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500000004

第4章 唐词篇(3)

又远听明君爱逸才,玉鞭金翅引龙媒。不因兹白人间有,定是飞黄天上来。影弄日华相照耀,喷含云色且徘徊。莫言阙下桃花舞,别有河中兰叶开。

第一、二句“远听明君爱逸才,玉鞭金翅引龙媒”中,“逸”是“超越”、超过一般的意思。“金翅”代以贵重珍品装饰的帽子,是有一定身份、官职的人所戴。“龙媒”,是最好的马。汉武帝《天马歌》中就有“天马侏兮龙之媒”的句子。两句意思是:偏远之地都知道了英明的君主珍爱良马,就有使者用白玉做的鞭子(泛指精良的马具以示非一般之马)引来了骏马。

三、四句“不因兹白人间有,定是飞黄天上来”。句中“白”,指的是唐玄宗的坐骑“照夜白”。“飞黄”是周穆王的八骏之一。两句是说,英明的君主绝不因有“照夜白”那样的名马而不欲再求良马,而是渴望像“飞黄”那样的骏马自远方来。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君王求骏马的心诚意切。

五、六句“影弄日华相照耀,喷含云色且徘徊”意思是:所求得的骏马,在太阳底下走动时,身上的毛片油光闪亮,简直可与日光相辉映;骏马喷出来的气息凝成云气,在宫阙之上徘徊不去,可见求来的马品种之良,数量之多。

七、八两句“莫言阙下桃花舞,别有河中兰叶开”。用“莫言”、“别有”又推开一层,点出骏马之来,表示祥瑞之兆。句中“桃花”指的是当年唐太宗骑着南征北战、开拓疆土的良马“什伐赤”(“什伐”是古波斯——今伊朗“阿湿婆”的译音。这匹马是从伊朗运来的),它的毛片是红色的。后来岑参在《玉门盖将军歌》中有“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什伐“的音转)价最殊”的句子,直接以红色的毛片“桃花”来代“什伐赤”。“河中兰叶开”用了神马负图的典故。相传在伏羲时有龙马负图自河中浮出,伏羲根据此图画出八卦。后代以河马负图出水表示祥瑞之兆。句中“兰叶”与上句“桃花”相对称,作神马的代称。这两句的意思是:别以为像“什伐赤”那样的骏马纷纷而来只是为在阙下献舞,这其中却因有当今天子的圣德,才感召河马负图中的神马不断来朝,以示祥瑞的深意啊!

这首词写君王求骏马的意诚心切,以及骏马来朝是有感于君王的圣德。

总观《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各有侧重。第一首写唐玄宗寿诞宴会及舞马演特技的盛况,第二首生动地描绘马的舞姿。第三首写君王求马的诚意及神马之来以示祥瑞之兆的深意。

唐至玄宗开元、天宝,史称太平盛世,据《资治通鉴》记载,唐玄示开元十八年“天下奏死罪止二十四人”,可见当时社会生活的安定。以唐玄宗为首的封建统治者,更沉溺于奢侈的生活享受之中。作为长期处于统治集团的中心,生活在唐玄宗身边的张说,在他所记述当时游宴盛况的作品中,以歌功颂德为其中心内容,这正是他当时思想的自然流露,但同时作者又以生动的笔触,恰当的比拟,用文字为我们描绘、记述了当时圣诞游宴的情景,为后代留下了这幅古代舞马庆寿图,为后人对唐代宫廷生活的了解,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苏摩遮

张说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服紫髯胡。闻道皇恩遍宇宙,来将歌舞助欢娱。这首词是诗人赞颂盛唐时代国力强盛、四方朝贺、歌舞升平的太平盛景。

首句指出曲调的来源:“苏摩遮”原是从罗马帝国一带传来的异族曲调。全词开头立即点题,用笔简洁。而且,这头一句也是为全词作张本。

第二句承接首句,诗人描画了按此曲调弹唱、起舞的舞蹈家的形象:弹唱、舞蹈者穿着缀有闪闪发光、色彩斑斓的宝石的服装,两腮长满紫色的须髯。本来,唱异族曲调的人可以是汉人,但现在出现的却是一副异族人的服饰和长相,他们竟不辞劳苦,跋山涉水,远道来到中原演出,这足以表明西方诸民族对唐王朝的敬慕之情。

第一、第二两句,是诗人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现唐王朝威望之高,是间接地体现主题。

