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200000023

第23章

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上片写欲归去来却无处可归,只得在尘海中漂泊羁旅的抑郁情绪。首句以一当十地隐泄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接着词锋一转,以“吾归何处?”陡然设问,引出家在万里外的岷峨,欲归而不可归的感叹。“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是从时间的角度再吟归不得也的恨叹。古人常以人的一生限为“百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诗人当年已四十九岁,自认为已过了一生的一多半,故曰“百年强半”。“坐见黄州再闰”三句是“心为形役”、“惆怅独悲”的身世情怀的具体描述,诗人被贬逐黄州已过了两个闰年,自己孩子的口音已变成楚地方言;诗人还曾在江东一带任宦,当然孩童们也会唱吴地的歌谣。这几句写宦海的漂泊十分新颖别致,既有时间的跨度,又有空间的转换,把诗人羁旅异乡的萍踪浪迹点染得既含而不露却又淋漓尽致。这就为下片中“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作了伏笔。“处处无家处处家”,这雪堂、这东坡岂不也是我异日归来的他乡之故乡?这便是苍凉中见温馨,冷漠中透暖色,在思归、未归、将去、还留的矛盾心情中流露出了对乡亲们的真挚的缱绻和留恋,而这正是诗人豪放、豁达的根由之一——他看到了茫茫苦海中人性的光明。

下片感慨人生的飘流无定,预想前去汝州的境况,寄寓对雪泥鸿爪处的留恋深情。“云何当此去”是一个倒装句,意为当此离别远去还再说什么呢?将“云何”提前更突出了欲说还休的苍凉情绪。万语千言只能归结为一句“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底”,意为“何”或“为什么”,人生为什么要这般穿梭似的往来无定呢?自己的命运只能交给别人任意摆布,这是为什么?这一“天问”式的质诘道出了封建社会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对不公正的政治迫害的不平。诗人要归去来,但归去的不一定非是岷峨的家乡,而是要回到田园,回到大自然,回到有着纯朴的父老乡亲们居住的地方,要回到无蝇营狗苟的民间乡野,这就是这首词的主旨。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倔俭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上片写快哉亭远眺所见的苍茫秀丽之景。首二句总写登临所见,不仅点出时间、地点,而且一远眺,一俯视,实为全词上、下片之纲。只以“落日”来刻画“夕阳无限好”的远景,“水连空”写出了“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的壮观景象。次二句,词人笔锋一顿,转而写张怀民为迎接他所做的准备“新作窗户湿青红”,一方面点出题中的“赠张促俭”,一方面暗示出二人友情之深。同时,这一叙事之笔的插入,又与下面的写景紧密联系,正是由于朋友热情的接待,词人才生起了登临的兴致,并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长记平山堂上”以下五句,是对“落日”下“无限好”的快哉亭远景的具体描绘。词人并未从正面来写,而是从追想平山堂登临之胜落笔。写的是彼时之景和人,却不仅表现了对彼时的追念,也写了此时的景与人。其中的“欹枕”写出了观赏者悠闲自在,说明亭的位置选得恰到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词人把“孤鸿”的形象摄入景中,是别有深意的。在苏轼的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写到了孤鸿,“孤鸿”不仅表现了某种人生哲理,而且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具体说,孤鸿的超世拔俗,高举独行,正是恩师和朋友高尚品德的象征,也是词人自我人格的写照。此外,孤鸿的“杳杳”而没,也蕴含了一种人生如幻的哲理。这个“孤鸿”形象,确是一石三波,别有意味。

下片继续写景,承“亭下水连空”,写俯瞰所见。词人将目光从天际收回,放眼江面,这无边无际的一片,像镜子一样平展、净洁,碧绿的山峰倒映其中,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秀色可餐,令人销魂。这是写江水的静态美。

