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500000023

第23章 唐词篇(22)

又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钱塘江在杭州湾人海处,江口成喇叭形,向内逐渐狭窄,每当海潮涌进江口,水势受阻,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潮势最猛,潮头高达3.5米,成为罕见的自然奇观。这首词就是写钱塘海潮。

首句写涛声。绘钱塘涛声,诗家多用比法,或“声如雷霆”,或“声如金鼓”。刘禹锡却别辟蹊径,只一个“吼”

字,奔腾咆哮之势立现,与李白写黄河“咆哮万里入龙门”同一机杼,移情于景。接着写潮势。钱塘潮最惊心动魄处就是“潮头如海立”之壮观,作者选取了这个镜头,只“头高数丈”四字便写出了潮涌的雄奇之势。可谓惜墨如金,举重若轻。数丈高的浪潮,惊天吼地而来,撞击着江口两岸的龛山、赭山。“触”字紧承“吼”字,更赋于自然物以生命力和感情,令人想像,是一头怒吼的巨龙,猛触钱塘江的大门。历代作家描写钱塘潮,无不极尽夸张、形容之能事,状其排山倒海之势,如“涛似连山喷雪来”(李白)、“怒涛卷霜雪”(辛弃疾)、“来疑沧海尽成空”(潘阆)等。而这首词刚刚写到第二句就落到“回”字上,戛然而止。后面两句就全写潮退了:片刻间潮水退入大海,只留下一处处雪堆般的沙堆。这种构思命意何在?若是只在描写涌潮的奇伟壮观,表现一种豪迈气魄,那么,后半文字全写潮退之速、沙堆如雪,又作何理解?七言绝句的重心大都在后半,又全在第三句上着力。“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发之,盛唐多与此合。”

(《唐诗别裁》)其转换之妙全在第三句。刘禹锡这九首《浪淘沙》词,多是如此。前两句或起兴发端,或比兴兼用,或寓情于景,到第三句,笔锋一转,便是要托出全篇旨意。如“如今直上银河去”(其一)、“无端陌上狂风急”(其三)、“美人首饰侯王印”(其六)等句都是一篇之转舵处。这一首前两句写潮涌吼地触山声势,第三句急转直下。“须臾”极言潮退之速,尾句“沙堆似雪堆”更给人顿时全非之感。以排山倒海之势须臾顿消,寓人间事物瞬息万变之理,这就是此篇主旨。作者亲身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的突然失败,也冷眼旁观了嚣张一时的权贵们销声匿迹,皆情同此理。刘禹锡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善于以敏锐的思辨能力,从千变万化的自然风物中悟出哲理,写下了许多寓理于景的名篇佳句。前人评他的诗歌是“以意为主”(《唐音癸签》)擅长以物达理。他自己说要“境生于像外”,而且他笔下的景物往往是意中景,善用虚景藏情。这首词即用此法,恐非记游观感之作。

