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6600000009

第9章 历代碑文(8)

《泷冈阡表》的开头点出欧阳修的母亲以“有待于汝也”而自守,成为这篇文章的纲领。以此句为线索,前半部分写先父的为人行事和遗训,以及母亲对自己的辛勤抚养和谆谆教诲,后半部分叙自己仕途的迁谪和家世的恩荣,末了以“其来有自”作结,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从《泷冈阡表》可以看出,欧阳修的母亲曾以其父生前清正廉洁、温仁厚道的品德修养激励教育他。对欧阳修“温润和平”“厚重渊洁”美德的养成当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欧阳修四岁就失去了父亲,未能亲自聆听父亲为官的教诲,但从母亲那里知道“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母亲告诉欧阳修,他的父亲对待死囚案件非常慎重,总是想从中尽力给他寻找出生路。可以看到欧阳修父亲做官的高度责任感和体恤民情的审慎精神。

欧阳修虽然曾有数次遭受挫折罢职贬官,但最终仍然得朝廷重用,由翰林学士一路升至枢密副使,再至参知政事,成为政坛、文坛的双重领袖。这同样也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日后成功奠定扎实深厚的基础的缘故。

表忠观碑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出任通判杭州。后又转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湖州(今浙江吴兴县)。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诬他讪谤朝廷,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御史府被称为“乌台”或“乌府”)。出狱之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守旧派司马光为相,苏轼被召回京,做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等官,不久以龙图阁学士出京做杭州等州知州。绍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被贬到琼州(今海南省)做别驾。宋徽宗即位,赦还。第二年死在常州。苏轼的文学成就甚高,散文、诗词都是“雄视百代”,书法绘画也自成一体。他著作甚多,有《东坡全集》、《仇池笔记》、《东坡志林》等。

【原文】

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州事臣抃言:故吴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十有一,皆芜秽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谨按:故武肃王镠,始以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复以八都兵讨刘汉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及昌以越畔,则诛昌而并越,尽有浙东西之地。传其子文穆王元瓘,至其孙忠显王仁佐,遂破李景兵,取福州。而仁佐之弟忠懿王俶,又大出兵攻景,以迎周世宗之师。其后卒以国入觐。三世四王,与五代相终始。

天下大乱,豪杰蜂起。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罔有孑遗。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

皇宋受命,四方僭乱,以次削平。西蜀、江南,负其峻远,兵至城下,力屈势穷,然后束手。而河东刘氏,百战守死,以抗王师。积骸为城,酾血为池,竭天下之力,仅乃克之。独吴越不待告命,封府库,籍郡县,请吏于朝,视去其国,如去传舍,其有功于朝廷甚大。

昔窦融以河西归汉,光武诏右扶风修理其父祖坟茔,祠以太牢。今钱氏功德,殆过于融,而未及百年,坟庙不治,行道伤嗟,甚非所以劝奖忠臣,慰答民心之义也!

臣愿以龙山废佛寺曰妙因院者为观,使钱氏之孙为道士曰自然者居之。凡坟庙之在钱塘者,以付自然。其在临安者,以付其县之净土寺僧曰道微。岁各度其徒一人,使世掌之。籍其地之所入,以时修其祠宇,封殖其草木。有不治者。县令丞察之,甚者易其人。庶几永终不坠,以称朝廷待钱氏之意。臣抃昧死以闻。

制曰:“可。”其妙因院改赐名曰表忠观。铭曰:

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笃生异人,绝类离群。奋梃大呼,从者如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强弩射潮,江海为东。杀宏诛昌,奄有吴越。金券玉册,虎符龙节。大城其居,包络山川。左江右湖,控引岛蛮。岁时归休,以燕父老。晔如神人,玉带球马。四十一年,寅畏小心。厥篚相望,大贝南金。

五朝昏乱,罔堪托国;三王相承,以待有德。既获所归,弗谋弗咨;先王之志,我维行之。天胙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帝谓守臣,治其祠坟!毋俾樵牧,愧其后昆。龙山之阳,岿焉新宫。匪私于钱,惟以劝忠。非忠无君,非孝无亲。凡百有位,视此刻文!

