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2400000023

第23章 识得眉眼高低,处事不偏不倚——把握好中庸的艺术与分寸(1)

中庸是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基础、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处世的智慧。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这既说明他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也说明中庸是他的哲学基础。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也就是量变到质变度量关节线,以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按宋代学者程颐的解释,就是“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在方圆之间、进退之间、刚柔之间寻求更合适的点位,以达到上下圆融。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然而把握好中庸的艺术与分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对社会和人生识得眉眼高低的人,方能领悟中庸的真谛,做事才能不偏不倚,中正和谐。

一、刚与柔的艺术与分寸:刚柔并济

在人际交往中和工作生活中,心平气和、柔言悦色的谈吐,最容易博得人们的好感,值得广为提倡。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恼。”一般情况下,能把人说“笑”的人,通常是属于“柔”类的,其语言也通常是柔和甜美的。古往今来,都把“和气待人”、“和颜悦色”,视为一种美德。《札记·仪礼·少礼》说:“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指“敬之和”,“皇皇”,指“正之美”。《汉书·刘向传》说,“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可见,和气是人们友好交往的最佳境界。

与“柔”相反,则为“刚”。“刚”的表达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刚毅生威。刚者临危不惧、神态刚强,能表达强烈的正义情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二是辞严雄辩。刚言出口,理直气壮,义正辞严,铿锵有力,有闻之震耳,以正压邪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表达功能是柔弱者所望尘莫及的。那些私心过重的人,看上去气势汹汹,实际上色厉内荏,欺软怕硬。对他们过分温柔,反而会助长其嚣张气焰。这时候,你要敢于碰硬,一身正气,口气硬正正,言词响当当。“两刀相割,其利自见”,歪风邪气就会退避三舍。

“刚”的硬度如何,并不在“嗓门高,口气冲,措施狠”,关键在于“理”,“理”的锋芒是否打到对方的要害处。“刚”并非人人皆有,刚言也并非人人敢说。要想“刚”必须有过硬的思想修养,古人说,无欲则刚,今人说:“打铁先得本身硬”,只有刚毅之士,才能讲出刚毅之言,只有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才能底气十足,刚硬无比。如果自身不干净,私心太重,“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得了别人的好处,自然腰软,硬不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有“刚”劲呢?一是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养成处险不惊、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越是情况紧急,越要表现出强者的姿态,要有敢于斗争和战胜对手的坚强信心。神态自若本身就给对方施加了强大的心理影响,从精神上压倒对方,这就为刚言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善于攻其弱点。无理取闹者本身就不得人心,要利用其色厉内荏的弱点,据理力争,有时要抓住对方语言上的漏洞发起进攻,造成自己的优势和强硬地位,把对方置于被动挨打的位置,语句要短促,语势要凌厉,发声要有力,态度要威严,有斩钉截铁、拔剑砍地之势,有五雷轰顶、撼人肺腑之感,这样才能使之震颤,进而产生“挽奔马于悬崖,拦狂涛于险岸”的刚硬效果。

一般说来,刚能胜柔。但有的时候,柔也能克刚。因为“柔”相对“刚”而言,也有其独到之处。刚强之物,形可碎而不可变,坚而不韧,强而易脆。而柔软之物,随势变形,柔而耐长久,软而有韧性。在论辩中,有时避强守柔,看似怯弱,实为克刚之术。

那么,“刚”与“柔”二者究竟孰重孰轻呢?

凡事都要针对具体情况,刚柔并用,千万不可绝对化。刚与柔,相辅相成,太刚易折,太柔易废,刚柔相济,则无往而不胜。这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古代君主治国安邦,必须文武并举,德刑并用,从宏观上统治人民,控制全国局势。而在现代社会处世交际中刚柔并济依然有其神奇作用,且不可偏重一方。如果你是一个行政主管或领导,要做到令出必行,指挥若定,必须保持一定的威严。道理很简单,在领导指挥业务上,没有令对方与下属感到畏惧的威慑力,是不容易尽责称职的。

当然,威严也不等于恶言相向,破口大骂,整日板着面孔训人,那么你的下属可能因畏惧你而不敢接近你,甚至于将你孤立起来。

只是在工作时对待属下令出法随,说一不二。发现了属下的差错,决不姑息,立即指出,限时纠正,不允许讨价还价,要让属下产生敬畏之心,才会使你威风凛凛,但是,只有威严是不行的,还得富有人情味。

