记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在“秦娥”的记忆中,那么刻骨铭心、使人难忘的是离别,她记得,灞陵(汉文帝陵墓)附近的灞桥,曾是她与心上人分别的地方。“秦楼月”是重复句,这是《忆秦娥》词调的要求,但也有进一步烘托孤寂的气氛之意。“年年”是每年,说明分离时间已有数年了。杨柳枯了,有再青之时,但那心上的人,为什么还不归来?这三句,是对旧情的怀念和离别的哀伤,婉约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

下片亦五句,由写秦娥今日之凄凉,进而写昔日之游和伤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秋天使人多忧善感。乐游原的清秋景色依旧如画,但这一汉代京城仕女游览的胜景,而今只是她一人游了,伊人一去,从此音信断绝。乐游原的清秋节,咸阳古道上的冷落景象,正是“秦娥”凄凉内心的写照。“音尘绝”,音信断绝。这是下片前两句之意。接着三句,以写清秋时节的西风夕阳,汉家帝王的陵墓和宫阙,吊古伤今,衬托秦娥的伤别。“音尘绝”,重复前句,既是《忆秦娥》词调的要求,也是加重强调伤别的气氛。她眼前景象是“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一片寂寞凄凉,更使她愁肠百结,无法解脱,感慨万千,从而完成“伤别”的主题。这最后两句,与李清照写重阳的《醉花阴》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手法不同罢了。

这首词文笔流丽自然,词意凄婉,刻画形象生动,而且将写景与写情交融在一起,艺术性极高。箭声用“咽”,不仅写出箫声低沉、悲凉,如泣似诉,也传达出秦娥内心的凄凉和痛苦。用“梦断”,则描绘出秦娥长夜难眠,忧思难忘的心理状态。“秦楼月”的特定意境,反映了秦娥孤寂凄楚的心境;而“年年柳色”,更增添了她无穷的离愁。尤其是乐游原的清秋节,咸阳古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更衬托了她冷落凄苦,悲痛欲绝的思想感情。诗人能将主人公的感情,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形象鲜明如画,非大手笔,不能得此艺术境界。所以刘融斋认为,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两首,足抵少陵《秋兴》八首(见刘瑞潞《唐五代词钞小笺》),给予极高的评价。李白的《忆秦娥》,根据其词反映的意境,大概作于唐明皇西幸之后,唐王朝由兴盛走向衰落。那么,《忆秦娥》的现实意义,当不仅仅反映了“秦娥”的“伤别”,而触及了更为深广的社会问题,因而具有更加深刻、更加重要的历史和艺术的价值了。《忆秦娥》绝非一般的写“闺怨”之作,而有更旷远的意境在,因此,它就成为千古词家之绝唱。

清平乐

李白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祗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乐》共五曲,《花庵词选》作《清平乐令》,调下有题“翰林应制”,说明是李白应唐明皇之命而作的词。但前人对这五首词是否系李白所作,意见不一。《笔丛》曰:“太白《清平乐》,盖五代人伪作。因李有《清平调》,故赝作此词传之。”(见刘瑞潞《唐五代词钞小笺》12页)但《尊前集》已收入,就姑且列在李白名下。这五首词内容上没有联系,风格也不一致,欧阳炯《花间集序》说:“在明皇朝,则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四首。”黄花庵《绝妙词选》曰:“唐吕鹏《遏云集》载太白词四首,以后二首无清逸气韵,疑非太白所作,故只存其二。”

这是一首描写宫中舞女生活的词。她很富裕,体态也很美,善歌能舞,但生活却很空虚,白天作斗草赌博游戏,晚上在皇上面前歌舞,像一只笼中的鸟,似乎已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她是封建社会的祭品,是被侮辱、被损害者。诗人就要通过对其日常生活的描绘,让人们去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特点。

同类推荐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 沙上的真理

    沙上的真理

    爱惜每一个来到你生命中的万物尘埃。沉淀下来,像一粒沙子那样沉淀,直至听到海洋的呼吸和咆哮。诗歌一直跟着我,尾随我,我们是尘世间最大的爱和被爱。
  • 重返巴格达

    重返巴格达

    本书是唐师曾在海湾战争结束10年后,持私人护照自费重返制裁中的巴格达,只为追踪和记录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而长远的伤害。家庭分崩离析、生命灰飞烟灭、辐射贻害无穷……伊拉克由曾经的富裕、文明、稳定的国度转变为贫困、混乱、尊严扫地、大批失业、男盗女娼的社会。本书一以贯之唐师曾的英雄激情,他历陈战争伤害,真实记录国家的多舛遭遇与人民的悲惨命途,以警现世。本书累计销量近30万册。
  • 你若坚强,岁月无恙

