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100000029

第29章 王维(4)

一、二句写早朝前的情景。作者选取了“报晓”与“进裘”两个细节开始为将要写到的早朝渲染气氛。在古代宫中,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以警示百官,取公鸡打鸣意,故名鸡人。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上衣服的部门。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这里专指天子衣饰。诗人用了一个“方”字准确地表达出早朝前那种有条不紊的秩序感与时间感。王维有意用了“绛色”来与“翠云”形成颜色上的鲜明对比,突出了皇家环境之华丽。

中间四句从正面描写了早朝的情景。在前两句中,诗人用“九天阊阖”喻皇宫,为早朝设置了一个神圣的背景,以万国使臣朝拜来进一步衬托天子的尊严。诗人在此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恢宏壮丽的场景。“九天”两句所描写的朝见的磅礴气势,古来无出其右者。后两句着意细节,写蔽日的障扇在晨曦照耀下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萦绕,皇上的龙袍中所绣之龙好似浮游于烟雾之中。在这里,诗人用“才”字来强调了时间的准确,同时,在细节描绘中注意突出了光与影的效果。“香烟欲傍衮龙浮”一句,一个“欲”字把香烟简直写活了。

最后两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主要写朝拜后贾舍人就用五色纸起草诏书,可听到服饰铿锵声时他便已回到中书省。贾至原诗末两句:“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写到中书舍人起草诏书的职责,王维和诗结尾也照应了贾至原诗,也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上。但看起来却是比贾至原诗生动许多。

他用“五色诏”写色,“佩声”写声,并未直接写到贾至,但在这声色的描写中却把贾至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用语堂皇,造句伟丽,格调和谐,别具艺术特色。

赠郭给事[1]

王维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2]。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3]。

【注释】

[1]给事:即给事中,门下省的要职。[2]奉:通“捧”。[3]无那:无奈。

【鉴赏】

此诗题为《赠郭给事》,给事,即给事中,乃唐代门下省要职,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相当显赫。从诗题便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酬和诗,是王维赠与给事中郭某的。在王维晚年半官半隐的生活中,此类应酬性的诗甚多。这类诗内容上大都是称赞对方,感慨自身。

首联意在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霭余晖”,“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乃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柳絮飞”,“桃李阴阴”是写郭给事桃李满天下,“柳絮飞”是写他的门生个个飞扬显达。这两句看似写景,实乃运用象征手法形象地写出郭给事上承皇恩,下受门生拥戴,突出了他地位之显赫。

颔联“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着意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这里除了用“疏”与“稀”两字来渲染这种闲静的气氛外,还着意描写了“省中啼鸟”这一现象。省中本应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之所,但现在居然是清闲安静得听得到鸟叫。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因为讼事无多,时世清平,所以吏人稀少,省中清闲。这一句明里是在描写郭给事居官的环境,写他居官清闲,其实是在暗写他政绩卓越,时世太平,乃至衙内清闲。酬和之作往往都免不了赞谀之词,但王维这样的写法,却有婉转曲折不落俗套之妙。

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这是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两个动词“趋”、“拜”形象刻画出郭给事毕恭毕敬的样子,而“晨”、“夕”二字又使人很容易想到郭给事从早到晚侍奉在皇帝左右,深受皇上重视。

尾联“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诗人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许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对方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自己希冀引荐提拔之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常见套路,别有一番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积雨辋川庄作[1]

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3]。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4]?

【注释】

[1]积雨:久雨。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2]空林:疏林。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这里指蔬菜。黍:这里指饭食。饷东菑(zī):往田里送饭。菑,开垦了一年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3]朝槿:也叫木槿,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4]野老:指作者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王维在隐居辋川蓝田期间所作。这首诗便是其中代表作之一。全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的闲适心情。

首联描写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乃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迟”字不仅写出连日的雨天使得树枝与空气都极潮湿,烟火不易燃烧,而且形象地表现出在这样潮湿的空气中,烟气上升徐缓滞涩的画面。后一句“蒸藜炊黍饷东菑”,写村妇正忙着蒸藜炊黍为东边田里劳动的男人们送饭,点明了烟的由来。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描写了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唱和,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构成一片青绿的背景,而“白鹭”、“黄鹂”为这片青绿描上几笔白色与黄色,色彩极为鲜明,似乎还能听到“黄鹂”婉转的啼叫。“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已足诗味,前缀“漠漠”、“阴阴”四字,更觉气象万千,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描写了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早开晚谢之木槿而悟人生之短。栖松林,食露葵,以避尘世之纷繁。这两句诗强调了“静”、“清”二字,这也正是诗人退隐和闲适生活的写照。

末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称,这里连用两个典故。一见《庄子·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时,旅店中的客人都争相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为乐,说明杨朱此时已无心机,与人无隔膜了。二见《列子·皇帝篇》:

