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5900000009

第9章 商父的诞生(3)

另据张鸿雁、杨宽等人的研究,到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一些城市的规模已经非常之大,在当时的世界上无出其右。据考证,面积在6平方公里之上的城市起码就有15座,其中,燕下都的面积达32平方公里,灵寿和临淄分别为18和16平方公里。临淄有人口7万户,按平均每户5人计算,是一个拥有35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与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相比,中国的城市规模显然要大几倍,在希腊城邦臻于极盛的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年)执政时期,雅典城的人口为15万人。根据学者的计算,春秋末期的人口总数为3200万人,而城市居民人数就多达509万人,城市人口比重为15.9%。据此可以得出一个让人惊奇的结论: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已然有相当高的城市化。据赵冈的计算,战国时期的城市人口比重远高于晚清1820年时的6.9%。

如此高比例的人口聚居于城市之中,必然需要高超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技巧,同时,它对粮食的商品化以及工商贸易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周代开始,政府就已经有意识地以城市为中心,将工商业生产纳入行政管理系统之中,相关的制度有两个,一是坊市制度,二是市籍制度。

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所谓坊市制度,就是把居民区与商业区分割开来,由政府规定市场贸易的地点和时间,这一制度从周代一直实行到宋代,前后超过两千年。市籍则是对市场内的商贾进行注册登记,实行执照制。

古代文献中,对市场贸易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易经·系辞下》,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它对交易时间进行了规定,即中午。另据《史记·三皇本纪》记载,“日中为市”的制度是由远古的炎帝设定的。

在《周礼·地官》中——《周礼》被认定为周王朝的文件汇编——对集市的地点进行了规划,“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也就是说,国境之内,每隔10里、30里和50里就分别有“庐”、“宿”和“市”三种不同规置的集聚场所,“市”就是商品交易的地方,“积”则是供商贩存货的仓库,方圆50里设立一个集市,显然考虑了人口流动的半径和交易成本。

而这些“市”都被规划在城市的中心区,四周有墙,三面设门,市内预设一排排的摊位,政府派出官员进行管理,周代设“司市”一职,就是负责管理市场的官员。赵冈在《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考据,他写道,春秋战国时,每个城邑的中心都由官方设立一个市场区,由专人负责管理,商品交易全要在市场内进行。为了配合城内规划,居民的居址也是按职业分配的,据《管子·大匡》的记载,当官的家靠近王宫,平民及农民的家靠近城门,从事工商业的则靠近集市。

早期规划的市占地一井——所以日后有“市井”一词,即每边长约三百步,较大的城可以设立多个集市。市内预先划定商贩的摊位,称为肆。市场管理者把同一类商品的贩卖者集中于同一行列,不同行列的摊位贩卖不同货品。行就变成了商品分类,相同商品的销售者排在同一行列,故称“同行”。

所有在市场内摆摊交易的商贩,都必须取得政府颁发的营业执照,这就是“市籍”。这些有市籍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史上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商人。他们在市门经过官署所派门监检验证件之后,得以进入市场贩售,政府则征收营业税,称市租,这成为政府的重要税源之一。齐国的都城临淄是先秦最繁荣的大城市,《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便记载说“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可见收入之丰。一直到唐代,朝廷仍然不时颁布法令,严禁在官市之外另设集市。

这种有计划的市场规划,对商业的繁荣以及商人阶层的催生,显然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如果没有巨大的统一市场,以及高度城市化的特征,范蠡、猗顿这些商人要获得巨富,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自春秋以来,中国的治国者就非常善于运用“看得见的手”来干预宏观及微观经济。中国商品经济的政府管制特征,自古犹然,其差别仅仅在于运用巧妙不同而已。

同样拥有商人血液的管仲与范蠡,在经济变革和商业思想上可谓是一脉相承,不过这还不是所有试验的全部。到战国中期,在西北偏远的秦国出现了一位极端仇视商人和自由经济的铁腕强人,他实施了另外一种治国模式,把专制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并终而奠定了一个铁血帝国的基石。

【企业史人物】治生之祖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人言及经商谋生之道,都会以白圭为祖师爷”——“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公元前370~前300年)是战国时人,比范蠡晚生约200年,与孟子、商鞅同时代。

白圭当过魏国的相,为官期间,他与前来游历的孟子有过一次政策辩论,他主张轻税政策,提出“二十税一”,孟子则认为应该“什税一”,这段辩论被记录在《孟子·告子下》中。白圭后来周游列国,不再为官。他对生产好像不感兴趣,津津乐道的是如何在商品流通中赚取利润,如果说管仲和范蠡都偏重于商业政策的运用,那么,白圭则专重于为商之道。

