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2500000011

第11章 人类需要破解宇宙天书(10)

那么,那些该有却不在的反物质都到哪里去了呢?在实验室中,每造出一个粒子,就必有一反粒子。照理说,宇宙中的物质与反物质之比该是一比一,但多次观测的结果却排除了这种推断。有些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一种假说,认为物质和反物质不知怎么彼此分离开来,彼此天各一方了。这些天体物理学家试图以这种假设来解释反物质的失踪之谜。或许,一些星系是由反物质组成的,另一些星系是由物质组成的。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提出过令人信服的物质与反物质的分离机制。因而,对称宇宙论失宠了。

于是,那些坚持认为大爆炸与宇宙创生是一回事的科学家们,显然就必得假定,某一超自然的过程以违反一切物理学定律的方式,把没有反物质相伴随的物质注入进宇宙,然而,“在奇点处一切定律都失去了效用”这一类的含糊其辞,并不能减轻人们的疑虑。

但最近,出现了一条或许能走出这一困境的路径。尽管在实验室条件下,物质和反物质总是成双产生的,但在大爆炸的超高温条件下,很可能可以多出一点点物质。那种试图对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给予一个统一的描述的理论研究,使人们产生了上述的想法。根据理论计算,在温度高达1027度时(这一温度只能在宇宙创生的头10—36秒才能达到),每产生10亿个反质子,同时就会产生10亿零1个质子。同理,电子也会比正电子多出10亿分之1。

虽然只多出这么一小点,但其意义却十分重大。在后续的大厮杀中,10亿成对的质子和反质子彼此湮灭,留下了一个未配对的质子和一个孤立的电子,这些近乎是大自然计划外的添加物的剩余粒子,就变成了后来构成所有星系的物质,所有的恒星和行星,还有我们人类本身,都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宇宙是由微量剩余的非均衡物质构成的,这些物质是那难以想像的瞬间大爆炸的残留物。

如同一切好理论一样,物理学家们觉得,这样解释物质的起源有相当的说服力。那么,到哪里去找可靠的证据呢?

现在似乎有了两个可验证的计算结果。第一个结果与大爆炸之初的10亿粒子与反粒子大规模互相湮灭有关。10亿粒子和反粒子相互湮灭之后,还会剩下一个多余的粒子,同时,伴随湮灭所释放出的能量也必会留存下来,很可能就是以热的形式留存下来。正如我们在前面的一章里讲到的那样,宇宙确实是浸泡在大爆炸所留下的热辐射里。那么,把每一现存的原子的热能加起来,看看其数目是否与十亿分之一的计算相符合,这是很简单的事。结果发现数字的确相符,至少可以用很说得通的模型来找出一致性。因此,这一理论不但解释了物质的起源,而且也说明了宇宙的确切温度。这确实是项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证实,才能够有把握地宣布物质的创造不是来自神。假如实验室能够提供某种直接的证据,证明物质与反物质之间确有明显的不对称,那将会最让人信服。我们很可能快要幸运地获得这样的证据了。

预言物质生产会有微量剩余的理论,也同样预言:根据产生微量剩余物质的机制,也会有物质的自发性微量毁灭。这种理论认为,在极长的时间里,质子会衰变成正电子,而正电子会进而湮灭电子。这样,一切物质最后注定要归于消失。但其时间尺度是如此之长,以致一个人的身体在其一生中平均才失掉大约一个质子。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科学家们正在地下深处(为的是消除宇宙线的干扰)研究观察极大量的物质,试图揪住一个正在消失的质子。因为这样的研究观察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统计性的,所以要耐心的等上几个星期才能观测到偶然的反常衰变,要知道,一个质子的平均寿命至少是1030年。这研究观察过程的原理就是堆积起成千上万吨的物质(这些物质就代表着大量的质子),以找出偶然的随机事件。现在,正在进行着好几个这样的试验,而其中至少一个实验已经显示出一些可能的质子衰变事件。

任何人若想从物理现象中推导出上帝的存在,都得面临一个基本的问题,这问题就是物质的起源。物质在没有反物质的情况下出现,这在先前似乎是奇迹,现在却根据进步了的科学知识,似乎用普通的物理道理就可以解释了。不管某一具体事件是多么令人惊讶,多么不可解释,谁也不敢绝对有把握地说,在将来某一遥远的时刻,人们找不到一个自然现象来解释那令人惊讶的事件。

