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7800000007

第7章 茶的基本常识(3)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针直立。假银针为青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汤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色,味苦,叶底不成朵。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颜色为棕红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都匀毛尖:产于贵州都匀县。茶叶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初展,形似雀舌,长2~2.5厘米,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毫毛显露,叶底嫩绿匀齐。假茶叶底不匀,味苦。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沙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沙粒,俗称蛤蟆背,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达6~8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2.好茶与次茶的鉴别

鉴别茶叶的优劣,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判别。

外形:主要从茶叶的条索、嫩度、色泽、净度几方面鉴别。

条索:条形茶的外形叫条索。以紧细、圆直、匀齐、重实为好;以粗松、弯曲、短碎、松散为差。

嫩度: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一般红茶以芽头多、有峰苗、叶质细嫩为好;绿茶的炒青以峰苗多、叶质细嫩、重实为好;烘青则以芽毫多、叶质细嫩为好。

色泽:看茶叶的颜色和光泽。红茶的色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有嫩绿或翠绿、洋绿、青绿、青黄,以及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为好。

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他非茶类的杂质,以无梗、末和杂质的为好。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有无烟、焦、霉、馊、酸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

内质:包括评定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取一小撮茶叶(3~5克),放入150毫升左右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

香气: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高低、强弱和持久度,以及是否有烟、焦、霉味或其他异味,花茶还要看花香是否鲜浓持久。

滋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鲜爽、醇和或苦涩等。另将少许干茶叶置于口中慢慢嚼,细品其滋味。

汤色: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灰暗、混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优,绿茶以嫩绿色为上品。

叶底: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以用手指按压,去判断它的软硬、厚薄和老嫩程度。

优质茶叶的叶片鲜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因此茶汤色泽艳丽,澄清透明,无混杂,并且具有本品种茶叶的正常香气,香气清爽、醇厚、浓郁、持久、新鲜纯正,没有其他异味。红茶汤以红艳明亮、醇厚甘甜、喉间回味长、叶底鲜明为优;绿茶汤应碧绿清澈;乌龙茶汤应为鲜亮橙黄色,先感觉稍涩,而后转甘,鲜爽醇厚,并具有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在叶底背面有白色毫毛;花茶汤应为明亮蜜黄色,滋味清爽甘甜,鲜花香气明显,叶底绿色均匀,稍带黄色且明亮。

劣质茶叶的茶汤亮度差,色淡,略有混浊。陈茶或霉变茶的茶汤无光泽,色暗淡,混浊,香气淡薄,持续时间短,无新茶的新鲜气味,有的具有烟焦、发馒、霉变等异常气味。劣质红茶味淡、苦涩,无回味或回味短;叶底粗老,色泽发暗。劣质绿茶味淡、苦涩或略有焦味;叶底粗老、灰黄、破碎,若绿茶调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劣质花茶味淡,回味短,叶底色泽暗褐,杂而不匀。

3.新茶与陈茶的鉴别

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习惯上,将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经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茶叶收购部门的“抢新”,茶叶销售部门的“新茶上市”,茶叶消费者的“尝新”,指的都是每年最早采制加工而成的几批茶叶。但也有将当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而将上年甚至更长时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即使保管严妥,茶性良好,也统称为陈茶。

对于多数茶叶品种来说,新茶与陈茶相比,理所当然以新茶为好。“饮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饮茶生活的总结。宋代唐庚的《斗茶记》中曾提到:“吾闻茶不问团挎,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新茶的色香味形,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称之为“崭鲜喷香”。隔年陈茶,无论是色泽还是滋味,总有“香沉味晦”之感。这是因为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在光、热、水、气的作用下,其中的一些酸类、酯类、醇类,以及维生素类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或缩合,形成了与茶叶品质无关的其他化合物,而为人们所需要的茶叶有效品质成分含量却相对减少,最终使茶叶的色香味形向着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方向发展,茶叶产生陈气、陈味和陈色。

