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200000014

第14章

诗人登楼,俯瞰长江,遥望群山,江山如画,诗情激发,于是开篇即挥洒词翰,概括出了:“一带江山如画。”“一带”,这里是指建康。即长江下游今南京市一带。发调这一笔,内涵丰富,气韵饱满。诗人先以“一带”二字,豁然拉开画面,再以“江山如画”四字,总括出南京附近长江一带的山川胜境,注入了诗人无限赞美之情。诗人接下去,续写一笔作补充:“风物向秋潇洒。”这里“风物”指景物。“潇洒”,形容秋色明净爽朗。这句是对上句“江山如画”的补充,也是总括之笔。但这里所讲“风物”,既包括江山,又不限于江山,而是指一切风光景物,内涵场景更大更多。“秋”字则点明节序,并以此带出“潇洒”二字。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景物所特有的爽朗明净。上句“如画”,侧重写色彩美,此句“潇洒”侧重于写风姿美。与杜甫“秋色正萧洒”诗句的意境颇类似,但并不十分凄凉。而是景物萧疏爽朗,显得清高不俗。总之,上下两句相辅相成,就把秋天的江山风物描摹得更富于诗意美。

写完总的景观,就要有具体景物,所以接着下面四句相应地写出分景镜头。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这两句是从远处着眼,写远水和碧天连成一片,浑然一色,看不出断接处;雨后晴朗的天色和秋水闪现的寒光,交相辉映。句中的“浸”字,写的是虚景,但又是实感。正因为江天浸连,故有毫无阙断之感。诗人不平板直说“无断处”,而用探索语气说“何处断”,使语言有变化,诗味也深些。这虽是细微之处,但也可看出诗人锱铢必较、毫发必辨的精神。句中的“碧天”与“霁色”相呼应。“碧天”,指天色之青碧,“霁色”,是雨后晴朗的天色。先写天色之青碧,以与水色浑一。后写雨后晴朗的天色,以与秋水之冷光交辉。“冷光”二字,是指秋水闪现的寒光,既点出雨洗清秋之后江水的清冷光色,也透露出埋藏在诗人心灵深处的一丝寒意。“相射”二字,是交相辉映,富有动态美,是诗人笔端着力之处。写出一种霁色映水、水波生光、上下辉映,展现出一片晶莹高洁的秋色世界。接下去,诗人再从近处落笔,在江色凝秋的画面中,点缀出江岛小景:“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这两句描写,蓼荻丛生的小岛上,几间竹篱茅舍隐约可见。蓼、获都是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每当秋天,蓼花红白相间,荻花白而微紫、白色洁白、红色艳红、秋色满眼,煞是可爱。“掩映”是半遮半露,或隐或现。诗人再插一景,画出岛上人家。即在那蓼花荻花丛中,掩映着几处围着竹篱的茅屋,意境清雅,颇有田园风味。

词的下片,在写景中加入了人事的活动。一、二句续写风景:“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这是两处远景。一写云际客船,即水天尽头的客船就像高挂在云边,一写烟外酒店,低亚即低压,形容卖酒的旗子低垂地飘扬。“云”、“烟”二字,点出苍茫渺远的景色。前句寓有羁旅客愁,后句暗含寂寞之感。从写法上看,是为下面的怀古,缓缓渲染出一种沉郁的气氛故接着笔情转移,进入议论:“多少六朝兴废事,尽人渔樵闲话。”“六朝”,指先后在金陵建都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两句大意是:六朝兴亡更迭,多少件令人感叹的故事,都成了渔翁樵夫们闲谈的话题。抚今追昔,想到荣华之不能久持,美好事物不能常驻,不禁产生一种人事沧桑的悲哀之感。

蝶恋花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这首词写一个青年人常会碰到的意外和因此惹起的无端烦恼。

事情本来是琐细的。他在春夜的闲行中偶然听到隔墙的笑语声,如此而已。但正因其琐细,要写得委婉动人,又实在不那么容易,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恰当地安排了一个同青年人的伤春情怀十分和谐的环境和气氛,然后让那感情自然地伸展开去。

季节是在清明过后,时间是在天黑以后,地点则在近郊的楼馆建筑附近。

非常简单的情节,就是在这种特别能够撩动青年人的感情的环境和气氛中铺展的。

青年人往往会有突如其来的苦闷无聊,或者莫名其妙的忧郁孤独之感。碰上这时候,坐和睡都不是,连聊天和读书都缺乏耐性,就只有到外面毫无目的地走走,其实走也并没能解决心头的烦乱,不过憩比呆在屋子里好点罢了。词的开头,正是隐隐透出这位青年人的这种情怀。

