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500000020

第20章 唐词篇(19)

第四、五两句则是扣题。因“潇湘神”又称“潇湘曲”、“清湘词”,当初,它是民间迎神、送神的曲调。本词当是诗人为祭祀潇湘神而作。按,“潇湘神”即“湘妃”。传说尧有二女,名娥皇、女英,后都嫁舜为妃。舜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疑。娥皇、女英闻此噩耗,便追到九疑,望苍梧而泣,泪洒竹上,留下斑斑痕迹。最后,二妃投湘水而死。后人称她们为“湘妃”。故诗人在末两句表达了对潇湘神的无限悼念和追思。假如要问为舜帝而忠贞献身的二妃现时在什么地方,当此清秋季节,在零陵的郊野,便只能从那带露而透香的草丛中去寻觅她们的踪影了。事实上,我们知道,在草丛里,除了闪亮的露水和青草的香味之外,哪里能找到二妃的身影呢?这最后一句,似乎解答了前句“何处所”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把读者的思路引向一个辽阔而渺茫的空间,更充分地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悠长的愁情。在这里,诗人引用了美丽的传说,既增加了全词的艺术美感,又突出了全词的主题。而且,最后以“秋”字结尾,与第三句的末字“愁”遥相呼应,也加增了全词主题的表现。

又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此词承接前一首词中“二妃”的传说来展开全词。

开头也是三字迭句:留有湘妃斑斑泪痕的竹枝啊,泪痕斑斑的竹枝!两句吟叹,表达了诗人多么深切地怀念泪洒竹枝的二妃,对她们坚贞不渝的意志表示了无限的崇敬。

第三句则是诗人满怀深情的赞颂:竹枝上的点点斑痕,都寄托着二妃对已故舜帝的思念之情。斑痕数不清,这相思之情也无穷无尽。这泪痕是二妃留下的,但读者似乎感受到诗人也在落泪。词意无限凄婉。

第四、第五句则是在前三句铺垫的基础上,道出了本词的真谛:被贬斥而客居楚地的人,如果想要听《瑶瑟怨》一曲,那么,就等到潇湘夜色深沉、月光明亮的时候吧。试想,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之时,有人演奏着《瑶瑟怨》的乐曲。此时、此景、此声,岂不引发了被贬斥的异乡游子无穷的凄婉、哀怨之情?一首《瑶瑟怨》的“怨”正是诗人要在本词抒发的感情。

前一首词的“愁”、这一首词的“怨”,一“愁”一“怨”,遥相呼应,读来何等深沉、何等感人!

诗人在两首词中都成功地运用了移情入景的方法。无论是前一首词里从“湘水流”的无尽到“愁”情的抒发,或者是这一首词里从对“斑竹枝”的赞叹到“怨”情的表达,都结合紧密、过渡自然。此外,用三字迭句的开头,确能表达哀婉、深沉的感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刘禹锡的《潇湘神》二首,是我国早期词作中颇有影响的作品。游国恩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认为它“既流转如珠,又含义不尽。”这确是精到之见。

杨柳枝

刘禹锡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这一首词的主题是说,荣华富贵只能显赫一时,然而自然风光却是永恒长存的。头两句,诗人写道:昔日巨富石崇所建的金谷别墅,虽然豪华一时,而今,石崇已被杀,别墅的亭园也已颓败、荒芜,只有几只黄莺儿在任意地飞来飞去;铜驼陌上则依旧吹拂着阵阵春风。铜驼,用“铜驼荆棘”的典故。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从诗人对上述历史景物的描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沉痛感情。

第三、第四句,诗人不无感慨地唱道:城东的桃花、李花开放时虽然艳丽,但转眼之间都会凋谢,哪里像婆娑起舞的杨柳具有无限的生机?在这里,诗人用桃李花朵的娇艳与垂柳作对比、衬托,尽情地赞美了多姿却并不俏丽的杨柳。同时,从全词来看,也体现了诗人不慕虚荣、不图享受的思想品格。本词充分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事物的美和丑更加鲜明,使个人感情的爱和憎更加强烈。词中的第一第二句是本句对比——兴旺与衰败之对比,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短暂与永恒的对比。给人以“警策”的感受。在用词上,也具有浓郁、鲜明的感情色彩。如第一句的“乱飞”;第二句的“好风”;第三句的“须臾尽”;第四句的“无限时”。这些,都使本词的主题表达得更加突出、有力。