“忽然”二句,转而写江水的动态美。江上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风平浪静,忽然之间就浪涛汹涌,巨浪中一位白发老人从容不迫地驾驶着一叶扁舟,与风浪搏斗着,飞驶而来。老人雄健的风姿,深深感动了词人,他不由得大发议论,嘲笑“兰台公子”。这段议论,于上片“孤鸿”的形象中已经逗出,它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襟怀,带有深刻的哲理,是本词的核心所在。词人随手拈来加以驳斥,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首词,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但叙事是为了引出写景,议论又是从写景中自然生发出来。这三者又都为抒情服务。因此,在本词中叙事、抒情,写景、议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结构上说,首二句总写,为全词之纲。上下片都由此而来,分合有致,给人井然有序之感。全词写景抒情都以快语出之,于达观中又充溢着豪气,是一首清旷与豪放两种风格有机结合的名作。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的矛盾过程。而前人却多妄解,说神宗读到“琼楼玉宇”两句,叹云:“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此说与事实不符。苏轼移汝州在黄州之后,不能说因这词而“量移汝州”。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接下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下面“我欲乘风归去”三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竞争激烈,难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做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词的上片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

下片开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转朱阁”,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低绮户”,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朱阁”、“绮户”,与上片“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不应有恨”两句是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下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婵娟”,月色美好貌。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如上片结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下片的“此事古难全”。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是词调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这首词共分两片。上片“大江东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片,作者写的是古战场的景色。通过这种描写,读者就可以想像出当时打仗的情况。为什么要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呢?因为这样一写,就可以想像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同时也就联想起古代的豪杰。

下片“遥想公瑾当年,……一樽还酹江月。”作者颂扬周瑜是一个了不起的风流人物。但是作者自己的理想不能够实现,所以只好借酒浇愁。这首词一开始就写长江,就给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觉。词人从来不说抽象的话。这里说“长江的波浪像淘米似的把一些英雄豪杰都冲走了”,这就很形象。这种有形象的句子,人们通常叫它有诗意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是映衬上句的“赤壁”。把赤壁的形状描写出来,衬托了当时打仗的情况。“卷起千堆雪”又映衬上面的“浪淘尽”。在这首词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话是最好的句子。因为没有这三句话,就不能把古战场的雄壮景色描写出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两句话是一副对联,而且对得很工整,很雄壮。“卷起千堆雪”的“卷”字用得极好。因为波浪最美的形态就像卷一张白纸的样子。

“小乔初嫁了”这句话也好,如果说“周瑜当年还很年轻”,这就不像涛句了。大小二乔都是当时有名的美人,说“小乔初嫁了”,就增加了词的风趣。

“樯橹灰飞烟灭”。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桨的一种,表现曹操的战船都给烧光了。这里作强大的敌人都被消灭了。

“羽扇纶巾”是写人的打扮,跟前面写景“乱石穿空”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故国神游”这句话很好,好在能承上启下。因为上面讲的都是神游故国的事情,人家的事情,下面要讲自己了。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如果单说“人间如梦”那就抽象了。所以把长江和明月用来衬托自己愁闷的心情,这就有形象有诗意了。

河满子

湖州寄南守冯当世

苏轼

见说岷峨慎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奠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词作开头,先说大好形势:“岷峨愤怆”,“江汉澄清”。二句语意双关,谓动荡不安之岷、峨一带,已出现太平局面,如江汉澄清一般。“见说”、“旋闻”,显示这一变化。这是作者的家乡,因触动其思乡情绪:“但觉秋来归梦好”。归梦好,雀跃欢欣,正是这种情绪的生动体现。这里,不说别的,只说“归梦”,显得更加亲切。接着,作者赞颂、勉励太守冯当世。这是上片,专说国家大事。下片转而叙述西蜀的风土人情。先说观赏花溪盛集,游药市。接着,以文君当垆及子渊教曲的故事,对太守表示美好的祝愿。作者以蜀地典故,祝愿太守遇好运,得晋升。上下两片所说,虽各有侧重,但还是互相关联的。因为西南有了长城,所以能纵情游赏,这是大前提;而风土人情之可供观赏,也体现了当时所出现的太平局面。

