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2400000011

第11章 乡路弯弯(3)

妻看我的钱要出手,慌了,抓住我的手说,不能买,哪里没得过啊?我们刚才在菜市场看了,大葱一块五一斤,一朵玫瑰可买十斤葱,你舍得我舍不得。我是逗你的。有了大葱,做什么菜都香!不过,你得答应我,大葱买回去你得做大葱烧牛板肚给我吃!

是啊,大葱没有玫瑰那样美丽,没有白杨那样挺拔,没有青松那样万古。它只有葱须、葱花、葱叶。最长的也不足一米,但它是生活的必须品。再美味的菜肴也离不开葱花的点缀与调味。

玫瑰固然是爱的一种表白,大葱同样也是对爱的另一种诠释。虽然大葱式的婚姻、爱情是土了点,但是来得实在、体贴、入微。寒冬里贴身的棉袄、病榻旁无微不至的呵护、相敬如宾的日日夜夜、举案齐眉的朝朝夕夕、相濡以沫的风风雨雨……这都不是一两支单簿的玫瑰花所能简单表达得了的。有人说初恋是用来粉碎的,爱情是用来浪漫的,而婚姻却是用来脚踏实地过日子的。换言之,没有玫瑰的婚姻,不一定就是苍白的婚姻;没有“大葱”的婚姻,那一定是失败的婚姻。

手牵着手、心挂着心、互敬互爱、幸福而快乐的婚姻,想必都是围城内外所向往和憧憬的。

愿天下有情人在以玫瑰表达爱的同时,别忘记了一份自始至终的相互关爱和相互体贴,因为这才是爱的真谛、这才是婚姻美满幸福的基石所在。

万事妇意全家福

从超市出来,一家门上的半副对联吸引了我——“万事妇意全家福。”走近一看,噢,原来是万事如意全家福,而非万事妇意。那个“如”字不知被谁动了手脚,将右边的口字去了左边的一竖,又在中间用黑颜色加上了一小横。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思绪还真的跑到妇意与家庭幸福上。

家,看到这个字就会让人联想到一幅幅温馨的画面——白天一家人忙忙碌碌的身影,饭桌上你给我夹点菜我给你盛碗汤的和睦,晚上一家人围着电视你一言我一语的亲热……

有人说,一个家靠的是男人,男人是家的顶梁柱,是主心骨。说的不错,一个家男人是很重要的。而我认为一个家要靠女人打理经营才能蒸蒸日上!

许多房屋,但不能创造一个家的氛围。而女人天生是为“家”而生的。没有谁告诉女人应该做些什么,而女人可以无师自通,把一个家打理得妥妥帖帖。“家”对于男人是可以恣意享用的宁静海湾,而于女人却是一份永远无尽头的甜蜜的劳役。

有人说,女人的天性更适合家庭,男人的天性更适合社会。然而女人也喜欢参与社会甚至喜欢和男人一样去打拼。但当女人的事业与家庭发生冲突时,多数女人会选择家庭,甚至多数女人会把家庭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

女人,对于家的意义确实是不同寻常。女人的心总是无时无刻地牵系着家。天晴的日子她会想到该把受潮的衣物拿出来晒晒,下雨的时候,哪怕她坐在办公室或工作台甚至工地上,也会惦记着阳台的窗户是否关好……男人上班最积极,女人下班最急切。下班后女人要匆匆去买菜,要赶着回家做饭,要从幼儿园或学校接回宝宝……倘若碰上要出差,女人总是预先在冰箱里塞上满满的食物,好让男人心安理得地慢慢把它们“消灭”掉;男人即将远行的日子,女人总是忙进忙出为他整理行装;而随同男人出差归来的总有一大堆脏兮兮的衣服等着为他搓洗……

家是女人所倚重的第二事业,视为生命般的宝贵。在爱情中,女人的心很小,只装得下一个他;在爱中,女人的心却很大,装得下男人的整个世界。

有一个好女人的家庭好幸福。厅堂厨房永远是那样的秩序井然,老人穿的永远是那样整整齐齐,丈夫孩子的衣衫永远是那样的清洁鲜亮,案头鲜花常开。

家庭这个人生的港湾,因为有了女人而变得温馨多情!你说,这些还不能证明:万事妇意全家福吗?

