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500000033

第33章 唐词篇(32)

此句究竟如何理解才能“可无疑”而“通”呢。拙见以为“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分明是作者在工笔描绘一幅睡美人图。“小山”是指眉,和“春山”’远山屏山一个意思,只是表现在眉上的感情有细微的差异。“金”应该是指“额黄”(“金”字实为理解此句的关键,汪藻《醉落魄》“佳人半露梅妆额”,就是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由于“山枕隐浓妆”(温词《菩萨蛮》第十四首),经过在枕头上的揉擦,眉黛变得重叠了,眉梢处的黛色擦掉了,故“远山”变成了“小山”。额黄也有所脱落,有一块(明)没一块(灭)的。这句是写眉与额,正好和下句之写头发和面腮相承接呼应,又为“懒起画蛾眉”的张本,眉黛弄得重叠了,才需要重新描画。至于“小山”解作“眉山”以后会和“画蛾眉”有相重复之嫌,拙见以为不仅不重复,而且也是必要的。因为“小山重叠”是现象,而“画蛾眉”是动作,只有眉黛弄糊了才要重画,刚好前后照应。更为重要的是此词共八句,前六句的描写全部环绕着一个“妆”字开展铺叙的,层次非常分明。眉黛坏了(小山重叠),额黄脱落了(金明灭),头发蓬松得快垂到脸颊(鬓云欲度香腮雪——雪,形容脸蛋的白嫩),尽管懒洋洋的,还得起来梳妆(懒起画蛾眉——画蛾眉是以局部代表整个梳妆),梳妆完毕后就对着镜子检查一番(照花前后镜——前后镜,是用两面镜子前后打着照,为了检查脑后的头发是否梳理得合格),完全顺理成章,步骤不乱。如果“小山”句是写围屏,与全词大有“风马牛”之感。

末二句“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结束得看似华丽,实则无限伤心。新的丝绸小褂上刚刚用金线绣上双双对对的鹧鸪,多么漂亮的衣服,加上前面的“弄妆”,已打扮得跟花朵一样的美丽,可是“谁适为容”?她的爱人连鹧鸪的叫声“行不得也哥哥”也挽留不住,已经离开她了,她孤独,寂寞,空虚,生活中失去了精神支柱,每天除了例行的梳妆打扮以外,没有任何活力,她感到尽管天天打扮得漂漂亮亮,还不是像绣在褂子上的金鹧鸪一样,都是缺少生命的东西,简直已把自己视为“行尸走肉”一般,岂不悲哉。《栩庄漫记》却讥讽这两句是“用十个字止说得襦上绣鹧鸪而已”。这是只作了浮面的理解而答出了草率之谈。张惠言《词选》认为此词的主旨是“感士不遇也”,未免深义周纳。

又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这首词通过描写梦境,反映出一个年轻女子淡淡的哀愁。上片首力描写其居处环境优美雅洁;下片抓住细节描写女子庄重的衣饰打扮。卧室的雅致、陈设的精美,服饰的华贵、钗环的富丽,绮靡浓艳,正是温词的特色。

起首二句描绘闺中的陈设和女子的恹恹春梦。一连罗列水晶帘、玻璃枕、鸳鸯锦三种器物作装点,不觉得平板呆滞,其他陈设的玲珑精致从此即可窥见全貌。同时也可窥见女主人公的高雅情操。“暖香惹梦”着意点染,顿使卧室充满生气。那用香炉熏过的鸳鸯被温暖生香,自然使女主人公进入幽远飘缈的梦境。一个“惹”字,极其绝妙,个中生发出多少旖旎的梦思和绮丽的幻想。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紧承“暖香惹梦”,自然叙写的是梦境。一说是写女主人公梦醒时所见到的楼外朦胧景色,虽也说得通,但解作梦中所见更觉富于幻想意昧。写到这里,不禁想到词人另一首词所说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这位女主人公大概也像此中的女子一样,常常倚楼眺望,思念着远方的离人。“江上”十字,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江岸柳树迷蒙如烟、朦胧一片;拂晓之际,月残雁飞。正结队北飞的大雁,触动着女子的心扉。个中真正的情愫是意在画面之外:冬去春来,飞往南方避寒的大雁如今正连夜返回家乡,唯独自己久久思念的梦中人远出未归。是梦中,是实境,对于苦苦思虑的她,已无从分辨。正如陈廷焯所说的:“飞卿佳句也,好在全是梦中情况,便觉绵邈无际。若空写两句景物,意味便减。”(《白雨斋词话》卷七)整个画面淡远,富于诗意,只见雁飞,不见人归的无限怅惘,自然而然见于画面之外。诚难怪有人说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从此脱胎而来。薛道衡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给此词以很好的启迪。词人借助景物的烘托,宛转地透露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下片正面夸饰女子服饰的多彩、头饰的多姿,同样具有含蓄深婉之妙。“藕丝秋色浅”写衣着,“藕丝”指衫子。在温氏的《归国遥》中有类似描写。“人胜参差剪”,人胜乃女子头上似人形的饰物,缀于钗上。梁宗懔《楚荆岁时记》记载:“人日剪彩为人,或缕金箔为人,亦戴之头鬓;又造花胜以相遗。”所以,人胜又称花胜、春胜。

