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6700000006

第6章 孩子,妈妈知道你渴望爱抚(2)

在家中,妈妈要和孩子的爸爸和睦相处、保持良好的情感关系。遇到问题,如果是夫妻间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沟通和平解决;假如是家庭中的其他问题,我们可以邀请孩子一起讨论,全家人共同为解决问题出谋献策;要是遇到了关于孩子的问题,我们要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品德。

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之后,他的归属感也会慢慢地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

1.鼓励孩子为家庭作贡献

如果妈妈洗碗时,孩子跑过去说:“妈妈,我帮您洗吧。”妈妈不应犹豫,而应该马上同意。可能这时孩子还没有什么洗碗的经验,也可能会摔破碗,但妈妈千万不要责备而是要增大他总结经验大胆地尝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为家庭“作贡献”,让他帮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提出表扬。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到:这个家是需要我的,妈妈是需要我的。这将会使孩子的归属感得到满足。

2.多和孩子一起聊天

缺乏沟通可能是孩子感受不到归属感的最直接原因。我们应该让孩子对我们敞开心扉,多和他聊聊天,听听他的心事。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家庭生活的一些情况告诉给孩子,让他了解生活的不易;还可以将我们自己的一些事情告诉他,让彼此有一个了解。通过这种相互交流,我们要使孩子感觉到,家是他的避风港,是他可以放松下来、舒缓心情的地方。

孩子在心理上需要妈妈的爱抚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并不会表现出依恋的倾向,包括自己的父母。但是,到了6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关注周围的人,尤其是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妈妈,所以他对妈妈的依恋成为他最基本的需要,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这一时期的孩子,会以微笑、大叫、哭泣等信号来呼唤周围的人。当孩子发出的这些信号得到周围人的回应时,他的心理需求就会相应得到满足。我们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他就会发出特有的哭声来呼唤,当我们来到孩子身边时,他就会停止哭泣,晃动着小手,对着我们微笑。

这就是孩子依恋我们的一个表现,他时刻都需要我们的关怀和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会产生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如果我们总能爱抚孩子,满足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那么他就会感到周围的人是可靠的,他的内心就会是安全的。

阳阳3岁的时候,妈妈上班了,于是把她送到了幼儿园。但是,最让妈妈头疼的是,阳阳不愿意上幼儿园,到了幼儿园,她就会抓着妈妈的手不放,又哭又闹。在妈妈和幼儿园老师的努力下,阳阳终于答应了在幼儿园,可后来的结果,让阳阳的妈妈大感意外,那就是,每当妈妈下班接阳阳的时候,他却不想回家了,一接回家就哭,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愿回家啊?阳阳说,回家都是我一个人玩,这里有许多小朋友陪我玩。

妈妈这才明白,原来阳阳之所以“不愿回家”,是因为她缺少关爱。从此之后,妈妈只要有时间,都会陪在阳阳身边,给她最大的安全感。

当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新奇和不安,他最需要向亲近的人寻求关爱。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动不动就哭,我们不要简单地以为这是他不听话的表现,也许这是他最直接地表达自己需要关怀的方式。

我们很多妈妈认为孩子天性爱玩,只要让他玩玩具、看动画片,他就会听话了。其实不然,孩子在0~3岁时,更需要的是我们时时刻刻在他身边陪着他。他喜欢我们陪他一起玩,喜欢我们抱着他,喜欢我们爱抚他……因为,孩子的情感是脆弱的,而妈妈能给他最大的抚慰,满足他内心的需求。

在孩子对父母形成依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养育方式,对孩子付出更多的关怀,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不仅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为他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般情况下,孩子与我们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后,他会表现出自信、友好、善良、宽容等良好的品质,他知道如何爱别人,如何和别人友好相处。而且,这样的孩子很有安全感,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恐慌和焦虑。

孩子到了3岁之后,便开始进入幼儿园,与我们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他的认知范围也越来越大,这时候,他将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他的依恋对象和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曾经依恋我们的孩子终将长大,这种依恋的情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减弱。

因此,在孩子对我们形成依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给他无条件的关爱,多陪在孩子身边,抓住每次和他说话的机会,多给他爱抚、拥抱、亲吻等。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慢慢投入我们的怀抱,会和我们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会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应该时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应该说,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也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的爱。

尽管多数父母都会压抑自己的欲望而满足孩子的需求,毫不吝啬地给他们买这买那,但孩子们仍然认为他们没有从父母那儿得到他们最最想要的东西。孩子所谓的最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美国的专家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凋查。调查的对象是150名儿童,年龄在4~1l岁之间,他们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大多数是正常儿童,能够适应环境,没有心理问题,生活习惯正常,他们爱他们的父母,知道他们的父母都是很关心他们。这些孩子被我们大家认为是懂事的孩子。可是,令专家们惊讶的是,在谈到他们自己怎样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的时候,这些孩子在淡话中竟然流露出了愤怒情绪。而且,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谈到他们自己的一些暴力行为:“把东西弄坏”“把厨房的器具砸碎”等。

一个看上去长得像天使一般的5岁孩子居然这样说:“我愤怒的时候,我就到浴室里去……我拼命尖叫。”

