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1800000006

第6章 学习和读书的技巧(3)

5

知识的开始永远来自感官……在允许的范围以内,所有事物都应当尽力地放到感官跟前。

6

全部理解都是经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大脑的,因而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因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为基础,理智的理解才能够形成,因而,我们最早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与我们的眼睛。

7

无论何种科学,比较而言,诸位实地考察,得益恐怕超过书本。

8

较好的为思索者。因为能应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免不了是空想,因而更好的是观察者,他靠自己的眼睛来读世间这部活书。

9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而众不见信。论圣人未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单空说虚言,唯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事有证验,以校实然。

10

夫陆王之学,质而言之,则直师心自用而已,自虑不出户即知天下,而天下事同其所谓知者,果相合否?不径庭否?不复问也。自以为闭门造车,出则合辙,而门外之辙同其所造之车果相合欤?不龃龉欤?又不察也。

11

吾人为学穷理,力求登峰造极,首要知读无字之书……仅向书册记载中求者,是读第二手书矣,读第二手书者……常会有误……

12

经学以能通大义为要,不宜琐屑;史学以贯通古今为要,不宜空论;性理之学以践履笃实为要,不宜矫伪;经济之学以知今切用为要,不宜泛滥;词章之学以翔实尔雅为要,不宜浮靡;士习以廉谨厚重为要,不宜嚣张。其大皆总以博约兼应,文行共美为要规。

13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须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须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言学者。则学之初,固已即为行矣。笃者,敦实笃厚也,义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

14

无论怎样也要力争全面激发学生,于现有的条件下尽力扩大培养范围,万不能盲目陷入束缚学生智力的片面性中去,要将思想实践在行动上,特别是教师本人。培养的目的不在乎传授知识的多寡,而在于真正掌握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15

儿童教育中所教的主要概念要少且精,还应将它们尽量集合成各种组合。儿童应当将这些概念成为他自己的概念,而且应当知道这些概念随时随地在他实际生活环境中的应用。儿童应当从他一开始接受教育就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16

我所开展的教育,其主旨不是要教给孩子很多的东西,而是要使他头脑获取完全正确的、清楚的观念。我之所以对他的头脑灌输真理,仅是为了确保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

17

研究科学并非凭空创造,因而需要实践与学习,并且要吸收以往人类历史的科学遗产。我们应反对经院学派式的博学鸿才,变成述而不作无批判的客观主义……而且还要反对不读书,不精心研究,无知妄作,只发空论。

18

人宜在事上磨炼做功夫,始有益。如只好静,遇事则乱,全无长进。

19

教师的艺术是:定不要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毫不重要的琐碎的事情上,却要持续地让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便于让他能够正确地辨识人类社会中的善恶。

20

除了校内的常规性操练之外,还有其他的机会从校外游乐中获取经验。当春光烂漫、天空晴朗的时候,假如不走出校门,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与天地同乐,那会是对大自然的伤害与冷漠。

21

学者止守一乡,则囿于一曲,狭吝卑陋。必游之四方,尽见物态人情,四方风俗,山川气象,以增其闻见,以有益于学者矣。

22

游历在年轻人是教育的一个内容;在年长的人是经验的一个内容。还未懂得一点某国的语言而就到某国游历者可以说是去上学,而非去游历。少年人应当跟随导师或带着可靠的同伴去游历……

七、读书打开了人类知识的宝库

1

读书是增长知识的渠道,并且是一种十分高雅的爱好。假如到谁家做客,屋里无书,就像是走进了沙漠。读书能使道德生活净化。

2

人不博览,则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辨然否,如目盲、耳聋、鼻痈者也。故入道愈深,所见愈大。夫人蓄百家之言,若海怀百川之流也,不谓之大者,是言海小于百川也。实则海大于百川也。通者明于不通,人皆知之,莫之能别也。

3

一个从未读过西方任何伟大的书的人,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受过教育呢?

4

人文是经典的宝库,假若只留给最配得到它的那类人,这个世界会仍旧如故。反之,如若人们致力于教导那些愚昧的人呢,我们会看到一个新世界。

5

我很早已学会了读书。书籍成为我的快乐的源泉,我一本又一本地贪婪地读着。书将世界的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

6

人类统率万物的权力一定是深藏在知识中。在知识里面蕴藏着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连帝王的财宝也不能购买,是他们的势力所不能指挥的;他们的情报员获得不了这些东西的信息,他们的海员与探险家也无法驶向这些东西生长之地。

