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400000004

第4章 唐诗篇(3)

后两句借凄凉幽婉的笛声,表达诗人对这景象的感想。以问语转出诗意,羌笛之声吹出了戍守者处境的孤危和怨恨。羌笛演奏的是《折杨柳》,而折柳赠别在唐代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比较直接的关系,《折杨柳》笛曲触动了人们的离愁别恨。不说“闻折柳”而说“怨杨柳”,用词非常精心,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戍守者自知,天高皇帝远,朝廷的关心是渡不过玉门关的,于是有了玉门关外的孤危处境和恶劣环境,才有了杨柳不青和离人想折杨柳寄情不能实现的残酷现实。以“何须怨”做自慰语,传达出戍守者在乡愁难禁的时候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才能如此的自我安慰,足见戍边将士的伟大情怀。

盂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曾与众名士联诗出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满座惊叹,皆为之搁笔。(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招其致幕府,后又归隐故乡,不久病逝。其友王维画其像于郢州刺史亭,世称“浩然亭”,后改为“孟亭”。

孟浩然一生沦落,却是初、盛唐过渡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指出孟浩然“对初唐的宫体诗产生了思想和文字两种净化作用”,“所以我们读孟的诗觉得文字干净极了”,“他在思想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当与陈子昂平分秋色,而文字的净化,尤推盛唐第一人。由初唐荒淫的宫体诗跳到杜甫严肃的人生描写,这中间必然有一段净化过程,这就是孟浩然所代表的风格”(《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李白在《赠孟浩然》中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其六)。孟浩然现存诗二百六十多首,五言居多,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他运用格律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孟浩然逝世后,好友王士源出版《孟浩然集》三卷,后《全唐诗》辑录二百六十多首。孟浩然的诗从初唐风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较多反映山水隐逸生活,恬淡孤清,形成和谐优美的意境,独具风格,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没有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秋登兰山寄张五[1]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2]。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3]。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4]。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5]。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6]。

【注释】[1]兰山:在襄阳西北。篇名一作《秋登万山寄张五》。张五:名子容,唐先天二年(713)进士,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为孟浩然的同乡至交。这首诗写登高思友之情。[2]“北山”二句:化用陶弘景《应诏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写张五隐居在北山。北山:北面的山。隐者:当指张五。[3]始:一作“试”。[4]兴:兴致。[5]弄:一种野菜。[6]何当:何时当能。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月、日都是九,故称重阳节,以为宜于长寿,所以有登高、赏菊、亲友聚饮等风习。

【鉴赏】这首诗描写登高思友之请来表达怀念友人,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

首句从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中演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对张王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不见友人,只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诗人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但是,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民劳动一日,三三两两的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在渡头,都显示出从容逸然的样子,带有几分悠闲。放眼远望,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诗前数句,既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进一步显示出真挚的友情。

夏日南亭怀辛大[1]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2]。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4]。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5]。

【注释】[1]辛大:即辛谔,行大,作者同乡,隐居西山,后被征辟入幕。[2]山光:落山的日光。[3]散发:古代男子平日束发于顶,散发则表示闲适、潇洒。“开轩”句:开窗躺着,清闲而敞亮。[4]清响:清瞻的声响。[5]故人:指辛大。

【鉴赏】诗人开篇即写夏夜在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遇景人咏,不只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升,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也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散发”不束,依窗而卧,不但写出一种闲情逸致,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一种来自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快感。此处暗合了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名句。进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所以是“清响”。

“竹露滴清响”是那样悦耳清新,诗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传说古人弹琴要先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此时的诗人正适合操琴,但“欲取”而未取,因为“鸣琴”的想法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水面起了微澜。诗人由清幽绝俗的境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因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感慨,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念友人上面来。诗人多么希望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啊,友人不来,自然生出惆怅之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后,进入梦乡,梦中竟然和朋友相见了。

夜归鹿门歌[1]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2]。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3],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4]。

【注释】[1]鹿门:即鹿门山,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的汉江西岸,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2]渔梁:地名。[3]庞公: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居圣地。[4]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指诗人自己。

