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2400000019

第19章 阅读吴承恩(3)

沈坤的影响虽然没岳飞大,但其情形却很相似。岳飞死于“莫须有”。而,岳飞,他忠的、义的、孝的是国家、民族和母亲。他背上背着的是他母亲为他刺的“尽忠报国”。岳飞死了,死于奸佞和他要效忠的皇帝,他死后留给人们的是“还我河山。”

而沈坤,当时是为母守孝在家的。为母守孝,这是孝;拿出他家全部积蓄,还变卖了家产,树起抗倭大旗,这是忠。抗倭的功绩更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他虽是保家,其实更是卫国;他是在无限同情人民所遭受的灾苦才如此做的,这又是义。人,心中都是有一把尺子的。无论历史上还是在今天,人们都有崇拜英雄的情结,崇拜岳飞崇拜沈坤这样尽忠尽孝的人物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沈坤去世后,在朝廷对他没有说法的情况下,淮安人民在第二年就开始悼念他,死了三百多年,人们仍然十分怀念他,且通过各种形式纪念他。他永远活在淮安人的心中,状元楼就是见证。

状元楼在老淮安本有二处,一在河下竹巷,一在新城南门。河下竹巷状元楼,本是沈坤故居,在抗倭寇时,为了便于“昼以瞭望,夜以警察”,当时称此为“御倭屯瞭所”。为了保存沈坤的抗倭遗迹,人们把沈坤家附近的抗倭屯瞭望所改建成状元楼;新城状元楼即新城南门楼,为沈坤早年读书处。沈坤被诬瘐死,人们为了怀念他的抗倭功绩,便将其修好,也取名状元楼。后来新城状元楼圯了,河下的状元楼一修再修,清咸丰年间大修,曾留下这样一副对联:

倚马成文,上马杀贼;

国子师表,天子门生。

状元楼等遗迹毁于抗日战争,是侵入淮安的日本人犯下的又一罪行。日本鬼子毁楼的动机是“回报”抗倭英雄的,却让政府看到沈坤的力量。抗日初期,原三区区长宋琨(字文献),曾在“埋倭墩”处竖碑,曾在淮安地方小报《明报》上连载沈坤抗倭的文章,用以激发人们抵抗外族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古城,历史上一代代留下了许多纪念沈坤的标志性建筑、故事、传说,甚至年画《门神》,画的也不是传说中的钟馗,而是沈坤,可见状元已经融入了淮安人的生活之中。

状元楼永远是古城人民心中的丰碑。状元楼在淮安就从来没有倒过。状元楼在人民的心中是永远不会倒的!

胯下桥前思韩信

陪同客人,我们在游览了漂母祠、韩侯钓台、“淮阴市”牌坊及韩侯祠后,来到兴文街中段,楚州区委东侧,一座奇特的桥前。该桥立在北侧的巷口,不是横在水陆,而是竖向天空,桥体不高,桥身仿佛人的两条腿。从桥下走过,仿佛经过胯下。

这就是有名的“胯下桥”。此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丁卯年重建。站在胯下桥前,我的思绪在历史的尘埃中寻找那位将军——韩信。

韩信崛起于秦末,“胯下桥”记录了他未发迹时一段充满耻辱的经历。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韩信少年受辱,被屠户恶少逼迫胯下,并为市人讥笑的经过。

关于胯下受辱的原因,现在谁也无法说得清楚,但作为一个血性方刚的少年能从别人的胯下钻过,那确实是要有与常人不一般的气量。柏杨先生有个说法很有意思。他说,不要认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弱,这其中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心胆俱裂,胆战心惊,丢掉了灵魂,“扑通”一声跪下来,这是懦夫;还有一种是先弯一下,然后往上一蹦——因为人只有蹲下来以后才能跳得高——如果是为了将来跳得高些蹲下来一下,这是英雄。

