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2100000027

第27章 王维(2)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1]。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2]。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3]。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4]。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5]。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6]。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释】

[1]逐水:顺着溪水。去津:古渡口。[2]坐:因。

[3]隈隩:山崖的弯曲处。[4]物外:世外。[5]房栊:窗户。[6]游衍:游乐。

【鉴赏】

这首七言乐府作于开元七年(719),王维十九岁。桃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诗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取其大意,变文为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开拓了诗的意境。在叙述《桃花源记》中原故事的同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一叶小舟顺流而上,古老的渡口附近,两岸桃花盛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春之美景,渔人才“逐水爱山春”,继而“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这是事件的开端:渔人赏玩春景继而发现桃源之所在。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是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渔人弃舟上岸,进入幽曲的山口,渐行渐远,忽然豁然开朗,发现桃源。“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远远望去似有高大的树木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却是千家万户种满花卉竹林。这两句由远及近,写了云、树、花、竹,相映成美丽安宁的世外桃源之景,写景极为生动。而桃源中所遇之人仍使用秦汉时的姓名,所穿衣服也还是秦汉时的服装。

接下来的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重点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见闻。“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承接上下文。“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写桃源中白天与晚上,以白日与夜里,安静与喧闹作对比,突出桃源中与世无争却又生机勃勃的景象。“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以一连串的动词来强调作为外界来客的渔人的到来在桃源中造成的轰动。“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这里的“扫花开”、“乘水入”,很好地写出了桃花源的地理特点,能充分激发读者的想象。“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是补充交代桃源中人的来历。在叙事中,诗人又夹杂抒情的笔调。

末十句是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至此叙事的节奏加快,扣紧渔人的心理活动来写渔人因思乡离开桃源,继而又怀念桃源,寻觅桃源而不得的怅惘和茫然,情事景于此完全融为一体,特别是后六句,“自谓”、“安知”、“只记”等词连用,把渔人对桃源的思念与遍寻不着懊恼的心情形象展现出来。末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加入抒情成分,美景仍是当日美景,可是桃源却是不再,无限感慨都在文字之外了。

王维的诗以抒写山水著称,此诗尤胜。历来评价王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这首诗内容与陶潜的散文相仿,但画面却比陶文来得生动优美,绚丽多彩。全诗笔力舒健,韵脚多变,平仄相间,活跃多姿,从容雅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1]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2]。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3]。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4]。

【注释】

[1]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南终南山下。[2]潺湮:水流貌。[3]墟里:村落。[4]接舆:即楚狂接舆,这里指裴迪。五柳:即陶潜,陶潜号五柳先生,这里王维以陶潜自比。

【鉴赏】

这首诗是他与裴迪相酬应和之作,表现的就是这段生活的情趣。

首联“寒山”、“秋水”点明季节。“转”字极巧妙地表现出天色渐晚,山色慢慢“转”深的情状。寒秋中的河水日复一日静静地流淌着,给这份寒秋添上了动作美。

颔联作者塑造了一个隐逸的自我形象。“倚杖柴门外”,王维时年未过五十,应是尚未有策杖的必要,但“倚杖”这一动作却很好地表现出王维当时消沉退隐的心态。“柴门”二字,则隐隐透出乡野隐居的意味。倚着杖,迎着风,听着风中隐隐的秋蝉的呜叫,而他身后是一道柴门,或许还有一座小屋——诗人很好地塑造了一个乡间隐士形象。

颈联接着写景。这两句是历代传诵的名句。“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对仗工整。而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是自然景观,孤烟是人为景象,描绘的虽是常见的乡村田野日暮时分的景色,但是景物的选取却见心机。王维是一位有名的山水画家,对景物的感觉敏锐,观察细致,善于抓住景物最美、最动人的一瞬。此联前句一个“余”字,写出夕阳转瞬即逝的动感,让人眼前顿现一片波光霞影;后句一个“上”字,画出炊烟在空中缥缈浮动上升的形态。这句化用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句,但陶诗用的是拟人手法表现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形态,而王诗纯用白描,抓取乡村傍晚最美的一瞬,各有各的意境,各有各的形象。

尾联又转而写人。这里作者化用典故,将裴迪比作楚狂接舆,不仅形容裴迪的醉歌之态,还说明作者认为裴迪思想上正如楚狂接舆,藐视圣道,超然物外,不无赞赏之意。“五柳”,即五柳先生,出自《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称。这里诗人自比陶渊明,表现出一心退隐、蔑视官场的清高心态。两个典故的化用用笔极简,却是形象地抓住了两个人物最显著的特征,同时也使得诗题中的“赠”字有了落脚点。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与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与尾联写人,刻画王维与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极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及与友人志趣相投的深情厚谊。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1]。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2]。