这首词为一般应酬之作,但其内容并不一般。其中,寄寓了作者希望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理想与愿望。

沁园春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搞锦,朝露淳淳。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词作开头,作者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早行图。早行中,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别具一番景象,但早行人为了早日与弟弟联床夜话,畅叙别情,他对于眼前一切,已无心观赏。此时,作者“凭征鞍无语”,进入沉思,感叹:“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为此,便引出了一大通议论来。作者想:他们兄弟俩,“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整首词,除了开头几句形象描述之外,其余大多是议论,大量用典、用事,将诗、文、经、史融化入词;表面上写早行,实际上,借题发挥,成为一篇发牢骚的政论文。

上片写景:“孤”、“青”、“野”、“残”,点明早行时静寂、凄清的环境与心境。开头数句,便将温庭筠早行诗的意境融入,十分自然。“世路无穷,劳生有限”,把思绪由自然界带向现实人生。接着,词作由景物描写转入叙事、抒情、发议论。下片由上接“往事千端”引入,追叙往事。“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又把思绪由理想世界带回现实的社会当中来。结处,“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这是作者当时的实在心境;至此,矛盾暂归统一,作者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的宽慰。全词脉络清楚,上片的早行图与下片的议论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同类推荐
  • 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

    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

    这本《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是作者经营咖啡馆之后总结出的心得体会。“美好时光”咖啡馆老板张洋为了追求心爱的姑娘从长春跑到唐山,也把咖啡馆从长春开到了唐山。美女作家马超成为张洋的合伙人,和他一起经营咖啡馆。一群活泼的年轻人聚到名为“美好时光”的咖啡馆里,举办书友会,开办公益图书馆,举行电影沙龙、民谣巡演……马超将这些美好片刻都凝聚到文字和图片当中。
  • 温润一生

    温润一生

    这是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励志向上的智慧美文集,厚厚的、沉甸甸的,像秋后的庄稼,读着,不忍放下。在今天,有一些人还能独守本心,固守心中那份执著,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而本书作者便是这样的人。
  •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本书让读者在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认识托尔斯泰的小说,并提高我们对其小说的理解。这本不朽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置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托尔斯泰小说,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司汤达、福楼拜、歌德、普鲁斯特、兰佩杜萨、马哈福兹的作品相联系,?对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及《哈吉·穆拉德》提出新的见解。《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学者的指南和灵感来源,始终清晰的阐明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化流动中的核心人物。更广泛的说,这本令人称赞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不仅提及托尔斯泰作为穆斯林倡导者的天赋,还展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上最持续的影响力。
  • 做生命的船长

    做生命的船长

    本书通过剖析人生这场艰辛之旅,进而带领读者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它让我们在这个一切都几近匮乏的世界里,放弃对无效救助的寻求,并开始认真对待关照心灵的任务,并以此来丰满世自己。
热门推荐
  • LOL之莫甘娜堕落生涯

    LOL之莫甘娜堕落生涯

    “我会叫他们好受的!”耳机里传来了莫甘娜那性感的声音。“2L辅助或中”,哒哒哒,伴随着清脆的敲击键盘声,2楼玩家Eternally丶轻狂报上了自己的位置。Eternally丶轻狂:“ADC求给力,上单求出够肉的英雄,中单求高输出,打野求不带崩三路,谢谢!”看这口气,还真有点领导的范啊!结果。。当了个辅助。。一场游戏引来穿越风波,玩家Eternally丶轻狂(也就是我们的女主人公慕容娜娜)在异世界里求生存,从一个一无是处的废材走向大神之路,并因此收获了爱情、友情和亲情,且看慕容娜娜如何玩转异世界!
  • 星海:双子传奇

    星海:双子传奇

    这是一部题材严肃的太空歌剧式的长篇科幻小说。出于多方面考虑,决定在这里停止更新,另外现在对已经写完的这些内容也很不满意,在未来也会大幅度的进行修改和补充。本书预计约一百万字,大概在今年年底左右完成,如有任何问题想与我交流,请发邮件至theseaofthestars@163.com,谢谢。
  • 40岁登上健康快车(修订本)

