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300000010

第10章 关汉卿(1)

〔仙吕〕一半儿

关汉卿

题情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得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一半儿〕属“仙吕宫”,宜于表现“清新绵邈”的情感,句式为七、七、七、三、九,“一半儿……一半儿…”是它的定格。这套组曲前三支第四句中的“骂你个”“虽是我”和“薄设设”都是衬字。这支脍炙人口的组曲,《太平乐府》、《尧山堂外纪》和《北宫词纪外集》等著名的曲选,或选其全部,或选其前二。近人吴梅在其《顾曲麈谈·谈曲》中对其前二首评价甚高,誉为元人乐府中的佳作。它是以同一曲调,调各一韵,重复填写,描绘一对青年男女一见钟情、别后相思的爱情发展变化的过程,离之则独立为四,合之则融而为一,是散曲中一种常见的体式,人们把它叫做“重头”。

这组散曲写得大胆泼辣,略无顾忌,有审美情感的浓烈的一面,而无审美情感的隐密的一面,这正是由曲贵显露、重机趣、要求本色当行、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所决定的,而明朱权竟以“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太和正音谱》)加以贬抑,何良俊以“关之词激厉而少蕴借”(《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七)加以讥弹,都是用诗和词的审美标准来品评曲的,自然不是“笃论”。组曲的第一支小令写一个少年看到那个“俏冤家”时所激起的感情的微波。妙在第一二句一连用了“云鬟”“雾鬓”和“堆鸦”三个形象的比喻,来赞美她的头发的茂密、松散和乌黑,是静态的美;而微微地露出“金莲”,以及挪动“金莲”时,那“绛纱”的裙儿发出簌簌的声响,是动态的美。从头部到足部,从静态到动态,都是那样的娇艳,那样的轻盈,那样的千娇百媚,怎么不教人陶醉,不教人“春心荡”呢?可他猛然想起那使人陶醉的玉人儿,不是路柳墙花,可以随便任人攀折的;而是深闺丽质,只能“发乎情止乎礼义”。于是在希望和失望、爱怜和懊恼交织的情感中,骂了一声“俏冤家”。可他又想到“冤家”乃是男女相互的爱称,他有什么资格可以这么渎犯别人呢?于是又自我解嘲地说:这不过是一半儿迤逗一半玩笑罢了。几句话,把一个“多情多绪”的少年,一刹那间的内心活动十分逼真地表现了出来,真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更妙是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此后他们之间是如何月上柳梢,人约黄昏,千般绸缪,万种温柔,就可以在画面之外想像得之了。

第二支小令是从少女的角度来写少年的鲁莽行为。但鲁莽中有深情,痴呆中有慧根,令人爱既不可,恨又不忍,只好在半推半就中“遂却少年心,称了于飞愿”(关汉卿〔新水令〕)。妙在作者设置了一个极其幽静的环境,碧纱笼着窗棂,周围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给少年提供了求情寻欢的条件。主人公怀着负心的内疚,装出一副可怜相,要求与她亲热。只一个“跪”字,包含着多少恼人的往事,把他背着她在外攀柳折花、握雨携云的负心行为完全浓缩在里面。既呼应了上文的“骂”,又对比了下文的“嗔”,自然是几经锻炼得来的。试看一个是“要亲”,一个是“转身”;一个是假意,一个是真情。他越装得可怜,越显出忏悔的真诚;她越假装生气,越显出内心的甜蜜。

第三四支小令,正是写他们生活漩流中的微波。夜深了,人远了,女主人公怀着“才欢悦,早间别”的孤寂感,重新陷于痛苦之中,灯灭银台,烟消宝鼎,一幕幕的往事在心头闪过。没奈何,只得含着两行清泪走向冷清清的罗帏。“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西厢记》三本三折),自然感到“情兴懒”,“被儿单”了。这就把她在乍离乍别之后,不免要发出“等闲辜负,好天良夜”(关汉卿《侍香金童》)的感叹。

〔南昌〕四块玉

关汉卿

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此曲用代言体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情都有值得称道之处。

曲从别后说起,口气虽平易,然送别的当时,既觉“难舍”,过后思量,心绪自然无法平静。说“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能绝。这就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比起强调别情的沉重那一面,似乎更合情理,此即所谓藕(偶)断丝(思)连。“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二重意味:首先点明季节为暮春(杨花如雪)时候,此时节容易动人离思,句中或许还含有“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那种暗示别时情景的意味;二是点明处所系有阑杆处,当是高楼;与此同时也就点明了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她在楼头站了许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袖拂”。“杨花雪”这一造语甚奇异,它比“杨花似雪”或“如雪的杨花”的说法,更具有感性色彩,手法差近“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中的“香腮雪”。

