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9600000018

第18章 妙笔生花(6)

大家来到山脚下,抬眼望去,只见莲花峰、落雁峰、朝阳峰、玉女峰、五云峰高耸入云,壮丽伟岸。大家跃跃欲试,恨不能马上就登上峰顶。经过一阵叽叽喳喳的争吵、讨论,最后一致同意,先登西峰莲花峰。

在老师的带领下,小寇准和伙伴们一鼓作气,登上了峰顶。寇准站在山峰,眺望远方,只见群山苍翠,白云缭绕,他抬首看看头顶上的一轮红日,又低头瞧瞧脚下起伏连绵的山峰,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禁点头叹道:“古人作诗,真是了不起啊。”

老师见其他孩子都忙着打打闹闹地玩,唯有小寇准一人站在那里沉吟不语,就走过去说:“寇准,你在想什么呢?”

寇准见老师问他,有些不好意思,腼腆地说:“我在想,古人登高,吟诗唱词,给后人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比如王之涣的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比如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这些都是千古绝唱啊。”

老师没想到小小寇准论起诗来居然一套一套的,非常高兴,就说:“寇准,你也来赋一首诗吧,怎么样?”

这时,其他小伙伴也都聚了过来,大家听说寇准要当场赋诗,一个个都兴致勃勃,竖起耳朵,准备听下文。

寇准见老师用鼓励和期待的眼光望着他,朝老师一点头,沉吟片刻,就用脆生生的童音大声朗诵道: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照,回首白云低。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里既写实,又辅以夸张,虚实相衬,写出了华山独秀于群山的雄伟和高大的气势。红日当头,白云低绕,这一高一低的参照,使华山显得更加伟岸。大家听寇准吟完诗,都赞不绝口,连声称道:“好诗!好诗!”

老师也非常高兴,他不但从寇准赋诗这件事上看出寇准才思敏捷,聪慧过人,而且更从诗里品味出小寇准的远大报负。心想,这孩子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游山回去以后,老师兴奋地来到寇准家,向寇准母亲庆贺道:“大嫂子,恭喜恭喜,令郎将来前程远大,以后肯定是做宰相的料。”

母亲听了这没来由的话,非常惊讶,问道:“老师过奖,不知何故出此重言?”

于是,老师就把寇准登华山赋诗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并把寇准写的《登华山》诗拿给母亲看,说道:“你瞧,诗是说,华山处在天之下,万山之上。你再想想,人世间是什么人虽在天子之下,却在万民之上呢?自然是宰相无疑。孔夫子说:诗言志,言为心声。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鸿鹄之志,是绝不可能写出这样有气魄的诗句来的。寇准人小志气高,又敏而好学,长大了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老师的预言一点没错。寇准19岁那年就考中了进士。殿试的时候,宋太宗赵光义要亲自接见考中的人,通常,太宗若问到谁的年龄比较小,就会取消他的资格。因此,好心的人都劝寇准多报几岁,寇准义正词严地回绝说:“不,我不喜欢弄虚作假,我现在正是积极进取的时候,为什么要说谎欺骗皇上呢?这岂不是往自己脸上抹黑,给自己清白的历史留下污点吗?”他如实向皇上说了,皇上喜欢他诚实可靠年轻有为,就录用了他。后来,寇准做了官,当了宰相,一直保持这种诚实的优良品格,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苏东坡羞改立志诗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阴历十二月十九日卯时,在以山水秀丽著称于世的峨嵋山不远的眉山县城,一代文豪苏东坡呱呱坠地了。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东坡是他的号。父亲苏询27岁开始发愤读书,文章名震天下。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文化修养极高,常常充当苏轼的家庭教师,给他授书讲课。苏轼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熟读经史,纵论古今,文如泉涌,是当时一个有名的小神童。

