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5600000029

第29章 元、明儒学(4)

陈献章

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先生。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

陈献章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

其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

丘浚

丘浚(1418年~1495年),字仲深,号号深庵、玉峰、出生在海南岛琼山,别号海山老人,琼山府城镇下田村人。

明代中叶的理学名臣、15世纪的杰出学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明弘治朝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著有《琼台会集》、《家礼仪节》同海瑞被誉为“海南双壁”。

黄佐

黄佐(1490年~1566年),字才伯,号泰泉。明广东香山人,正德十五年庚辰科进士。他为学重博约,博通典、礼、乐、律、词、章。

著有《论学书》、《论说》、《东廓语录》、《乐典》及《泰泉集》等。其著作39种,数百卷外,还撰《广东通志》70卷、《广西通志》60卷、《广州府志》70卷等。

罗钦顺

罗钦顺(1465年~1547年),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礼部尚书。

罗钦顺致仕回乡后,里居20余年,潜心格物致知之学,专力于穷理、存心、知性。

著有《困知论》、《整庵存稿》。

王廷相

王廷相(1474年~1544年),字子衡,号浚川。长治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王廷相自幼聪慧,弘治八年中举,最后升为任南京兵部尚书。

王廷相对儒家经术很有研究,对一些经学家特别对理学家的论点提出了许多批评,发表了他的独立见解。此外,他对自然科学也很有研究,对天文学、地理学也都曾有贡献。他对农学方面有所论列,对音律学也有著述。

王廷相的主要著作有《慎言》、《雅述》和《王氏家藏集》等。

吴廷翰

吴廷翰(1491年~1559年),字嵩柏,号苏原。正德十六年进士。历官兵主事、户部主事,学政等职。40余岁辞官归里,专事著述。

著有《吉斋漫录》、《椟记》、《瓮记》、《丛言》、《志略考》、《湖山小稿》、《洞云清响》等。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开创了“阳明学派”。浙江余姚人。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

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他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著作大都收录在《王阳明全集》。后来被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五十八位。

王畿

王畿(1498年~1583年)字汝中,号龙溪,学者称龙溪先生。明代思想家,阳明学派主要成员之一。他师事王守仁。

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著有《龙溪全集》20卷。

钱德洪

钱德洪(1496年~1574年),名宽,号绪山。浙江余姚人。明朝中后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明朝嘉靖十一年进士,拜王阳明为师,是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钱德洪德洪为学注重为善去恶的修炼功夫,对“天泉四句教”有独到见解。

著有《绪山会语》、《平濠记》、《王阳明先生年谱》等。钱德洪整理了王阳明的主要著作,修订了王阳明的年谱,并进一步阐说、发展了心学,对王学的传播和民间化起了很大作用。

邹守益

邹守益(1491年~1562年),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邹守益一生尤其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最根本的途径。

邹守益教人,把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并对“致良知”作了充分的发挥。

邹守益著作有《东廓文集》、《诗集》、《学豚遗集》等。

欧阳德

欧阳德(1496年~1554年),字崇一,号南野,泰和人。明代理学家。嘉靖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欧阳德指出“良知”与“知觉”不同。

著有《欧阳南野集》、《南野文选》等。

聂豹

聂豹(1486年~1563年),字文蔚,号双江,江西永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历官苏州、平阳知府、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聂豹好王守仁心学,后以其弟子自处。

著有《困辨录》、《双江集》等。

罗洪先

罗洪先(1504年~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水人,明代儒学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

著有《念庵集》22卷,《冬游记》1卷。同时,成为当时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王时槐

王时槐(1522年~1605年),字子直,号塘南。明代儒学学者、教育家。他历官至陕西参政,时年50岁,即告退讲学以终。

著有著有《友庆堂合稿》、《漳南稿》、《广仁类编》、《论学书》和《语录》等。

王艮

王艮(1483年~1541年),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人称王泰州。明代哲学家。起初投入王守仁门下只为求生,后经王守仁点化转而治学,并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

好读儒家经典,有疑难,逢人便问;对儒经的解释,不拘泥传注,常常自有发明。王守仁巡抚江西,讲“良知之学”聚徒众多,王艮也拜王守仁为师。

王艮家学有其子王襞承传。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有徐樾、韩贞、颜钩、赵贞吉、罗汝芳、何心隐等。

王艮的一生对泰州学派作出很大贡献。他的学生大多为下层群众,计有农夫、樵夫、陶匠、盐丁等487人。王艮不信“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天才论,而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他自学成才的切身体会。