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鸥鸟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他心术不正,破坏了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心情。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静观所见之景,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将辋川的山中风光与自己的隐居生活相结合,形象鲜明,韵味清远,表现了诗人与世无争、自然淡泊的自由生活。

鹿柴[1]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

【注释】

[1]鹿柴:“柴”通“砦”,“砦”通“寨”,即栅栏,篱障。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2]但:只。[3]景:通“影”,指日光。

【鉴赏】

这首诗作于王维隐居陕西蓝田辋川别业时,是王维后期山水诗代表作。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是王维当年常游历的地方。

诗里表现的是鹿柴附近山林中傍晚的幽静景色。“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好像非常喜欢用“空山”这个词,比如“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在这些诗句中,“空”往往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而含有“寂静、空明”之意。这首诗中也是这样,既有人语,山非是“空无一物之山”,而是“空寂之山”,可见,这里的“空”字是为了强调山的宁静。既然是写山“空”,为何又写有“人语”呢?一个人处于这样一片寂静的深林之中,周围什么声音也没有,突然,远远地传来几声人语,再细听听,似乎又没有了,只剩下长久的空寂——那样的几声人语不是更能提醒人身边的那份空寂么?在这里,诗人以有声来反衬无声,那无声更能渗入人心。这里是从声的角度而言。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写景。一束夕阳的余晖透过密林的缝隙,射在林中的青苔上。深林本已是阴暗,而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一分阴暗。但在突出阴暗的同时,诗人笔下却闪出一缕斜照,投射在青苔之上。这样的写法其实与上句相近,仍是用了反衬手法。阳光本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可是这是夕阳的余晖,已不再有太多热度;再者,在密密深林之中,周围是大片的阴暗,被大片阴暗包围着的小小光斑不是更显得弱小,从而也更突出周围阴暗的强大了么?这是用有光来描写无光。

王维不仅精通诗画,同时擅长音律,在这首五言绝句中,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的境界,令人回味悠长。

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深密幽暗的竹林。

【鉴赏】

这是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中的名篇。它表达了诗人隐居辋川时闲适的淡薄生活。

作者借用一个相当典型的场景来表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篁,指幽静的竹林,诗人仅用两个字便烘托出一个清新出尘的环境。作者写景并不是仅仅为了写景,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加入了自身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这三个动作也是高雅脱俗之士所常有的。这里并没有多作刻意的描画,仅用了三个简简单单的词,但是一个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已是跃然纸上。而长啸这一动作的使用尤为精彩,在那样的深夜中,静谧的深林里,隐隐地有几声琴声,间或一声清越的啸声划破夜空,是何等潇洒出尘的意境。这里是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里作者又引入了一个新的意象——明月。在这里,皎洁的明月不仅仅是一个象征高洁的意象,烘托着诗人的形象;在这里,它更像是和诗人志同道合的一个友人,在幽林中陪伴着诗人。一个“来”字将明月写活了,月儿好像是有意识地参与诗人的活动呢。细读这一句,似乎可以瞥见诗人的情怀:我高雅出尘的情致在世间得不到理解,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自有高洁的明月明白我,以明亮的月光安慰我、陪伴我。这一句仍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深林的黑暗来反衬明月之亮洁,明月更加显得明亮。

这首诗共四句,在遣词造句上,非常平淡无奇。但是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一个清新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并使环境的形神与诗人的隐逸的情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天衣无缝的感觉。

山中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1]。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2]。

【注释】

[1]柴扉:柴门。[2]年年:一作“明年”。王孙:贵族子孙,此指送别的友人。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名篇。与一般送别诗不同的是,它并未刻画离亭饯别、执手相看、依依不舍的场景,而是别出心裁地选取了与友人别离后的一个细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送别友人后,作者自己慢慢地回到住处。时已近暮,诗人回到家里,轻轻地关上柴门。这两句平淡如白话,但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却隐含着汹涌的感情。有过送别经验的人都知道,送别最黯然销魂的那一刻,并不是离人动身,看着离人渐行渐远的那一刻,而往往是送别归来的那一刻,感觉离人似乎还在身边,而其实“他”已然远去,那种孤寂与失落,远胜送别之即的伤感。王维正是以诗人敏感的心捕捉到这种感受并用一个简单的动作“掩柴扉”加以表现,从中看出诗人别后的落寞与黯然。诗中交代送别归来正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暮色袭来,令诗人又添几分伤感。在这里,写景为气氛做了极好的铺垫。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一个“绿”却是用得意象飞动。这两句是写诗人送别归来的心理活动。回到家里,他不禁想起,明年春草绿了的时候,友人会不会归来呢?这句话本来应该在送别之际问的,却没有问,友人已远去,这句话又浮上心头,有一分欲说还休的情致。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两句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刚刚送别,就盼望明年能再相聚,情意之深可想而知。正是因为“归期难必”,所以“离思方深”。这两句主要是采用直抒心声,以情语成文的表达方式,抒发了朋友之间的情深意长。