苏轼6岁时开始在私塾里读书,学童100多人中,苏轼那副绝顶聪明的幼小头脑,很快就显出与众不同。有一天,一个从京城来的客人拿了一首长诗给老师看,诗里描写了当时朝廷一群著名的学者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情,歌颂他们革新朝政,为官清廉正直的政绩和品德。幼小的苏轼踮着脚尖在老师肩膀后面往前窥看,好奇地询问老师,范仲淹、欧阳修是些什么人。老师白了他一眼,说:“小孩子别问大人的事。”苏轼一听,不高兴了,撅起小嘴,嘟嘟囔囔地说:“这些是什么样的人呢?是天上的人吗?那我就用不着知道。如果他们也是地上的人,我也是地上的人,为什么就不可以问呢?”老师见苏轼小小年纪,说出话来非同一般,很欣赏,就告诉他说,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是当今大文豪、大政治家,是人中伟杰,我们凡夫俗子都钦佩他们,热爱他们。小苏轼第一次从老师这里知道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很受鼓舞。虽然他还不能完全懂得大人们那些复杂的事,但依稀意识到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于是暗地里下决心,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十来岁时,父亲苏询叫苏轼作一篇文章,题目叫《夏候太初论》。苏轼胸有成竹,提笔写就,文中写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意思是说,人有时候虽然很慷慨,很勇敢,能摔碎价值千金的璧玉而不觉可惜,敢与豺狼猛虎搏斗而无所畏惧;但是,人有时候也很吝啬,很脆弱,甚至是弄破一个锅或被蜜蜂刺了一下,也要心疼、胆怯、失于声色。这样有哲理性、辩证性的警句,一个小孩能写出来,非常难能可贵。苏询看过之后,大加赞赏,苏轼自己也很满意。

又有一次,苏轼的老师刘微之写了一首《鹭鸶诗》。刘微之是眉山城寿昌院州学教授,很有学问,他把这首诗拿给苏轼看,并说他自认为“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这两句写得最好。苏轼看了,说:“老师的诗的确写得很好,不过,我觉得‘逐风斜’似乎没能写出鹭鸶归宿之态,如果改成‘雪片落蒹葭’,岂不更好?”

刘微之一听,连声称赞,“改得好,改得好!我不是你的老师,你才是我的老师呀。”

就这样,苏轼听到的赞扬声越来越多,慢慢地就有些飘飘然起来。他觉得自己已经是学富五年,诗书礼易、诸子百家、秦汉散文、唐宋诗词,他都无不一知,无一不晓,于是拿出笔墨纸砚,在自家门框上写了一副对联,上书: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写完,左右看看,觉得自己好象真是世上最有学问的大家了,得意洋洋地把小伙伴们都叫来参观。伙伴们知道苏轼的确很聪明,虽然有些不服气,但也不敢说什么。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一天下午,苏轼正和小伙伴们在院外玩耍,从远出走过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他看见门楣上的两行诗,就停住脚步不走了。苏轼和伙伴们都好奇地围了过去。只见老翁转过身来向大家问道:“你们谁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人啊?”

苏轼骄傲地从大伙当中走出来,挺着小胸脯,大声说道:“我!”他以为老爷爷也会象别人那样夸奖他呢。可是老爷爷什么表扬话都没说,却从身边的布袋里拿出一本书,问道:“小相公,你能帮我看看,这书是讲什么来着?我想小相公肯定都读过。”

苏轼满不在乎地接过那本厚厚的书,一瞧,傻眼了。这本书他不但没有读过,而且书上的好些字他也不认识。想到自己夸耀“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轼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他不好意思地对老翁说:“老爷爷,对不起,我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吹自擂,实在惭愧得很。这书我没读过,今后我一定好好读书。”

老爷爷很高兴,捋着胡子乐呵呵地说:“好,好,知错就改,便是好孩子。人贵有自知之明,你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将来发愤图强,大有前途。”