末尾三句“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分明是别时景象,它与前数句的关系不甚确定。可有多种解会:一种是作顺承看,女主人公既在“凭阑”,不免由望中情人的去路而引起神伤,“溪又斜,山又遮”乃客路光景,“人去也”则完全是痛定思痛口吻。这一解类乎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的意境。另一种是作逆挽看,可认为作者在章法上作了倒叙腾挪,使得作品结构不直致,结尾有余韵,近乎小山词所谓“从别后,忆相逢”(晏几道〔鹧鸪天〕)的写法。而这两种解会还可以融合,因为那倒叙也可以看作是女主人公的追忆。这种“多义”现象包含着一个创作奥秘。

曲味与词味不同,其一在韵度。曲用韵较密,且一韵到底。韵,本是较长停顿的表记。此曲短句虽多,但句尾的腔口均须延宕,读来韵味悠扬。特别是结尾以虚字入韵,为诗词所罕见,曲中则常有(例如马致远《夜行船》套“道东篱醉了也”)。以“人去也”呼告作结,极有风致,使人不禁联想到“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那一《西厢》名句。

〔南吕〕四块玉

关汉卿

闲适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关汉卿的〔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这是第一首。这支小令《太和正音谱》列为谱式,但第三句作“渴时饮呵醉时歌”七字句,《九宫大成谱》又把它分为“渴时饮,醉时歌”两个三字句,这里根据《太平乐府》作“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的九字句,说明它的第三句至少有三种句式。

这组小令所包含的深沉意识,在元代一些沉抑下僚、志不获展的知识分子的诗歌中常有流露,如马致远的“种春风二顷田,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四块玉〕《叹世》),白朴的“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阳春曲〕《知几》)等,都是这种意识的反映;就是那些仕途亨通、春风得意的知识分子,在诗歌中也往往会流露出这种意识,如做过翰林学士承旨的卢挚,也有“风云变古今,日月搬兴废,为功名枉争闲气”(〔沉醉东风〕《叹世》)的感叹;做到太子少傅的姚燧,同样有“有人问我意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阳春曲〕)的曲词。他们都像看破红尘,参透荣辱,沉默而不敢言,趑趄而不敢进,只想退出那“车尘马足,蚁穴蜂衙”的官场,走到那“闲中自有闲中乐,天地一壶宽又阔”(陈草庵〔山坡羊〕)的世界里去。关汉卿这组小令,可以说是这种意识的代表。他向往那种闲适清静、无拘无束的散淡生活,而对那“官囚”“利牢”的名利场、是非海,则感到厌倦、蔑视和憎恨。

这首曲一开头,就提出自己的生活信条:“适意行,安心坐”。即要求行要适意,坐要安心,既没有荣辱的干扰,又没有祸福的忧虑;既不仰人鼻息,又不受人驱使,完全按照生活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一切。“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饮、餐、歌、卧,都是任其自然,随心所欲,什么“闲熬煎、闲烦恼、闲萦系,闲追欢、闲落魄、闲游戏”(〔乔牌儿〕),统统去见鬼罢,剩下的只有“四时风月一闲身”(白朴〔阳春曲〕《知几》)了。诗人把这种生活跟那“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马致远〔夜行船〕)的官场生活对立起来,跟那“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陈草庵〔山坡羊〕)的奔竞者对立起来。他把恬退、闲适的生活描绘得越自在、越自由,就越反衬出官场生活的不自在、不自由;描绘得越安稳、越宁静,就越反衬出官场生活的危险、不太平。这种思潮的流行,与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有关,与社会的黑暗动乱有关。

〔南吕〕四块玉

关汉卿

闲适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闲适》共四首,这是第二首,写诗人同良朋好友诗酒欢宴的动人情景。

在一个风和日暖的日子里,旧酒重新酿过,新酒刚刚蒸熟,老瓦盆边几个良朋好友围坐一团,喜笑颜开,意气扬扬。原来是诗人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在一起饮酒赋诗,吟咏唱和。今天,他拿来了一对鸡,我带了一只鹅,大家在这里自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