2.物质与反物质同量将发生可怕的绝灭

反物质听来就像是某种特别由《星球旅行》的作者发明的东西,一种被用来威胁消灭英雄的科幻小说情节设计。但是,保罗·狄拉克不能回避“反粒子”的存在。他尽可能地努力,在1929年,他进行了合并某些特别相关和量子力学的元素的计算。他断定,任何时候,当能量转化为质量时,必定产生具有等量物质与反物质的物质。每个原子粒子都必定有其对立面。质子必定有反质子作为其反物质的变体。如果有电子,则必有反电子,也就是现在的所谓正电子。作为变体,除了其电子荷是相反的之外,每个反粒子都有正好一样的质量、行为等等。

将质量转化为能源的观点是很容易理解的。当我们看到太阳照耀或蜡烛燃烧时,我们就理解了它。在蜡烛燃烧时,可以用原始质量的数十亿分之一来计量实际被转化为能量的质量总量。核聚变(像氢弹或太阳中的那样)将百分之零点五的质量转化为能源。但如果物质与反物质相接触,则会导致完全有效的转化,也就是说,百分之百的物质会被转化为能源。显然,科学家们想要发现并控制这样一种有效的能量源,正如《星球旅行》的作者使用将反物质作为其飞船的燃料一样。

1932年,反物质被发现,理论上的建议也进入到观测学界。卡尔泰克的卡尔·安德森检测了其具有与一个电子一样质量(但其带正电荷而非负电荷)的云室中的一个粒子。他将这个粒子的雾化尾迹拍摄成像,证明它采用了带正电荷粒子的路径。人们认为这种正电子很少有,可能是由于与高层大气中的高能量宇宙粒子碰撞的结果。后来,像50年代用粒子加速器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生成其反物质的物理学家一样,迪拉克和安德森获得了诺贝尔奖。通过创造质子之间的高能碰撞,埃米利欧·塞格里和阿文·钱伯林生成了质子与反质子对,证明在能量转化为物质时,会产生同量的反物质。

仍然还有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为什么最初创造的物质没有导致整个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的同量?有人援引人类学的原则简单地将这个现象解释为宇宙不许是这样的,否则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谈论这个问题。如果那时已产生了同量的物质和反物质,那么,就像狄拉克的计算表明的那样,就已经发生了可怕的绝灭。我们的宇宙就会是由一望无际的光子汤构成的,如果这样的宇宙延续时间像我们的宇宙一样长的话,这就意味着到处都是微波背景辐射。

因等离子理论而闻名的翰尼斯·阿尔文对这个疑问提出了一个看来比较合逻辑的解释。按照他的解释,宇宙的一半是由等离子构成,正如我们在能量向质量自然转变方面的预料的那样。只是由于反物质产生与物质相同的外表和光谱,因而我们不能检测一半的星体是反星体这个事实。阿尔文的理论预言有一定量来自不断轰击我们外层大气层的反星体的离散反粒子,大气层大多会被破坏。在70年代,乔治·斯穆特领导一个研究小组通过高空气球测试寻找这些反粒子。他们的测试证明没有一个反粒子。这些否定的结论是与替代大爆炸理论的阿尔文理论(包括等离子和反物质爆炸)不一致的。

今天,科学家们有一个更好的解释,但它已经迫使他们承认导致形成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宇宙的另一个经精确调整的参数。物理学家相信,在大爆炸的最初一瞬间,物质和反物质就同时产生了,但物质的粒子一定是比反物质的离子略多一个临界量。物质粒子与反物质粒子相互消灭,留下比较少量的物质(其继续变成我们宇宙的量子或物质粒子)和大量的光能(光子,其继续变成宇宙的背景辐射)。预测的结构符合我们目前的观测,即每个量子至少10亿光子的比例。但物理学家仍然面临着问题:为什么应当产生了略多于反物质的物质?