【注释】

[1]自顾:自念,自视。长策:良策。空:只。[2]穷通:穷困或显达,得意与失意。

【鉴赏】这首诗是王维晚年居辋川时与友人的应和之作。全诗作者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首联起始便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看似极端消极,但一个“惟”字暗示了作者一种不得已的情绪,似乎这个“静”也是不得已的。为什么呢?诗人在下一句作了解释——“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联系诗人王维的生平,在他早年,也曾有过效君报国的志向,但在奸相李林甫当政的时代,这样的志向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诗人感叹“自顾无长策”,以己之力无法改变这样的社会局面,且也到晚年,只好退隐山林了。

然而,诗人的情绪仅仅是一沉,随即想起隐逸生活的情趣。诗人很巧妙地选取了隐居生活中一个相当闲适安逸的场景来写。“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松风”、“山月”皆是象征高洁的意象,暗衬诗人的形象。作者不停留于写景,而是在写景中融入了自身的活动——在徐徐的清风中轻解衣带,在皎洁的月光下独坐弹琴。一“吹”,一“照”,便将“松风”、“秋月”写活了,它们似乎是有意地参与诗人的活动的呢。情与景、人与境于此便非常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了。

末联是借助景物来体悟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前句“君问穷通理”,照应标题,“君”指的是“张少府”。面对友人问及穷困或显达时该如何面对,诗人却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不答作答。“渔歌入浦深”化用《楚辞·渔父》典故:“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这个典故在人们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画面:一个渔人撑着小舟,慢慢逝于烟波浩渺处。隐隐地,我们似乎可以听到渔歌的回响,问什么穷通之理呢,还不如就像我这样归隐去吧,以安宁的心境来面对一切。全诗以这样的末句收结,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而让人三思。

送梓州李使君[1]

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2]。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3]。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4]。

【注释】

[1]梓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2]山中一夜雨:一作“山中一半雨”。杪:树枝的细梢。[3]橦:木棉树。其种子表皮长有白色纤维,可织成布。[4]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翻教授:反复教育。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名篇。历代送别诗开篇往往由景写起,借景抒情。这首诗也是从写景起笔,却起得不凡。诗人一反通常由身边之景写开的套路,而是想象友人将去的四川之景,气势博大。

首联“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互文见义。千山万壑大树参天,处处可闻杜鹃的啼叫。颔联接着描绘“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山中一夜雨过,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王维曾入蜀,他结合自己在蜀地的生活经验,为友人描绘了一幅极具蜀地风情的美景,画面鲜明,极具立体感。还特别喜爱和擅长描写听觉中的事物,把这当作构成诗境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段。这四句诗,使人仿佛置身巴蜀胜地,身旁是参天古木,群山重重,耳边是响彻千山的杜鹃啼鸣,声震层峦的崖巅飞瀑,大有目不暇接之感。

作者在以略带羡慕的口气描绘了一番蜀地美景之后,王维转而写蜀地的民情政事。诗人在颈联选用了两个极具蜀地特点的事件——“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蜀地的妇女向官府交纳橦布,而蜀地产芋,蜀人常为芋田之事打官司。“汉”、“巴”皆蜀之别称,仍是紧扣友人将去之所。而征收赋税,处理讼事,正是“使君”职责所在。这里诗人开始想象友人到任后的生活情状。

末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用了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王维在此以文翁比李使君,官同事同,极是妥贴。他以此勉励李使君效法文翁,尽职尽守,有所作为,不要倚仗先贤的成绩而泰然无为。这两句化用典故劝勉友人,委婉曲折,真情尽显。

全诗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前半首尤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佳作。

过香积寺[1]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2]。

【注释】

[1]香积寺:故址在今陕西长安。[2]曲:隐僻之处。安禅:佛家语,指心安于清寂宁静之境。毒龙:佛家语,喻妄念烦恼。

【鉴赏】

诗题“过香积寺”说明这首诗是一首记游之作。“过”即探访、探望的意思。

开头四句“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写出了诗人并不知道香积寺的确切位置,仍是信步走去。“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是写游中所见,但也侧面交代了香积寺的位置及环境——寺院位于云峰深处,周围环境古朴。至此,诗人还未有一字提及寺院。走在无人的古径上,心头正有一点疑惑——山中真有寺院么?忽然听到深山中隐隐的钟声,才明白香积寺确在山中。这四句一气呵成,把“探访”的曲折写得淋漓尽致,却是不着痕迹。

后两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是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的名句,其中“咽”与“冷”字尤为精到。山泉在峥嵘的石缝中流淌,泉声自不能轻快流畅,那声音极像若有若无的呜咽之声。而“冷”字用得更妙。这里是古木森森的深山,到处是高耸的“青松”,日光自是不能普照。且是“薄暮”时分,返照的夕阳涂抹在青森的松林上,岂不“冷”哉?这一联非常准确地把握住景物的特点,表现传神,构造出一个宁静幽深、远离尘世的意境。