苏东坡有一篇文章叫做《留侯论》,论的是张良,不是韩信。但是《留侯论》开头的一段话我觉得用在韩信身上更准确:“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匹夫见辱,拔剑而起”,就是说那些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点侮辱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拔刀子或者捅拳头。我说这个不算勇敢,这叫什么?这叫鲁莽,这叫盲动,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真正的大勇敢是什么呢?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临一件什么事情,神色不变,不惊慌失措;别人无缘无故把一个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气,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为什么这么说呢?“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样的人,他怀着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长远的目标,他不会为眼前的这一点小是小非或小恩小怨鲁莽地盲动。韩信这个时候面临的选择是什么呢?要么杀了这个家伙,要么爬过去。杀了这家伙的结果是什么?要被杀头,将来远大的理想就不能够实现!

看来,韩信是英雄。他选择从胯下钻过去,随即站起来,掸了掸手上的尘土旁若无人地就走了,大有一去不复返的气势。其实,数年之后他又回来了。蹄声阵阵,旌旗呼呼。回来的韩信找到了昔日那位青年。此时,一切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昔日的狂妄青年如今衣衫破旧,邋遢不堪,麻木的脸上满是惶恐,呆滞的目光中只剩下恐惧;跪下的双腿抖动不已,伏地的十指连连发颤。而韩信,当年的胯下少年如今身披金甲,满面威仪,目光深沉而威严。韩信看了看下跪的一家老小,半晌无语。一片死寂,死寂中搀杂着恐慌与死亡的气息,以及看客们的急躁与不安。

这时候的看客,也不敢发出半点的声响。提到看客,我们自然会想到鲁迅先生笔下众看客们。阿Q是我们最熟悉的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当阿Q被送到断头台时,断头旁边站着一群跟蚂蚁似的张着嘴的看客。鲁迅先生笔下的另一个人物单四嫂同样也遭到看客们的冷遇。当单四嫂的儿子宝儿死的时候,巡警绑了白背心,来到街上示众,围观之人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几堵人墙,密不透风。鲁迅先生在《药》里曾经这样形容看客“领颈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自豪。但伴随着文明历史的发展,其间却从没有间断过看客的身影。看客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看客,是因为他们只有对事件围观的兴趣,缺乏社会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中国多的是看客。韩信想,在他被迫钻胯下的时候,也是这帮人在围观,且呼声一片,但却没有一个人出来解围,他们看的有滋有味,甚至在看后还要以此作为茶前饭后的谈资,甚至嘲笑与鄙睨。

韩信当时想得很多,但面对恶少一家老小还真动了的恻隐之心。他不仅没有加罪,还赏赐了一些财物,就起身走了。当然,之后他还重用了那个恶少……

“在这儿留个影吧。”朋友的声音叫醒了我。

朋友站在靠刻有简介的那块石头旁,他要将那块石头和整架桥都取在景中。可我无论怎么都不能找到最佳位置。我告诉朋友,镜头里有人有石就不可能有整体桥孔。我在告诉朋友时想,这设计者也真够绝的,他就没有把胯下桥当桥设计,更没有把记述韩信的事与桥联系,而是要让其与社会远离。我又想起韩侯祠水磨砖墙上“灵威冠世”四个镏金字。其实,这都是后人加的。据史料载,唐宋时,韩侯祠已成淮安名胜之最。祠内有联说,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一知己指萧何,汉相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广为人知,乃成伯乐相马识人才的千古佳话。存亡两妇人,应该一是指漂母,一是指吕雉。当年韩信未发迹时,穷困潦倒,漂母以中国妇女特有的善良,以饭相赠,并以语言激励之。韩信的发愤和发迹,实在与漂母大有关系。至于说到另一女人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名雉。吕后心狠手辣,是她帮助刘邦杀害了韩信。但你若细想,就不难看出,处死韩信的真正凶手不是吕后而是刘邦。韩信的“胯下之辱”与“兔死狗烹”是社会悲剧。是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胯下之辱”与“兔死狗烹”若真的远离社会,远离人间,这世界也许就和谐多了。