这首诗题为《送别》,并无一字写离别情态,而别时的依依不舍与别后的无尽想念已是见于言外;字字明白如话,令人回味无穷。

杂诗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

【注释】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同类推荐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通过对艺术家各个时期创作观念的衍生与嬗变的梳理,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的艺术发展轨迹。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 慕容雪村文集经典套装(全集)

    慕容雪村文集经典套装(全集)

    慕容雪村老师的倾情创作,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解另一个世界的真实生活,包括《原谅我红尘颠倒》、《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多数人死于贪婪》、《慕容雪村随笔集》、《中国,少了一味药》六册书。
  • 海虹

    海虹

    戚天法老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天一洲举行首发仪式。据悉,这部小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从主流视角,生动细腻地描述了当代工人的理想、信念和爱情的精神风貌,为完成这部50万字的巨作,戚天法老先生呕心沥血花费了5年时间。 戚天法坦言,《海虹》是一部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群而写的读本,戚天法曾著有长篇小说《四明传奇》、《梁祝正传》、《徐福东渡》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浙东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热门推荐
  • 柜台销售:技巧与策略

    柜台销售:技巧与策略

    全书共十一章,包括柜台销售概述、销售柜台的设计、柜台销售中的售前准备、柜台销售中的顾客了解、柜台销售中的顾客接待等。
  •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携子重生之毒妻要翻墙

    携子重生之毒妻要翻墙

    她,镇国将军之女,并肩王府世子妃,本应受尽荣华富贵与宠爱,却不想受尽背叛,五年的虚幻,五年的密谋,只为她手中的兵权,残害她年仅五岁的儿子!至死,她儿子对那个男人带着眼泪喊着:“父亲大人!”却换来一世被剖腹的悲惨!时空扭转,回归五年前,一切还未发生之时,她是隐忍还是爆发!既然天不绝她,此生她不会在懦弱隐忍,善良软弱,她会执掌生死之巅!欺我之人,必十倍还你!辱我之人,必魂飞魄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盗墓生史

    盗墓生史

    相传,民间有一本奇书,名曰上下策,因遭抢夺分为两部分。学会者明生死,断阴阳,解风水。一个人只能学习其中一本,否则会全家暴死。上策保富贵,但学者无后;下策荣后代,但学者一生凄苦。他是一个父母双亡的青年,少年时曾在机缘之下获得下策。在人生走投无路之时,与几个同病相怜的朋友共同踏上盗墓之路,盗墓不是儿戏,动辄则有性命之危,机关疑冢,僵尸鬼魅……几个缺少各种经验的青年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挣扎求存?
  • 第一废宠:杀手毒妃
  • 不周仙山

    不周仙山

    还有一年,风起就要死了。……敬天法祖,神权天授,上天钟意,是为气运。上天有灵,赏善罚恶,献祭功德,有求必应,业力缠身,因果报应。……神,妖,魔,玄,儒,鬼,六扇通往大道之门,道法术,心性行。四九天劫,天人五衰,九天十地,世界战场,那是道境超脱生死的浪漫。纵然合道长生不死,也难逃诸天万界无量量劫,身死道消。
  • 杨力讲易经职场智慧

    杨力讲易经职场智慧

    本书共分为如何度过职场的“婴儿期”、如何管理上级、如何做好同级功课、如何善待下属、如何让自己平步青云、如何平衡人际关系、如何提升工作能力、如何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等9个部分,并细分为职场智慧64讲。每一讲都包含一个富含哲理、引人深思的《易经》智慧,对于有志于在职场中有所作为的人士来说,具有广泛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是帮助我们进军职场、决胜职场的良师益友。
  • 邪帝的杀手妻:倾城皇后

    邪帝的杀手妻:倾城皇后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呵,顾姑娘没有经历过,不会是打着幌子,在洞房花烛夜,割开手指装初夜吧!”这是某人与她争锋相对时对她的讽刺,却没想到一语成真。洞房花烛夜,她与他不越雷池,她割开了他的手指!
  • 培根的智慧

    培根的智慧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马克思曾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曾任掌玺大臣,升大法官,授予爵。他反对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提出“偶像”说。主张双重真理说,强调发展自然科学的重要,指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能动的、具有内在力量和内部张力;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认为有不死的“理性灵魂”存在,主要著作有《论说随笔文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新工具》。
  • 极品大明官

    极品大明官

    风流士子,才子佳人,自认为潇洒帅气的唐立穿越到明初,从此一段传奇故事犹如无节操般展开!啥?你是春花楼的头牌?放心,哥不是那么随便的人,额,当然你若是随便,我可以不把自己当做人。哎呦,大小姐,哥乃是极品小家丁,不服?看打!擦,无敌姐妹花?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收拾不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