但是,并非所有的茶叶都是新茶比陈茶好,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后反而更好。例如,一些新采制的名茶,如“西湖龙井”“旗枪”“洞庭碧螺春”“莫干黄芽”“顾渚紫笋”等等,如果能在生石灰缸中贮放1~2个月,其汤色依然清澈晶莹,滋味同样鲜醇可口,叶底青翠润绿不改,而未经贮放的闻起来略带青草气,经短期贮放的却有清香纯洁之感。又如盛产于福建的“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汉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这是因为这些茶叶在贮存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两股气味:一股是茶叶缓慢陈化时形成的陈气,二是因少量霉菌产生而形成的霉味,两气相混,和谐相调,结果产生了一种受人们欢迎的新香气。

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多数茶叶品种新茶比陈茶好,也有陈茶不亚于新茶,甚至反比新茶好的,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鉴别新茶与陈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识别:

色泽: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茶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物质,会在光、气、热的作用下,发生缓慢分解或氧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分解、氧化,会使绿茶色泽变得枯灰无光,而茶褐素的增加,则会使绿茶汤色变得黄褐不清,失去了原有的新鲜色泽;红茶贮存时间长,茶叶中的茶多酚产生氧化缩合,会使色泽变得灰暗,而茶褐素的增多,也会使汤色变得混浊不清,同样会失去新红茶的鲜活感。

香气:可从香气上分辨新茶与陈茶。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等物质。它们在茶叶贮藏过程中,既能不断挥发,又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变得低闷混浊。

滋味:可从茶叶的滋味去分辨新茶与陈茶。因为在贮藏过程中,茶叶中的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构成滋味的物质,有的分解挥发,有的缩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使可溶于茶汤中的有效滋味物质减少。因此,不管何种茶类,大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而且,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4.春茶、夏茶和秋茶的鉴别

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茶叶自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

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以供选购茶叶时作参考。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

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

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茶叶制作和质量

一、中国古代的制茶法

中国古代对于茶的制作方法很少在文献中记载。在陆羽名著《茶经》中曾经引用了北魏张揖所著《广雅》中的一句,“荆巴之间,采茶叶为饼状……”一些专家就认为制成饼状的茶应该是团茶无疑。现代人研究历史上的茶事,将《茶经》列为首选,从制茶过程及使用器具的方面,可以在《茶经》中的二、三两章见到一些记载。陆羽将团茶的制作过程分为采、蒸、捣、拍、焙、穿、藏等几个步骤。具体落实到采茶方面,则将茶叶的采摘时节定在每年的二三月之间,当然,在雨天或者阴天是不去采的。在天高气爽的晴天才可采摘各种茶叶。一般来说,最好要选择茶树顶上的嫩叶嫩芽。所以,许多茶农往往喜欢到悬崖绝壁上采摘最好的茶叶,因为那些地方茶叶生长的环境独特,造就一流的茶品。所以就有了神仙点化茶农获得茶叶奇品的传说。

既然茶叶采到手,那么就开始制作。一般使用蒸茶的方法,把茶叶放在木制或瓦制的甑中,这种甑也就是蒸茶的蒸笼了,把它放在锅上,锅放在灶上,将一张竹子做成的箅子放在蒸笼里,然后将茶叶平摊其上,蒸好取出就可。这时,茶叶已经蒸得烂熟,趁热将茶叶放在臼子里捣烂,捣得愈细愈好。然后,将捣烂了的茶泥倒到模子里,这些模子大部分是铁做的,茶叶从模子里拍出来的时候,就成了方的、圆的或者花的形状了,在拍茶的时候,先将檐布也就是褶纹很细、非常光滑的绸布放在一种叫做石承的台上。这种台子可以将一半埋入泥土里,将茶模固定好,不至于让它们滑动,能够吃住力。先将茶泥倒入茶模,要用力的拍击,使茶泥变得紧密。等其完全凝固后,将檐布拉起,就将茶团取出再换上新的茶泥,然后将凝固的茶泥,放在竹篓干燥。再将阴晾的团茶进行烘焙,焙炉掘地二尺深,宽二尺半,长一丈,上有低墙。焙茶的木架高一尺,分上、下二棚,半干的团茶放在下棚,全干燥后则移到上棚。先将晾干的团茶,以锥刀挖洞,再用竹扑将茶穴打通,然后用细竹棒将挖空的团茶块穿起来,放在烘炉上面的木架上烘干。然后就是将成品按斤两穿好,用以运输、贩卖和储藏。