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小宴会。这次宴会既无达官贵人迎宾娱客、妙舞笙歌的豪华奢靡场面,也无文人雅士宾主饮宴、传杯换盏的繁缛礼节,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简朴;然而又是那么融洽和谐,那么真诚、热烈。虽然酒是自家旧投、新泼的,酒具是简陋的老瓦盆,饮食是大家凑合的,客人是山僧野叟,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但菜肴却也不少,有酒、有肉、有鸡、有鹅,大家笑呵呵,乐陶陶,还吟诗唱和地闲快活。总之,情绪是欢乐的,志趣是高雅的,气氛是真挚友好的。

本色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是这首小令的一个显著特点。整首小令全用通俗易懂的民间口语,朴实自然,毫无雕琢斧凿的痕迹,仿佛信手拈来一般。“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这样的句子自然贴切而又似毫不经意,却很好地表现了这些自食其力而并不富有的山林隐士彼此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亦是平常口头语,然而诗人与“山僧野叟”饮酒赋诗、欢乐无穷的动人场景却历历如绘,宛在眼前,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感人。

同类推荐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汇集了一战时期几位著名诗人关于战争的诗歌。有的诗人一开始满腔热血参军,一心想报效国家,却终于在腥风血雨的修罗场看破了虚无的荣耀,体会了生命的可贵。
  • 关于温柔的消息

    关于温柔的消息

    现在每在日落时分,我站在窗前,看着黄昏中灰尘滚滚的大街上,人们表情各异地拥挤着向前奔走,我内心就产生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很想问人群中的某一位,是否有时间坐下来读一首诗或听一支古典歌曲,我常常为自己这种古怪的想法而脸红,不知道是自己堕落了或是别人堕落了。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 《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滴水禅思

    滴水禅思

    本书以散文随笔的笔调,诠释了关于人生的许多道理。收入的文章包括《圈内圈外》、《学会快乐》、《朋友》等。
热门推荐
  • 圣教余晖

    圣教余晖

    她只是个孤儿,却被圣教教皇收养,可她却爱上了一个与她信仰不同的人。他们相爱可他却是为了利益而接近他,在他得到自己想要的权利后把她狠狠地踢开,甚至杀了带给她温暖的父亲……他与她能否在一起?是来个人拼的你死我活?还是......她不计较他所做的一切与他在一起?
  • Some Short Christmas Stories

    Some Short Christmas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丧尸来袭

    末世之丧尸来袭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相传,杜康醉酒,沉柯烂斧,庄周迷蝶。皆不知晓时光为何物。……
  • 三寸暮光

    三寸暮光

    甜美可人的她为了寻找他存在的痕迹,去了一个名为浅京的爱情城,在那座城市里她找到了他................
  • 时魂之百梦千夜

    时魂之百梦千夜

    每一个梦代表着一个故事,每一夜述说着不同的传说。也许梦之间毫无关系,但是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时间和灵魂的尽头是什么?是一场梦吗?还是……
  • 请珍惜时间和爱你的人

    请珍惜时间和爱你的人

    只能怪自己没有在她还在的时候好好珍惜她,如今想起来真的是自己错过了她,可惜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了.....
  • 盗墓诡事

    盗墓诡事

    我叫张小天,为了还债,无奈走上盗墓这条路。从地铁工地的古墓中得到一枚残缺的玉如意,从此之后,厄运缠身……
  • 绝世神姬

    绝世神姬

    唉?穿越了?黑袍骚年干嘛跟着我?当我是不祥之人?拒之门外让野兽杀死我?既然不详,那就接受我的诅咒吧!
  • 羽茉之芯

    羽茉之芯

    “人类?机器人?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思索着,寻找着,那个能证明我存在,让我想要存在,你们都拥有而却从不珍惜的东西——情感。”羽茉,一个既不是人类,也不是机器人的奇怪女孩儿,没有情感的她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所以总是强制性的给自己增加存在意义,也一直在寻找着能证明自己存在的那物。
  • 美女主播的抓鬼拍档

    美女主播的抓鬼拍档

    作为镇魂社第108代传人,郝仁感觉自己压力很大,除了要打击妖魔鬼怪、维护世界和平外,现在还多了个逗逼主播拖油瓶,要命的是这拖油瓶还是个智商欠费的妹子。“我抓鬼的时候,你注意自己保护自己。”“啊,那要是鬼来找我呢?”“你不会跑吗?”“它追我呢?”“……相信我,鬼对弱智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