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500000060

第60章 宋词篇(16)

【鉴赏】

这首词写于北宋最后年,当时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清照独守空房,重阳节思念明诚而写下这首词。

上阕言离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全天都是云雾袅绕,真是怀人天气,让人烦恼;只能眼看着瑞脑香在香炉里一点点燃烧尽烬。此句曲折地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无趣、无聊、无奈之感,表现了相思嫌日长的心情。然后又由白昼写到夜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夜,一个人枕着玉枕,睡在纱橱里,半夜就冷醒了。“半夜凉初透”,不仅说明九月的天气转凉,更表现作者内心的凄凉和孤寂。这是词人感到昼长夜凉的原因,因为重阳节到了,而丈夫却不在身边。

下阕回笔写重九这一天黄昏之时,“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词人来到菊园把酒赏花,虽然有暗香环绕,然而没有丈夫陪在身边,香更恼人,花更烦人,良辰美景更愁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为情所伤,日渐憔悴,故以人比黄花。秋风卷帘,相思的人儿倚门翘盼,其形容之娇弱、其神韵之妩媚,令人遐想,撩人情思。感觉特别的新巧,在结构上又照应了上阕“重阳”节气,浑为一体,意味无穷。

此词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妇形象,历来被称为宋词中的名篇佳作。陈廷焯说:“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白雨斋词话》)。许宝善赞此词“幽细凄清,声情双绝”(《自怡轩词选》)。

念奴娇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1],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2],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3],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1]险韵:用冷僻难押的字作为韵脚。扶头酒:性味浓烈易使人醉的酒。[2]征鸿:高飞的大雁。[3]“清露晨流”二句:《世说新语·赏誉》:“于是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引,滋长。

【鉴赏】

此篇是一首抒发闺中寂寞的词,作于南渡之前。

上阕写景,展示了词人愁闷的心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庭院里冷冷清清,空空落落,这是独守空房的孤寂之感;偏偏逢上连阴天,再加上绵绵细雨,更添寂寥之味;家家户户重门闭锁,了无生趣,使萧条的庭院更加凄凉。此三句层层推进,借庭院的萧条写词人的寂寞。“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柳绿了,惹人宠爱;花开了,使人娇惯;眼看寒食节将近,是游春的时令,天公却不作美。尽管这样,词人的心情还是明朗的,她极细腻地写出了一个年轻女性伤春的情怀。虽日伤春,实则闲愁,倒透出词人活泼可爱的性格来。她用“宠柳娇花”这样清丽的词语来描述春天,使我们得到一种纯美的享受,不仅春美,人也美。王士贞《艺苑卮言》说这四个字“新丽之甚”,黄异《花庵词选》称之“奇峻”。“种种恼人天气”一句,完全是孩子撒娇的口气,这种烦恼让人会心一笑,写出了主人公的顽皮可爱。接下来切入正题:“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闲极无聊,情意难寄,原来是丈夫不在身边,不能与她共赏春光的烂漫。“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不能出门,只好借赋诗饮酒来消遣。然而,诗成酒醒,还是怅然若失,不是滋味。因为“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原来远行之鸿没有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无法寄托。

下阕由此话头展开来,“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青春少妇独守空房,自然慵懒,不想凭栏眺望,怕离人不归。然而锦被凉了,香燃烬了,梦也醒了,词人不得不起床。“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出来一看:花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桐树上新芽绽放。这盎然的春意吸引了她,她已经跃跃欲试,有了游春意了。朝阳渐渐升起,天气到底会不会晴呢?