团茶制作在唐代有八个等级,到了宋代,团茶的品级不断地细化出来,团茶制法变得更加复杂起来,采、拣芽、榨、研、造、过黄,各步骤循序渐进。团茶在宋代成为贡茶,就训练了专门的采茶工,规定在天亮之前,就到茶园里开工采茶,太阳上山后,就停下来,不再采摘。没有受到日照的时候,茶芽就显得更加肥厚滋润。否则因为日光的照射,茶芽膏腴的部分损失了,会影响到茶汤的色泽,使其有失鲜明汤色。对于所采摘的茶叶,进行严格的检查,挑选不合格的茶叶,予以剔除出去。规定在采茶的时候要用指尖折断,不能用手掌搓揉,不让茶芽受伤,保持形态完整。

同类推荐
  • 中华起名全典

    中华起名全典

    本书通俗系统地介绍了姓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起名的标准、构思、原则、方法、禁忌等,重点则落在起一个好名字的具体方法上,并专门编写了起名参考,通过欣赏古今佳名、分析男女好名实例,参阅男女起名常用字,在酝酿名字、选音择字寓意时,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本书广搜博纳,融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谓美名之列锦,文化之汇流,知识之集萃,数典论事,包罗宏富,雅俗并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适合城乡广大起名者和姓名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
  • 援疆干部看哈密

    援疆干部看哈密

    如同候鸟,如同大雁,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哈密为原点,一批批广东、河南援疆干部从南方,从中原,落脚在东天山脚下。从1998年开始,十五年间,换了无数的队员,但以哈密为终点的雁行,从未中断;以哈密发展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过留名。如今的哈密大地,随处可见援疆的丰碑;哈密的各族群众,正在品尝着援疆事业结出的硕果。雁过留声。结集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干部在援疆事业之余,写下的喜怒哀乐,唱出的游子心声。援疆干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转;或热情澎湃,或哲思缜密,所倾诉的对象只有一个——哈密!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 魂牵梦绕新西兰

    魂牵梦绕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热门推荐
  • 女人的心思

    女人的心思

    虽然我写下它起因是想写给我自己,然而我的愿望更是写给正在翻阅着的你。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我一样,开始时能听到思想的轻微呼吸,然后是能听见它的喘息,最终能听到它在自己耳朵边如燕子一般在呢喃着,让自己兴奋不已。所以,如果我写的《女人的心思》也能引起读者朋友的兴趣,能激发她们也能整理出一些她们的心思,与我共享的话,我会高兴得跳起来的,很久没有高兴地跳起来过了。因为那样我便不至于寂寞与孤单,我总是那么迫切地希望有好朋友能加盟进我的圈子里来。我愿意与她们分享我的快乐、我的丁点成功。即使我也知道我做不了什么大事业,就这么点小心思而已!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本书详细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典型案例,以此来提示父母,对孩子说话一定要把握尺度,注意分寸,不要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的父母终止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语言伤害,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也要做到言语谨慎,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负责。
  • 冰火破坏神