【鉴赏】这首诗看似一则山水小记,但主题却是抒写诗人清高隐逸的情怀。诗人所写从黄昏到月夜,实质上是从世俗到自然的隐逸道路。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间寺庙传来的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情景。山寺的僻静与世间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接着“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两句写人们回家,自己离开家去鹿门,两种截然相反的路程,表明自己隐逸的志向。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写夜晚登鹿门山的情景。月光下的山树朦朦胧胧,令人陶醉,诗人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投宿的地方。最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为全诗的诗眼,点破隐逸的真谛,与凡尘俗事相隔绝,与山林为伴,诗人由此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

望洞庭赠张丞相[1]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

【注释】[1]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孟浩然曾西游长安,用这首诗赠张九龄,希望得到引荐,表达了诗人从政的热情。[2]虚、太清:指天空。此二句意为八月秋水大涨,显得平满,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和太空混而为一。[3]气蒸云梦泽:意谓近处都在水气笼罩之中。“云梦泽”是现在的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的总称。[4]端居:隐居。[5]垂钓者、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里暗示无人援引,徒有从政的愿望而已。

【鉴赏】本诗前半部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开篇写秋天潮水涨起,八月的洞庭湖水天一色,湖面和天空遥遥相连。洞庭湖宽广涵浑,浩阔飘渺,与天相接,润泽着湖边万物,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支系河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咏洞庭湖的名句。写出湖水的丰厚的蓄积,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草木显得那样繁茂,郁郁葱葱。“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面的澎湃动荡,极为有力。

后半部是触景生情,所谓“欲济无舟楫”,比喻希望当朝丞相的引荐。诗人面对浩淼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仕途之上要找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想渡过宽广的湖面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这样一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诗人也不甘心闲居,要入世做番事业。这里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接下来,诗人巧妙地翻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的古语,吟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亦真亦幻,寓意新奇,不着痕迹地表达了希望追随张丞相为其效力的愿望。

秦中感寄远上人[1]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2]。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3]。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4]。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释】[1]秦中:指陕西长安。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2]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家园。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翊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惟与求仲、羊仲来往。后陶潜《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人遂以三径指退隐家园。[3]东林:指庐山东林寺。[4]燃桂:《战国策·楚策》:“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后遂以燃桂喻处境窘困。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中充满了悲哀,失落之感,充满了追求归隐的情绪。诗中称赞方外人的清净无为,同时表达了厌烦自己的尘俗不堪之情。

诗人本有归隐的心愿,但却无财力维持去归隐生活。诗人穷困潦倒的处境,形成了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以长安求仕并非他所心甘情愿做的,实在是经济上的困窘造成,诗人很怀想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的生活。在长安逗留的日子中,由于物价昂贵,盘缠即将用尽,原先的壮志因为屡次碰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淡。因此傍晚的时候听到暮蝉哀鸣时,不免心里怆然。诗末的两句增强了全诗悲愤的气氛。

“东林怀我师”一语双关,既怀想了慧远,也代指怀想远上人,十分巧妙贴切。

本诗另一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此诗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自然“怀我师”;求仕之途进而不能,慢慢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之地,感觉到凉风、听着蝉鸣而“益悲”。这种写法如画中的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苦愁闷,使人读起感觉诗人的率真与明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2]。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3]。

【注释】[1]桐庐江:即桐江,今在浙江桐庐。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2]建德:县名,今浙江,居桐江上游。维扬:即扬州。[3]海西头:扬州近海,故称海西头。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以后,在吴越之地游历,旅途中夜间投宿桐庐江,为怀念旧友而作。

诗的前四句写景:“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有声有景,描绘出一幅月夜行舟的凄凉画面:山暝猿啼,江水滔滔,孤舟月照,写尽了景色的寥落凄寂,这也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反映。

后四句:“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借景生情:月夜投宿孤舟之上,独自客居他乡,心中愁闷,自然开始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因而热泪横流,想把自己深切的思念之情寄给“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同类推荐
  • 斑色如陶(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斑色如陶(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斑色如陶》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朴实|智慧的语言,记述了往日的生活轨迹,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深切体验。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回不去的是曾经

    回不去的是曾经

    本书是青年作家陈伟军的小说新作,以南方一座小城及一个村庄为底片,以苦难、人性和一个迷惘青年的内心挣扎为叙述故事的底色,讲述了随着主人公东南身份的变化,他对自己和生活的态度变化及周围人对他态度的变化,直面人生苦旅,直剖扭曲的人性,昭示了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热门推荐
  • EXO之浅笑倾城