八、读书学习使人睿智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

知识要靠自己去探索,仅从别人那儿学得的,终究不够牢固。

3

学习可使人聪明,好学者离聪明更近。

4

聪明的人不学习,就会聪明;愚笨的人不学习,就会失去更加愚笨。

5

求知识是应当读书,可假如只有书本知识,那仅是书柜子罢了,算不上有头脑的人。书上的知识,必定通过自己劳动实践去检验,那才能够接受与消化,才能成为我自己的有血有肉的知识。

6

孩子最初阅读与吸收哪一种书籍是非常重要的。不正经的谈话损害心灵,不正经的书籍损害心灵的力量并不比它稍差。无声的文字会转变成为态度与情绪,尤其是当它们遇到一个有某种缺点的天然性格时更是如此。

7

阅读应该成为孩子吸取知识的极为巧妙的途径,并且也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

九、读书有疑始是学

1

读书的好处在于解决疑问和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一点一滴的,就有所进步。在一般人不产生疑问之处提出疑问,才是最大的进步。

2

在应当疑问的地方不提出疑问,是没有真学,因为学习就应有疑问。这好比走路的人,要到南山去,必须问明道路。如果只坐在那儿,那么怎会问呢?

3

读书之始,找不出疑问,慢慢地就有了疑问,到了中间阶段就会步步有疑问。过后,疑问会慢慢解决,从而融汇贯通,再也没有疑问了。这才是学问。

4

做学问就怕没有疑问,有疑问就会有进步。有小的疑问就有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

5

读书过程中,无疑问的,要提出疑问;有疑问的,要解决疑问,这样才会进步。

6

不要因辩驳去读书;不要为了信仰和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和议论;要把能分析轻重、审察事理作为目的。有些书可以一尝,有些书需要吞下,有很少的几部书却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讲,有些书只须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却不必太过细心;另有不多的几部书却应当全读,勤读,并且用心地读。

7

为学之道,必以穷理为先;穷理之要,在读书焉;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且致精;然致精之本,则又在乎居敬与持志。

8

教师应当少讲,多让学生实践,事事尽量让他们去体验,去观察,去思索,让他们独立读书,独自去探索道理,自己只做个领路之人,他们有难处,可适当予以指点。

9

做学问,应当先学而后问,不学不问就自明的人是没有的。所以,应学问结合,才能成为知识渊博之人。

10

盖中土之学,必求古训,既不能明古人之非,而古人之是,亦不明其所以是。记论词章犹已恪,训诂注疏又甚拘。

十、读书与知行结合

1

学之博,非若知之要;知之要,非若行之实。

2

要让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将读书与做工结合在一起。要让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与脑两部分共同产生出来。做工自养,是人民最崇高最光明的生活。

3

要想使愚笨变得聪明,弱小变得强大,必须多学,善问,又须要细细思考,明确辨别,并且要躬身实践。

4

读书讲究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到,眼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专心,就漫漫散散,不可能记住,即使记住,也不长久。这三到中,最重要的是心到。只要心到了,眼、口也随之到了。

5

注意是我们心灵的仅有门户,自外界进入意识中的一切,都一定要经过这个门户;因而学习的时候,每一个字也不可绕过这个门户,若不就不能进入儿童的心灵。很明显,教会儿童将这个门户敞开是最重要的事情,能够如此,一切学习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6

就如热爱与崇拜那些有学问的人一样,我热爱与崇拜知识。实际上,知识的获取是人类最崇高最有力的获取。然而,有些人(这个数字是很大的)只具有这点能力,他们只能够依赖他们的理解力与记忆力,藏在别人的保护伞下,除去书本知识,什么也不知道。我不喜欢如此,假如我能够发表意见,我要讲这几乎与愚蠢相差不多。

同类推荐
  •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社会交际中的谈话,看起来似乎人人都会,因为人人都有一张嘴,但如果说的离题万里,或者不着边际,同样是不会说话的表现因为他没有达到说话的目的。可见,要真正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真正达到表达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还必须把握交谈的一些规律和原则、技巧和方式。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不同的社交场合与社交情境来说,适合于此的并不适合于彼,适合于这个情境的并不适合那个情境,适合于这个场合的并不适合于那个场合。因此,总结与归纳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最佳说话方式,肯定会对每天每时每刻都不停地穿梭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的亲爱的读者朋友大有用处,大有好处。
  • 做人要放下“架子”

    做人要放下“架子”

    从一定意义上讲,放下“架子”,就是自己解放自己,就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一个人真正放下了“架子”,就会真正正视现实,在人生道路上就能多几分清醒,就能给自己带来缘分、带来机遇、带来幸福!放下“架子”即智慧,放下“架子”即欢乐,放下“架子”即财富。欧阳吉强所著的《做人要放下架子》以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请放下“架子”!
  • 你的心灵是一座花园1