    40岁登上健康快车(修订本)

    本书是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为中青年群体量身定做的健康忠告,它将给这个群体带来最有冲击力的21世纪健康生活新理念。
  • 爱无藏身之地

    爱无藏身之地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已婚男人和一个离异的女人的感情纠葛,当然,还有那个“孩儿他妈”。现代都市人情感生态环境的复杂、家庭与爱情的分离或是蜕变,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活生生地存在着。本书中的这对男女,因偶然的机会建立起的微妙关系,辗转发展着,其间充满了试探、揣摩、疑惑、激情、焦虑、震怒和幽怨,而另一个女人,也像个侦探或间谍似的,在一个又一个悬念的化解和制造中,惴惴不安,既怒火中烧,又不得不心存顾忌。
  • 腹黑王爷:奴家要造反

    腹黑王爷:奴家要造反

    她是青龙国的尊贵公主,自小与朱雀国的十皇子有婚约。他是玄武国外姓王爷的宝贝嫡子,性格乖张。初次相遇,他对她一见倾心,她却对他避之唯恐不及……--------------------------——恨他么?——不恨,他选择江山放弃我,不过是因为我不够好,在他的心里,比不上那山山水水罢了。——那,恨我么?——不恨,我何德何能,在你心里那么重要。--------------------------某日,墨妖孽醒来却发现自己被绑在了龙床之上,而自家美丽的小皇后却拿着鸡毛掸子翘着二郎腿倚靠在龙椅上,妖孽温柔一笑,“影儿,你这是做什么?”某皇后龇牙:“尊敬的皇帝陛下,您看不出来么?奴家要造反!”
  • 梦幻人生

    梦幻人生

    临山县一个名叫旮旯湾的小村寨是黔筑地区山最高、坡最陡、道路万分崎岖的深山老箐岭。就在这样一个极度偏僻荒凉的穷山坳里,仍然住着十来户人家五十多口男女老少。他们的祖籍,有的说是福建,有的说是四川,到底谁说的对也没人在意。但他们绝非地地道道的黔筑人,均因天灾人祸,兵荒马乱,逃荒躲难而至。这些移民的祖先来此定居少说也有数百年之久。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传宗接代,生儿育女,世代延续。林雪梅的父亲林志轩就是于宣统元年(1909年),时值清朝政府倾于覆没,辛亥革命即将成功的年代在此村寨出生的。山寨里有十二户人家属林姓,而且是一个老祖宗分支下来的子孙。外姓徐、张、李,几乎也和林姓联姻,属姐夫妹郎姑表关系。
  • 末世之逆袭女主

    末世之逆袭女主

    末世的基本配备,一个不落全都有。末世来了,想找个不变态的优秀男人相夫教子,不是光靠金手指就够的。且看女主在末世中如何找到真命天子,有个可爱宝宝。
  • 修仙完全手册

    修仙完全手册

    曾经为了亲情,为了心中的一点热,放弃了自己的一切。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这个世界。这里有美女,有宝物。可以修炼,可以成仙。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心灵上的束缚。-----------------------------------------------------------------本书已签约,放心收藏。每日更新,风雨无阻。
  • 美人如泠

    美人如泠

    他为她舍江山,弃美人,可她却视而不见,甚是认为是惺惺作态。她爱他却总有人不想让他们在一起,为了不惹人口舌,忍气吞声,就连自己最好的姐妹都不知晓此事,她不能说,也不敢说,只能等时间证明一切。
  • 金银岛(名师1+1导读方案)

    金银岛(名师1+1导读方案)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名师1+1导读方案:金银岛是一部世界公认的具有浓厚冒险精神的小说,作者围绕一份神秘的藏宝图,记叙一场惊心动魄的夺宝战……少年吉姆对人友好,善恶分明,夺宝的斗争激发了他的机制和勇敢。无论是对海盗的贪婪还是对同行的友善,都是18世纪英国人民热衷于冒险生活的真是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