此词清晰雅致,抒发闺中情思,虽然处处言愁,极写其娇嗔慵懒之态,却于大家闺秀的闲愁中透出几分妩媚;既写出一位独居少妇的清愁,又表现出她惹人怜爱的率真性情。邹祗谟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远志斋词衷》)。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1]?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2]?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3]。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口,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4]。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5]。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6]。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1]落日熔金:落日的余辉像熔化的黄金一样灿烂照人。暮云合璧:形容暮色中的白云如璧玉相合。[2]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奏出声调哀怨的《梅花落》曲。[3]次第:转眼之间。[4]中州盛口:指北宋最后年太平盛世。北宋京城汴京在中原腹地,旧称中州之地。偏重三五:特别看重正月十五元宵节。[5]铺翠冠儿:插有翡翠鸟羽的帽子。捻金雪柳:用金线装饰的饰物。雪柳:用彩绸或彩纸扎成的头饰。簇带:插带。济楚:齐整漂亮。[6]风鬟霜鬓:头发蓬松散乱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寄居杭州时所写。此时宋、金两国已经议和,南宋的首都临安也渐渐繁荣起来。但词人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楚并未稍减,所以后期词中常常流露出去国怀乡、思念亡人的寂寞的心绪。

词的上阕浓墨重彩叙述元宵灯节的景色。“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夕阳如熔化的金子,光华灿烂;暮云如无缝的璧玉,色彩极其艳丽耀目。这美丽的黄昏时节,正是离人归来时,但是我等待的人在哪里呢?“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是孀居独处,怎不怀念死去的丈夫呢?“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但见眼前绿柳如烟,朦朦胧胧,平添了许多春意;然而盛开的春梅却使词人想起了《小梅花》的哀怨笛音。“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虽然元宵天气很好,但谁敢说不会风云突变呢?这句话看似突兀,实则是有感而发。靖康之难,丈夫病故,不都是事先难料的吗?“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在这样的心境下,尽管酒朋诗友们以香车宝马邀她出去赏灯散心,她都谢绝了。上阕以乐境写悲情。

下阕交代谢绝的原因:“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虽然回绝朋友的邀请,但词人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她回想起汴京昌盛时节,姑娘们都爱看元宵灯会,那时她与女伴们插金戴翠,装扮得整整齐齐,游得何等尽兴,现在风烛残年,面容憔悴,头发花白,鬟髻蓬松,害怕在这繁华之夜出去让人笑话。词人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盛景不再、往事难追的感伤情怀。“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还不如呆在家里,透过窗帘听他人的欢声笑语。这一句以他人之乐写自己之苦,虽是平常之话,娓娓道来,却有说不尽的情怀,蕴涵的况味:“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感伤,也是对国家盛衰的慨叹,把作者饱经沧桑后的敏感、孤独、自悲、哀怨等种种心态尽现笔端。既有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处境,也有人乐我悲、老无所归的心境,更有词人经过人生的悲欢离合之后渐趋于平静的无奈心境,一层层细腻地展现出来。出语清淡,用情极苦。

此词在艺术上已经炉火纯青,词风清丽隽永。词人的情绪特别的含蓄委婉,通过个人身世际遇的抒写,表现了国家沦丧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长久的精神创伤,感人至深。刘辰翁说:“余自辛亥(1275)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永遇乐·璧月初晴》)。可见这首词蕴涵的爱国精神感人之深,影响极大。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1],日晚倦梳头[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3],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4],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1]尘香:花瓣落地,成尘尤香。[2]日晚:这里作“日高”、“日上三竿”解。[3]双溪:浙江金华的河名。

[4]舴艋:一种小船,十分轻便。

【鉴赏】

此篇是一首代言体的小词,类似戏曲中的一段唱词。它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低沉郁闷的旋律,抒发了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从而塑造了处于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环境中的自我形象。