    冰火破坏神

    当巨龙的时代渐渐终结,当术师们在星空下留下无数的财富和传说,一个个觉醒的少年,便开始踏上他们的征途。
  • 重生之囚身不得

    重生之囚身不得

    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终结,对于我而言却只是开始,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卫司然从混沌中醒来,周围的一切不再熟悉,面前是一张老人的焦急担忧的脸,不停的说着什么,而卫司然毫无感觉什么,什么也听不到,他的耳中,脑海中除了呼呼的阴冷海风声就是一声声不停放大的枪响声,一声声枪声在脑海中越来越大声,直到眼前布满鲜红的血色。
  • 老街的生命

    老街的生命

    1944年,湘西南偏僻山区3000名百姓惨遭日寇屠杀,几乎没有被屠杀的起因。但他们就是被集体屠杀了。本书以一个七岁男孩的纯真眼光,反思讲述在日军侵华期间的悲惨遭遇,重现当年在湘西南发生的残忍暴行。为什么“既没撩日本人,也没惹日本人”的偏僻山乡,同样逃脱不了惨遭屠杀的命运?!而集体屠杀的手段,比德寇将犹太人灭绝于毒气室内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被屠杀的乡民生活在偏僻山区,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人再去提起。不但连墓碑(哪怕是空冢的集体无名墓碑)都找不到一块,就连新修的家谱中,也最多只有一句:殁于某年某月。
  • 禁忌的七星

    禁忌的七星

    这里是玄幻与现代都市相结合的世界观,在这里每个人根据实力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而人们想要提升自己的等级,就需要不断的战斗……故事的主人公莫凡是天羽族难得一见的天才,不到18岁便达到了LV7.某一日,他因为意外与异界者禁地,不但从LV7直接降到了LV1,而且还被赶出了天羽族……
  • 陆少的头号宠婚

    陆少的头号宠婚

    陈萌这辈子遇到的最霸道、最混蛋、最脸皮厚的男人就是陆贺。第一次相遇他就绑架她,第一次相处他就让她躺在他的床上,第一次互动是他一巴掌打在她的屁股上。她躲、她逃、她惊恐的尖叫;他找、他追、他霸道的吻上她的唇。最后,她浑身无力的靠在他怀里哭:“到底要怎样,你才肯放过我?”他笑着抱她坐在腿上,一手勾起她的下巴吻着她脸上的泪珠,深情款款:“嘘!只要你乖一点,我就一辈子疼你在心上。”这是一个医学天才遇上一条穿着制服的忠犬老公的故事,甜蜜宠溺、缠绵悱恻。
  • 妃常有喜:王爷别太坏

    妃常有喜:王爷别太坏

    宅女特工杀手冷茜莫名穿越,成为康熙年间十阿哥胤誐的嫡福晋。她以为这是清穿宫斗宅斗……于是,各种折腾,生生地搅乱了大清的历史走向,甚至把康熙都给折腾废了!然后,冷茜赫然发现,这不是单纯的清穿,这个世界有大秘密!
  • 爱情与生活

    爱情与生活

    谁年少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过一个人,爱过恨过,然后释怀,遗忘,这或许就是这场爱情最美的结尾。
  • 惹来男神百变

    惹来男神百变

    四岁半的笑笑一见真的是南宫毅,不眨眼睛的看着还一脸窃笑“你认识我吗?”,男人同样盯盯的看着身前的可小人儿“你认识我?”,笑笑转身爬上石凳,踏上石桌,蹲在了南宫毅眼前,急急的问“你怎么来了?你会在我这里呆多久?”,第一次见自家公主,再加上如此对白,让我们的总裁实在应接不来,更不知该如何言语。等的心急的笑笑又言“哎!,那你可以闭上眼睛吗?”。奔出来的肖遥看见笑笑的小手在南宫毅的脸上抚摸着,小脸凑上去蹭着南宫毅的脸颊。笑笑看见肖遥来了,急忙狠狠的亲了南宫毅两口“妈咪,快过来,他可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哦!”,然后伸出俩手指把南宫毅惊喜的眼睛遮回到了眼皮底下,“妈咪来,亲亲,快啊!,他要睁开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