才下了几点雨,打得树叶沙沙地响,给晚风一刮,却又停住了,仿佛风要把它拦回去。月亮淡淡地从云缝里穿出来,转眼又钻进云堆去,不一会儿重新探出头来,照出地上他这孤独而又淡淡的影子。他走在这一明一暗的月光底下,仍然可以感到四周春意盎然,可是并不曾解消他这无名的忧郁。是伤春吗?也许有点儿是,可又不全是。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就在这时候,他走近了一座楼阁式的建筑物面前。还隔着一段路呢,鼻子里却闻到一阵强烈的香气,顺着风从对面飘来。是桃花还是杏花的香?他走近一堵短墙,香气分明就从隔墙飘漾出来。

也许他正在猜这香气,捉摸不定,耳边却忽然响起姑娘们的笑声;笑声才落,又听到细碎的悄语;悄语未了,更清亮的笑声又扬起来。他不觉骇退了两步。定神向前一看,隔墙可以看到一架秋千:笑语声正是打那秋千架下传来的。

一个年轻人,当他的心情正在没处附着的时候,蓦地听到这种“笑里轻轻语”,是会产生情感上的“催化”作用的。就像一杯烈酒碰上火花,霎时间化成了一团向上升腾的火。

当然不是说,他就会平白无端地恋上那些个还没有见过面的姑娘们。这种笑语声不过像一枚引信,把他平时积累下来的许多浮想或幻想、印象或回忆,一下子都调动起来罢了。

难怪佛教的书上会有这样的话:“隔墙闻钗钏声,名为破戒。”一个修道学佛的人,是不许偷听隔壁传来的女性特有的钗钏声的。因为这些声音会引起有情感的人的许多胡想,那清静皈依的念头会因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这句话用不着再加解释。事情的结局就是这样:青年人那种又灵敏又易于冲动的感情,一下子翻腾起来,构成一团烦恼,越扩越大,仿佛天地都容纳不下了。

对比晏殊《玉楼春》这四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李冠这两句似乎更精练,也更能打动人。后来苏轼又写了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那下片似乎也是受到李冠这首词的启发的吧!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一向为人所传诵的名句。据说,这句词一出,在北宋上层社会里不胫而走,因为在写此词的前一年宋祁任工部尚书,人们也就把他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了。

这首词的上片是一幅生机蓬勃、色泽鲜明的早春图。开始写春游,地点在城东,开头总括一句,后面三句是“风光好”的具体描述,我们看到——在湛蓝湛蓝的湖面上,微风起处,蹙起像绉纱一般的波纹,在迎着每个轻舟短棹的客人;杨柳如丝,临风袅娜,轻烟淡雾,好像透出来一点儿轻寒;杏花满树,正在怒放,那一树一树的杏花呀,像美丽鲜丽的红珊瑚,像喷吐着鲜红的火焰,真是春色满林,多么艳丽,多么美好,充满着蓬蓬勃勃的生命的光辉!

这三句具体写东城“风光好”,但不是纯客观描述,它处处有人的感情:湖面微波荡漾,似在迎着游客的轻舟;绿树含烟,春天清晨的微寒是“轻”的——气温也似可称斤计两了;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的确,它既写出了真景物,也写出了真感情,如果没有前二句,单是“红杏”一句,“春意”怕不会表现得如此浓重吧。

本来上片的景从色彩说,明丽中透出鲜活:“觳皱波纹”,清翠郁秀,还有点儿闪光;绿杨、红杏对举,相映生辉。从词的境界说,明朗,清新,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可是下片的抒情,一反上片明艳的色彩,健朗的意境:说人生漂浮,也即是说人生如梦,匆匆就会过去,因此应该及时行乐;古人云:千金难买美人一笑,那么怎肯吝惜千金而不去买一笑呢。为了欢快的时光多一会儿,词人举杯劝说夕阳,请暂且向花丛中多照耀一些时候吧。

结尾两句,是上面这种享乐生活情趣的必然反映。斜阳西下,好景不常,要及时地追欢逐乐,便只有去过花间醉酒一类的生活了。这里的“斜阳”,也可以是比喻一个人的晚年,联系起下句来看,正是说岁月无多,应该及时行乐的意思。“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说明情的产生,是由于自然景物的触发,有什么样的景,就产生什么样的情。可是现在情况却不同:触景生情,但生出来的情,与客观的景,截然相反,情与景异——上下片的景情是相矛盾的。

