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1500000014

第14章 爱心是师德的灵魂(3)

要关注问题学生

“一个生病的、劳累的、饥饿的、被虐待的孩子会觉得要成为一个自信的,有自我教育能力的学习者是极为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满足孩子对于身体和精神上的需要,必须要做教育和伦理两方面的事。”

——欧内斯特·保尔关注学生的教师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入学时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来面对新的学校生活,这使他们会遭遇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困难和问题。当问题积累到他们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就会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以致无法成功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某些问题的负面影响甚至还会延续到将来的工作中。作为教师,对这些问题应该予以充分的关注。

学校教育常常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挑战。家庭的挑战体现在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过高期望,缺乏成人的监督,父母对孩子缺乏兴趣等方面,社会的挑战则反映在贫穷、同学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反社会行为等方面。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认为家庭和社会问题太复杂自身无法解决,这实际是一种逃避,具有社会责任心的教师不会有这种想法。教师要注意以下所列的其他表现,并要注意学生表现的程度,积极给予自己所能的关心与帮助。

情绪压抑,缺少感情;睡眠或胃口失常(或三者都有);应变能力缺乏;孤僻或极少有朋友;缺少家庭照顾;和教师交流困难;酗酒或吸食毒品;极度感到失望、压抑与绝望;曾经自杀;有过自杀倾向;冒险行为;心理疾病。

欣赏每个学生

在培育娇嫩心灵方面,我谴责所有体罚。塑造心灵为的是荣誉与自由。

——蒙田渴望认同以及赏识,是每个人深层的精神需求。作为学生,感到最幸福的事就是被教师欣赏。“赏识”理念下的教育强调的是接纳,是宽容,是和谐,是幸福。教师充分地赏识自己的学生,和谐地与他们相处,学生将逐渐成长为充满自信的人,充满创造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自然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不管干什么都不行”的人……应该在每一个人(所有的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自身独俱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个人打开眼界看清自己,让他看到、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使之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战士。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美国孩子小时候极为害羞、怯懦而又自卑。上中学时,一次英语教师布置了给课文《杀死模仿鸟》小说最后一章续写一段的作业。当时,这个学生已记不得他的作文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不记得老师给他打了几分。可是,他清楚地记得并且永远不会忘记,在他的作业本空白处老师写上了“写得好”三个字。看到了那三个字,这个学生无比激动,终于坚持做了自己早就渴望去做,却一直敢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写作,后来他在24岁时就成了一位作家。他就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尔科姆·多尔考夫。显而易见,教师对学生很是赏识的几个字,就是送给他的最好的财富。作为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质并及时进行鼓励,或许会成就学生美丽的一生。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这样的话:决定教育成败的是教师的态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为孩子们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使他们可以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并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能唯一地根据分数给学生做出结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对人的精神生活而言这只是一个局部,只是众多领域中的一个领域。人的精神生活如果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里,就是说,学生如果只能在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失败和困难就会在等待他,让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

四、怎样走出师爱的误区

与别的错误相比教育上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犹如像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绝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终身都是洗刷不掉的。

——约翰·洛克误区之一:打成一片与泾渭分明与学生贴近,和他们“打成一片”是不少教师的师爱观念。这些教师认为师爱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必须深入学生,与他们打成一片,师爱才不显得空泛,才落到了实处,才能够了解、感化和教育学生。为了与学生打成一片,有些教师不惜把办公桌搬进教室,把厨房搬进学生食堂,与学生寸步不离。这些教师能够做到这样的确令人感动,但是这种师爱观念及其做法并不值得大力提倡,它并不是很科学的。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效的空间距离,可以产生喜欢或提高喜欢的程度,距离太近或是太远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不有利。青少年心理学也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躁动与诡秘的时期。青少年并不希望将自己的一切都向家长和教师袒露,而是希望拥有着自己的天地,能够在这里独自思索,自由生活而不受干扰。如果师生间的距离过分拉近,青少年的自由小天地就总是会被教师不经意地破坏。当教师无意间得知了某位学生的隐私,这位学生对这位教师往往就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或厌恶感。而过于拉近师生的距离就意味着了解学生隐私机会的增加。从另一方面说,教师如果与学生真正打成一片了,教师的言行举止、文化修养就会在学生面前充分暴露出来。而教师并不是圣人,不是完人,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各个方面也会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小毛病。这些缺点和小毛病因为师生间距离的拉近就会表现出来,使学生对这位教师逐渐地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出厌恶感。距离产生美,距离的消解无疑也会消解着学生对于教师的美好想象。“打成一片”只是拉近了师生间的物理距离,并不一定能够拉近心理距离。物理距离的过分靠近,往往使心理距离反而拉大,这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