唐时有人日(正月初七日)剪戴花胜迎春的习俗。这两句重在写实,色彩绚丽,有人觉得此二句词境“浓得化不开”,然折入末二句,则于浓丽之中透出一点清新之气。

末两句着重神韵。双鬓簪花,中有距离,故曰隔。着一“隔”字,则两鬓簪花如画。词人不直接说花而说“香红”,是从花的气味和颜色着笔。“玉钗头上风”,承上再写女子的头饰。最后缀一“风”字,不只使两鬓之花香微微飘浮,而且使人觉得连玉钗上的人胜也似乎在春风中摇晃不已。这里“风”是名词用作动词,意即头上的玉钗缀着人胜,随着人的走动而颤巍巍摇曳生风。

下片写女子的衣饰、头饰,完全借助衬托手法,使人可以想象她的美好的外形。有人说下片“雕缋满纸,羌无情趣。”其实,一味地渲染女子的美貌及动作,更加衬托出她的孤独哀怨和悠悠梦思,词中对女主人公的无限同情,尽寓之于不言之中。

在结构上,上下片似不相涉,而实则“香红”与“暖香”相映射,“风”又与“江上”相呼应,前后脉络清晰,神理贯通,浑然一体。

温庭筠在词中常常借助写景物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此词之妙就在于借景物作烘托。“水晶帘里”二句写近景,“江上柳如烟”二句写远景,“藕丝”四句写衣着和头饰。无论写景、写物,均以极其含蓄宛转的笔法,紧紧围绕人物的生活、情绪,暗示其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

又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此词写深闺思妇之离情。

上片写人记事。“蕊黄”两句为描绘语。“蕊黄”,谓色黄如花蕊,指额妆。妇人匀面。古惟施朱傅粉而已,至六朝乃兼尚黄。《升庵诗话》载:“后周静帝令宫人黄眉墨妆,至唐犹然。”观唐人诗词,如“额黄无限夕阳山”(飞卿诗),“儿时涂额借蜂黄”(李义山诗)皆其证也。首句富艳精雅,浓丽绝人,颇类大小李将军之“金碧山水”。“宿妆”二字犹为关键,与新妆相对,谓晨起未理新妆,犹昨日之妆。无情无绪的慵懒之中可见思妇昨日又是一夜相思。“隐笑”二字,使头两句化静为动,堪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掷杖化龙蜿蜒腾跃之效。“宿妆”清丽简淡,“隐笑”甜蜜温馨,而这一切又由碧纱相隔,可谓惝恍迷离,极类乎烟水迷离、云雾缭绕的“米点山水”。开篇两句,一静一动,一浓一淡,前句粗雕细刻,后句泼墨如云,使人立即感到这位被离思困扰、动人怜惜的伊人就在目前。

下面两句转为记叙语。碧纱窗里,思妇身着宿装,偶尔一个甜蜜温馨的巧笑,使她的思绪又回到了美好的记忆中。唐人酷爱牡丹,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暮春,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相见牡丹时”,言相见之时。帝城春暮,牡丹盛开,繁花稼采,十里飘香,车水马龙,倾城看花。粉葩烂漫的百花丛中,或许就是她先前那样的一个巧笑,于是他们的心中便埋下了爱的种子,从此便是花前月下,甚至于海誓山盟……牡丹盛开,其花灼灼,这是何等丰盛热烈;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又是何等温馨甜美。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暂来”句由扬而跌,喻相会之短暂,与“难得相逢容易别”(戴叔伦《织妇词》)相近。不知他是“二三其德”,还是“前夜浮梁买茶去”,总之,现在只有她孤寂一个,独守深闺。词人以乐衬悲,倍增其愁悲之情,令人不禁为之一掬同情之泪。