末两句“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表明了诗人在傍晚终于到达寺院,面对一潭空阔幽静的潭水,不禁想到《涅槃经》中所说的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其性暴烈的毒龙的故事。想到佛法可以制服毒龙,也可以制服世人的痴心妄想,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这两句掺入佛语,反映了诗人一直想要离尘绝世的离愁别绪。

这首诗题意是写山寺,然而并没有一字写寺,而是通过“云峰”、“古木”、“深山”、“钟声”、“危石”、“青松”、“空潭”的描写来表现山寺之手笔不凡,深僻清幽。

山居秋暝[1]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

同类推荐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
  • 诗骚一百句

    诗骚一百句

    本书从《诗经》、《楚辞》中选取具有警策意义、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以深入思考人生。
  • 鲁迅精品选

    鲁迅精品选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的文学创作,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可珍视的思想文化经典。继承并认真学习,研究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不断培育、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的人文素质,必然是大有裨益的。《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鲁迅精品选》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散文集《藤野先生》以及散文诗和部分诗歌、杂文等。希望通过阅读《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鲁迅精品选》能帮助你更透彻地了解鲁迅,开拓阅读视野,获得智慧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热门推荐
  • 首席大人你OUT了

    首席大人你OUT了

    她不过是无意间撞见了总裁大人的好事,居然就被他威胁拿来做家族联姻的挡箭牌,莫名其妙成了总裁大人的未婚妻,第一天订婚,第二天结婚,第三天就离婚,这闪婚闪离的速度让人望洋兴叹,也让她成为公司里的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她被迫离开沐氏集团,从此与他结下梁子,发誓一定要让他对自己刮目相看,当她强势归来,他的眼中带着惊艳。
  • 武装红莲

    武装红莲

    一句话简介:少女化身兵器,血战苍空!正常版简介:天使武装,她们大多以少女的姿态降世,是能够变身成武器形态的特殊生命体。向往天空的少年亚瑟,与来历神秘的武装少女【红】签订契约,从此踏上了燃战苍穹的逐梦之旅。燃情版简介:少年,就是要不断地战斗,赢得胜利!追逐梦想!向着最遥远的苍穹星辰,迸发出满腔的热血和激情!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红颜战

    红颜战

    前世,她年少无知,听他花言巧语迷了眼,伤了最爱她的人。终落得众叛亲离,客死他乡。这一世,她无心无情,只为亲人而活,却被他苦苦纠缠~
  • 上古世纪:玫瑰凋零

    上古世纪:玫瑰凋零

    源大陆历一千一百年,这是一个被称做光芒与玫瑰的时代,大陆上各族和谐共存,到处充满着繁华与欢笑。有一天,十二位来自不同种族的年轻人,决心探索世界的起源并找寻传说中的造物之神,他们冒险启程,前往大陆最神秘的地方——不朽庭院,传说中诸神封印之地。而当他们踏上征程到达庭院之时,源大陆这如玫瑰般绚烂绽放的时代,开始失去让她的水分,片片凋零。(喜欢上古游戏,或是对那个爱恨交织,充满毁灭与拯救的世界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评鉴。)(ps: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符合原世界观架构,欢迎评鉴。)
  • 复仇黑玫瑰

    复仇黑玫瑰

    安星儿,一个天才神童,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要复仇呢?她要怎么复仇呢?
  • 异能客栈

    异能客栈

    一个唐代的小客栈里住着一群拥有异能的人,因为小雪的出现原本平静的客栈生活被打乱........帝君客栈的老板与小雪一见钟情,可以控制树木的生长与树木有心灵感应。小雪,古灵一族的第27代灵女可以操控风雪。唐禹城暗器世家传人与梦瑶日久生情可以开启独立领域,梦瑶客栈里唯一一位拥有两种异能的女孩可只治疗或释放幻境,雨彤客栈里异能最强的人可以控制雷电
  • 大网文帝国

    大网文帝国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掌控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编辑系统,来到平行空间的柳城,开始了漫漫的养神路。养大神,建网站,席卷网文圈。挖作者,掘潜力,建立网文帝国。网文小说与电影的碰撞,电视剧再也不是亲亲我我的肥皂剧。当玄幻拍成电影,悬疑做成名震中外的4D体感游戏。网文早已不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文青所鄙视的低俗之物。我的系统,我做主ps:新书期,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书评区置顶qun号,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入。新书时期,500票一加更。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tfboys之约定

    tfboys之约定

    意外偶遇,童年约定,他们能在一起吗?一场阴谋,他们能在一起吗?背叛,他们还能坚持下去吗?
  • 神级封印师

    神级封印师

    “林森,今天你是逃不了了!”他被逼在悬崖峭壁之间,一大群自称侠义之士的伪君子嚣张的大笑着,将他团团围住。面对包围,他只是淡淡的耸耸肩,吐出一句:“为什么要逃?老子可是神级封印师!”这是一个小人物变成男子汉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很没有新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