爱心

一天,甘地乘火车时,一只鞋子掉到铁轨上,可火车已经开动,他无法拣回那只鞋子,于是,他索性又脱去另一只鞋子,把它扔到第一只鞋子的旁边。一位乘客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微笑着说:“这样一来,看到铁轨上鞋子的穷人,就能有一双鞋子。”

读着这段文字,竟让我又一次想起公交车司机为残疾人倒车的事。

那是2008年9月的一个上午,我从楚州永怀东路上2路车去季桥镇。车上的人不是很多,除了二三个人站着,其余的都有座位。近午的阳光,暖暖的秋风,颠簸的车身,似乎会醉人,仅一会儿工夫,我就在车上打起了盹。

车在道路上行驶。突然,一急刹车惊醒了我。我睁眼四处张望,前面没有情况,后面也没有朝车子跑或走的乘客。车子怎么会停呢?我心里问。然而,更让我想不到的是,驾驶员又将车向后倒。开始很快,后来越来越慢,大约倒了十多米,车停下了,售票员打开车门。这是怎么回事,没人啦!细看,从安全岛绿树丛中缓缓走出一个很矮很小的人——残疾人,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他每向前移动一步,都很吃力。驾驶员又打开前门下车将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扶到车门前,让他将双拐撑在车门内的踏板上,他从背后用双手托,那不是托,是抱,是推,是举,他将残疾人硬推举上了车。

甘地是伟人,在印度,虽然不仅仅是这一件小事,但他在成为伟人之前,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的。他用爱心带来许许多多的荣耀和幸福;而这位司机,是连姓名都不知道的小人物,可他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残疾人却那么负责,这不也是爱心吗?

这个社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献出一份爱,让爱无处不在。

因为善良,而心安;因为有爱,而无愧。对我们平凡人来讲,英雄的梦也许遥远,但善举与奉献爱心,却又是近而现实。

顺着父母就是孝

昨天接到两个电话,是父子俩打的。

父亲说,他在儿子那儿太不习惯了,整天在家,闷得慌;出门走走,人不熟,路不熟……他一定要回家住。他甚至还举了个例子。儿媳让他到公园带孙子,到公园后不仅找不到孙子,自己还迷路了。当孙子自己回家儿媳打电话问他在哪时……最后,是孙子将他带回家的。

儿子说,他爸妈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在乡下,住的条件差,舍不得吃,给他们钱也舍不得用,那些粥啊饭的一顿压一顿,说了也不听,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采取硬办法,将他们带进城。现在,他们吵着要走,他能吗。

他们打电话给我,是让我帮他们做调解人的。接了他们父子的电话,让我真的有点为难。怎么劝解才好呢?

不知怎的,我竟想起了隋唐演义里面那个大孝子秦琼,评书说在那个年代何谓孝?孝乃顺也!我又想起了在《家有儿女》中扮演刘星姥姥的孙桂田,她作客综艺节目,就孝顺话题说,所谓孝顺,就是在晚年的时候,子女各方面都能够顺着父母的心意。现在不少的年轻人,他们的动机也是好的,想着父母,为着报恩,让父母住好吃好,但却不顾父母的感受,其结果,往往让父母不舒心。

后来,我给那个晚辈打了电话,在肯定了他的好动机之后,劝他说,对于在农村生活惯了的父母来说,他们做惯了农事,呼吸惯了农村清新的空气,无论那村子里的生活多么清苦,可那里是他们的根,那里有他们熟悉的环境,有他们喜欢的狗啊鸡的,还有他们熟悉的乡邻好友,那里才是他们最快乐的安身之所啊!你们将他们接到城里,接到身边,虽然是好心,却不理解他们,甚至连他们那在你看是清苦,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快乐也被你剥夺掉,他们能满意吗?