又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是《浪淘沙》九首的第八首,前七首都是从某一特定景物起笔,依次写了黄河、洛水、汴淮、鹦鹉洲、濯锦江、江湾澄洲和钱塘潮涌,一首一意、各有兴会,又不离“浪淘沙”题意,回环咏叹,隐约其言。这一首却是通篇围绕词题“浪淘沙”,以沙里淘金为喻,抒写作者的迁谪之感,愤世之慨,可以看作这-抒情组曲的高潮,代表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开笔气魄不凡。两个坚定有力的否定句,表达了诗人对坎坷命运、不幸遭遇的愤怒抗争。想当初,反对政治革新的宦官权贵在唐宪宗耳边进谗,掀起一场政治风波,一时黑云压城,浮谤如川。贬官外放后,宪宗又颁下“逢恩不赦”的苛酷诏令,要让刘禹锡等人沙沉浪底,永无出头之日,真可以说是“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了。然而,刘禹锡这位坚强的政治家、思想家,并没有为残酷的打击和长期的压抑所屈服,他是身沉而心不沉。“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就是对谗言的蔑视,对前途的自信和对谪迁的达观。诗中采用了民歌中常见的排迭形式,在“莫……”的排比句式中,“道”与“言”、“如”与“似”同义而又避复;“浪”与“沙”、“深”与“沉”词性相同,字形相近;“谗言”、“迁客”又词意关联。上下两句似对非对,整齐而又有变化,兼得民歌和文人诗之妙。诗人这种无畏的精神、刚强的意志是基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后两句就用沙里淘金为喻,揭示了作者从自身遭际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正像沙子终究埋没不了真金一样,千淘万漉真金自现;横遭诬陷,含冤受屈的正直之士,尽管历尽千辛万苦,终将战胜邪恶,得以平反昭雪,大白于天下。“狂沙”喻政敌,“真金”况自己,“千淘万漉”喻自己经受的长期折磨。这同前面的“如浪深”、“似沙沉”照应关联、似断实连,巧比妙喻,耐人寻味。意思是说:那些迫害他的政敌,原以为他会像沙沉江底一样倒下去,而诗人却坚信自己是不可磨灭的真金,那些得逞一时的权贵才是终将被历史长河的大浪淘尽的“狂沙”。

这首词比喻奇妙、立意精警。通篇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却又句句不离形象的比喻,使诗意化的形象同哲理性的议论融为一体。作者从长期的贬谪经历中总结的真知灼见,又吸取了民歌中善用比兴表达哲理的艺术营养,才锤炼出如此理趣浑然的警策之语,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寓有哲理美、诗意美。“浪淘沙”三字巧妙贯穿、排比回环、浅而不俗,又造成结构上的整饬回环之美,加强了言情达理的艺术效果。

江南春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江南春》是一首描写闺情的七言绝句,从形式和内容看,它和唐诗中七绝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没有标题,却标上《江南春》这个词调名,遂被派定为“词”。崔令钦《教坊记》没有著录这个名字,而《花间集》中也没有第二首。清人《填词名解》云:“梁,柳恽《乐府》:‘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而宋寇准词有云:‘江南春尽离肠断。’词调遂名《江南春》。”《词律》收《江南春》

一调为三十字,亦以寇准词为例,并无二十八字七绝这一体,可见前人也未把刘禹锡之《江南春》作为词看待。这种例子,如李白的《清平调辞》三首,或列之词,或著于诗,并无严格之界限,这首亦然。

诗的开头著“新妆”一词,很容易使人想起李白的《清平调辞》的句子:“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新妆”二字有二个意思:一是与宿妆相对而言,一为时世之妆。这里是二者兼而有之。“宜面”,说的是脸部的化妆。用一“宜”字,显示这个化装是大有讲究的,既合乎时宜,又适己之容,也称心如意,入时而适称,浓抹淡施,适时而宜人,故用“宜面”二字。从“新妆宜面”四字来看,这不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妇女,必然是华门之少妇,在晨妆之后下了“朱楼”。“朱楼”显贵之家也。少妇的这副时世装束、粉黛兼施,谁与为容?诗里没有说,但“深锁春光一院愁。”一个“愁”字,传达的是少妇的内心空虚和孤寂。“春光”是写当春的景色,反映的却是少妇惜春的情绪。重门深院“锁”住了春天风光景色,却约束不了少妇内心的活动,所以当少妇“下朱楼”的时候,感受的不是春的明媚,而是“一院愁”。愁满一院,又在深锁之中,说明其愁怨之深,内心之孤寂,无可与诉,以故百无聊赖地行到中庭,数起花朵来。