    EXO之浅笑倾城

    亦晗的新文,请喜欢亦晗文文的亲故多多支持。
  • 跃起的梦

    跃起的梦

    飞儿穿越,摇身一变成为慕容菲雪。当“飞儿”成为“菲儿”,所有的东西都发生了改变,唯独那一份干净纯洁的心性始终存续。小说中不乏俗套美好的爱情故事,当然,作者推荐的亮点是小说中始终平和安静的环境,人性的美好,极致的纯情,都一一涉猎。“人之初,性本善”是一句套话,作者也落于俗套,小说中以爱情故事为主,间杂着本人对美好人性的推崇。社会不缺乏美好,只是我们在看待美好的时候淡然,在面对真善美的对立面时只知愤怒。将小说的发生时间、地点放在一个飘渺的所谓古代,只是因为作者本人以及社会大众对古代真实存在的空缺给了我最大的发挥空间。
  • 史上第一天帝

    史上第一天帝

    第六纪元祭起了屠刀,准备献祭整个第七纪元,以获永生!为了生存,道祖泣血,圣人陨落,诸神被当作猪狗屠戮…残破的天地,在渴望着一个英雄的出现,带领着她涅磐重生!一个青年手持打神鞭,身披黄金甲,从低端的修真界走出,一路啸歌而行……
  • 妖艳魅惑:桃花朵朵

    妖艳魅惑:桃花朵朵

    前世,她被当成报复爷爷的棋子,一命呜呼,醒来却发现自己奇迹般的成了刚刚离开娘胎的婴儿,呃,错了,是离开爹胎的婴儿,女尊,这么恶俗的穿越就这么没打一声招呼的找上了她,好,没关系,重生代表年轻了几十岁,是她赚到了,身份显赫,她接受,这个以后就没人欺负了,娘亲奸诈,她无视,她不相信自己一个高智商的现代灵魂斗不过一只狐狸,女皇阴险,她无语,人家是最大的头目,自己要谦让,让她救人,她同意,积善以后就可以上天堂,摆平危机,她义无反顾,朋友就是有难之时可以伸出援手,但是,可是……
  • 血鹰

    血鹰

    血鹰是一名让所有国家军人闻名丧胆的兵王,他性格嚣张狂妄,为达目的不折手段。集团总裁、警花为他痴狂。在这繁华的都市,上演了一场激情四射的热血人生。
  • 鬼画皮之契约

    鬼画皮之契约

    青灯下一只没有影子的鬼书生挥动毛笔勾勒着白皙的面皮,很快它画出了和安娅一模一样的模子好替换她毁坏的容貌。要换一张崭新的面孔很简单但条件是换后必须签下可能致命的契约,否则她将失去全部,包括自己原来和现在的容颜。不想变成怪物的安娅只好签下了这份契约。在走出无名坟头之后,脱胎换骨的安娅暂时变成了一只半人半鬼,她不想害人只想完成那份契约好恢复自己本来的模样,但是....
  • 九五至尊

    九五至尊

    一团烂泥,也可以直面浩瀚星空!天地亘古长存,人们只修炼天地演绎的法则,却未曾知道过天地,竟是真实存在于历史长河!上三天,下三天,九天颠覆四大纪元,洪荒白垩竟成笑谈!少年叶晨,逆天资质,得荒龙锻气劲,披荆斩棘,与天抗,与地抗,誓要毁灭天!铁血不屈,霸烈传奇!
  • 夜夜闹不停:冥夫你太妖

    夜夜闹不停:冥夫你太妖

    拍墓园广告时,我被一个酷帅男鬼强穿嫁衣盖章为妻。坑爹啊!我家冥夫俊美妖孽腹黑无边,擅长恶意卖萌鬼话连篇坑死你不赔命,可怜本姑娘天天跟他斗智斗勇又斗爱,一路PK演技飚升终于从十八线打拼到国际巨星,然而有一天他咬住我的喉咙甜蜜诱惑:爱妻,随我去……呜,人家不要啊!
  • tfboys之逗比青春

    tfboys之逗比青春

    这是第二部,第一部在逐浪网《原谅我们都是逗比》
  •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