对于犯错误者而言,一个经常性的毛病是对自己的错误习焉不察,仿佛不识真面目的庐山中人,常常浑浑噩噩,糊糊涂涂。为此,我们同这类人对话时,可以先给予猛击一掌,当头棒喝,使其心灵受到震动,从而深刻反思,待对方有所触动之后,再对自己刚才言语的率直和态度的简单加以道歉。这种方式近乎于“先硬后软,先刚后柔”,对于犯错误较深较大者尤为有用。某高中生受不良风气影响有了早恋倾向,和同班一个男生频繁约会,上课时也眉目传情,以致经常不完成作业。一次测验,她只做了一小半题目便扬长而去,班主任把她留下来,一开口就问她何以不做完题目,她回答:“没心思做。”班主任听后厉声呵斥:“你那心思都干什么去了?你为何如此执迷不悟?告诉你,中学生决不允许谈情说爱。再过一年,你就会明白,他上了重点大学后,就决不会跟你往来了——因为你这种人太浅薄了,太虚浮了,太没有价值了!”那女生一听,不觉泪水扑簌簌流了下来,眼里流露出记恨的目光,但心里却受到极大震动。待她哭过后,老师才温和地说:“请你原谅,我的话可能不够礼貌,其实我只是出于无奈,是害怕你堕落到那步田地。”那女学生终于领会了老师初始严厉继而温和的言谈方式的真实用意。因此,一面接受批评,一面暗下决心洗刷掉“浅薄”的耻辱。班主任那“软硬兼施”、“刚柔并济”的谈话法也就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刚柔相济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批评和表扬相结合。

正像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阿什在《用人之道》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决不可只批评不表扬,这是我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你无论批评什么事情,也必须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前和批评后说。这叫做‘先表扬,后批评,再表扬’。”当然这种做法不是绝对的,有时可以先批评后表扬,或者先表扬后批评。总之,要有批评,也要有表扬,这样下属对领导的批评就容易接受了。比如,一天,机关处长对一位女打字员说:“你打的字真整齐,就像你这人一样整洁、美丽。”

那位打字员听到处长的表扬非常高兴,喜形于色。处长抓住时机,接下去说:“你以后对标点要特别注意一些,怎么样?”女打字员很爽快地答应:“行,没问题。”处长用的就是刚柔相济的方法。试想,如果处长直接批评女打字员打的材料标点符号有很多错误,以后要特别注意。女打字员可能因受领导者批评,而几天不愉快;也可能起身为自己辩护,说自己是很小心的,标点符号的错误是原稿件上的,自己不负这个责任。这样,就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无论表现“刚”与“柔”,都应把握好分寸,因人而异、摸清对方心理。

切记“刚”不是为了耍威风,把矛盾激化,而是为了缓和冲突,转化矛盾,解决矛盾。要注意不讲蛮话、激话、脏话,如果硬过了头,就会激化矛盾,产生危险后果。“刚”到好处为硬而不脆、威而不逼。火候一到就要给人以台阶,叫人家体面地下台,使矛盾圆满解决。而“柔”呢,虽然感化力强,但局限性大。对于那些失去良心,失去理智的人,对于“吃硬不吃软的人”是无济于事的。对这些人用柔的策略,无异对牛弹琴,反而会被认为你是软弱胆小,助长其嚣张气焰。

因此,“柔”的运用也要看对象,分场合,不能一概而用。如此这般,方能达到刚柔互举、刚柔并济。

二、阴与阳的艺术与分寸:阴阳相滋

一天,生活中发生这样一件事:晚上,老王刚回到家里,太太就指着他的脸一阵尖叫!他走到镜前一看,一个鲜红的唇印正印在自己的脸上!老王当时心里一惊,暗想自己怎么这么大意!但他表面上依然很随便地说:“嗨,今晚去歌厅同朋友唱歌,大概是我唱得太好了吧,或是我人长得太潇洒了吧,有几个小姐竟冲上来抱着我狂吻一气!现在的这些女孩子啊,可真不得了。”

一场风波就这样圆满平息了。因为妻子知道他歌唱得好,人长得也潇洒,歌厅里那种喜欢出风头的女孩子也确实存在,也就不往其他地方想了。只是说:“以后那种地方你给我少去,别时间长了花心了。”

其实,老王这天晚上正是和情人幽会的。老王当时如果支支吾吾地回答:“这是……嗯……不不不,这是……”那等于不打自招地承认自己外出和情人幽会了。

当然老王也可以回答说:“公共汽车里很拥挤,可能是哪位小姐不小心给印上的吧。”

这样讲可能也行,太太虽然还会疑心,但也不好再刨根问底了。

不过,这样的谎言并不顺其自然,会给太太留下疑团,从此开始产生防范心理。下次再出门,对不起,她就要盯梢了。可见,有时候当着真人说点“假话”,耍点“小阴谋”,也是很必要的。否则,老王脸蛋子不被太太挠成萝卜丝才怪呢。