“数花朵”为什么?一般地说,为爱花、惜花、赏花,这是人之常情;但更有深层的意义,即关心花的荣衰的命运,亦即关心人生的荣衰。她把惜春的心情寄托于“数花朵”上,用以排遣内心的空虚和寂寞的情绪。最后一句突出地描写少妇之美貌,与第一句相呼应。她的美貌,如同美丽的花朵,所以使蜻蜓也难以识别,竟飞到她头上,错当作鲜花了。“蜻蜓飞娠玉搔头”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不说少妇容颜美丽动人,芳香扑鼻,而写蜻蜓飞到她头上,成了“玉搔头”(用玉精制的头饰),可见其姿容绝伦了。这比正画描写,更具有形象性。

这首词,主要描写闺情和少妇之美,但联系刘禹锡政治上的坎坷遭遇来看,也可以从他“深锁春光一院愁”中,窥见他内心的苦闷。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词写作的年代,大概是在诗人出任杭州刺史以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卸任苏州刺史以前(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这一段时期。(见王汝弼《白居易选集》,291页)这时白居易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白发苍苍,但被贬谪的忧惧创伤已经愈合,生活安定,心情舒畅,在杭州和苏州这两个经济繁荣、景物秀丽的城市中,经常与歌妓交往,有《听琵琶妓弹略略》、《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代卖薪女赠诸妓》等诗作,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花非花》是一篇描写歌妓容貌和生活的诗,既写出了歌妓姿色的美丽,又写出了她生活的特征,还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后人采用《花非花》作为词调名,系即采此词首句而得。此词前四句皆为三言,后两句为七言。

“花非花,雾非雾。”这两句描写歌妓的容貌如花一样美丽,但她却不是真的花;她风姿绰约,体态轻盈,像雾,像仙女,却不是真的雾。“雾”与“婺”同音,婺为婺女,也叫女宿,指明歌妓为女性。“雾”与“婺”谐音双关,既指云雾,又指婺女。

“夜半来,天明去。”承上句,写歌妓的生活。既说女宿(星座名)夜半在天空出现,天明在天空隐去;又说歌妓晚上来,天亮后离去。她们的生活是供官僚玩乐,既不同于一般妓女,也不同于妻子。这也是以写星来写人,语意双关,名为写星,实为写人。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描写歌妓来去匆匆,相会之时短暂,相别之时长久,流露出诗人对歌妓依恋、怀念之情。这两句用了比喻,以“春梦”比喻相会之时短暂,以“朝云”比喻去后无影无踪。“梦”

和“朝云”,见于宋玉所写的《神女赋序》和《高唐赋序》,写楚襄王梦中与巫山神女幽会的故事,以后人们就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喻男女的幽会。

《花非花》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词作,形式短小活泼,运用双关和比喻的手法,将歌妓的神韵描写得缥缈而形象毕肖,将诗人无限爱慕留恋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所以杨慎在《词品》(卷一)中说:“白乐天之词,予独爱其《花非花》一首,盖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花非花,雾非雾’,虽《高唐》、《洛神》,奇丽不及也。”因为诗人“因情生文”,又写得空灵,所以使这首词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成为唐词中的千古绝唱。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一首在词坛上久享盛名的小词,而且饮誉国外,日本人近藤元粹说:“诗余上乘”,就是说它是词(词又名诗余)中最好的。徐士俊《古今词统》说:“非生长江南,此景未许梦见。”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说:“较宋词自然有身份,不知其故。”沈之评论,调子比较低一点,所谓“不知其故”,也许是指没有明白它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佳妙吧。这一联确是此词的精华,它描绘出一幅绚丽多采的江南风景。如果去掉了,这首词就不复存在。

我们不要以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诗人,就不敢挑剔它的毛病,大书法家会出现败笔,大文学家也不可避免会出产次品的,本不足为奇,人无完人吆。问题在人们把白氏宝库中的燕石当作美玉。

同类推荐
  • 大风歌:风之扬

    大风歌:风之扬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心随万物转

    心随万物转

    改变针对同一题材密集叙述的手法,多视角、多层次、多色彩地呈现自然之美,因情生文,率意以言,思想与理性之光闪烁文字之上。
  • 红楼梦研究杂记

    红楼梦研究杂记

    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尤其是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揭示了这部名著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同时为我们解析了人物各自将要面临的各种命运。文中所持的观点,会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是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生命的年轮