又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本词表现了诗人对人世沧桑变化无常的感慨,抒发了视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的襟怀。

第一句是对前朝穷奢极侈的暴君隋炀帝行宫的描述:在汴水旁有座隋炀帝的行宫,点明了炀帝行宫的地理位置。第二句则写了炀帝行宫故址的今日景色:有几株残柳在春风中摇曳着,显得十分凄凉,似乎在告诉人们:那腐朽的统治终于覆灭了。这头两句道出了在明媚的春光中,昔日繁华喧嚣的宫殿故址,如今别无他物,只留有残柳数株,满目苍凉,这沧桑之变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在第三、第四两句,诗人则正写杨柳:到了晚上,吹起了阵阵春风,那杨花就像白色的雪花一样,飞进了宫墙;但宫院内已经空空荡荡,看不到人影。昔日浓妆艳抹的歌妓舞女不见了,寻欢作乐、喝五吆六的王公大臣们也不见了,留下的只有如白雪飞舞的柳絮,而且,还是从墙外飞进的。真是一派凄凉的景象!末两句生动而形象地点出了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从而深化了主题。

本词的选景是颇有特色的。在行宫的众多景物中,诗人选中了“残柳”作为中心景物,确是慧眼独具。因为,“残柳”的“柳”和词题“杨柳枝”呼应;“残柳”的“残”,又和“不胜春”相连,这一对矛盾的事物共存于同一首词的同一个句子中,真是相得益彰;再说,这“残柳”还只是“数株”,而不是“无数株”,有限的数字也体现了今日的衰败景象;而含义隽永的是这“数株残柳”还是在宫墙之外的,为什么不写宫墙内的?是否昔日百花斗艳的宫院,今日连“残柳”也已没有踪影了?其凋零景象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本词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也是很成功的,如末句的“不见人”,是谁“不见人”?显然,诗人指的是柳絮,但柳絮又如何能“见人”呢?这正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试想,连悄悄飞进宫墙的柳絮都“不见人”,更何况是走路的人呢?把一幅荒芜凄凉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了。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这首词是一首与友人送别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与惜别之情。

第一、第二两句,诗人写道:当太阳西斜的时候,在城外一个酒店的门口,那高悬的酒旗正迎着春风飘动。天色不早,行人挥着长袖互相告别。这里有送别的场景描写,也交待了地点,点明了分手的时间,笔触细腻,宛如一幅风景画。在这幅背景画中,出现了画面的中心——相别的人。

第三、第四两句则是诗人借杨柳抒情。长安道上有数不清的树木。只有飘垂的杨柳是过问人间的别离之苦的。显然,前句的“无穷树”为了衬垫,也是烘托;而后句的“唯有”二字带出了叙写的重点——“垂杨”,这后一句是特写,意在说明众树无情,唯有垂杨有情;现实无情,只有他们几位友人有情,从而抒发了感情。这感情的抒发则是通过末句的一个“管”字来表达的。在这里,诗人运用了移情法。因为“管”字在本句中是“过问”的意思,之所以要“过问”,是由于同情,无知觉的杨柳竟也来同情苦于别离的人们并设法减轻人们的痛苦,这岂不表明了行人别离痛苦之深竟感动了草木吗?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杨柳的挚爱,《杨柳枝》组词,不正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赞颂杨柳的吗?

当然,诗人以杨柳道别并不是只此一首,在《杨柳枝》的第七首中就曾写出柳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这是因为柳枝易于弯曲,可以盘成同心结。而按照民间传说,认为“柳”与“留”谐音,赠柳则含有主人挽留之意。而且,杨柳容易成活,赠柳又含有主人美好的祝愿:望行人随处皆安!因此,折柳赠别就成了古人的习俗,诗人显然也沿袭此俗。何况,本词调为《杨柳枝》,则借柳抒情,不仅可以表达诗人对离去的友人的无限惜别之情,而且也符合此调咏柳的要求。

又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人家。

本词表达了诗人对即将飘落的柳絮,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美好祝愿。

头两句写道:杨柳那轻盈柔美的舞姿独占了春天所有的美色,无论是在歌舞楼台,还是在深闺妆楼阁,都有袅娜的柳丝掩映。这两句既描绘了杨柳的美姿,也叙写了杨柳之受宠。而首句的“占”字用得极其生动,它固然是夸张,但它却颇有“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之意,这一个字蕴含着深刻的内容。由此可见诗人用字之精练。