【译文】

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州事臣赵扦说,已故吴越国王钱氏坟庙,以及他的父亲、祖父的妃子、夫人和子孙的坟墓,在钱塘的有二十六座,在临安的有十一座,全都荒秽不堪,无人治理。有父老乡亲从这里经过,为之流泪。严格考察的情况如下:已故武肃王钱镠,开始时曾组织乡兵,击败赶走黄巢,声名闻于江淮之间。钱镠又以八都兵讨伐刘汉宏,按照董昌的命令,吞并越州,而自己住在杭州。等到董昌建立越国反叛时,钱镠于是派人诛杀了董昌,吞并了越国,全部占有了浙江东部和西部的土地。钱镠将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文穆王钱元镠,然后又传给了他的孙子忠显王钱仁佐,才大破李景兵,攻下了福州。钱仁佐的弟弟忠懿王钱俶,又大举出兵攻打李景,以迎接周世宗的军队。其后终于以国入觐。吴越国之王钱缪三代共有四个称王,伴随着五代的开始与结束。

天下大乱,豪杰蜂起。这个时候,以数州之地称王称霸,欺世盗名的,不可胜数。这些人的家族已经覆灭,其祸患殃及无辜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幸存下来。人,形容人数之多。兵革:指战争。这几句的意思是:而吴越之地方圆千里,拥有甲兵十万,能够铸山制铁煮海制盐,象犀珠玉等财宝之多,甲于天下。但是自始至终不失做臣于的本分,向朝廷纳贡的队伍络绎不绝。因此这地方的老百姓直到老死,都不知道什么是战争,一年四季嬉戏游玩,歌鼓之声相闻,直到今天也没有改变,这是吴越王有德于老百姓甚厚的缘故。

皇帝宋太祖登上皇位之时,四方动乱,皇帝将其一个一个依次平定。西蜀、南唐,依托地势险要、位处边远,但是当皇帝的军队来到城下,也力量穷尽,然后束手就擒。而北汉的刘氏,百战不殆,拼死抵抗皇帝的军队。尸骸堆成了城,血流成了河。皇帝竭尽天下的力量,才仅仅打败他。惟独吴越不等皇帝告示命令,就封存府库,登记郡县户口,请官吏到他们的宫廷来,将离开国家看得如同离开客舍一般,他们对朝廷的功劳很大。

东汉时窦融献出河西郡而归顺汉朝,光武下诏让右扶风修理其父祖坟茔,用太牢进行祭祀。今天钱氏的功德,大概要超过窦融,但还没有过百年,他的坟和庙已经无人治理,路过之人因此伤感嗟叹。这实在不是劝勉鼓励忠臣,安慰答谢民心的道理啊。

臣愿将龙山名叫妙音院的度旧佛寺改为道观,使钱氏的孙子做道士,他名叫自然,住在里面。凡在钱塘的坟庙都交付给自然。在临安的坟庙,都交付给临安县净土寺名叫遭微的寺僧。每年各度其徒一人,使世代掌管道观。让他们登记土地的收入,按时修理其祠宇,加土培植其草木。有治理不善的,由县令丞对他进行考察,过于严重的就撤掉这个人。这样就差不多永远不会毁坏,以称得上朝廷对待钱氏之意。臣拧冒死报告皇帝。

皇帝命令说:“可。”将妙因院改赐名叫“表忠观”。铭文说:

天目山,苕溪从这里流出,如龙飞凤舞,荟萃于临安。笃定生出如龙飞凤舞般异常的钱氏,出类拔萃,高出一般人之上。钱镠奋举棍棒大呼,跟从者如云。他仰天在水边发誓,月亮和星辰也为他晦蒙昏暗;他命用强弩射钱江潮,江海向东退去。钱镠杀掉了刘汉宏和董昌,占有了广阔的吴越之地。朝廷颁发给他金券玉册,虎符龙节。他扩大了他居住的杭州城,使之包含连接了山川。钱镠在左江右湖,攻打岛上的蛮夷之人。年终时归来休假,宴请父老。他光彩有如神人,佩带着玉带,骑着打球御马。钱镠在位四十一年,敬畏谨慎。盛满锦绣的竹筐到处可见,有贝锦南金等物丰富的出产。