到第三、第四两句,诗人则是运用直接抒情的方法来体现主题了:当今皇恩浩荡,遍及整个宇宙,各方的人们都在传颂大唐盛世,所以,他们也远道而来,献上歌舞,以增添大家欢欣娱乐的兴致。

在本曲《苏摩遮》组词的第五首末句句尾,原注有《忆岁乐》三字,这表明本词也是一篇宫廷乐章。但这首词不是一般的充满华美、绮丽之词的宫廷乐章,它虽然不乏赞颂盛唐繁荣景象的言词,但绝无阿谀、溢美之意。由于诗人敢于向民间汲取营养,故在词中运用了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真挚朴素的感情。他能够把民间乐曲与宫廷乐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借民间曲调为宫廷谱写乐章,正充分表明诗人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又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自能激水成阴气,不虑今年寒不寒。

这一首词中,诗人描绘了歌舞的热烈气氛,从而反映了盛唐时代人民的安乐生活。

第一句,诗人描写了歌舞者的装扮:身上穿着锦绣的衣装,额前裹着美丽的巾帕,头上戴着用珠宝缀成的花帽子。这是多么华美的装饰!而诗人的笔触又是何等地细腻!

第二句写道:唱的是异族之歌,跳的是骑马之舞,真是耐人观赏,令人耳目一新。这一句既叙写了歌舞的形声,又表达了个人的观感。它说明本词中的歌舞绝非轻柔、委婉、婀娜、婆娑的轻歌曼舞,而是强劲有力、热情奔放、充满激情的异族歌舞。

第三、第四两句则进一步说明“苏摩遮”的艺术魅力和唐朝皇恩浩荡。老天到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地会激荡水流,使之蒸发、升华,而形成浓重的雾气或雨露,重新洒向人间,因此,人们不必去忧虑今年是否寒冷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宇宙间一年四季的变化总是在不停运转的,过了秋天,冬天自然会到来。今天,远方客人带来这么多我们从未见过的、精彩的歌舞节目,那就让我们尽情享受,一饱眼福吧!何必再为冬天是否寒冷而担忧呢?试想,一场歌舞的热烈气氛竟会使观众忘却切身的利害问题,其艺术效果之强烈是可想而知了。诗人没有正面地描写观众狂呼、吆喝的场面,但我们却从这最后两句的叙写中体会到了。诗人这种艺术构思确是非常巧妙的。

山鹧鸪

苏颋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又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愁多人易老,断肠君不知。

山鹧鸪,曲调名,原为效鹧鸪声而作,故名,多表现愁苦之情。这是两首思妇闺怨词。

先看第一首。开头写闺中思妇独自愁的原因:丈夫远征戍边长久未归。玉关,即玉门关,唐代诗歌中多借指西北遥远的边塞。因此,带有征夫远戍思归,或少妇闺中相思的凄凉色彩。一个“久”字,会引起读者很多联想:“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少小离家老大回”。也说不定“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次句正面写女子的愁思。离别愈久,相思愈烈、愁苦愈深。“空”、“独”极写她的孤独、寂寞、空虚之感。第三句是写景,秋夜的寒霜打湿了阶上的青苔。“寒露”即秋霜,点明季节;“湿青苔”又暗示夜深。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最容易牵动人们的离愁别绪,清冷的秋夜更是游子思妇最难熬的时光。这女子整夜不能寐,披衣起徘徊,玉阶空伫立。丈夫走后,她茕茕独守空房,庭院里长年少有行人,又无心打扫,已长满了青苔。这凄清冷寂的气氛,衬托了闺妇的愁思。尾句是说,久别相思,蓬乱的鬓发已经变白。“蓬鬓”,可以想见丈夫走后,她已无心打扮,不事梳妆。“秋”字见出作者炼字的匠心。古人常以秋霜喻白发,此句“秋”字,不仅暗隐“霜”字,妙喻白发,还暗示了人的年老衰残。这两句以秋景烘托、渲染人的愁思,情景交融,妙合无间。上句写秋夜,不言“秋”字而日“寒露”,化虚为实;下句喻白发,不用“霜”字而日“秋”,以虚代实,可谓神奇之笔。