第三、第四两句则是诗人对柳絮的深情祝愿:春天过去了,柳絮要飘离柳树飞舞空中,这是谁也留不住它的,但愿它随风而飞,能有一个好去处!是啊,天时季节的运转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春天总要过去,柳絮也总要从柳树上脱落飞向他处的。那么,朋友呢?有欢聚,也有分离,这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因此,当柳絮飘落之时,当朋友离去之际,就送给它(他)们一个美好的祝愿:祝他们一路平安,有个好去处!让这真诚的临行祝愿伴随它(他)们的旅程吧!这是何等真切的感情!是出自于诗人对柳树的挚爱,也是出自于诗人对行人的挚爱。

《杨柳枝》(九)是《杨柳枝》(八)的续篇,它们在思想感情上是一脉相通的。

本词在写法上,诗人显然换了一个手法:全词无一句明点词题“杨柳”,却又无一处不紧扣词题,句句都可见到“杨柳”的风姿。再是寓情于景的写法和议论抒情的手法也是很成功的。在头两句的景色描写中,洋溢着诗人对杨柳的挚爱之情;后两句的议论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杨柳、对友人的深深关切。真是景中有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刘禹锡在832-834年任苏州刺史时作《杨柳枝》组词,从我们选录的四首词中,可以体会到梦得词的语言通俗、清丽,其词的感情委婉、真切,从而看出诗人平日留意民间歌曲,在倚旧曲、填新词方面确有开创精神,对晚唐、五代词的兴盛确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竹枝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是巴蜀的民间歌谣,又名《巴渝词》,大多咏当地风俗和男女恋情。刘禹锡《竹枝》十一首,根据巴蜀民歌,改作新词,内容以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爱情为主,但也流露出诗人遭贬谪之后的痛苦心情。徐棨云:“《竹枝》之为体,所以赋风土,写人情,非流连光景之作。”(《词律笺榷》卷一。见《全唐五代词》第107页)刘禹锡的《竹枝词》风格清新,充满生活气息,语言通俗,音调轻快,形式上多为七言绝句。我们仅选其中五首。

这是第三首,是抒写女子失恋的痛苦,谴责心上人的负情,表达自己纯洁爱情的诗篇。它写出了儿女柔情,也写出了巴蜀的风土美景。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这两句就描写了巴蜀的秀丽风光。高山之上,春天的桃花盛放,那样鲜艳,而在山下的蜀江之中,滔滔春水,拍着山崖,滚滚奔流。一个“满”字,写出了桃花漫山怒放的景象。

一个“拍”字,描绘出蜀江春水奔腾拍击,一泻千里的形象。“拍山”,也作“拍江”。这两句采用《诗经》“兴”的手法,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就是根据前两句“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孔颖达疏引郑司农话),描写女主人公因失恋而无限痛苦。它取山桃红花易衰比“郎”的薄情寡义,含有愤怒谴责之意。昨日柔情蜜意,而转眼之间,就像红花一样凋谢了;而女主人公的心灵也就受到了残酷的打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她的悲愁,就如“蜀江春水拍山流”,无穷无尽,无休无止。这两句就用了比喻,把“郎意”和“依愁”形象化了。“侬”,我,女主人公自称。

比兴结合,是这首词的艺术特色。诗人描写山头盛放的火红的桃花,那么鲜艳、那么热烈,实际上也在赞颂女主人公的爱情像桃花一样火红;诗人描写蜀江春水拍山而流,实际上也隐含女主人公绵绵不绝,无限依恋的情怀。写景中有人物的情思。而以桃花易衰比喻郎的情薄,容易变心;以水流无限比女主人公的深情,始终不渝,不但贴切,而且形成对比,更显出“郎”之卑鄙,三心二意,“侬”之纯洁,忠贞如一。因此,这首词做到了写景明丽如画,写情形象具体,情韵高妙。吴瑞荣在《唐诗笺要》卷七上说:“梦得《竹枝》词,意致高妙,古淡有味,在元和间,诚为独步。”此言甚善。又城西门外滟灏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这首是第六首,它是诗人刘禹锡对现实发出的深沉的感喟,真挚而沉痛,反映了诗人对“人心不如石”的现实的不满,对人间美好关系的热烈追求。