无论古今,总是受各人思想意识和生活情趣制约的。面对旖旎的春风,有人心旷神怡、敦品力学,以求上进;但宋祁触景生情,他想起的是追欢寻乐,不然就会虚度一生。结尾两句深刻地反映出他这种精神境界,可以说是相当真实的。这首词的上片描绘出一幅生意盎然的春光,清新可喜;下片却反映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逐乐的思想。我们不必以此责备“以余力游戏为词”的宋祁,而从审美的角度说,却不能不说上下片是不相称的——即使单从艺术上说,也是这样。

苏幕遮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率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露堤”二句,先写远望所见:平坝远伸,原野上的一切仿如含水带露一般;远处的庄园,在如烟似雾的杨柳和迷蒙水气中,显得那样深远。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水气空蒙的平堤、原野,依稀隐约的山庄楼角,仿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雨后”二句,视线移近,点出雨后碧草:新雨之后的江天晓色中,到处是繁茂旺盛的茵茵绿草。此二句,既解释了上两句中因何用“露”、“烟”二字,又突出了江天晓色中草的形象。经雨后的芳草,在晴朗的阳光下显得分外娇嫩水绿。引人注目。

“独有”三句,写新荷映衬下春草之鲜美:荷花初绽是那么少嫩;猝然冒出的青草,化作大地的春袍;浅红的荷花与嫩绿的小草最为相宜,在雨后晴空下相互映衬,显得更为鲜嫩娇美。“庾郎”,指南齐庾杲之(字景行)。

萧沔曾赞其曰:“庾景行若绿水芙蕖,何其丽也。”此处,作者是以“庾郎”代指“荷花”。这几句中,作者将绿草比作大地之“春袍”,贴切自然,道出千万人之所欲言,本已写得很好;再以荷花相衬,愈显出绿色为底的“春袍”之美。

上片,描绘雨后江天之景,在辽远的背景与荷花衬托下,突出青草之美。

如果说上片重在绘形的话,下片则注情于景,重在传神。

“接长亭”四句,写芳草有情:满地的芳草将长亭与短亭连接起来,迷漫了极远处的道路:那萋萋芳草,仿佛是埋怨远游的王孙不记归期。《楚辞·招隐士》有句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此处,作者是化用其意,来写春草多情。这四句,尽绘出春草恋人的不胜依依之情,把草写得像多情之人。你看它送走过多少远行之人,迎来过多少羁旅归客,又多么企盼远游之人归来啊。

“落尽”句,写春光将逝:眼见得梨花落尽,春天又将过去了。此句承上启下,似轻实重。它既将为何怨王孙不归之意申足,又为过渡到下两句作好铺垫,还流露出作者的无限惜春之意。可谓一石三鸟。

“满地”二句,写苍茫暮色中之草:夕阳残照,暮霭沉沉,给碧草涂上一层暗色,使它显得那般苍老。结尾苍茫,将暮春时节黄昏暮色与如茵大地渐相冥合的景况,描绘得神形毕肖,给人一种凄迷怆凉之感。

下片,写春草有情,而终落入苍茫老暮之中。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乐府指迷》)此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足。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怆凉之境。通过上下片的对照,抒发了作者的惜草、惜春之情,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全词形象鲜明突出,意境却深远含蓄,耐人品味。

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这是一首留别词。以别易会难作为主旨,上片写留饮,下片写惜别。开上首,满斟绿醑,即绿色的好酒,劝其暂留,且不要匆匆归去。继则,纵酒高歌,劝其尽饮,戒勿絮絮倾诉。这里,用春色、离愁、风雨,构成了一幅留别图:阳春佳日,风雨凄凄,遽唱骊歌,离愁万绪。为下片写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

同类推荐
  • 今宵月儿圆

    今宵月儿圆

    刘殿学的小小说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 散文之道

    散文之道

    散文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不管是老子、庄子、孔子,还是《尚书》《春秋》《史记》,现在推崇的许多国学经典著作,大多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唐宋八大家使散文灿烂起来,明清小品使散文多情起来。“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写作的出现,散文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五四”到现在,快百年时间了,我们的散文基本上变化不大。散文作家似乎都穿着老北京布鞋在走路,很少有皮鞋、凉鞋、运动鞋等敲击路面。
  •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青鸟(世纪之光丛书)

    青鸟(世纪之光丛书)