前一首写秋思,后一首则写春愁。可以作为一组诗来读。青楼,指闺阁。莺歌燕舞,百花盛开的明媚春光里,闺中少妇独坐青楼,正是黄昏日暮。“坐”,隐隐露出女子的寂寞、空虚,百无聊赖。“晚”,在此稍作活用,来写“坐”的时间已经很长,直到天晚。第三句点出女子的愁苦,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这“愁”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无法排解。缘何如此呢?多清自古伤别离,原来是思念久别的夫君才使她柔肠寸断。“断肠君不知”,如思,如怨,如泣,如诉,是无可奈何的哀愁,是难排难解的相思。这首词初读似平淡无奇,然仔细品味,则可知作者是以乐景写哀。即用“莺语百花”的良辰美景来烘托、反衬人的忧思愁苦之情。满园春色,却无心欣赏,反而引起女子的愁断肠,这就更突出了思妇孤寂、忧愁的心绪。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这两首五言短篇,精练含蓄,词浅情深,似信手拈来。以自然景物烘托、渲染思妇愁情,景语情语,浑然一体。两首立意相同,却又毫无雷同之感,可看出这位初唐“燕许大手笔”的诗才。(苏颋封许国公,当时与燕国公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好时光

李隆基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此词见《尊前集》。《词律》等定为唐玄宗所制,即以结尾处“莫负好时光”末三字为词调名。词为双调,上、下片各四句,共四十五字,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史称唐玄宗(李隆基)好诗歌,精音律,多自制曲,有《一斛珠》、《荔枝香》、《雨淋铃》等词,今传者仅《好时光》一首,细玩词意,当为早期所作。

这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赠人之作,显然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意而写给女方看的。词的上片重在描写,极力使用形象化的语言以刻画女方外貌、体态之美。下片重在抒情,向女方一再倾诉爱慕之心、祈求之意。语言平易自然,不加雕琢,纯系脱口而出,可看出是受了民间文学的影响。

上片先从写女方的发髻入手,再写脸庞、肤色,最后写到眉毛,很有次序,是文学作品常见的写法,也符合人们审美的习惯。“宝髻”,指装饰着珠宝的发髻,可见不是平民女子。“宫样”,宫中流行的装束服饰等式样,往往代表着一种风尚。如唐代宫女曾好作高髻,为当时妇女所仿效。故唐人诗有“高髻云鬟宫样妆”、“宫样梳头浅画眉”等句。这里是说按宫内流行的式样梳就的宝髻非常漂亮。“偏宜”,最合适(合乎时尚)不过了。“莲脸”,像盛开的莲花那样“娇滴滴越显红白”的脸,极言其鲜艳娇嫩。“体”,躯体、形体,这里当系指肌肤。“红”是肤色红润,“香”是青年女子体内散发出来的气息,标志着青春活力。“黛”,一种青黑色颜料,古代妇女常用来画眉,故女子之眉称为黛眉。“张敞”,西汉人,官京兆尹(京城行政长官),曾为妻画眉,传为佳话。“天教”,天生的或自然形成的。这两句写女方长眉入鬓,丽质天生,不借助于人工修饰。上片四句,描摹女方体态、容貌,笔力集中在头和脸部,画面清晰,且颇有层次。

下片抒情,用的却是反复叮咛的口气。“倚”,倚仗、倚恃。“倾国”,倾覆邦国。语出《李廷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里是在夸张其词地形容美女的魅力,后因以“倾城倾国”指代绝色女子。如《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嫁取”,即嫁得、嫁着。“取”,助词。这四句放在一起是说,不要自以为年轻美貌而目空一切。应当趁着青春年少时,嫁一个有情有义的如意郎君,去共同缔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至于“有情郎”是谁,那当然是作者自己了。一个“倚”字,透露了消息。或由于那女子自恃美貌,过于高傲,遂有此敦劝和嘱咐。总之,此词上片纯属正面着色,极尽渲染;下片于反复叮咛中微露怨意,感情较为曲折。

有人曾谓此词疑亦为五言八句诗。如句中“偏”、“莲”、“张”、“敞”、“个”等字,本属和声,并非实字。若去掉上述和声,则就成了如下八句:“宝髻宜宫样,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若按《全唐诗》注所谓“唐人乐府,原是律绝”,证之唐人早期词多与绝句有渊源关系,或词的本身即是稍加变化的绝句,则此说自亦近理。