老爷爷走后,苏轼拿起笔,在原来的对联上添了四个字,把对联改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后,苏东坡发愤砺志,博览群书。一次,母亲教东坡读《后汉书·范滂传》,书中记叙后汉时期朝纲弛,政权落入一群阴险狡诈的宦官手里,一些忠贞廉正的书生儒士,为了反抗这群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上书揭露奸党。其中有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他反对宦官专权,宦官就以“诽谤朝廷的罪名”把他抓了起来,处以死刑。临刑前,范滂与母亲诀别,肯请母亲割不舍之恩,不要过分悲伤。范滂的母亲很坚强,安慰儿子道:“现在你将与李白、杜甫一样,名垂千古了,死,又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呢?既然能留芳百世,再求取长命百岁,那是不可兼得的啊。”苏轼读了范滂传,望了望母亲,问道:“我长大之后,如果做了范滂这样的人,你愿意不愿意呢?”母亲回答说:“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范滂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大志,小苏轼也“奋厉有当世志”,母亲高兴地说:“我真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啊!”

苏轼21岁时,进京参加考试。当时进士考试要经过举人考试、礼部考试、礼部复试、皇帝御试等几步筛选,苏轼轻而易举,过五关,斩六将,次次考试都以优等得中。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梅圣俞都是文学权威,非常欣赏苏轼的文章。欧阳修惊喜交加,认为苏轼定是一位异才,他说:“读苏东坡的来信,不知不觉竟兴奋得流汗,真是痛快极了!老夫我应该为他让出一条路,使他出人头地。”又说:“记住我的话,30年后,无人再谈论我。”

欧阳修的话果然应验。苏东坡以其天才的深厚、广博和超常的智力。为中国文学写下了光辉的诗篇。无论是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他都能另辟蹊径,独步于天下,这是其他诗人只能望其项背而自叹不如的。尤其是他创立了豪放词派,开一代新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至今对他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爱不释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平易自然,为古文革新运动之中坚。在苏轼家乡眉山三苏祠的门柱上,有一副对联,写道: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这副对联高度评价了苏轼父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成就。

王洙九岁能作诗

王洙,字原叔,出生于公元997年,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初为进士,后授舒城尉,历任国子监说书(官名)、天章阁待制、翰林学士,官至参知政事,是宋朝初期著名学者。

他因九岁能作诗而被称为“神童”。

王洙小的时候,聪明颖悟,才思敏捷,但因家中贫寒,读不起书,所以,在五六岁时,便开始了为别人放鹅的生活。但是,他很想读书,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学去的时候,他便羡慕得落泪不止。

有一次,他又去村外的小河中放鹅,忽然,一阵悦耳的声音传入耳内,他立即站住身子,侧耳细听,方才知道是老师领着学生朗读诗文的声音。这时,他才发现,本村的学馆是设在村头的一座孔庙里的,离孔庙不远的村外,有一条小河,正是他放鹅常去的地方。这个发现使他非常高兴,心想:我没钱进学馆读书,在学馆外边听书总是可以的吧!

从此,他每次出村放鹅,将鹅赶到小河中,就让它们自行觅食,自己则跑到学馆,站在教室外边听老师讲课。时间一久,王洙被老师发现了,便问他为什么站在外边听而不来上学,他便把家中的情况给老师说了。老师听后深表同情,又问道:“你站在教室外边,能听得清楚吗?”

他回答说听得很清楚,说着,还把他听过的课文一篇篇背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对他的强记能力感到惊奇,决心帮助他,不仅允许他搬个凳子坐在门口听,而且还把书借给他读,同时经常送些纸和笔给他,让他练习写字、作诗和做笔记。

就这样,王洙靠在教室外边听课,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读完了《诗经》、《论语》等基本课程,还学会了写诗作文章。

有一天,王洙把鹅赶到小河后,又回来听课。可是这天学生放假,没有老师讲课,他便走了进去。进去后,他才发现,这座孔庙由于长年失修,房顶已经漏了,在孔子和颜回的泥塑像上有不少深沟,那是每次下雨房漏,雨水长年流过的痕迹。王洙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便从书包内掏出笔来,在墙上写了一首诗:

颜回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

万代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孔庙由于年久失修,房顶露天,孔子和他的弟子颜回,每天晚上在庙内都可以看到天上的星象;而每到下雨的时候,雨水便拍打着他们的头部,顺着头发满脸满身地流了下来。一代一代的大官,都是从孔子那里找到了做官的路径,可是,谁又能想得到拿出自己的官俸钱来修一下这个学馆的庙宇呢?