所不同的是:戏曲唱词比较铺张,这首小词却非常简练;戏曲唱词比较显豁,这首小词却非常含蓄。

全词在艺术描写上是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剥开。

上阕侧重于外形描写。第一句即表现了作者锤字炼句的功力:“风住”二字,既通俗又凝练,极富暗示性。它告诉我们在此以前曾是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日子,作者肯定被这无情的风雨锁在家中,其心情之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尘香”二字,即陆游《卜算子》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意思。它一方面说明季节是在春天,另一方面说明天已放晴,落花已化为尘土。同时,暗中还寓有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和对自身“流荡无依”的深沉感慨。次句至第四句都是描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次句从头发梳妆方面摹写意绪:作者因金人南侵而几经丧乱,她深爱的丈夫赵明诚已在离乱中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第三句之意境为眼前所见:一年一度的春景以及赵明诚的遗著《金石录》和别的一些文物,使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睡到风停雨驻、日上三竿方才起床,起床之后还懒得梳洗头发。古人有“女为悦己者容”之语,一向被视为知己的丈夫已经去世,她还打扮给谁看呢?第四句写眼泪,鲜明而深刻: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眼泪夺眶而出。出语看似平淡,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哀愁一下子全部倾泻出来,具有一股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下阕侧重于内心发掘。前三句中一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词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前两句承上阕尾句而来,意境却陡然一扬,作者刚刚还在垂泪,但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的时节,平日就喜欢游览的她遂起了出游之兴,准备划船前往。句中的“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那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在“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调,说明作者出游之兴并不特别的强烈。“轻舟”二字又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衬托。尾两句形容愁之沉重,是在上两句铺足之后来的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收到了有余不尽的艺术效果。在这里,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这种婉曲深幽的手法,为后来的众多戏曲所大量采用。舴艋小船载不动这许许多多的忧愁,这是作者自铸新辞,而且用得自然贴切,不着痕迹。这个比喻是承“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有人评论说:李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去的物,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而到了董解元写《西厢记》,又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到马背上去了。这是对诸作者极中肯的评价。

全词语言优美,意境异常深远,含有无穷之味和不尽之意,足以使人一唱三叹。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4],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

【注释】

[1]寻寻觅觅:若有所失、四顾张望的样子。戚戚:忧伤的样子。[2]乍暖还寒时候:指深秋时天气虽偶然温暖,但总体上越来越冷。将息:调养身体。[3]晓:“一作晚”。[4]憔悴损:指满地菊花残枯凋谢的样子。[5]这次第:这种令人忧愁的情景。“怎一个”句: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了呢。了得,囊括得尽。

【鉴赏】

这首词作于南渡之后。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夫妇逃到南方,不久,赵明诚因染疾而死,孤苦无依的李清照辗转于金华、杭州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上亡国之痛,丧夫之悲,使这位知识女性完全改变了年轻时那种优雅闲适的生活,她由一位贵族妇女沦落为孤苦伶仃的孀妇。此时她已经五十二岁了。这首词所抒发的,就是她后半生饱经忧患的身世之感。

同类推荐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三册为诗:诗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五十四首外,另增加了八首。
  • 后窗

    后窗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涉及故乡、童年、风俗人情、亲情、生活体验、心迹、世相、情趣、时代印迹、底层关照、社会事件、旅行等,作品篇篇有“我”。阅读全书,像品一杯成年的酒,弥漫的是挥之不去的诗味、趣味、风俗味、文化味和美味。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心语如丝

    心语如丝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品分为“心语如丝”和“闲暇小语”两个部分。在书中,作者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眼光,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着眼,着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书中文章多以其在西安的生活、工作为主,文笔细腻唯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万古尊主

    万古尊主

    圣武界,十大神宗星神殿少主因宗门被灭,降落到近乎崩溃的炎陨大陆,被空间之力所伤导致筋脉尽断,本以为今生脱离武道,却意外参透九天神石碎片中的九字秘典,霸道崛起。为红颜独闯森罗深渊,为报恩三进苍古雪域……杀血尊、斗魔帝、战荒神、统领万界破异族,成就万古尊主!
  • 蟠龙出海

    蟠龙出海

    天降横祸,惨遭灭门,他将何去何从?出生豪门,无端记恨,是红颜祸水否?学武艺,得神通,知天命,为救世,他不得不从小小学生开始混起!惩恶霸,除奸邪,救国门,他叫蟠门!看华夏版的救世英雄,如何在危机重重的世界局势中走出一条血路。与兄弟知己,红颜一起面对各种生死挑战!
  • 剑王传说