俗话说,百人百脾气,跟什么人办什么事讲什么话,都要视其个性,见机行事。有的人吃软不吃硬,有的人吃硬不吃软。因此,只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比如说去讨债,就没有必要客气,因为只有能要回钱来才是你的能耐。某公司的王莉莉就是深谙此道之人。对于那些走正道的商人,她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量说些容易让人家产生同情的话,比如:“你说我们女的干这行容易吗?这根本不是女人干的工作,你要不来钱,厂里说你没能耐,你要来钱,他们又说你是靠出卖色相讨债,碰上要占你便宜的人你只能忍,真难呐。”一边说着,她还一边抹眼泪。直到对方动了怜香惜玉的念头答应把款子还上为止。对于那些很不仗义的商人,她则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如巧妙地利用男人好色的心理,抓住对方把柄要挟对方,使对方乖乖地把债还清。她认为,生活总存在着阴暗面,对于那些自私之人,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能使自己成功。

过去,人们心里总存有一种误解,认为利用“曲线”的方式去办事,就是歪门邪道,或者说:“这人在耍手腕、搞阴谋。”这也难怪,因为中国的千秋仁义之师的孔子就不喜欢“阴”这个词,他把女人、小人等归为“阴”的范畴。而老子呢,却十分推崇“阴”,他在《道德经》里反复强调“以阴克阳”、“以静制动”等等。因此,分寸学认为,“阴”与“阳”本无所谓褒贬,只是该阴则阴,该阳则阳,该互补时互补,该相滋时相滋,只要掌握好分寸,即能成就大事。

话又说回来,为人处事,只要你的动机不恶,手段不歹毒,在关键时刻,不失分寸地耍一点“小花招”,搞一点“小名堂”,既对事业有利,又不损害他人,这有啥可非议呢?

在此,在某些问题上,我们有必要为“阴谋”正正名——有的阴谋其实并不完全阴,阴谋完全可以阳用,从而使人们的思维角度来一个转变,破除长期以来那些“非对即错、非我即敌、非真即假”等绝对化、极端化的错误倾向,辩证地对待世界、对待他人、对待自己。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掌握好阴阳相滋之分寸。

三、伸与屈的艺术与分寸:能伸能屈

如果打一个比喻,那么,动物界的刺猬可以说是能伸会屈的智慧化身了。你看它身处顺境时拱着小脑袋,凭借着满身的硬刺,横冲直撞,当它身处险境时,则缩回脑袋,把自己滚成一个刺球,让敌人无隙可击。能伸能屈,与其说是生物界的一种智慧,不如说是一种生存本能。

伸是进取的方式,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人生在世,都是在反复伸屈的状态中走过来的。

在生活事业处于困难、低潮或逆境、失败时,若运用“屈”的智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该屈时不屈,去伸,必然遭到沉重打击,甚至连条性命都保不住,那样,还有什么资格去谈人生、谈事业、谈未来、谈理想呢?

春秋时,越王勾践夫妇曾被抓做人质,去给夫差当奴役,从一国之君到为人仆役,这是多么大的羞辱啊。但勾践忍了,屈了。是甘心为奴吗?当然不是,他是在伺机复国报仇。

到吴国之后,他们住在山洞石屋里,夫差外出时,他就亲自为之牵马。有人骂他,也不还口,始终表现得很驯服。

一次,吴王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一下,知道此病不久便可痊愈。于是勾践去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大王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夫差就问他为什么。勾践就顺口说道:“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有点苦,所以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请大王放心!”果然,没过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敬,很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同类推荐
  • 男人最爱这样的女人:幸福女人必修的12堂课

    男人最爱这样的女人:幸福女人必修的12堂课

    女人是一种人间尤物,美丽的娇容是上天最初始的赠予,然而女人真正吸引男人的魅力却在于女人与众不同而又充满蛊惑的性情。相对而言,男人是一种感官多于直觉的动物,男人最爱的是有一点“坏坏”基因的伴侣。虽然大部分女人容貌无法改变,但由内而外的性情却可以培养。《男人最爱这样的女人》由谢德高编著,从男人的视角、女人的立场给你揭秘男人心中的女人世界,把你塑造成有质感、有思想、有涵养、有趣味、有磁场的完美女人。
  • 一个铜钱的两面

    一个铜钱的两面

    就像是一个铜钱的两面,成功与失败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的。失败确实常常让人沮丧苦恼,但如果能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也算是因祸得福。本书精选了众多享誉全球的大师们对于成败这一话题的感悟,深入阐述了成败的真实含义,让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中分享大师们的人生智慧,品读他们有关成败的智慧心语。
  • 你不可不知的人生忠告