当然,我还与他讲了些如何孝顺父母的细节。譬如,当他们遇到不顺心不痛快的事情时,你要先顺着他们的意思,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这样,他们心中的疙瘩解起来就容易了。

儿子思想问题解决了,矛盾也就解决了。儿子将父母送到家,看到父母那高兴劲随即就打电话感谢我。他的父亲在儿子与我的通话还没完的情况下,竟抢过话筒与我说话了。

在父母和子女之间根本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顺着父母的意思,看来才是最重要的。

从电话里,我感觉到他们的浓浓的亲情和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这可是顺着父母的意结出的硕果啊。

个性

好久没有这样地凝望这轮明月了。

望着明月,我想起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曾经照顾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望着明月,我想起张若虚,他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名垂千古。“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望着明月,我想起,苏轼吟诵着“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月,在李白的眼中是永恒的化身,而尘世则是沧海一粟。相对于明月,人生不过是倏忽而逝的云烟。月成了李白的心结,李白真正读懂了明月,他抱月而眠,寻月而终,月盛放了一颗伟大的诗魂。

月在张若虚的诗中,不仅是悬挂在游子思妇心头,还照着离人归家的路。月是痴心不改玉洁冰心,是鉴照今古的三生石,是缘牵千里,魂寄一生的泣血的信笺。

而在苏轼的眼中,一轮明月是鉴照今古的圣哲,心有明月,便能无惧人生的风雨……

只要还有月亮和中国人,李白、张若虚、苏轼就不会被遗忘。吟着,想着。月,还是原来的月亮,不同的人写出的诗,有不同的意境,真是“诗如其人”!与其说诗有意境,不如说人有个性。

个性,我竟想起早年看到的一条消息:一个国外教育访问团被中国的一所乡镇小学所吸引,他们看惯了沿途小学生整齐划一的动作和语气,惊奇于这座小学上课时的喧声活泼。校长答道:有一位园艺师曾告诫我:幼时的天趣不可横剪。

哲人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每片叶子都不一样,这就是个性。

韩寒,他七门功课不及格,但善于写小说,《三重门》问世了,社会容纳了这位偏才,这就是个性;孙天帅面对韩国老板叫嚷“下跪”的处罚,不受其辱,坚决不跪下,这就是个性……

个性是一种魅力。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夺人耳目,昭示于人。华山以险,黄山以奇,引人留连;洞庭以涌,钱塘以潮,吸人驻足。牵挂天下寒士的杜甫,不肯摧眉折腰的李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们的个性魅力感人至深,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个性是光芒四射的钻石,美丽而永恒。

个性是一种财富。它不能被岁月带走,不能因斗转星移而磨损棱角,不能因晨钟暮鼓而剥蚀其光泽。个性也不会被潮流卷走。东施效颦,亵渎个性;邯郸学步,泯灭个性。个性更不能被名利诱走,不能因铜臭而拍卖个性,不能因沽名而交易个性,不能因屈于强权而包装个性。个性不可丢,不可辱。

“幼时的天趣不可横剪。”人们常将教师喻为园丁,那位校长能记得园艺师的告诫,我们的园丁们能记得吗?

人不是像机器流水线上造出来的统货,更不能成为电脑中的文档可以复制。人,是有生命,有思想,要追求的。

是的,大树,因没有一片叶子完全相同而葱茏;月亮,因诗人的个性多样而蕴含丰富。

学会赞许

一条信息吸引了我: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他是一位著名的占星术家,能够遥测不相识者的性格。结果,有200多人请他遥测,他一一写出遥测评语,被遥测者给他回信,无不称赞他遥测的灵验。其秘密在哪里呢?原来他给每个人的回信都是大体相同的,无非是一些赞扬的话。

是的,每个人都一样,都渴望获得他人的好感,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其它方面,获得他人的赞许,内心会从而得到满足,产生一种愉悦的满足感。

然而,赞扬的话并不是人人都会说的。有时候,乱弹琴的说,不仅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赞许呢?

1975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母亲节时,比尔·盖茨在寄给他妈妈的卡片上,用斜体英文写着这么一段话: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

“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我们该如何赞许孩子、家人及其他人呢?比尔·盖茨的话中给予我们最好的回答。在许多时候,寻找、发现他人值得赞扬的地方给予赞扬,才是赞许的上策。

我看过反对说5+6=10是错的文章。开始不理解,看下去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几题:8+2=10,7+3=10,6+4=10,5+6=10。文章说,人们在判题是,往往将前三题答对的视而不见,总是首先说5+6=10的错。这就如我们平时,给予最亲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爱人(有时对他人还会讲究点艺术,说话留半句),一般不看他那些好的、对的方面,而是往往批评,指责,甚至是“你看人家某某人如何如何的优秀”的抱怨。如果有欣赏和赞扬的话,那也只是默默地放在心里,或者背着他(她)而说说给别人听。于是,我们的孩子或家人也难于得到那句“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于是代沟越来越深,距离越来越远,因为对方在你这里找不到自信和被认可和欣赏的快乐!