与“打成一片”正好相反,有些教师认为: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师生之间应该泾渭分明;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具有高大感、威严感;在与学生相处时要遵循“师生有别,师道尊严”。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总是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在关爱学生时也总是以道德优越者和说教者的姿态出现。他在学生的面前震慑力很强;他在教室外的一声不经意的咳嗽,会让热闹的教室当即鸦雀无声。这种观点与做法会使师生之间造成代沟,让学生总是被一个“怕”字笼罩,不利于师生之间真实及时地沟通信息,不利于教学与管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误区之二:个别呵护和遍洒阳光

对每一个人公平地对待是学生对师爱的基本要求,同时是教师爱学生的基本原则。许多教师遵循的是公平的原则,遍洒阳光,既不对优等生高看一眼,也不对后进生不予理睬,而是一碗水端平,向学生平均分配师爱。实际上,这种“公平”并不是真正的“公平”。管理学意义上的公平的前提是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个体差异。所以,在分配师爱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很需要关心和爱护的那些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一般地说,教师呵护的是优等生,不理的是后进生,但是真正公平的师爱却恰好相反,因为后进生比优等生往往更需要关心与爱护。而且,遍洒阳光式的师爱所带来的结果也极有可能是不公平的:需要个别关爱的学生可能因无法得到及时充分的关心与爱护而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和动力,不需要太多关心的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反而会认为教师的关爱约束自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公平的师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在知晓学生感情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地对学生施予关爱。

误区之三:“他还是个孩子”和“他已经不小了”

不少教师对青少年的青春期心理了解不够,对学生需要怎样的师爱,怎样的管理往往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一般来说,教师管理学生有时这样两句口头禅——“他还是个孩子”和“他已经不小了”。持“他还是个孩子”这种观念的教师,可谓对学生的关爱是无微不至,能细致到帮学生办黑板报,搞清洁卫生,甚至洗衣服;他可以容忍学生类似孩童般的思想毛病与行为过错;他把学生当做小孩子管理,每个学生都要放不下心,每件事他都亲自过问。持“他已经不小了”这种观念的教师,则把学生当做成人看待,在管理上过分强调自我教育与管理,缺乏科学的引导和监督,及至近乎放任自流。而一旦学生做错了事,他们又过高地估价了他们的忍受限度,而甚至以最刻薄的语言责备及辱骂学生。这些教师很是吝啬对学生的关爱,因为他们觉得,学生“已经不小了”,更需要的是打击与压力,更需要的是挫折教育。

这两种师爱观念显然都违背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前者没有看到青少年心理的日趋成熟及成长特征,将他们作为儿童进行管理,这样对培养青少年的独立能力和综合素质很为不利;后者没有认识到青少年心理不等同于成人心理这一特征,将他们作为成年人进行管理,这样就极易使学生造成认识的偏差,行为的孤傲乃至心理上的障碍。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对青少年的心理充分了解,既不要把他们当做“懵懂顽童”,也不要把他们当做“长大的成人”。