    你的心灵是一座花园1

    一朵花避不开世间的风雨,但历经风雨之后,花朵才能更加鲜丽而芬芳。一个人不能阻挡尘世的苦难,而历劫苦难之后,心灵的花园才能万紫千红,馨香远扬。
  • 赢得友谊、影响他人的智慧

    赢得友谊、影响他人的智慧

    本书是卡内基成功学经典之作,介绍了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技巧和艺术。
  • 思路决定出路4

    思路决定出路4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由此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在现实中突破思维方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机遇,灵活机智地处理复杂和重要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
热门推荐
  • 桃之夭夭之子于归

    桃之夭夭之子于归

    一个小妖精的凡尘历练,许下了所谓诺言,便想着孤注一掷地去履行它。其实还是爱情的故事。我是相信爱情的,只是不知道竟然还有“永远”这件事。
  • 桦希韵

    桦希韵

    皇宫里举行了“选妃大赛”……桦希韵成功了成为了皇宫里的妃子,可是在皇宫里。桦妃过上了不辛的生活,因为宫里有着阴险、狠毒的皇后。每一次都想尽一切能让桦妃出丑的办法……一次,桦妃怀上了龙胎,当所有人都十分高兴的时候,皇后却板着一张脸。似乎在想一些什么事情……
  • 清穿之我是娜木钟

    清穿之我是娜木钟

    清朝的皇帝里头,阿轻一直对皇太极情有独钟。若是能够成为皇太极的爱人,一定会非常幸福,而自己也会努力成为能够与他并肩的那个人。然而一朝穿越,阿轻没能成为宠冠后宫的海兰珠,却成了那个倒霉的西宫大福晋娜木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他原本是被人疼爱,捧在手掌心的美丽小公主,亲眼目睹最亲之人遇害,转瞬间从天堂到地狱。为了复仇,他遗弃小公主身份,抹去之前所有,蜕变重生化作复仇小王子,为复仇不惜任何代价,只要得到金牌保镖的头衔,为复仇添加更大的筹码,也是接近仇人便利通道,他加倍努力朝着目标前行,顺利成为仇人之子贴身保镖,可当见到仇人儿子时,所有一切全被搅乱,内心防线在不断瓦解吞噬,爱恨情仇相互纠葛,宛如薰衣草香气,纠缠难忘却只能默默等待。
  • 炮灰驸马欢乐多

    炮灰驸马欢乐多

    天上天下最拽少爷,身份优越至极的纨绔仙二代,可惜干的都是神马?不学无术,浪荡不羁,逼死大龄公主,气疯天尊~谁能将其收服?——看腐萌少女如何御刁神!
  • 绝品少主

    绝品少主

    欺负了本少爷五年的萧婵儿居然要嫁人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少爷好不容易比你强了,你居然想跑,门都没有,谁敢娶你,老子就揍谁!直到老子把你欺负够了为止!
  • 末世十二年

    末世十二年

    末世三年,年轻的男子一梦醒来,竟是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透过层层海域,遥望碧波苍茫,男子长叹一声,呵呵一笑,怒曰:“我老婆呢!!”
  • 世界如此浮躁你要内心淡定

    世界如此浮躁你要内心淡定

    浮躁之气喧嚣尘上,人们的内心变得烦躁不安,但我们也会发现,即 便如此,有的人还是活得幸福、从容,而有的人却总是疲惫、痛苦、情绪低落、心态不佳,活的很累。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是否有成熟的心智,内心 是否淡定。心智成熟,内心淡定的旅程相当漫长,但你不必担心,《世界如此浮 躁你要内心淡定》由胡锋编著,对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关照、治疗、启发和激励的巨大力量,帮助每一个人探索爱的本质,帮助每一个人学会爱、 学会独立,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认识自我和人生,文字就像令人镇静货振奋的安慰剂,能帮助你度过难关,能抚慰受伤的心灵,能给你最细 腻的心智启迪。引导每一个人过上宁静、幸福的生活。
  • 美白养颜食谱

    美白养颜食谱

    食物是女性最好的美容保健师,吃对了食物,由内而外全面调养,凝脂般的白嫩肌肤指日可待。
  • 傲娇千金:腹黑对对碰

    傲娇千金:腹黑对对碰

    她,集万千宠于一身的赵氏千金,父母和哥哥的心头肉,掌上明珠。从前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邻家小哥哥的离开,让这场意外悄然发生,一场失忆,她忘记所有小时候的记忆。十年之后,她(他)们是注定的错过,还是命定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