这些孩子都不是所谓的“问题少年”,但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虽然人们很容易从外部影响上寻找原因,比如说媒体中渲染的暴力,大众文化中的暴力成分等。但是我们相信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家里,还是在他们父母的身上。

比如:大多数的父母都强调他们的工作很忙,很少有空闲时间陪孩子。但是,尽管如此,孩子还是都希望父母亲和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他们不是要父母心不在焉地坐在那里,而是要父母亲和他们一块玩,给予他们全部的注意力。

一个4岁左右的女孩直截了当地说:“我要妈妈和我一块玩娃娃,但是她打电话打个不停。”而另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则抱怨说:“我的爸爸总是工作,不工作的时候也是想着工作,不来和我玩。”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抱怨父母要做的事情太多,对他们注意不够。因此我们建议,父母要尽量安排好时间,想方设法和孩子全身心玩上一段时间。

研究发现,孩子渴望父母的关心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孩子之所以愤怒与焦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没有很好地关心孩子。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很多父母都忙于生活,而孩子们需要有形的方式来感受父母对他们的保护与爱护,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吃饱、穿好。

研究发现,就寝前是孩子最脆弱的一刻,很多孩子反复地提到要父母来看看他们是否睡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在调查中,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希望,“让妈妈陪我一起入睡”“父亲走过来坐在我身边”。一个上幼儿园的女孩说:“我喜欢我睡觉的时候父母亲走进我的房间拍着我。”这话说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

这些不同年龄的孩子都说:“当妈妈从工作的地方打电话来时,感到很高兴。”

这些表示爱心的小动作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存在,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父母不在身边不等于他们不想着你。”“我喜欢全家在一起”。孩子们喜欢固定的家庭活动,因为他们可以有一种盼望的心态,定期举行活动和活动本身一样重要。当孩子们谈到家庭活动的时候,他们并不是指那种大把花钱的场合,孩子们流露出他们是多么喜欢那些平常的,经常举行的活动。

对一个孩子来说,父母和自己在一起看电视,讲故事做游戏或是一起出去散步是最开心的一刻。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和行为学方面的专家格林斯潘出版的《智力发展》一书,充分论述了父母的感情交流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他之所以强调父母要经常和子女沟通,这是因为卡片、形状、拼图这些没有感情色彩的教育方式不是没有情感教育的作用,而这种方法远不如语言交流和一起玩耍更为有效。

亲子交流的重要性逐渐被许多父母认识到,他们也在努力做好,可是他们发现自己与子女关系的改善并不明显。孩子到底要怎样才满意?

其实,孩子并不需要父母敷衍的陪伴,他们不能容忍妈妈陪她的时候手里还打着电话。他们只需要有形的方式来感受父母对他们的保护与爱护。

给孩子真爱就是给孩子自由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真挚无私的。为了让孩子日子过得舒服,父母们恨不得给他们扫尽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为了让孩子不遭受日晒雨淋,父母紧紧地把他们护在自己的羽翼下面。但在给孩子以爱的同时,父母还要认识到,对孩子的爱是有界定的,并不是在父母看来所有对孩子的关照都是爱,只有那些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爱才是真爱,否则,表面上看是爱而实际上对孩子是损害。

曾经有一个参加夏令营的二年级小女孩眼盯着一个煮鸡蛋却不吃,一位工作人员走过去问她:“你不爱吃鸡蛋吗?”

“爱吃。”女孩小声说。

“那你为什么不吃呢?”

“我没吃过这样的鸡蛋。”女孩面带难色。

“说说看,你吃的鸡蛋什么样?”

“我家的鸡蛋是白的、软软的、好咬,这个鸡蛋太硬,咬不动。”

仔细一问,这位工作人员才弄明白。原来,她从小在家从来没看到过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大人剥好了,切成两瓣,放到她面前,难怪她不会剥。

工作人员又问女孩旁边几个小同学:“你们知道鸡蛋是从哪儿来的吗?”

“知道,妈妈买的!”孩子们异口同声。

这位工作人员差点儿晕倒!

这就是我们过度保护下的孩子!可以想象他们的生存能力是如何软弱?有的父母会振振有词,孩子长大后自然就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试问:没有机会练习飞翔的小鹰会搏击暴风雨吗?

在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一位中国的校长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刚入学的大学生,妈妈在家把他所有的衣服都编上号,哪天穿哪件,写得很清楚。一天,天气骤然变冷,这个学生依然按照妈妈的编号穿衣服,只穿了件薄衣服,结果被冻感冒了。他很不满意,打电话质问妈妈:“为什么让我今天穿这件?”妈妈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我不知道今天天气会变冷。”

因为妈妈没有预料准确天气的温度,结果孩子被冻感冒。这听起来真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可是它却真的发生了。这位智力很高的大学生就像一只木偶,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连自己的生活都照顾不好的人,以后会为国家、社会出很多力吗?造成这种结局,责任在谁呢?