同类推荐
  •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法学教育自身的巨大价值的存在。本书以法学教育价值为研究视界,以高素质法律人的培养为线索,集中地探讨了法学教育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学知识,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职业道德,培植法律信仰等方面的价值。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洮水无声

    洮水无声

    本书为作者的一部工作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在临洮县城建、电力、人事等部门工作过程中发表的论文、研究文章、工作感悟等,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课题组于2005年8月出版了《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调查报告之后,又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研究,课题终于完稿,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这一成果呈献出来,它肯定会有一些不当之处,甚至错误,但却是我们对理论和实践作了认真思考的成果,是我们真实的见解,可以说课题组的师生,是以一颗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无限热爱和赤诚的心来对待这一课题研究的,希望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能对中国的政治改革起应有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历代官场智慧谋略文库(智慧谋略文库)

    历代官场智慧谋略文库(智慧谋略文库)

    周文王派人挖池塘,挖出一具尸骨,官吏把此事禀告文王,文王说:“重新安葬他。”官吏说:“这具尸骨是没有主的。”文王说:“拥有天下的人是天下之主,拥有一国的人是一国之主。现在难道我不是他的主人吗?”于是让官吏用衣棺把那具尸骨改葬在别处
  • 雷武战尊

    雷武战尊

    修炼无岁月,弹指一挥间。强者之路,需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本心。……少年秦立,偶获一枚神秘雷印,从此踏上一条傲世凌尘的修炼大道。一息山河破,气吞万里云;一念九天倾,半步动乾坤。浩瀚武域,九州之地。紫金战名,震慑天地。武之道无边,鏖战九重天!
  • 头号商女

    头号商女

    软弱可欺的商女罗依殁了,武艺高超的将女罗依重生,公子别急,待我处理完家宅后院的小事后就来找你……索命!放心,这是一个披着复仇外衣的商女败家发家外加拐卖祸害男主的轻松故事!
  • 伊莱雅的黄昏

    伊莱雅的黄昏

    三个拥有绝美容貌的女生,儿时因对自己所谓的“家”有太多的憎恶,所以三个人选择了离家出走,一个冷傲的公主,一个高傲的公主,一个骄傲的公主将在这上演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
  • 鼻门

    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死帝皇

    不死帝皇

    2012年,世界末日,地震、火山、海啸频繁爆发,人类社会混乱,在这关键时刻,数万直径达数百公里的外星飞行物降临地球,自称来自阿尔法星系,奉星系总长之命,前来救助地球人类,并提出“人类存亡迁移计划”。在采用计划之后,联合国又提出了“虚幻星途”议案,最终议案通过。利用外星人的新科技,制造大型虚拟场所系统——《重生九洲》,在星际迁移的旅途中,人类都将被植入新的记忆,生活在虚拟的九洲大陆之上——故事,是从神玄奇幻东洲大陆,白虎城区,赤城山,元宝村,一名叫夏明羽的普通小子身上开始的……
  • 战帝系列(十一)

    战帝系列(十一)

    战传说折腾了一夜,到了天亮之后,因为局势已经平静,一时又无事可为,便觉得有些倦了,只是因为牵挂小夭的安危,心头一直不安,也无法安心休息,到了正午,忽然有天司杀府的人到天司禄府来,说是奉天司杀之命前来请战传说前往天司杀府一行……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重返高一

    重返高一

    苏影大四那年做过最蠢的事就是放那人走。后悔吗?她简直后悔死了!重回高一要干嘛?学好数理化?那是必须的。倒追男神?男神暗恋她好么!那她要干嘛?她要赶在那人出国前提升格调,顺便告诉他:“别走,我也心水你多年。”
  • 破界封神

    破界封神

    嗜棋如命的他,因误食毒鱼,未老先衰,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却意外获得通往修仙界的令牌,拥有千年难见的修仙灵根,却对修仙毫无兴趣,最后竟阴差阳错悟出了一套独一无二的修真体系,人生如棋子,幻境从棋盘中慢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