    你若坚强,岁月无恙

    刚毕业的女生杨时敏,毅然选择去厦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闯荡。在那里,有一群相濡以沫的好友——阿平、妮妮、Joe、大头、阿毛……当然,还有那个让她怦然心动的男人大雄,他们共同在厦门创造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而当爱情并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轨迹前行,眼看着一段美好的感情渐行渐远时,她如何在莫大的伤感中重新站起来?面对厦门这个街头巷尾都充斥着自己回忆的城市,她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一个充满治愈色彩的青春故事,在厦门这个舞台上,精彩地演绎着。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热门推荐
  • 帝妃恋之情锁江山

    帝妃恋之情锁江山

    他,是一位成功的帝王,后宫佳丽无数,却唯独没有走进他内心的那个人,直到遇见她。她,是一个不受宠的公主,父亲为了利益把她送给了他,她深知一入宫门深似海,本以为自己一生中再也找不到自己深爱的人,直到遇见他。路上荆棘遍野,他们伤痕累累,只为那一世的相濡以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使转角遇到恶魔

    天使转角遇到恶魔

    每个天使都有指定需要守护的人,而颜筱冉要守护的人是苏沫颜,在落入凡间的生活里颜筱冉遇到了这只可恶的“恶魔”她们会发生什么爆笑滴事情呢?,,,,在经过无数次摧残后某冉投诉“嘤嘤嘤....不带这么欺负人滴”这素窝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
  • 总裁请再爱我一次

    总裁请再爱我一次

    “这世界,如果有如果。如果一切重头,如果你还在说你爱我……”只可惜,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如果。有些错误已经造成了,在想弥补也是于事无补……当苏梓然替自己的同胞妹妹活着的时候,便知道自己这一生都是在赎罪了……但命运却让她遇到了与某人极其相似的贺君泽,意外之余发现他竟然是自己的新上司。只想保留私心偷偷地看他一眼,却发生了种种误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帝法众生

    帝法众生

    少年瘦弱的身影背对夕阳,清秀的脸庞上挂着一抹倔强,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轻声道:“因为我答应过一个人,不再后退了啊……”言不语,众生听令。身不动,天地俯首。出身平凡的倔强少年,立志要在这天地之间,在众多妖孽天才之中,修出自己的无上帝路!【本书为三组签约作品,全本保证】【新书拜求推荐、收藏,保底两更,经常爆发,谢谢各位支持】
  • 盛世嫡妃:无良殿下请走开

    盛世嫡妃:无良殿下请走开

    一朝穿越,她不得已嫁入东宫,变成了不受待见的太子妃。大婚初夜,她遭遇移花接木的狗血剧情。谁年轻时没遇到过几个渣男?更何况那表面明德仁义的太子殿下还是史上第一渣男。用水泼她脸?用手推她身?用嘴堵她唇?没关系,她孟歌专治渣男二十年,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为自己着想

    为自己着想

    企业就是你的船,你的每一次航行都离不开它,是它载你驶进浩瀚的 海洋,所以你要与它共命运。只有你的船安安稳稳地行驶,你才能踏踏实 实,如果你的船出现了什么漏洞,那么一定会殃及你。本书站在现实的角 度,从多个方面讲述“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的观念,既有耳熟能 详的经典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展开,希望能对大家培养良好的工作 习惯、提升工作能力有所帮助。
  •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记得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记得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一场不经意的遇见。让我遇见了你,你匆匆进入我的世界。曾经的曾经你还记得么。
  • 这是我的末世地下城系统

    这是我的末世地下城系统

    末世到来,不要怕,我上头有人!我有一大哥,号称天下无敌。他是宿命者……卡恩!我有一二姐,号称腹黑女王。我还有一个二叔,专门勾搭一些强者的灵魂为自己所用,他叫德莱弗斯。末世来临,我只是想带着家人朋友……好好地活下去!
  • 明季南略

    明季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敌人

    敌人

    本书为主旋律小说。干部(警察)和罪犯拿起武器与土匪战斗,是本书的一大看点。30年代,川北高坡子镇宋安德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丢下妻子和儿子宋明远外出贩私盐,被红军所救,参加共产党,秘密为红军贩盐。1934年,时任红军某部连长的姚志海带着战士穿插到两溪口,接应为红军贩盐的宋安德,在两溪口不远的校场梁遭到国民党和两溪口地方武装的袭击,战士吕秉林受伤,在当地罗大娘家养伤。为了掩护吕秉林,罗大娘的丈夫和儿子被国民党残忍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