同类推荐
  •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从现代学科中的诸多方面,如婚恋、生理、心理、教育、营养、卫生等方面入手,为新世纪的每一对夫妻提供优生优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每一对夫妻都能拥有自己最满意的宝宝。《育儿宝典》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某些问题您只要看一眼,读一下,用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掌握。它全面、科学地介绍了从结婚、受孕、育儿到宝宝上幼儿园为止的这一期间所有育儿内容,内容丰富,是帮助每一位妈妈、爸爸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必备读物。
  •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林汶奎编著的《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是对巴菲特这位著名股神的描写,看他是如何成功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投资哲学从生活的点滴渗入到孩子的思想中。《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对巴菲特的生活细节,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人生等进行描写,深入到巴菲特对于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认知与态度,从而告诉儿女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
  • 人生第一步:家庭育儿宝典

    人生第一步:家庭育儿宝典

    本书为“健康全家福,生活礼品书”之家庭育儿宝典分册。全书分为6部分。内容包括新生儿抚育、婴儿抚育、2岁儿抚育、3岁儿抚育及婴幼儿疾病防治。根据儿童各个生长时期的体格和发育特点分别以合理喂养、日常照料、早期培育、智力开发等板块详细叙述了科学育儿的基本常识和方法,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照料孩子。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对培训育婴员和指导新手妈妈极为有用,适合0~3岁宝宝的父母和照料者阅读。
  •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这本书不会告诉父母如何让孩子取得高分,但它是孩子取得高分并成为顶尖人才的永不枯竭的能量源泉。父母在阅读本书汲取家教智慧的同时,还能发现提升自身能力的良方。
  • 当妈千万别唠叨

    当妈千万别唠叨

    唠叨是中国妈妈们教育上的最大通病。当妈的都知道唠叨不好,但面对孩子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唠叨……当妈妈的关怀和爱护变成事无巨细的反复叮咛时,就成了儿女耳畔的“噪音”。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非惩罚性教育倡导人成墨初的最新力作,书中告诉妈妈们“爱是好的,但不需要重复;管是对的,但不需要啰嗦”的“零噪音”教育理论,同时提供了具体的“不啰嗦而又效果好”的教育法。作者使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自己教育女儿的实践活动和身边的教育案例来阐述,不仅趣味十足,通俗易懂,还把方法讲解得深入透彻、简单实效。
热门推荐
  • 剑不语

    剑不语

    此生我愿与她浪迹天涯,不离不弃。但世上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我早已见怪不怪。
  • 黛玉梦

    黛玉梦

    两条鲛鮹,情付难收。只为他暗洒闲抛,终究无缘。一条鹡鸰,缘起缘灭。只为他颊开笑靥,情愫暗生。试看宝黛如何面对大观园中的风云变化,在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困境中,众女儿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日渐败落的观园中又演绎了怎样的人生悲歌?
  • 胜境

    胜境

    廖化是个凤凰男。帝都一所三流学校上完,马上就要毕业了,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有自己对未来的梦想。第一他想在帝都找一份工作!第二他想自己开个小生意。然后第三,他想买房!第四,他要在帝都找个老婆!----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千奇百怪的那些人,可是廖化还是努力向前,和他的那些朋友们--于是向着未来,冲吧!妖玛石塔,廖化!--
  • 到世界去

    到世界去

    一个花甲之年的学者在世界各地的游走笔记,在路上,他经历了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剽悍的事,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人物,自然景观固然美不胜收,人文遗迹固然别具魅力,但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些人国籍不同,生活阅历、背景、见识想法各异,很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 重生之极品富豪

    重生之极品富豪

    重生回到过去,杨帆带着特殊的记忆天赋,改变了以往小人物生活。重新回到校园开始,追到了那些儿年的那个女神;这一世他要成为富豪,建造商业帝国,成为娱乐大亨,纵横在都市花丛里,享受一个腐败的富豪生活。
  • 穿越之上古阴阳

    穿越之上古阴阳

    现代穷困潦倒的少年冻死在冰天雪地里,穿越到了异界,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少年附身到了一个恶贯满盈的少爷身上,他获得了新生,他将会在这个世界里做出一番怎样的惊人成就呢?神奇的道法,恐怖的魔兽,在现代不如意的他到底会创造出怎样的辉煌呢?
  • 宽容与杀戮

    宽容与杀戮

    只有软弱的人,才仅剩杀戮这唯一选择。强大的人,面对宽容与杀戮,你会做何抉择?
  • 我在地狱当厨师

    我在地狱当厨师

    鬼差抓错人不肯放我回阳间,我只能用厨艺先征服他们的胃......小倩都成了我跟班,还说要跟我.......厉害了我的哥!
  • 龙归虚无

    龙归虚无

    上古时期,神魔为建立自己的秩序,掀起了一场大战,太古大神少典率领众神与大魔王宛躬产生决战与虚无之境。神魔势均力敌,难分伯仲,最后神功耗尽归于沉寂。少典和宛躬产生沉寂之前,将在虚无中得到的宝物打入下界,两件宝物落于山海大陆。新一轮的神魔大战即将展开……
  • 战龙星辰

    战龙星辰

    遭灭门之祸,从此决心复仇,强吞幻文,半龙半人之身,脚踏数亿天才,走向神的道路,却发现一切皆是假象,灭神,灭人,灭龙,问苍茫天地,何人敢与我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