    生命的年轮

    张钧编著的《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散文集。精选了作者多年创作的散文六十余篇,描写了作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家人、朋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反映了作者对家人、朋友深沉的爱,对孩子寄予厚望,对生活和工作的执著。《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里的散文意象纷呈异彩,想象出奇,展现了他内心一个很广阔的心灵世界,作者的造意功能开拓了他散文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
热门推荐
  • 我想我们在一起吧

    我想我们在一起吧

    青春,那么美好,谁愿意去破坏?未来,那么美好,谁愿意离你而去?就让我们这样安静的度过以后的日子!
  • 废柴重生之黑耀残爱

    废柴重生之黑耀残爱

    她,曾是世界金牌杀手,为了年迈的外婆的病,便去了传说中冰晶洞的中心寻找晶华却丢失了自己的性命而穿越到了另一个强者为尊的大陆,玄月大陆。可令她郁闷的是,穿到哪不好,偏偏穿到了一个废柴小姐的身上。鄙视,嘲笑,轻蔑的目光让一直高傲的她不甘心!废柴的称号从来都不可以是她!她是女王!是掌控所有的女王!她要颠覆所有…………
  • 夜伴尸语

    夜伴尸语

    恐怖汹涌来袭,悬疑逐日升级,这里等着你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和主人翁陆羽一起走进黑山森林,走进悬念叠生的暗夜!
  • 寻找前世的我

    寻找前世的我

    我从来不信鬼神,不信人有前世来世,直到有一次我真的遇到了鬼,才开始思考有无鬼神。我长期练习内家拳,安静柔和的运动,使我的身心沉静下来,无意中动物本能得到极大恢复,产生了超常的直觉,常能预感很多事情,一次次看似的巧合,仔细分析后,却发现是神秘的必然。我因此开始相信人有前世,并开始寻找我的前世,不料引出了一系列历史真相、惊天秘密。
  • 流年两生引

    流年两生引

    上古神剑相继出世,她接连中奖。两世沧桑,她是惊世易冷的烟花!一段情缘,勘不破悲欢离合!两界飘摇,为何要血雨腥风?宿世因果,当断?当乱?可是相思入骨,谁拿情深乱了流年?
  • 旧爱律师猎捕妻

    旧爱律师猎捕妻

    一场误会的相遇让两人相识,一次次的偶遇,一次次的帮忙,当心慢慢的沦陷,当爱情慢慢的降临。经历重重,以为幸福的开始,结果一场婚姻,满身伤。初恋女友的出现,失去孩子的痛苦,过往经历的阴影,她选择放手,他后悔不已,决定重新追求经历一次不幸的婚姻之后,她是否还会有勇气愿意在接受他呢?
  • 杜环小传

    杜环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秦预

    秦预

    一具两千年前的完好女尸,“说”出了一个惊世预言——秦始王再度统一天下!
  • 超级剑修

    超级剑修

    古剑门的外门弟子,虽然天赋异禀,但前途迷茫。无意得到佛门秘宝,更是得到了《修罗剑法》《万剑之翼》的修炼法决,从此,古剑纵横,天命无双。
  • 极品帝妃:废材庶女太嚣张

    极品帝妃:废材庶女太嚣张

    前世新婚夜被情敌剔骨而亡,每世活不过二十,有仇必报的她王者归来,灭渣男渣女。当废材觉醒,身负上古神女之力,锋芒无人能敌。天界太子“要么进地狱,要么屈服”战神帝君:“一路杀戮,弃尽我所有扭转你的天命。”鬼君:“十万冤魂只为祭奠你”昔日惊艳六界的龙公主华丽归来,引动天上地下翻云覆雨,长达千年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