诺贝尔奖获得者史蒂芬·维因伯格解释这个略多的物质是如何至关重要的:

“如果没有略多于反电子的电子,以及略多于反夸克的夸克,则今天的宇宙就会没有像电子和夸克这样的普通粒子。正是宇宙初期这种多于反物质的物质(估计约为1010分之一,即一百亿分之一)残留下来,三分钟后形成光原子核,然后,在一百万年后形成原子,后来,又被‘煮’成星体中的重元素,最终提供使生命得以产生的物质。”

在同一篇文章中,维因伯格考虑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科学几乎完全不能解释之所以存在这种初始条件的原因。物理学家只能推测,这要不就是我们极其幸运的侥幸,要不就是可能存在着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的自然原因。乔治·斯穆特——反物质的过去探索者写到:“这可能看来像是这样的: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宇宙是一个幸运破坏的结果:作为在适当时间打破法则的结果,产生了略多的物质。这可能是大爆炸之后的极短时间里的产物,但这只是无数的可能性中的一种。或者,这也可能是那时操纵物质的物理学法则的必然产物。至今我们还不知道。”

这种略多的物质可能不知怎么地“在适当时间打破了适当的法则”,或者其可能是作为至今不明的物理学恒量而被置于宇宙。无论是何种方式,它看来都像是再次进行的非常精确的选择。

3.将物质转变为反物质的神赐之物:χ粒子

20世纪70年代中期,宇宙学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了。粒子物理学家开始逐渐介入。1973年,他们成功地找到了一种关于物质在极端条件下呈现何种行为的理论。先前,他们有关物质行为的思想曾预言,当能量和温度增高时,物质的相互作用应变得越来越强,描述起来也愈来愈复杂。因此,他们对于研究由大爆炸的第一秒钟所提供的环境并不十分起劲,他们觉得还存在着更紧迫而又有可能解决的问题。然而,他们成功地对基本粒子间的高能相互作用作出的新描述却具有这样的特征:随着温度的上升和能量的增大,相互作用变得较弱、也较为简单了。这种性质称为“渐近自由”,因为如果能量无限增大的话,那么在此渐近过程中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消失了,它们的行为就仿佛像处于自由状态下一样。

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已开始寻找将不同的自然力纳入某种单一的“统一理论”的途径。1967年,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和萨拉姆(Abdus Salam)首先解决了电磁力和弱力(与放射性相伴的力)如何统一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了两类预期应当存在的新的基本粒子,从而出色地证实了上述理论。现在寻找的则是使强力也加入统一行列的理论,即包含上述三类力的某种“大统一理论”。

有关统一的这些尝试乍一看似乎是不会成功的,因为我们知道各种不同的自然力的强度是极不一样的,它们对各种不同类别的粒子起作用。这些截然不同的东西怎么会是一回事呢?答案是:自然力的强度随环境的温度而变化。所以它们虽然在我们生活的低能世界中大不相同,但在我们所探索的高温条件下却会极其缓慢地变化。某些业已提出而颇有希望的理论预言:这3种力在非常高的能量下——超过1015吉电子伏,相应于1028开的温度——应变得大致相等;该能量远远大于任何可以设想的地球上的粒子对撞机所能产生的能量,而与宇宙本身肇始之后约10—35秒所历经的能量相等。所以,我们也许可以凭借探索这些“大统一理论”导致的宇宙学后果,来检验它们是否具有物理意义。此外,宇宙学家可能还会发现,有关基本粒子行为的这些新预言将能解释原先尚未阐明的宇宙性质。

同类推荐
  • 天体密码破译

    天体密码破译

    宇宙的无限魅力就在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使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本书包括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日食形成的原因、恒星起源的假说、解释星系撞击、陨星坠落会伤人吗等内容,去伪存真地将未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和收藏。
  •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帝王们的性情、脾气、性格、才华、手腕也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有明君、暴君、昏君、庸君……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有喜欢做和尚的君主,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有喜欢吟诗作赋的皇帝,有喜欢书法绘画的皇帝,当然也有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帝王……他们之中有可恨、可耻之人,也有可爱、可怜之人,当然他们也是神秘不可莫测之人。
  • 昆虫的生存之道

    昆虫的生存之道

    本书作者以科学的态度,仔细观察了昆虫的世界,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科学试验的结论,真实地介绍了许许多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本书分为九章。前五章介绍了生活中的衣妆、饮食、住宅、旅行及使用方面的环保知识;第六章介绍了防治疾病的自然疗法;第七章讲的是心理防护;第八章是关于绿色消费与营销;最后一章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知识问答。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地球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地球篇)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创造和养育了众多生命的伟大母亲。然而,作为高等灵长类生物,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并不长。虽然,人类至今已经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解释许许多多地球上的谜团。
热门推荐
  • 玄月逆袭者