阿那曲

杨太真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

这是杨太真(即杨贵妃,小名玉环)仅有的一首传世的词。阿那,即婀娜。《阿那曲》,原为七言绝句,押仄声韵,一、二、四句有韵,平仄则较古绝灵活。词为单调,同一词调,其平仄、韵脚亦不尽一致。唐人以入乐府,宋人称为《鸡叫子》。关于此词起源,旧题谓最早系由杨太真作此曲。万树《词律》以此调未被收入《词谱》,疑即《纥那曲》之转音,因《纥那曲》亦绝句衍化而来,两词有相似处。徐士俊《古今词统》认为此系曾善舞者张云容作。又徐钒《词苑丛谈》载:“姚氏月华随父寓扬子江,与邻舟书生杨达相遇,见杨达《昭君怨》诗,爱之,私命侍儿乞其稿,遂相往来。一日,杨偶爽约不至,姚作《阿那曲》”。按姚词与杨太真此词平仄相去甚远,且与舞艺无涉,自不足据。此词出处虽尚无定论,但它脱胎于绝句,则是无疑的。

同类推荐
  • 环球文学朝圣

    环球文学朝圣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世界著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有关文学故事,内容生动活泼,适合青少年作为课外读物阅读。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 生命的年轮

    生命的年轮

    张钧编著的《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散文集。精选了作者多年创作的散文六十余篇,描写了作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家人、朋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反映了作者对家人、朋友深沉的爱,对孩子寄予厚望,对生活和工作的执著。《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里的散文意象纷呈异彩,想象出奇,展现了他内心一个很广阔的心灵世界,作者的造意功能开拓了他散文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
  • 神秘的海洋生物

    神秘的海洋生物

    本套美绘青少版系列图书旨在培养青少年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拓展青少年的阅读面,知识面,从而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综合素质,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图书配有精美手绘插图,使阅读不在乏味,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愉悦,并从中体味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渣系统神攻略

    快穿之渣系统神攻略

    吴奈(本文女主),一名大学毕业生,从小学习芭蕾,专修经济学学位,课余时间学习跆拳道。因身份、长相、身材、气质十分符合女配们or男配们或者女主们or男主们的资料,被无耻的系统绑定,然后无奈的开启了/(ㄒoㄒ)/~~苦逼的穿越之旅。(会涉及到各种类型小说,呃,尽量不苏)(⊙v⊙)嗯,大概就是酱紫。
  • 一许轻安

    一许轻安

    一年前,她一袭红衣毁尽天下;一年后,一身白衣为爱的人再覆天下,可是,那又如何?得到的不过只是一场又一场的骗局。最终一滴泪落入水中,幻化成人,再守护自己爱的人。
  • 踏破苍穹啸九天

    踏破苍穹啸九天

    一枚戒指一个美女,为他创造了一条奇迹绚烂的路程
  • 弃儿汤姆·琼斯史

    弃儿汤姆·琼斯史

    《弃儿汤姆·琼斯史》是英国小说家菲尔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对人性善恶有这深刻的描绘。琼斯是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也是故事中唯一一个真正正面的形象,其所勇敢追求爱情的过程,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管经历了多少不幸,最终还是收获了幸福。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羁绊之刃

    羁绊之刃

    李信树,一个用脑子靠技术的游戏玩家。有一天信树悄悄的回到那个阔别数月游戏世界。表面上的信树嬉皮笑脸,放荡不羁,实际上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实力,在他成为身边人心目中的谜题时,一系列惊天的秘密被逐一挖掘出来。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高自由度的玩法,每个玩家都可以通过技能编辑器改编自己的特色技能,每个玩家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细腻的观察,精准的判断,孤注一掷的决心,是评判两者之间胜败的最关键因素。
  • 太公金匮

    太公金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淡然人生

    重生之淡然人生

    本书因为写的太过失败,重写后已上传,更名为《无奈重生的70后》,请各位书友观看!
  • 青春已逝爱已沉沦

    青春已逝爱已沉沦

    本书流水账,本书不靠谱。本书千字党,本书常断更。本书会让你哭死!是的,真的哭死去!小心啊,看到那个血手印了么?血淋淋的证据啊!唔,别收藏;唔,别推荐啊;唔,千万别点击;唔,一旦你进行了以上操作后悔别怪我!
  • 末日人

    末日人

    末日来临,人性被发挥出了极致。不屈的挣扎只是痛苦的延续,偏偏所有人宁可受尽折磨,也不愿脱离苦海,甚至友情赞助别人诺亚方舟的船票。在这样一个恐慌的时代里,究竟哪儿才有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