同类推荐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 你是我梦里的得到与失去

    你是我梦里的得到与失去

    12个最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错过的故事,却也有新的相遇。千万网友力荐,在寂寞时必读的愈疗文字!当你觉得不能再相信时,生活总会给你小惊喜。包括人气网络名篇《离别时别回头》《热恋时我们都是段子手》《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热门推荐
  • 甜宠蜜爱:一诺不倾心

    甜宠蜜爱:一诺不倾心

    【全文免费,爆笑+半虐半宠】林一诺原本以为自己回国后可以轻轻松松地找到自己的青梅竹马,当她以为眼前这位温润如玉的男孩子就是自己的青梅竹马时,却发现,当年的青梅竹马另有他人,而且背后还另有一番她不知道的事…………某日,林大小姐终于被这个玩世不恭的臭小子激怒了:“安辰你就不能温柔一点吗?!”某人撇撇嘴:“不要,温柔的暖男一般都是男二,我要当男主!”(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注:本文所有出现的姓名、地点等纯属本人瞎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一些话讲给我和你们听

    一些话讲给我和你们听

    本书的内容并不是玛丽苏的甜文,也不是心肌绞痛的虐文。此书是用来记录生活的书,所以更新也是不定时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想让认识的人知道,就找一个隐蔽的方法记录下来。一直觉得文字是最忠实的朋友,他会听你说,陪你哭,只要你有需要,就能随叫随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是鲍姆的代表作,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堪萨斯州的小女孩多萝茜被一阵旋风带到了神奇的魔法世界,并与小伙伴没有头脑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胆小的狮子一起历险并实现愿望的故事。一路上,他们路过了温基国,陶瓷国,桂特林国,还有发着绿光的翡翠城。遇到了神奇的捉人树,凶猛的射头人,还有友好又顽皮的飞猴。童话的内容突出了善与恶的明显立场,两个恶女巫都被多萝茜杀死了,小女孩还解放了被她们奴役的善良百姓。而善良的多萝茜和她的小伙伴们都完成了心愿,并快乐地生活。书中奇幻的场景,扣人心弦的情节,无穷无尽的想象力,都使得《绿野仙踪》成为当之无愧的童话经典。
  • 灵山札记

    灵山札记

    我在岷山东麓的涪江河谷居住到四十年的时候,有朋友建议我应该走出去了。不是走到成都平原或华北平原,而是走到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流域,或者是巴黎和布拉格。我也想走出去。未必是定居。走走埃及,走走布拉格,走走巴登,走走彼得堡……换一种地理,感受一下另一种经度和纬度上的日照、湿度和风。也包括人文。
  • 呼唤破碎的爱情

    呼唤破碎的爱情

    一个从小比较自闭的宅男,一个认为什么都比不上手里的电脑的男人,是什么让他有了追女神的欲望?他叫沐风,是一个技术宅,也是一个黑客。或许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他所谓的电脑。其他的都是很小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有一段他不在乎感情已经扎在了他的心里,他要去追她,去唤回破碎的爱……
  • 上古云

    上古云

    千年前,你我相爱。千年后,你我伤害。你忘记所有,你忘记一切。看似一切重新来过,可那份初心的爱何时回来。
  •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皇夫山泉万顷田

    皇夫山泉万顷田

    农夫?太平凡了吧,来个皇子阿哥吧,最好外表酷酷的,内心萌萌的。山泉?这个我喜欢。有点田?笑话,姐要万顷良田。穿越前女屌丝,女汉子,穿越后白富美,女神,通通不是梦。凭什么?因为我有生化药水呀。还等什么呢,来吧。一起经商种田,一起花前月下。
  • 大龄罪妃

    大龄罪妃

    穿越成孤女,她认了!穿越成罪犯,咬咬牙,她也认了!可是,为什么老天要设计她到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难道这也要认?好吧,她再忍!当十一岁的她遇到五岁的他,当她终于无法坐视他成为弃子。无法再忍!无需再忍!一切又将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有人,就有争斗。一个卑下的犯了罪的宫奴,用什么斗?又怎么斗?试看穿越女,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属于她的位置!励志之中,也有爱情。
  • 末世之卡片合成

    末世之卡片合成

    王维得到卡片合成系统后的末日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