由于他非经院出身,一生文词著述很少,着重口传心授,使“愚夫愚妇”明白易懂,这成了泰州学派的特色之一。王艮的著作,后人辑为《王心斋先生遗集》。

钧颜

颜钧(1504年~1596年),字子和,号山农,又号樵夫,晚年因避明神宗朱翊钧讳,改名铎。

25岁,颜钧听讲王阳明“致良知”之学,闭门默坐澄思,经七昼夜豁然顿悟。

然后入山谷中读书9个月,对四书六经之奥阃,若视掌之清明。提笔为文,如江河水流之沛快。其哲学思想与王艮、李贽后先辉映。著有《山农集》。

罗汝芳

罗汝芳(1515年~1588年),字唯德,号近溪,学业者称为近溪先生,江西南城天井源人,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

周汝登

周汝登(1547年~1629年),字继元,别号海门,浙江嵊县人。万历五年丁丑进士。擢南京工部主事,历兵、吏二部郎官,官至南京尚宝司卿。

师事罗汝芳,供罗汝芳像,继承王阳明《朱了晚年定论》的思想,以王阳明的“本心”之学为宗。著有《海门先生集》12卷,《东越证学录》16卷,及《圣学宗传》等。

何心隐

何心隐(1517年~1579年),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江西吉安人。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心学”之泰州学派弟子。

何心隐早年放弃科举,致力社会改革,曾被捕入狱。与徐阶合作弹劾严嵩,因嘉靖信奉道教,让道士假借“奸臣如严嵩”之名,使皇帝疏远严嵩。

后在湖北孝感讲学,因反对当权者张居正再遭通缉。万历七年被捕,死于湖北武昌狱中。他认为人为天地之心,心是太极,性即是欲。

李贽

李贽(1527年~1602年),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历任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不久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

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吕坤

吕坤(1536年~1618年),字叔简,卑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土,河南宁陵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天资聪颖,6岁入学启蒙,15岁作《夜气铭》、《招良心诗》。39岁中进士。巡抚山西时,著有《实政录》,被仕宦奉为楷模。

吕坤爱亡民如子弟,视贪官若仇人,所刻《风宪约》、《民务》各款深受称颂。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

顾宪成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江苏无锡人,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

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往往讽议朝政,朝野应合,东林之名由逐渐大振。

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著有《顾端文遗书》等。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初字云从,更字存之,别号景逸。江苏无锡人。明代儒学学者、文学家、政治家。

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因疏论辅臣王锡爵,谪官为广东揭阳县典史。后卸职归故里,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世称“高顾”,为东林学派的代表人物。

天启六年因锦衣卫追捕东林党人,从容赴水而死。崇祯初年得以昭雪。著有《高子遗书》12卷,还有《周易易简说》、《春秋孔义》、《正蒙释》、《二程节录》、《水居诗稿》、《毛诗集注》等。

三、儒学著作

和元明时期儒学的蓬勃发展想对应,这一时期的儒学著作也很多。

在儒学经典方面,有《五经大全》、《四书大全》等,在子学领域有《性理大全书》、《理学类编》等有影响的作品。

《四书大全》

明太祖洪武年间,解缙上书,建议上接唐、虞、夏、商、周、孔,下及关、闽、濂、洛,随事类别,勒成一经,作为太平制作之一端。

此次所修的一共3部,即《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合称“三全”,这是官修理学的开端。“三全”的修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原来为两部,又称“二书”。

一部为《五经·四书大全》,一部为《性理大全》。前者《五经·四书大全》为圣贤精义要道;后者《性理大全》为周、程、张、朱羽翼六经的著作。后来二书分称为《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三书,是修成进览时由明成祖确定的。

在明政府的官文书里,三部《大全》的顺序是《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这三部《大全》收集的并非都是朱熹及其门人的学说。

《四书大全》的全名是《四书集注大全》,它集中体现了朱熹思想的正统地位。《四书大全》所收诸儒之说以朱熹的思想观点为裁取标准。

书的《凡例》指出:《四书大全》,朱子集注诸家之说,分行小书。凡《集成》、《集释》所取诸儒之说有相发明者,采附其下,其背戾者不取。凡诸家语录、文集,内有发明经注,而《集成》、《辑释》遗漏者,今悉增入。

由此可见,《四书大全》所辑录的诸儒之说,不论是《集成》、《辑释》所已取的,或《集成》、《辑释》所遗漏的,还是这次新增入的,其作用都在发明经注,即发挥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文的涵义,使之更加明确透彻。