五朝昏乱之时,不可以将国家社稷托付给他们;钱氏三王相承,等待有德的君主。吴越已经获得了归属,不用再商量咨询国政了;先王的志向,由我们来实行。天报忠孝,世代都有爵邑;能文能武,子孙千亿不绝。

皇帝对守臣说,治理好钱氏的祠堂和坟墓!不要让人在此砍柴、放牧,愧对钱氏的后代。龙山的南面,巍然屹立着新宫。这并非是对钱氏偏心,只是想劝人忠良。不忠就没有君主,不孝顺就没有亲人,凡是有地位的君子,请观看这一篇刻文。

【赏析】

这篇《表忠现碑》说明了之所以要恳请皇上在龙山设立“表忠观”的原因,是为了表彰以钱镠为代表的钱氏一门的忠心的一篇碑文。

文章前半部分直接引用赵抃的奏议,在碑铭中为独创之体。它直观地说明了钱镠至钱俶三代吴越王的功绩。在钱氏治下,吴越之地富庶“甲于天下”,百姓安定康乐。最为可贵的是吴越对朝廷始终“不失臣节”,能够以完整的土地和户口上报朝廷,其功绩超过东汉的窦融。这样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有道君于应谊受到国家表彰,以便“劝奖忠臣,慰答民心”。而钱氏坟庙却没有受到有效的保护,以至父老乡亲为之伤嗟。

赵抃冒死上报皇帝,请求改龙山妙因院为“表忠观”,使其后代子孙为道士,并善加保护管理。这在情理之中。言辞恳切。

文章后半部分是铭文,集中叙述和赞扬钱镠守吴越的功绩以及与民同乐的精神风貌,铭文期望其后代继承钱镠的遗志,“允文允武”,世代相传,也希望看到这“表忠观碑”时想到这是“劝忠”之碑,是昭示“非忠无君,非孝无亲”之碑。

《表忠观碑》一文被前人称为雄远、苍厚、古劲之作。

九成台铭

【作者简介】

作者苏轼(略)

【原文】

韶阳太守狄咸新作九成台,玉局散吏苏轼为之铭。曰:

自秦并天下,灭礼乐,《韶》之不作,盖千三百二十有三年。其器存,其人亡,则《韶》既已隐矣,而况于人器两亡而不传?

虽然,《韶》则亡矣,而有不亡者存,盖常与日月寒暑晦明风雨并行于天地之间。世无南郭子綦,则耳未尝闻地籁也,而况得闻于天?使耳闻天籁,则凡有形有声者,皆吾羽旄干戚管磬匏弦。

尝试与子登夫韶石之上,舜峰之下。望苍梧之渺莽,九疑之连绵。览观江山之吐吞,草木之俯仰,鸟兽之鸣号,众窍之呼吸,往来唱和,非有度数而均节自成者,非《韶》之大全乎!

上方立极以安天下,人和而气应,气应而乐作,则夫所谓箫韶九成,来凤鸟而舞百兽者,既已粲然毕陈于前矣。

【译文】

韶阳太守狄咸新筑九成台,玉局散吏苏轼为九成台作铭文。说:

自从秦并天下,废除礼乐,《韶》乐的不兴,已经有一千三百二十三年了。其乐器尚存,其人已亡,《韶》就已经隐失了,何况人器两亡而不传呢?

虽然《韶》乐是不存在了,但仍有没有消亡的东西存在着。那就是仍然长久地与日月、寒暑、晦明、风雨并行于天地之间的音乐。如果世上没有南郭子綦,那么耳朵就听不到地籁了,更何况能够听到天籁?假如耳朵能听到天籁,那么凡是有形有声的,就全都是我的羽旄干戚、管磬匏弦了。

曾经试着与狄咸新登于韶石之上,舜峰之下,远望苍梧山的浩渺苍莽,九嶷山的连绵不断。观览江山吞吐的气象,草木俯仰的情态,鸟兽的呜叫呼号,众窍的呼吸往来唱和,没有不是有度数而韵节自成的,难道不是《韶》乐的大全吗?