他用这首诗,发泄了对官府不重视教育的愤愤不平。

第二天,这首诗就被传开了。

当地县官听说这首诗竟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所写,大为震惊,便命人将王洙叫到县衙。按照当时的礼节,王洙去县衙应该穿长衫,而王洙却只穿了一件短衫。所以,县官便问他说:“你身着短衫,怎么可以出来见官呢?”

王洙却用诗立即回答说:

神童衫子短,袖大若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你别看我的衣衫短小,可是袖子大,能召来春风,将来我定会春风得意,去见皇帝,可现在我还是得先来见您。

县令一听,连声称赞道:“气势宏传,壮志凌云,真是吟得好,无愧为神童才子啊!”

同类推荐
  •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哈佛大学是古老的,但却是充满活力的。哈佛真正的生命之源是什么呢?哈佛校长洛厄尔有一番精辟的高论,他说:“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或是狂暴的,有两个事物总是新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所大学所关心的。哈佛的年龄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它热切地追求这两件事物;它就永远不会衰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为达到目的使用的方法可能变化,但目的的本身是永远不变的。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马登代表作的选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此也成就了这本中文版的励志精品。美国的马尔滕博士,著书极多,内容都是激励和兴奋青年人的文字,为文鞭辟入理,剀切详明,令人百读不厌。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博士亲自选编翻译了这两本著作,并结集在国内出版,书名定为《成功之路》,给当时的青年以巨大的影响和激励,一扫当时消极、悲观、烦闷、颓唐的气氛。本书努力于有系统地介绍充满生机的新生活,即使不是绝无,至少可称仅有。这是译者不揣浅薄,翻译这本书的最大的理由。
  • 礼仪的规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礼仪的规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方面的礼仪规范:服饰礼仪、介绍礼仪、日常工作礼仪、名片的礼仪握手的礼仪、商务接待与拜访礼仪、商务谈判礼仪、邀约礼仪、会议礼仪、商务招待礼仪、商务宴会礼仪、销售礼仪等等。
  • 3岁就要知道的创富术

    3岁就要知道的创富术

    《3岁就要知道的创富术》近几年自己亦到不少大学讲“理财概念”,甚至同小学生家长开研讨会谈理财,但谈个人理财非本人强项,加上个人俗务太多,能够在这方面挤出的时间十分有限。得知香港理财教育协会成立已5年.并已举办了几十场理财讲座,今天结集成书,希望本人“推荐”,自然义不容辞。记得2000年出任证监会投资者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之时,已向证监会强调教育群众理财的重要性,在证监会资助下自己曾到各中学讲此一课题,亦提倡中学教科书内起码有几课涉及个人理财教育。
热门推荐
  • 混迹在修真界的骷髅兵

    混迹在修真界的骷髅兵

    郝仁觉得自己很可怜,穿越的时候被空间风暴摧毁了肉身,无奈在冥界当了一个骷髅兵。本来幻想着,杀进天界夺得生命之水,重塑肉身,好娶一个漂亮的老婆,摆脱跟骷髅打交道的生活。结果两位冥主大战,自己不巧撞上了空间裂痕再次穿越……修真界生活好,妹子漂亮,宝物多多,最起码不用跟那些骷髅打交道了!等等……我特么怎么还是骷髅?郝仁欲哭无泪。于是乎,郝仁过街,人人喊打!“本人是修真界唯一可以修行的骷髅,没有之一,无法谦虚。”郝仁昂起自己的骷髅头。这是一只不甘“寂寞”的骷髅,为了努力变成一个“人”的奋斗史!同时这也是一只毫无节操的骷髅……(哪怕不上架,这次也不太监。)我写的东西,你们不爱看,总有人会喜欢看的!
  • 问道御天