而朱熹的原文,保留不动。可以这样说,《四书大全》实际上是朱熹《四书集注》的放大,是一部朱学著作。

《四书大全》包括四个部分:1、《大学章句》、《大学或问》;2、《中庸章句》、《中庸或问》;3、《孟子集注大全》;4、《论语集注大全》。

其中《大学章句》、《大学或问》和《中庸章句》、《中庸或问》,只是把朱熹的四部原著编入,未附诸儒之说。《孟子集注大全》、《论语集注大全》,则在朱熹的两部《集注》之中,逐章逐节附入了诸儒之说。

这是《四书大全》在编辑体例上的一种情况。这也许是由于中途诏旨迫促,便将《大学》、《中庸》草草完书,未及编采诸儒之说的缘故。

《五经大全》

在明朝的三部《大全》中,《五经大全》的卷帙最多。共计有《周易大全》24卷,《书传大全》10卷,《诗经大全》20卷,《春秋大全》70卷,《礼记大全》30卷,共154卷,几乎占三部《大全》260卷总数的三分之二。

由于诸经分纂,原书卷帙不少,但合起之后便十分庞大。《五经大全》所据经注,例如《周易大全》采用《伊川易传》和朱熹《易本义》;《书传大全》依蔡沈《书集传》;《诗经大全》据朱熹《诗集传》;《春秋大全》主胡安国《春秋传》;《礼记大全》据陈浩《云庄礼记集说》。

由此可见,《五经大全》所据经注,无一不是朱学著作。自元仁宗皇庆制定科举条制,《易》用程《传》及朱熹《本义》,《书》用蔡沈《集传》,《诗》用朱熹《集传》,《春秋》用胡安国《传》,《礼》用郑《注》。

同类推荐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热门推荐
  • tfboys有缘无分的我们

    tfboys有缘无分的我们

    第二部王源篇:开学后,他们成了同学,两人都不知道,在开学前两人就见过了,之前,就算错过吧,现在,还会再错过吗?,他总是一次次的帮助她,使她从黑暗的世界中逃离出来。可,爱情的路是坎坷的,他们究竟能不能跨过崎岖的道路呢?王源,你是太阳,可惜我只是月亮。你是大树,可惜我只是小草。“王源,谢谢你带给我不一样的人生,可惜,我不能再陪你走下去了……”
  • 解脫紀行錄

    解脫紀行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能世界

    异能世界

    美丽深蓝星球突兀的爆发了核战争,被核弹摧残的千疮百孔的星球上辐射弥漫,各大物种进化变异急速发生,人类更是出现了许许多多生来就带着奇怪能力的异种人。这些人称为变种人。然而,变种人的出现却让政府出现前所未有的恐慌。一时间,世界风起云涌。神秘的古武者纷纷登场,远古的传说和缓缓揭开的真相,各方势力的重新划分,新兴种族变种人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又要何去何从?
  • 冷少暗恋,独宠不良女友

    冷少暗恋,独宠不良女友

    从她有意识的那一刻起,他就陪伴在她身边,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充当起照顾她的责任。只是有一天,爱慕他很久的师妹冒了出来向他表白,她横插一脚霸道的宣誓主权:“他是我的!”在她想知道多年前的秘密时,阴谋也随之而来……我不在乎你是什么,我只喜欢你。
  • 德风禅师般若语录

    德风禅师般若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槐野先生存笥稿

    槐野先生存笥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本书对李自成的祖墓、乡籍、名号、家世、家境、读书情况,习武战斗生涯、起义前经历、起义后回陕北等历史进行了探讨。
  • 蜀山剑侠传(卷六)

    蜀山剑侠传(卷六)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六。
  • 爱情塔罗转起来

    爱情塔罗转起来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人,遥远的爱着。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在一起,也许都没有说过几句话,也没有一起吃饭看电影,可是就是这个遥远的人支撑了青春里最重要,最灿烂的那些日子。以至于让以后的我们,想起来,没有遗憾后悔,只是暖暖的回忆。
  • 抗战烽火之天狼

    抗战烽火之天狼

    不是穿越剧,里面也没有大兵团作战。只有一群怀着拳拳爱国心的青年,用他们的智慧,完成一个接着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他们里面没有兰博,也没有可以预知未来的外挂,他们有的只有中国青年的朴实无华的智慧。亲情、兄弟情、爱情、战友情;团结、努力、奋斗、不怕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