    这是一本现代诗和古诗词相结合的诗集,收入作者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的诗歌。
  • 欧阳修诗词选

    欧阳修诗词选

    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欧阳修诗词文选评》分六个部分,具体介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生平事迹,选录、注解和评述了他在各个时期的诗、词、文中的传世名作,可以说是我们今天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最新最好的普及读本。
热门推荐
  • 踏碎天道

    踏碎天道

    美女们,不要总跟着我后面,我是很纯洁的。你说神器?喔,我从来不需要,任何神器我都能伸手就拥有。说了不打,你看你,我用一把小刀把你打败了,你怎么混?什么?这怨我吗?你们想要的东西我一抓一大把,也是我的错?还有,不要得罪我,我不是什么好人。
  • 凤凰斗:天下第一妃

    凤凰斗:天下第一妃

    宫逸嫣,万人宠爱的千金小姐,绝世的容颜,高贵的身世。风光的表面下谁能想到还有那样的不安。所有的爱成了隐瞒真相最好的理由,不知情的她又能如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倔强偏执的她用最惨烈的方式来回应那些爱她的人,却不料最后才发现自己伤害的竟是最爱自己的人。
  • 孟晓琳的女尊生活

    孟晓琳的女尊生活

    晓琳啊!今天姐姐我教你一个乖——这男人啊,不单只是在床上用的,他还得会操持家务。你看看你这个男人,不是姐姐我说你,既不能给你端茶倒水,也不能为你铺床叠被,这样也就罢了,你居然还让这样的男人骑到你头上去!你说说你这个样子,多给我们女人丢脸啊!这样的男人要换了是我家里的那位,早就吊起来打了!好叫他知道——我们女人才是他的天!还反了他了!我说,你到底是不是我们女尊国的女人啊?本文猪脚没有女王气质,也不会11,这次玩的是情痴!不喜勿入。对本文男猪脚心怀芥蒂的朋友,建议先看一下我的第一本女尊爆笑文《当家大女人》看过之后若还不能接受,只能说你并非同道之人,请绕道而行。
  • 笛诱

    笛诱

    一支竹笛,一生情缘。是命定,却只想逃避;想绕开,却偏偏遇上。为逃避,她从西域乔扮男装逃至大宋汴京,却在勾栏遭遇邪魅的他,将她当做男身,肆意轻薄,一夕贪欢……想逃避,却反倒更深交缠!为了逃开他,她辗转万里,大辽、女真、渤海国、西夏、于阗……
  •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本书内容包括:面对苦难笑一笑,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面对艰辛笑一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面对苦闷笑一笑,适时给心灵放个假等。
  • 武林藏书录

    武林藏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迷时

    迷时

    时间是什么?我游荡在过去寻找时间的真谛,却看到了本不可预知的未来。是谁赐予了我时间?我似乎不属于现在,过去的印记在旅途中愈加清晰。到底是谁!当漫天星尘闪耀之时,当大地上遍布星骸之影时。也就是我启程的日子。我要去找他,去到那时间的尽头。
  • 万人血祭之灵魂的碎片

    万人血祭之灵魂的碎片

    果然,来者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全是女子,她们身着长衣白裙,绝世的容颜,不施粉黛,仙女般的气质,让在场所有人惊叹不已。渐渐忘记了恐惧。呆呆看着眼前如电影般梦幻的场景。这时候她们已经到了房间门口,她们一一停了下来。带头的一个白衣女子手里捧着一个精美的圆盘,缓缓地走进婴儿的面前。“嘻嘻……哈哈!”婴儿竟然乐呵呵的笑起来。把人们的恐惧再次拉回来。只见那女子把圆盘放下来,打开盖子从里面取出一条钻石项链---黑色的猫眼石。然后小心翼翼地为婴儿戴上。随后转身离去,到门口处连同浩浩荡荡的队伍消失地无影无踪。
  • 看螃蟹上树

    看螃蟹上树

    作者将文学与美食相互结合而镶嵌在“散文”这个美丽的框子里,是其创作生涯里一项全新的尝试。 作者把她在人生道路上拾掇而得的饮食故事娓娓道出,让读者与她共同分享蕴藏在袅袅炊烟里的爱情、家情、亲情、国情和旅游情。
  • 萌娘无限世界

    萌娘无限世界

    嘉神慎之介御姐的贵族气质。八神庵小萝莉的紫色热焰。杨康少女的浪漫幻想。无限的世界。萌娘的世界。无限萌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