    问道御天

    吴盛是一个普通的少年,因一次意外,进入到一个修真门派的试炼之地,一段奇遇,让他步入修仙之列,从此,他慢慢的崛起,问道于天,御天而行……
  • 潇湘遗梦:红楼黛影

    潇湘遗梦:红楼黛影

    她是下凡历劫归来的绛珠,虽然是已经还了一世的眼泪,可是却是欠着别人更大的情谊,所以只能再次的下界历劫,还当初的以命相救的恩情。
  • 江夏黄祖

    江夏黄祖

    回到过去的黄祖是如何慢慢成长起来的呢??他能不能逃脱历史的宿命?南方的杰出人物有哪些呢?大小乔除了奏乐还有其他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吗?袁术真的是草包??敬请关注。-------------------------------------书友请加群:32111973或者6838678有话就说,有什么意见也请指点。
  • 女人要懂点创意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创意心理学

    女人的生活不能一成不变,要充满惊喜和精彩;女人的事业不要原地踏步,要不断突破和进步;女人的装扮和家居设计不要数十年如一日,要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而这一切都需要创意,创意是一种来自于心灵的力量。本书利用诸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帮助女人寻求一种创意生活,让女人们用创意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拉近梦想与现实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女人们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来提升创造力,从而给自己也给他人的生活制造更多的新鲜和惊喜,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妙,让前途变得更加美好。
  • 首席蜜爱:夜少的专属小娇妻

    首席蜜爱:夜少的专属小娇妻

    他,是黑白两道通吃的王者。她z国黑界之首唯一的女儿。幼时遇害被“管家夫人”救出。初见,在同一所小学。再见,在同一所大学。“杜若昕,就算你死,我也爱你,无论你变成什么样。”
  • 百变小樱之樱狼之恋

    百变小樱之樱狼之恋

    在樱花树下,飘落着樱花的花瓣,一位痴情少女站在树底下,用她那绿宝石般的大眼睛看着那位帅气的少男,少男以在上一回少女收集最后一张魔术卡片时,意外失去了与少女之间的记忆……没错,这位少女就是那位库洛牌魔法使:木之本樱,而那位少男也就是少女一直放心不下的人:李小狼,小狼已经忘记了与小樱之间的记忆,小樱留下了那伤心的眼泪,在闺蜜知世和霉铃的支持和鼓励下,也决定了要想办法让小狼想起与自己的记忆……(本书是作者的改编版的百变小樱,请各位待续樱狼之恋)
  • 情晚·帝宫九重天〖全本已出版〗

    情晚·帝宫九重天〖全本已出版〗

    传说,她骁勇善战,深受将士拥戴,令敌军闻风丧胆;传说,她坑杀五万降卒,手段狠辣,可止小儿夜啼;传说,她在妖娆媚笑中让千军万马灰飞烟灭……她将嫁给大芮最杰出的男子为妻,她将辅佐青梅竹马的太子登基。可蓦然回首,是哪里走来的小小女孩,一脸孺慕地看着她,连连唤着“娘亲”?她又几时多出一个“夫婿”,声声指斥她的背情负义?暗香疏影里,到底是谁忘了谁?前方已是绝崖,无路可去。愿与君约,不订归期订死期。若有一日,江南江北梅花落尽,方是我命终之时。否则,等我。
  • 霸气师妹:师兄我爱你

    霸气师妹:师兄我爱你

    十年前,南山上,南山派。“师兄,,”小师妹白羽喊着她那帅气的温柔的子卿师兄,“小师妹,找我有何事,,”师兄子卿好温柔!!!,“呃呃,,没事没事。”小师妹翻了个白眼的说。十年后,南山上,南山派。“师兄,,”依旧是白羽,“找我何事。”十年后,师兄变得好冷。三月后,弱阳湖底,“我错了,我错了,白羽你醒醒好不好,我其实是爱你的!不要离开我”,,,一年后,白羽忘了她的子卿师兄,子卿师兄好像就是一个过路人一样,再也回不去了。她是否还能记起她的子卿师兄;他是否能让小师妹重新爱上他?
  • 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