当然,我还想,这“胯下之辱”对原本敏感清高的韩信也可能是一种致命的打击,让他深切体会到了地位权势的重要性。这种刺激极大地改变了他的人格,尽管韩信后来成功了,但他却由一个自信的男人转变成一个阴柔的男人,这也造成了他的人性悲剧。因此,当他在铸就伟业之后,就无法认清自己,更不能看淡名利了,而是邀功请封,最后招致杀身之祸。如果不是胯下之辱,市人取笑,也许韩信在功成名之后也会清醒地向张良学习,可能不致于喋血钟室。

我甚至想,人的一生往往会有两道坎,一道叫失意之坎,一道叫得意之坎。失意之坎可以鉴别人的意志。意志弱者,失意失态,一蹶不振;意志强者,失意不失志,在逆境中锻炼自己,蓄势待发。得意也是坎,能鉴别人的定力。定力低者,恃才居功自傲,得意忘形;定力高者,恃才不骄,居功不傲,甚至功成身退。因此,失意之坎击倒的是庸才,而得意之坎击倒的往往是英雄!

韩信仗剑从军,在楚汉相争中,他纵横沙场,战必胜,攻必克,为刘邦成就帝业立下赫赫战功。人们称他为“一代兵仙”、“汉初三杰”,国外学者称他是“冷兵器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这是世人对韩信的历史评价。尽管说,一介丈夫,能屈能伸。胯下之辱对于韩信来说,是一抔最有营养的泥土。因为有时候有屈辱才会奋发。今天,就世界范围讲,已有百余个韩信研究会,专门研究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但是,站在桥前,我仿佛可以感触到韩信的尊严在绝望中叹息。他是期盼着别人帮他摆脱这种侮辱,但他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尊重。

阅读吴承恩

吴承恩这个名字,早同他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一起誉满神州,传遍世界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故居在淮安(今楚州)河下镇打铜巷。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儿子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

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是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青年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这位大才子狂放不羁,招来了纷至沓来的笑声,被人交口称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吴承恩约二十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品行端正,忠于自己的妻室。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志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腐败的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

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吴承恩写《西游记》,是作了毕生准备的。小时候,吴承恩经常跟从父亲遍游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事;在读私塾时,经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但朝廷没有让他做官,而是让他去南京国子监继续读书。直到六十七岁时,吴承恩在北京又候选了几年,才得到一个浙江长兴副县丞的八品小官。

同类推荐
  • 缘路而歌

    缘路而歌

    《缘路而歌》是一本文集,收集了散文篇、人物二题、小说篇、杂文等精美作品。
  • 读与行的风景

    读与行的风景

    本书是著名作家贾宏图的散文随笔集。书中包括《背影如山》《将军泪》《爱情是跨越苦难的桥梁》等篇目。每篇文章均是作者读书、写作、与文友的交往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真情、真感,意境深远,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
  •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王黎冰所著的《追忆似水年华》为青春的华章·90后校园作家作品精选之一。《追忆似水年华》:对生活诚实以待,对现实勇敢坚守,对梦想执著追求,这是丰盈的青春合集。或关注本土风情、展现市井人物精神风貌;或追溯历史,对话文化大师;或缅怀先辈,渗透浓郁亲情……
  •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本书描述的是一名负伤的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军人,在从缅甸返回山东老家的路上,所遭遇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本书讲述了悲壮的中国远征军伤兵集体自焚事件,“二战经典戏剧”惠通桥事件,远征军伤兵闹事事件。中日骑兵队苏鲁战区恶战,智救八路军女战俘、日本军人化装进攻遭八路军伏击等传奇故事。作者苏建新以细腻丰富又不失幽默的笔法将抗战时期的敌后战事与生活,军人的爱意情仇等故事串在一起,构成了一部风云变幻,惊险不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精彩作品,让人读来耳目一新。难以放下。由于作者本人就是战争伤残军人,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战史研究背景。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文苑精品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文苑精品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热门推荐
  • 人生如春·夏·秋·冬