    玄月逆袭者

    公元4365年,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发现了新的“绿洲”——克雷亚星系,地球的毁灭,人类的大肆移民,导致国际格局重新洗牌,一切回到原点,星际纷争不断加剧。公元4453年,近百年的星际纷争在德莫雷特际星的建立下统一。关于际星,说是统一,不过是压迫。人民的苦难只不过是加剧。一群“义军”的崛起,目标着推翻这一残暴的局面。新的星际冲突即将开启,星球大战一触即发。玄月的逆袭即将开始。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险,漂流到无人小岛 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本社会的故事。在当时启蒙运动这一历史大浪潮中诞生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浪汉小说结构的著作。启蒙运动,在世界历史上是那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既是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而《鲁滨逊漂流记》,作为开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成为研读世界文学绕不开的一个里程碑。
  • 执爱成伤

    执爱成伤

    执爱成伤,沉溺不悔!爱情的世界太过执着,也许所受的伤害越大,但,那又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捕豪门前妻

    追捕豪门前妻

    一场绑架,毁灭她的一生。他,是冷冽狠绝的黑道总裁,为了复仇,将她绑到身边。她受伤,他畅快,她寻死,他不在乎,当她最终离开自己纵身跃下大海,他却心痛了。五年之后,再次相遇,她带着孩子出现在他面前。她不认识他,可是他却思念难耐。再次将她绑到自己身边,恨,已烟消云散,爱,却覆水难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古世纪之曜日冰辉

    上古世纪之曜日冰辉

    上古时期,来自不同种族的十二英雄,为了探寻大陆本源奥秘,来到葬神之地‘神之庭院’得到破坏之神传承的塔里奥斯,为了追求极致的毁灭,不顾一切破除恶魔封印,引渡恶魔穿越冥界之门,英雄们遭受屠戮,冥界女神为了挽救这场灾难,以冥界之门为桥梁,引导各族迁徙至东西两座大陆,并燃烧神元将恶魔们封印。两千年后,东西两座大陆上突然出现十把‘寒冰钥匙’据说,持此钥匙者能够依此寻回源大陆,解开圣战的秘密,究竟大陆的核心隐藏着何等惊世秘闻,引得众神垂涎?又是谁在暗中主导一切?历时两千年,各族再次远征源大陆,跨越危机重重的海峡,对抗敌军与海盗阻拦,
  • 末世之异界巅峰

    末世之异界巅峰

    2105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人类文明衰败的转折点,亦是人类空前的灾难,全人类的80%死于此次战争,此次浩劫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文明的绞肉机”!2215年,第四次世界大战爆发,人类再次受到毁灭性打击,此后,人类彻底失去了干净的土地,干净的水源,蓝天以及大海,甚至是——信仰...在这末世年代,奇迹出现了!不知是大自然的怜悯,还是人类的悲哀,经过几十万年的演变,人类在进化的路途上再次踏出了一步:经过两次核洗礼,部分人类拥有了核免疫能力,这种人被称为核免体!人类重拾文明,通过转基因使得大自然重获生机,地球再次对人类敞开大门,但为了谨遵战争的教诲,他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末世!
  • 特工毒妃:强嫁腹黑王爷

    特工毒妃:强嫁腹黑王爷

    身怀高超医术的一代特工,竟然一朝魂穿到废柴大小姐身上。我本欲安宁,奈何你不给我平静的日子。你设计我嫁给快要殡天的皇上,我就反其道行之,遂了你的愿,恶毒姐姐,人前白莲花,人后两面三刀,想要荣华富贵?好,我给你,就怕你承受不起。相府嫡女替嫁“废柴”靖王爷,呵呵,倒真是“相得益彰”,新婚之夜被拒之门外,却在皇宫里装起一本正经。那张妖孽的脸,自己竟然忘记了拒绝.做我夜家的女人,就要学会听话。”你又是哪根葱?凭什么让我一个21世纪的先进知识分子听你的话?好,让我听话可以,答应我一个条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然美容美发600方

    天然美容美发600方

    本书介绍了600多种天然美容美发良方的材料、做法、用法及功效。全书分为美容、美发两大部分,内容包括各种绿色面膜、中药小偏方和常用食疗等。
  • 你是不是我的有缘人

    你是不是我的有缘人

    人生,默默的等待,悄悄的成熟,只为某天尽情的绽放,只等一个有缘人,等待有缘人的出现。遇见有缘人,你会觉得自己的一切都那么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她。在她面前,你会忘记了你所有的原则,对他只有无止境的妥协?这就是爱,爱的舍不得.爱的那么投入,不愿分离,爱会让我们变的迷失自己.但是那是一种幸福的迷失。你还在等你的有缘人吗?你今生的有缘人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