一首词,“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

(张炎《词源》)本词下篇换头,托物起兴,笔调虽由记事宕人写物,上下片俨然无关,然则内在神理意脉却连贯相通。碧玉翠钗(或许是当年的定情之物),双股歧分,自是兴中有比,喻两人相分,与上片结句之意暗合。钗上彩蝶翩翩而舞,这时思妇眼前一花,仿佛自己和所思也变成了粉蝶,双双对对,在可人的春色、骀荡的春风中,穿红绕绿,盘旋飞舞,飞舞……突然,两滴清泪洒在这翠钗之上。此两句押上声韵,迂徐曲折,表现出思妇睹物思人时哀怨缠绵、柔肠百转的心境。最后两句又转为抒情语。“心事竟谁知?”似欲一诉衷肠,而笔势一宕,却反跌出“月明花满枝”这一静谧的动像、莫测的境界。“枝”、“知”相谐,语带双关,虽取法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说苑·越人歌》),却妙有过之:月出中天,银光千里,鲜花满枝,花香浮空,极言怨恨之广;月色朦胧旖族,独月影斑驳陆离,花香缥渺无踪,又极言愁绪之杳眇深微。最后“枝”字煞尾,韵用平声,平和舒缓,富于时间的延续性,体现出如丝如缕、绵绵无尽、脉脉不绝的愁情。结句出语平淡而情韵丰厚,含蓄蕴藉,隽永有味,“非负雄才具大力者不能”(李渔《窥词管见》)。

展读全词,三次换韵,嘈嘈切切,琤琤琮琮,和谐悦耳,美不胜收;且针镂细密,妙合无垠。随着优美的声情,笔触如弹丸,跳荡洒脱,三次转换角度、游移观点:先写人,后叙事,再写物,最后又抒情;笔势开合有度,虚实结合:先实写自己的孤单落寞,再用虚笔双写悲欢离合,最后又以实笔单写自己的幽独恓惶,令人在优美无尽的遐思中,慢慢体味那如烟似雾、深入骨髓的离情别意。

又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这首词抒写怀人之情。全词纯作客观的描写,活画出多情女子因别而忆,因忆而梦,梦醒之后的情态。起句点明杏花、绿杨,当系芳春时节。春景春物,景色虽美,然人多离别,对于闺中独处的思妇,自然梦魂牵挂,黯然伤神。前二句词人从远处叙写,同“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一样笔法,关合本题在有意无意之间。“香”“雪”形容杏花色彩,前着一“团”字,更见杏花花蕾绽开、花朵丛集繁茂景象,再于“团香雪”前点缀“含露”二字,越发见出杏花的勃勃生气、清鲜芳妍。以杏花初绽,由红渐白,断定时值夜晚,似觉过于拘泥。

“绿杨”句写思妇梦中情事。因离别而思绪牵萦、时时悬念,故频频入梦,迷离惝恍。一“多”字,足见其梦魂颠倒、愁思萦绕。

“灯在”二句,写梦醒之后的慵懒之情。本来因离别而相忆,因忆念而入梦;一梦觉来,帘内之残灯尚在,帘外之残月犹明,而又闻晓莺恼人,其境如此,其情更哀!“觉来”句既与首句相映衬,又点明“绿杨陌上”系梦境,倍增惆怅,同时收束上片、启开下片。

换头二句极写觉来妆浅眉薄,百无聊赖,亦懒起梳洗弄妆。写思妇晨起后的情态,从“月胧明”到“闻晓莺”,直至既明而“褰翠幕”,一段多么难熬的相思长夜。梦既醒,辗转枕席,恹恹而卧,长久不起;既起后,又草草梳洗、淡淡浅妆,连眉也懒得画了,活现出思妇的慵懒情态和烦乱心绪。由芳春时节入梦,暗逗致梦根由,至此写到由梦别觉来所滋生的慵懒情态,徐徐写来,直到末二句,写偶临妆台,对镜而照,忽又思及宵来之梦,情不自禁地自怜自叹,空负此美景良辰!春梦关情,意谓梦中情事牵系,中间着一“正”字,“凄凉哀怨,真有欲言难言之苦。”(陈廷焯《白雨斋词评》)末句突出写人物形象,欲言而未明言,耐人寻味。“蝉鬓”是当时女子的一种发型,《古今注》云:“(魏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故曰蝉鬓。”蝉鬓本已极薄,又缀以“轻”字,足见面容之憔悴、鬓发之稀疏。如此容颜,绝非一朝一夕春梦关情所致,分明是长期相思折磨、梦思牵扰的结果。正当春梦关情之际,又兼临镜顿感蝉鬓疏轻,个中隐情蕴蓄深沉。末二句十字皆属阳声,使声韵极其响亮。张皋文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正此词之特色。

又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词写怀人,精妙绝伦。首句“玉楼明月长相忆”含蓄蕴藉。或谓年轻女子送别之际,嘱咐情人外出后不要忘记这玉楼明月的佳期相会,永远记住玉楼中人;或谓送别之后,女子在玉楼明月之中苦苦思念情人,久久不绝;拟或二者兼有之,一对情人彼此想念,玉楼明月时时唤起双方的记忆。明月依楼,倍增离恨愁绪,无论是“何处相思明月楼?”