    人生如春·夏·秋·冬

    人生如春。人生的开始就像人们赞美迷人的春景那样开始了旅程。满怀着希望开始播洒幸福的种子,通过辛勤的耕耘来完成美好的心愿。本书撷取了必知的人生智慧,这些智慧蕴涵了成功者的经验教训,饱含了智者的睿智豁达。也有平凡人的深刻体验。是人们生活中的良好读本。
  • 在人间

    在人间

    在这个叫杨玄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里,赵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几十年的历程里,我们看到的是数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轮转更替。两条线索,杨玄的成长、苏胜男的一生贯穿着整个小说,一明一暗,把几十年的赵国国风雨尽揽其中。
  • 网游之远古传说

    网游之远古传说

    这是一部文化碰撞中的网游,文化传承下的点滴翻开之后是否会如历史一般倾尽全力的奋斗真会在里面找到第二人生?主角只是一个历史系的毕业大龄青年靠着微薄的收入买下了昂贵的营养舱但是他真的能在里面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嘛?让我们一起踏入远古传说翻开那些曾经忘却的记忆点点滴滴
  • 遗迹打捞者

    遗迹打捞者

    2018年10月1日,存在大量“遗迹”的影界位面通道被打开,地球人有的想发财,有的想提升个人武力,有的甚至想长生不老,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纷纷以打捞者身份进入影界。方痕为了救活半小时前被逼跳楼的姐姐,冒着生命危险选择以“肉身”进入影界,寻求让人起死回生的灵药。。。。
  • 潇洒指数:做个百分百魅力男人

    潇洒指数:做个百分百魅力男人

    另外在婚姻的“市场”上,许多女性不只是在找一个男人,而是在找一个“好男人”,这个所谓“好男人”,她们确定为“体面的、事业有成、会赚钱的男人”。因为传统的教育和价值观使女人认为丈夫比妻子强理所当然,也促使她们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压力,攀高比附,寻找更有前途、更具能耐、更会赇钱的男人。女人的这种心态也可以理解。一个女人,选择了一个男人,不也就是选择了自己的一生,难道安全系数不重要么?可是真到结了婚,那个好男人不知躲哪儿去了,于是不少女人迁怒于男人,她们数落着男人的种种不是:只顾挣钱不顾家庭,不体贴自己,更不用说浪漫了。
  • 墨殇:逆行古墨大陆

    墨殇:逆行古墨大陆

    血族公主突然穿越,居然穿越到同是血族公主的婴儿身上。名字也是一样,不过遭遇不同。前世,她是最受宠的血族皇嗣,今世,只为一句预言,便被抛下悬崖。逆行大陆,拥有的势力数不胜数,男扮女装,进学院,收势力,坐拥天下美男。血族,等我墨殇强势归来!【女主是全系魔法师,会斗气,结局一对n】
  • 天帝大狂神

    天帝大狂神

    看透世间,立誓打破天道,逆天道法则以妖成仙。坐看冷枫如何带着众小妖修炼成仙,途中逆苍穹,反天道,游走于九界之间。妖魂十尾崛起,掀起腥风血雨,诛天,诛地,诛神;人若挡我,杀了便是;天地若阻我,诛了便是!(妖魂十尾太逆天,本部只觉醒妖魂之五尾,剩下的二部仙界中.....)
  • 斗妃

    斗妃

    浴火重生的她,已化为妖娆的青鸾!再不是甘于平淡的她。想跟她斗,来吧,试试身手,慢慢玩!什么,一条龙,一头狼,一只狐狸?斗完了人,再斗异类,来者不惧,斗的天昏地暗!娘亲,有人来犯,来人,给我一起斗!
  • 爱心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爱心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爱心故事》中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远星语

    远星语

    穿越要有新意穿到哪很重要啊里,穿越神马的最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