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虽然公交车上设的座位是老弱病孕,并主张给老弱孕孺让座,但时下乘公交车的,无论是打工者、公务员,还是无事者,他们不论是节日期间还是平时,仿佛谁都有着困扰,有着疲惫。乘车,对每一个人来说,不仅仅是从甲地到乙地两地之间的旅行,还应该具有借机小憇的效果才好。所以,对很多年轻乘车者来说,乘车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会陷入“两难”:碍于面子,让座,却让自己更加辛苦疲惫;为了自己,甚至因为疲惫不堪,实在无力让座,也会遭到非议甚至谴责。而半让座则解决这个问题。半让座,既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又让自己小憇,甚至还能从中得到乐趣呢。
晒太阳
随着秋风送爽,太阳尽管有时仍会耍点儿小脾气,让人在那短暂时段感到有点过激,但它由一位辣妹成了温柔的少妇,却是不争的事实。你瞧,小区里,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那些老人不再带着孩子赶阴凉,而是晒太阳。
中秋期间,几个朋友相聚,说:“我们晒一晒,各自最喜欢的休闲活动。”
有的朋友说洗桑拿,有的朋友说玩麻将,还有的朋友说泡脚……
我听着他们说,不知怎么的,竟想起很多外国人去加勒比海,去夏威夷海滩,还想起儿时家乡老头老太太到街头的露天座椅上喝茶,在胡同口的墙角,都与晒太阳有关的画面……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的生活也离不开太阳。有一种说法:每天晒一小时阳光,等于喝一袋牛奶。晒太阳,适量的紫外线能促进钙质吸收,对增加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大有裨益,特别是在防治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特殊的疗效。
我想着,他们一个一个晒了后,一朋友捣了我的膀子一下,说:“该你晒了。”
“晒太阳。”我脱口而出。
我描绘了我晒太阳的情景:在一个避风的角落,手里拿一本书,把背对着太阳,用自己的身体挡出一片阴凉,接受先哲们的精神沐浴。
我还将不久前看到的有关晒太阳方面的知识向他们兜售:晒太阳最佳时间是上午9到10时,或下午4到5时,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
朋友们听了竟笑话我,“休闲,什么不可以选择,却偏偏选择晒太阳。”
从朋友笑我的腔调中体会到他们的意思。传统的晒太阳的人,在人们的印象中,或是懒汉,或是老人孩子,那意思是说,你变成无用之人了。
人,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健康。可现在杀人的,常常不是刀,不是枪,是压力。2005年4月6日,正在外景地忙于拍摄新片《理发师》的陈逸飞突然病倒……2004年,企业资产总规模达到25亿元的均瑶集团原董事长、著名民营企业家38岁的王均瑶患直肠癌英年早逝。还有彭作义、杨迈、汤君年……名单上的每一位,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拥有无可限量的美好前景,但都因为劳累,绷断了生命之弦……
我莞尔。在这个世上,阳光对人是最平等的,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享受到它的恩赐,它都会毫不吝啬地照射到你的身上,对于这种大自然的厚爱,人岂有摒弃之理。
有人说,你不知道,现在事业中的人不知多忙呢。“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啊,整日在喧嚣嘈杂中忙碌的人,是该从古人一“偷”字中感悟点什么……
我看着老人孩子晒太阳,想着有关晒太阳的问题,竟然感觉阳光的温暖渐渐的让头和周身的肌肉一点一点地放松,恰似一层一层的水泄般的疏松感甚至传至脚尖;心也轻盈地飞起来了,飞得毫无阻力。
这就是晒太阳的感觉吧。晒太阳是一种享受!
与贤者同行
家里来了位朋友,我买了个西瓜。我将西瓜剖开,让朋友吃。四岁半的小外孙见了像没看见一样,还在那儿玩他的拼木。
为了让小外孙吃上一点,我说,“与爷爷吃西瓜比赛,谁吃的快谁就是大拇指”,他点头同意了。他拿着一块西瓜,吃啊吃,一直将瓜皮上的肉都啃了才到我这儿说,爷爷,我是大拇指!他随即指着我的朋友准备放下的西瓜皮说,你这个爷爷,吃西瓜怎么能不吃干净!
听了小外孙的话,那个被喊着爷爷的朋友说,“你真棒!”接着又问,“你为什么要将西瓜吃干净?”
“是妈妈叫的。妈妈说,‘不浪费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妈妈每次吃西瓜都吃干净。”
“你真是个小雷锋,我向你学习。”朋友逗小外孙。
朋友的话就像一个神奇的仙杖在我心中的键盘上点了一下,我的思绪随之打开。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十分重要。随着这个念头,又一个问题在脑中出现,大家学雷锋,雷锋学的谁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书籍资料,寻找答案。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给他取了一个乳名叫“庚伢子”。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有一次,他跟县委书记张光玉一起去开会,走着走着,看见路上有颗螺丝钉,他踢了一脚就走开了。张书记却走过去捡起来,装进了口袋。雷锋觉得奇怪:一个县委书记,捡个螺丝钉干什么?过了几天,雷锋要到一个工厂去送信,张书记拿出螺丝钉交他带去,说:“小雷,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一颗螺丝钉,别看东西小,缺了它也不行。滴水积成河,粒米堆成箩呀!”这颗小小的螺丝钉,在雷锋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雷锋还经常跟张书记一块下乡,当他看到张书记下乡常常是鞋一脱就下田,一边扶犁,一边和老乡搭话,分不清谁是民谁是官时,就暗暗告诉自己要向张书记学习。有一次张书记发现一位农民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掏出仅有的20元钱递给老人,让他买几头猪崽饲养,尽快过上好日子。有张书记做表率,雷锋便把自己的蚊帐送给了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老大娘要谢他,他说,要谢就谢共产党,是党教导我这样做的。
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雷锋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他没忘记张书记的榜样,找了几块旧木板,钉了一个“节约箱”,把平时捡到的碎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等等,都装在里面,修车、修工具时能用上的就用上,被团党委树为“艰苦奋斗节约标兵”。
雷锋入伍后的第一天晚上生病发烧,营长来查铺,知道他感冒了,连夜从卫生队叫来医生为他诊治,还脱下自己的棉大衣,并送来一床新被子,盖在雷锋身上,雷锋感动得泪水流湿了枕头。后来就有了雷锋帮助战友乔安山的故事。雷锋主动向灾区捐款,团政委韩万金得知后,热情宣传他为国为民分忧,而韩政委自己把工资捐给灾区,却不向外露一个字……
雷锋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雷锋的成长离不开他的身世,离不开他的积极心态,离不开领袖的教诲、组织的帮助和先进典型的影响,但对他的人生观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还是他身边的领导。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读好书,交贤人,乃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的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围的朋友决定的。朋友中贤者越多,意味着你的价值越高,对你的事业帮助越大。朋友中的贤者是你一生不可缺的宝贵财富。因为朋友中的贤者激励和相助,你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人的成长进步就是这样。如果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与贤者同行,此乃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