同类推荐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山水游记和旅行随笔,他们对遥远的故乡有无限眷恋,他们对壮美河山有无限热爱,他们在晨曦中聆听乌儿的鸣唱,他们在夕阳下眺望凡尘都市……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呼吸一下江南潮湿温润的空气,感受一下北方人的豪爽气魄!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 纸上月光

    纸上月光

    本书是作家查一路又一部奉献给读者的智慧书。作者以深情之笔和无处不在的灵感,写旧年风月,写人世苍凉……再微末的细节,都是冲着你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叙述,处处有峰回路转,时时呈现给读者云开日出的豁然境界。
热门推荐
  • 天降萌宝:皇上么么哒

    天降萌宝:皇上么么哒

    “皇上,皇后她在御花园里跳什么广播操。”小林子冲进去说。“让她跳吧,晚上再收拾她。”某皇上淡定。“皇上,皇后她把御膳房给烧了。”小林子又冲进去说。“让她烧吧,让侍卫悠着点,别让她伤到自己。”某皇上淡定。“皇上,皇后她不记得您了。”小林子还冲进去说。“让她不记……什么?!”某皇上不淡定了。死丫头,你要是敢忘了我。我就,就让你三天下不了床!【此剧情纯属虚构】
  • QQ飞车之琳琅车神

    QQ飞车之琳琅车神

    十年赌约,只为迎娶青梅竹马,却被奸人击落山崖!融合神秘车魂兽,改造机械人,成为变形机甲!参与顶级赛事,争夺车神之名。不论纯情美女,还是狂野女神,都逃不过他的追击。未知的领域,神奇的组合,能否让他勇往直前,终成一代枭雄……
  • 战魂永生

    战魂永生

    村野少年右眼天生顽疾,却因祸得福得到逆天神器,获得无上道法,从此只手遮天,霸绝天下!
  • 办公室里的那些事

    办公室里的那些事

    入职没几天的刘伟,无意间撞破了总裁的好事,引发了总裁对他的敌意。为了自保,为了实现藏在心底多年的出人头地的理想,夹缝中求生存的他,不得不动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巧妙利用众多美女,一边赏花,一边与职场中的“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
  • 你的路上一直有我

    你的路上一直有我

    错过,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眼里的人却不是我,我们只能像两条平行线,永不再会有交集。曾经的沈梅,以为自己是爱赵越的,那是一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却的情。可后来,才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执念,一种得不到的不甘。正如陈奕迅唱的红玫瑰中的一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 那年青春路过你

    那年青春路过你

    赵百合,豆豆,夏小栀是金中的三个女生。三段人5?生,该有怎样的结局?是喜,还是悲?
  • 不知会遇见你

    不知会遇见你

    她全身上下都是完美的,她拥有了全世界女生都想要的他们。可是命运捉弄人,在现代她在他们之间只能选一个。另外2人应该何去何从。
  • 王牌替身的君宠

    王牌替身的君宠

    曾经那么爱着的两个人,只是女人爱说违心话,怀孕后,她兴奋地想去和他和好,不再继续这个谎言。却不曾想,一个和自己神似的女人出现,带着一个神似他的小男孩。他冷言“你的替身期结束了。”她笑靥“给我五千万佣金就可以了。”转身她潇洒地离开,一切不过是个玩笑。不想在二年后。他只身一人闯狼窝,见她被拥在怀,冷眼“这个女人,不是谁都可以碰。”她的命运似乎从一阵风开始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替身的开始,体验自己的爱情。那些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 大汉女皇陈阿娇

    大汉女皇陈阿娇

    同样做皇后,有人被废长门宫,有人称皇君天下;且看武则天重生陈阿娇,运筹帷幄,挥斥万军,行霹雳手段,拥万里江山。翻云覆雨天可夺,皇图霸业鼓掌间。谁言女子不如男,大汉天下吾称皇!
  • 斗梦浮沉

    斗梦浮沉

    一个废物少年、被迫放下手中的锄头、明悟了软弱软一时拳头硬硬一世嘲笑又怎样最后还不是臣服在我的脚下师姐又怎样只要够漂亮师娘我都敢泡!种草不让卧不如改种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