    剑王传说

    剑锋所指,天下无敌!一个觉醒失败,脉毁功废的少年,忍受着嘲笑和白眼进入万灵学院,成为一名最普通的编外生…机缘巧合下,灵脉重生。厚积薄发的他,一步步名扬学院,声动北域,持剑纵横龙灵大陆。
  • 邪帝的三世妖妃

    邪帝的三世妖妃

    此生,她是相府二小姐,骨子叛逆火爆,却装的贤淑冷静。“皇上,臣妾还真不知您有这嗜好。”“面对爱妃,朕确实挺变态的。”宠她时上天,恨她时下地狱,不堪折磨她逃离皇宫,欲嫁他人,他却至死不休。“我的女人,怎能二嫁,若真想再成亲,我不介意再娶你一次。”他的爱将她逼死,临死之际想起前世种种。前世,她垂死之时,笑道:“紫微帝君,若有来世,我们不要再见。”奈何桥旁,她一口饮下孟婆汤,只求忘今生种种,不再爱他。今生临死:“皇上,若有来世,我们不要再见。”一年后,她以崭新的身份重生归来,有了前世记忆的她,是为了结,还是续缘?
  • 拽小妞与花心少爷

    拽小妞与花心少爷

    “蓝映雪!没想到你这么贱!”叶允赫使劲推开蓝映雪。叶允赫向外面狂奔去,他希望能找到裴芷落,可是,却找不到。雨越下越猛。校园的没写好,但我会在这里更一个新文,是穿越文;经历过这么多,我终于和蓝皓轩在一起了,哎。。多好一个男人啊。马载着二人,渐渐驶向远方,离开视线。红色衣纱随风飘,绝色美男折了腰,佳人美男爱不减,此生与轩共偕老。
  • 悍妃归来:独宠小王妃

    悍妃归来:独宠小王妃

    当杀手界闻风丧胆的杀手和特工界一级特工来到这莫名的古代,还嫁给了王爷!她会有什么反应?谁知道她的皇帝爹爹是个那样的人?狠心的要杀了她,只为保住他那万里河山!她的妹妹却为了她而死,她只剩下他了!“王爷,你知道你很欠揍吗?”某女问道“本王哪里欠揍了?”某王爷答道“哪里都欠揍!”某女咬咬牙,恶狠狠的看着他说道“王妃你不要这么含情脉脉的看着本王,不然本王会以为王妃对本王有意思呢?”“安陌璃你丫这么变态你娘造吗?”“本王的娘不造啊,怎么了?王妃。”某女的人生观被颠覆了!“这些,这些统统都不要!”某女的价值观被颠覆了,那么宝贵的东西他竟然随手丢掉!简直是暴殄天物!三观被毁两观,不活了
  • 心之算计

    心之算计

    本作品揭示了一个心心相算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都想着算计对方,以求从对方身上获得好处。旨在告诉人们在为人处事时多留一个心眼。前五章的心计不算很多,是为了让读者慢慢进入,不让读者太过劳累,后面开始心计越来越多,希望读者多读读,,感谢感谢感谢
  • 尊临轮回

    尊临轮回

    诸圣争霸,帝皇争雄。远古强大的存在为何一夕之间消失。那群强大的圣者,号称万劫不死不灭,俯视六合八荒。。帝皇至强,动辄毁天灭地,摘星逐月,至强至圣,为何枯坐神秘门户前。为何天下再无圣者,再无帝皇传说。。。那神秘之门后的怒吼,如神魔在咆哮。。。那时空乱流海眼处为何鲜血长流。。
  • 黑道妈咪:惹上腹黑病夫

    黑道妈咪:惹上腹黑病夫

    【每日分时多更】她是狠辣美丽的黑帮女老大,他是病弱腹黑的神秘家族掌门人。当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相遇,谁降服谁?“我不过就是借了你的种嘛,何必这么吝啬的……”
  • 太古天尊

    太古天尊

    神魔大战,天界崩塌。天界第一战神刑天,意外陨落,投胎至下界一个普通家庭中。主角靠着刑天的记忆,丹武双修,一路腥风血雨,披荆斩棘,经历无数磨难,最终重登天界,灭魔族,震慑万族,铸就太古天尊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