    你不可不知的人生忠告

    本书运用大量经典、生动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条条人生忠告,内容涉及命运成败的忠告、品行修养的忠告、交际处世的忠告、家庭生活的忠告、调整心态的忠告等。
  • 潜伏在职场

    潜伏在职场

    职场如战场,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误入歧途,掉进陷阱。在职场中,人人都渴望成功。不过,渴望成功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人却很少,原因就在于很多人没有真正领悟职场潜伏术。
  •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磁力语言、成功社交、精彩演讲,制胜辩论、“双赢”谈判、温馨情爱、机智应急、日常口才等十个方面的口才技巧。掌握好这些说话技巧,你就能在错综纷繁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你就能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就能在斗智斗勇的谈判桌上侃侃而谈,屡出奇招。
热门推荐
  • 爱随风散,无处落痕

    爱随风散,无处落痕

    爱,有时候是一个人心里的事,是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的事,是青春日记簿里的事,是寂寞发呆时想的事,是默默做的不想让他知道的事,是随风飘散无处落痕的事,是心里爱着却提出分手的事,是想给他爱却带来伤害的事,是爱对人表错情的事。我们总是年少的时候在寻寻觅觅中与对的人擦肩而过,与爱的人错过花期,与幸福陌路远行……
  • 莫让韶华付了流年

    莫让韶华付了流年

    那年,她十四,他六岁,她说:若我为男子,必定策马扬鞭,驰骋天涯。那年,她十六,他八岁,她说:天下之大,只你一人还愿真心待我。那年,他十八,他十岁,她说:前尘往事,该断便断。那年,她洗净铅华,他笑:我愿带你踏遍万里河山,看尽天下风光。
  • 半面妖

    半面妖

    婳心是一只千年九尾狐,倾国倾城。她住在妖界雪山千年,如同所有的妖一样,没有心脏,没有鲜活的血液,也没有眼泪。做为一只妖,她冷漠又散漫,唯一的心愿是修身成神,复生自己早逝的母亲。而妖要修神,除了天雷劫,还须经历七情六欲之苦。无悲无喜,不懂得情为何物的婳心,在她一千零一岁的时候,离开雪山和妖界去往人类所居的人界。然而在人妖边界却不慎被伏妖人重伤,重伤下藏身古庙,路过的人族皇子救了她将她带回皇宫。她的倾城之容引出众多觊觎之心……人与妖,妖与宿命。宿命之劫。
  • 残酷首席毁颜妻(完本)
  • 宰辅天王

    宰辅天王

    “加入我们乐队,暂时代替你妹妹的位置,直到你妹妹出院。”听完这话,20岁的监狱长江南星霎时震撼!自己一个堂堂大男人,居然要加入“NO.1乐队”?开什么国际玩笑!这可是目前国内最红的女子乐队!这么一支由无数男人梦中的极品对象组成的队伍,现在突然说让一个大男人化身“伪娘”加入,这不是恶心自己么?
  • 重生洪荒魔神

    重生洪荒魔神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重生魔神传。张成重生为混沌魔神,且看他如何舞风弄雨,逍遥洪荒!
  • 神奇植物大揭秘

    神奇植物大揭秘

    植物世界奇花异草,多有神秘面纱,有许许多多的奇异植物,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它们的神秘,让青少年朋友感到兴趣盎然,又迷惑不解。为了满足青少年朋友的需要,本书特此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青少年朋友深入理解,使青少年朋友在阅读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探索植物的奥秘。
  • 不灭邪尊

    不灭邪尊

    萧擎穿越到异界一个废物的身上,这个废物还是一个上门女婿,各种职业技能,流星一般崛起,继承人皇宝库,向着新一代人皇之位发起冲锋。
  • 妖狐启示录:两界之争

    妖狐启示录:两界之争

    妖瞳降万妖,天目遮天幕。三十年前,拥有妖瞳的东方妖帝盗走天目被人界高手追杀;三十年后,他已经变成前任东方妖帝,而大陆上却无人提起天目的事情。究竟发生了什么,又将要发生什么呢?
  • 翻身王妃

    翻身王妃

    一级特工高雅乐从坐台小姐到CEO特助,没想到被男色坑的死于非命。一朝穿越为卑贱的奴隶,等老娘翻身,大放光彩的时候闪瞎你们的钛合金狗眼!某女光荣翻身,瞬间做主,自此后,女人对她爱慕,男人对她爱死,生活的风生水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