同类推荐
  •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每一篇论文的作者在围绕共同主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都在各自领域对主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诠释。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 冬日的恩典

    冬日的恩典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多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其细腻的笔法诗意地描绘了自己对常见的、失去了地方特性的小城市的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是诗人通过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 天正蒙蒙亮

    天正蒙蒙亮

    《天正蒙蒙亮》主要收录了思念、恋你、爱情曲、雨中有只蝴蝶、玫瑰与雨露、爱之湖、爱的印象、太阳雨、当阳光再次照亮我梦的胸膛、我愿笼罩在你爱的光环、喜欢你那撅嘴的样子、小溪淌着爱情的曲调、在树下我听喜鹊歌唱、这一个眷念我永远珍藏——献给爱的赞歌等内容。
  • 东京大审判

    东京大审判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书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
热门推荐
  • 痞子神迹

    痞子神迹

    犹如莱茵河畔的旋律,萦绕在心头。亦如来自天上神曲,让人流连忘返...每一场情节,何不是一个优美的音符;每一个故事,何不是一曲动听的歌谣;每一段旅程,何不是一场华丽的冒险。过了孩童般的心性,生活也是种无聊的日子;偶然突发奇思妙想,一场幻梦即将上演...(曾经多次尝试提笔,墨水少之可怜,尔今厚着脸皮、续写文章。望给予多多关怀以及关照。)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

    本书从风的形成、分布、种类、特征以及它的利用与危害做出了全面的解释与分析。
  • 大掌门人

    大掌门人

    师傅年事已高决定退隐,将掌门之位传与我。魔教在传位大会之时突然袭击本门,一名蒙面人偷袭师傅,我舍身替师傅挡下毒掌。师傅命我的三名弟子带着重伤的我离开,他留下缠住魔头…魔头接近了,河边唯一的小舟只能再承载一人,三名弟子都争着留下阻挡魔头。我必须在此刻做出抉择,在三名弟子中选一人护送自己离开。三名弟子分别是:大弟子傅红雪,果敢,攻无不克,擅长外门功夫。天赋武功,火焰刀。二弟子周芷若,阴柔,内力绵长,擅长修炼内功。天赋武功,九阴白骨爪。三弟子夏雪宜,奇诡,攻守兼备,擅长内外兼修。天赋武功,漫天花雨。我...该如何选择?本书慢热,前期虐主严重,后期为爽文,不喜勿看,勿喷!!!本书企鹅裙:69625864
  • 誓死缠绵:女人,有种你再逃

    誓死缠绵:女人,有种你再逃

    莫名其妙地和最受女生痴迷的黎熙杰XXOO了。却得知,他和别的女人有纠葛。自尊的她带着残破的身子远离……贺卡忒的诅咒,阿芙洛狭式的泪滴。也许吧,相聚就注定分开。可是,那注定的结局,却是残忍的……命运的作弄,美杜莎的悲剧。当沫沫终于接受了温璃的追求,他……却再一次闯入她的世界…
  • 帝王盛宠,妃不可逃

    帝王盛宠,妃不可逃

    一朝穿越,她成了扫地的小宫女,又莫名遇上让她脸红心跳的家伙,知道了这个小宫女的尴尬身份,心一横,干脆跟他出征。打了胜仗恢复了身份,却沦陷在那家伙的眼神中,帮了他半天却被别家公主盯上,心再横,干脆离家出走。可刚走出一道门,那家伙就挡在了她面前,“小丫头,你往哪儿走,一年上演N多次的戏码,咱就省省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渤海考

    渤海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远的琴音

    永远的琴音

    《永远的琴音》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传奇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24篇故事,有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既有当代题材,又关注了历史。有古今异事,有家长里短,有怪案奇破,有军事传奇,有朋友义,有恋人情,多角度,多侧面,映射出了人生百态,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离歌成殇

    离歌成殇

    或许有人问:活着是为什么?而我只能笑着回答:只为你爱的那个人的一句承诺。十七岁那年夏千歌因为小时候的一句承诺,来到偏远的小镇,寻找那个许她一生承诺的小男孩,只可惜我们再也回不去从前,回不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我们终究会被长大的现实而打败。爱因为不能拥有而深刻,梦因为不能圆而美丽。离然如果当时的我告诉你我的名字,你现在还能记起我吗?
  • 像个孩子

    像个孩子

    《像个孩子》以校园题材为主,以清新、唯美、细腻的笔触,表达了90后少女对爱与希望等人生问题的看法以及思考,内容涉及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方面。
  • 12星Love奇妙故事

    12星Love奇妙故事

    大家好!我是薛落沫!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介绍一下角色吧!光明女神:薛日黑暗女王:暗月未记忆的公主:薛日落沫(白羊)薛日落雯与薛日落依(双子)薛日落雅(金牛)薛日落娜(狮子)薛日落诗(巨蟹)薛日落晴(双鱼)失去记忆的公主:暗月情雨(处女)暗月情花(水瓶)暗月情慕(射手)暗月情萱(天蝎)暗月情塔(天秤)暗月情欧(摩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