皇上刚才登基以安天下,人和而气应,气应而音乐兴起,这是所谓箫韶音乐九阙而成,有凤来仪而百兽串舞者,已经完全粲然呈现于眼前了。

【赏析】

九成台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城北,又名闻韶台,相传舜南巡时曾在此奏乐。狄咸新筑九成台。苏轼为此大发感慨而写作了这篇声情并茂的铭文。在这篇铭文中,苏轼的思绪飞扬于辽阔的时空之中,思考了人为灭绝韶乐与韶乐永存于自然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自然之间的韶乐是永远灭绝不了的。《韶》乐之不作已有一千三百二十三年了,但是消亡的不过是人籁而已,还有远胜于人籁的天籁,是“江山之吐吞,草木之俯仰,鸟兽之鸣号,众窍之呼吸,往来唱和”,这才是音律音节自成的韶乐大成!苏轼说,如果天下安定,人和则气应,气应而乐作,那么这种音乐就会与自然之间的音乐协调,成为天地间的极品,有如传说中的九曲箫韶,能引来凤凰,令百兽起舞。

潇洒为文,身世沧桑为文,是苏轼文章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篇《九成台铭》也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

徐州莲华漏铭

【作者简介】

作者苏轼(略)

【原文】

故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燕公肃,以创物之智闻于天下,作莲华漏,世服其精。凡公所临必为之。今州郡往往而在,虽有巧者,莫敢损益。而徐州独用瞽人卫朴所造,废法而任意,有壶而无箭。自以无目而废天下之视,使守者伺其满,则决之而更注,人莫不笑之。国子博士傅君裼,公之外曾孙,得其法为详。其通守是邦也,实始改作,而请铭于轼。铭曰:

同类推荐
  • 呼啸而过

    呼啸而过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我在学校干得很出色,想不到却被学校无情地解聘了,我想去找校长理论,校长却连我的电话都不接,我异常怨愤,发誓活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几年后,我真的成功了,当我再次来到学校,我才知道这是校长的故意安排,我从未体会到这种最特殊的关爱……给别人家的孩子担任高考保姆的中年妇女,忍受误解和屈辱,耐心地开导别人孩子的心灵,使她近乎扭曲的心灵变得健康而阳光,但是女孩自己的母亲却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当这位中年妇女,做完自己的工作回家之后发现孩子早已上学去了,原来她的孩子也上高三,她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出去打工,没时间照顾孩子……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长街短吻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长街短吻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之“长街短吻”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他们有对婚姻的彻悟,有对爱情的渴望,更有对逝去恋人、爱人或情人的深切怀思,每一篇每一段都是爱的低语,都是情的凝结。这些文字和他们的主人或许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这充满时光味道的字迹却还是一再一再地打动我们柔软的心灵!
  • 蒙马特遗书

    蒙马特遗书

    深深堕入生命中最黑暗的痛苦里,挣扎着爱与死的意义——死亡,也是创作的一部分吗?一九九五年夏天,才华洋溢的台湾小说家邱妙津在巴黎以惨烈的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这二十封信,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生命告白。爱欲的强烈、背叛的痛苦、不顾一切的占有与痛切的自我剖析在文字中喷薄而出,而关于爱与艺术的纯粹追问,也永久地震撼着世上所有苍白的灵魂。本书甫一问世就引爆了整个台湾,对于整整一代尚未有机会深思爱与死真谛的青年来说,邱妙津的文字提供的,不仅是经典的阅读对象,更是一个朝圣的坐标,以及面对诚实爱欲的灵魂自白。“我对我的生命意义是真正诚实与负责的,尽管我的肉体死了,形式的生命结束了,但是我并不觉得我的灵魂就因此被消灭,无形的生命就因此而终止。”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热门推荐
  • 总裁蜜爱,小娇妻逃不掉

    总裁蜜爱,小娇妻逃不掉

    蓝若惜与陈逸北厮混三年,她以为不过是场交易,却没想到失了心。陈逸北大婚在即,她想逃,却被他禁锢在身边,“惜儿,这场交易我不叫停你就别想逃。”她放弃了一切,终于逃离他身边,她以为自己都能忘。再相遇,她手挽新贵,母凭子贵,却听闻他当初舍了婚礼为了她将整个滨城翻了天。陈逸北宠她入骨,让所有的女人都慕羡,哪怕她肚子里怀着别人的种。他霸道,他占有,为了她不顾一切,一如当年初遇,将她抵在墙角,“惜儿,这场游戏,你终究还是逃不了。”
  • 完美人间

    完美人间

    时间初始,宇宙混沌。盘古于混沌中崛起,开天辟地,身化万物。万物竟长,仙魔丛生。大地之灵,人皇伏羲,人母女娲,造人补天,薪火不灭,悠悠数万载。如今世上已无仙魔,悠悠人世却源远流长。世人皆道神仙好,却不知世上已无仙。世人皆道邪魔恶,却不知世上亦无魔。悠悠人世几何长,几何长……我不知,你不知,谁又知……无仙无魔,敢问仙在何处,魔亦在何处。悠悠人世可有终,你可知,我不知。人世源远流长,终点在何处,我亦不知。可想那人世的终极,是何,我亦不可知。但看仙魔亦可有,悠悠人世,谁主沉浮。但看,但看。
  • 云梦仙歌之旋瑰玉石篇

    云梦仙歌之旋瑰玉石篇

    石头有了梦想,也是会笑的。石头若是有了心,也是会哭的,莫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死的得早,石头若是有了情,也是可以轻宜被人捏扁哒!!!!
  • 帅哥浪子也需要爱情

    帅哥浪子也需要爱情

    一次坠落山崖,柒沐曦竟然发现自己穿越了!不是清朝,而是宋朝!无处安身,柒沐曦只好随着鸨母卞十娘来到青楼。绝对不接客是柒沐曦心中所坚定地信念。现代化的能力让她轻轻松松做了花魁,大把大把的银子流入口袋。注定不平凡,柒沐曦在宋朝竟然遇上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一个照顾并爱慕自己的蓝颜,一个自己倾心却风流倜傥的浪子,柒沐曦该作何选择?
  • 双时空物语

    双时空物语

    一篇关于灵异事件的报道,让一个小小娱记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是注定的相遇,还是命运的轮回,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在两个不同的时空,泛起阵阵涟漪。
  • 东方

    东方

    通过对朝鲜战场和我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解放军某部连长郭祥回家探望母亲,得知美帝在仁川登陆的消息,与战友杨雪一同提前归队。他俩是童年的伙伴,他暗中爱着杨雪,可是营长陆希荣骗取了杨雪的感情,还准备很快结婚。杨雪一心想上前线,陆希荣则认为是郭祥从中作祟。
  • 他的画

    他的画

    她独自在深山度过了童年,她是母亲最爱也是最恨的人。她与他的巧合的相遇,注定的相恋,却将她一步一步推向深渊。许多年后他端详她的画,一切的开始是那个万里无云的晴天。
  • 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

    加法易,减法难,舍得用橡皮擦擦去背景色调更是难上加难,杨奋的这块橡皮擦让人羡慕,他知道自己做的主体是什么,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大冰如果我有一匹马,如果我将走过天山南北,我想带上这本书。——佟丽娅是书,是故事,更是情怀。离开新疆这么多年,割舍不了的新疆情怀,读完这本书,更浓。——尼格买提十年沉淀。二十四篇作品,二十四个发生在新疆的温情故事。网络阅读过亿。这是新一代的新疆人,“疆三代”们的生活。他们热爱这片土地,他们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得到。他们记录着新疆的昨天,期望和建设着新疆的未来。
  • 校园青春之七二班的故事

    校园青春之七二班的故事

    这是一部校园小说,但又有爱情的色彩,它内容丰富,讲述了许多不一样性格的人物,而都很搞笑,搞得我们整个七二班每天就像是个小型游乐场一样,这部小说还讲述了许多恋爱关系和同学关系,也把我问班搞得乌烟瘴气,你一定要看哦,他可是非常拥有吸引力的噢你一定会被吸引住的,一定要看哦,一定要支持我哦
  • 许你情深,予我意长

    许你情深,予我意长

    那一天,宁城的风很大,吹得两个人的衣服猎猎作响。风乱了她的发,亦乱了她的话,“人都说沈氏嘉年面冷心热最重感情,可是,你的情深意长,为何吝啬分于我半分?这个问题困扰我多时,可是后来,我却不愿再想了。”他惨白了一张脸,沉沉的声音夹杂着风在耳边作响:“顾亦,我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