白圭最出名的经商格言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粮食收割的时候收进谷物,出售丝、漆,蚕茧成熟的时候,则收进帛、絮,出售粮食,如此运作,就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当机会降临的时候,要像猛虎下山一样地果断出手——“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这些观点,与范蠡提出的“待乏”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范蠡一样,白圭也非常重视对经济周期的掌握,主张经商必须“乐观时变”,即经常注意农业生产变化动向和市场行情,及时掌握时机谋取厚利。他将天文与粮食丰歉联系起来考察,提出:太岁在卯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不好;太岁在午宫时,会发生旱灾,转年年景会很好;太岁在酉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变坏;太岁在子位时,天下会大旱,转年年景会很好,有雨水;太岁复至卯位时,囤积的货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

与注重享乐的管仲和范蠡不同,白圭主张商人要勤俭节约,在饮食和服饰上都不应该奢侈,最好能够与仆人同苦乐,“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

在白圭的经济思想中,最闪光的地方是,他把经商与治国并列而论,视之为一个正当而高尚的职业,他说:“我从事商业活动,如同伊尹、吕尚为国谋划,如同孙武、吴起用兵使计,如同商鞅推行变法来治理国家。”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商人的“素质模型”。

“智”——商人必须善于分析形势,具备及时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的智慧。

“勇”——商人必须行动果敢,勇于决策。

“仁”——商人必须用优质商品和服务对待顾客和供应商,对有恩惠的人要舍得施与。

“强”——商人必须能有所守,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白圭用“智、勇、仁、强”来要求商人,与当时知识界的两大主流——儒家和法家有着天壤之别,同时代的商鞅把商人视为除之务尽的“国害”,孟子则轻蔑地称之为“贱丈夫”,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说那些做生意的人“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后世的治国者大多秉持法、儒思想,对商人予以竭力的贬低和妖魔化。事实上,一直到两千年后的16世纪,中国的若干知识分子及商人代表才又重新提出了“士贾无异途”、“以义制利”的观念。

也正因为白圭的这些思想,使得他被认为是继范蠡之后最懂经商之道的人。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很多商铺仍专设一龛,供奉白圭像。

同类推荐
  •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本书介绍了成功经营者最有效的发展策略,即做生意善动偏脑筋、做生意弱势时多方借力、竞争有道方能脱颖而出、找到财富的另一个落点、只赚一部分人的钱、摸透心理便没有做不成的生意等等。
  • 回看一百七十年:重读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回看一百七十年:重读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百年兴衰全景,百年兴衰,沧海桑田中国近现代百年,是光辉与黑暗并存、荣耀和屈辱共生的百年在这段时期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经历了那么多战争的创伤却又有那么多成功的豪迈;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付出那么多代价终赢得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
  • 崛起之路:庆阳发展战略研究

    崛起之路:庆阳发展战略研究

    本书共分为八章,其中包括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经济发展现状评价、中长期经济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煤炭资源开采和发展战略、其他主要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以及优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等内容。
  • 华尔街骗局

    华尔街骗局

    在华尔街,过去永远都只是开场白而已,新骗局将接踵而至。本书旨在揭开华尔街金融骗局的真相,戳穿其操纵金融市场、掠夺美国民众财富的阴谋,并为广大民众找到一条逃出债务泥潭、过上幸福生活的出路——公共银行。
  • 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

    WTO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

    本书从介绍WTO有关机电产品贸易规则入手,全面阐述WTO的反倾销协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知识产权等其他涉及机电产业保护条款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办案要略

    办案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是谁使情断

    终是谁使情断

    遇见他,爱上他,注定是她命中的劫数,深爱之后片体鳞伤,五年之后她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他却又再一次出现,让她想起的不仅仅是自己那曾经卑微的爱情,悲伤的过往,她更是惊讶的发现她从来都没有遗忘,对于他的爱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将他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心中,记住的都是他给与伤和痛,在他的面前她甚至是无所遁形,或许最终她都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吧,所以她毫不犹豫的割开了自己左手的动脉......
  • 阴阳女警

    阴阳女警

    陈冰冰在调查案子的时候,目光刚对上一个黑衣男子,黑衣男子却受了刺激拔腿就跑,感觉不对劲的陈冰冰追了上去,却没想到脚底一只手伸了出来抓住陈冰冰的脚,重心不稳的陈冰冰撞到坟墓昏死过去,然而没想到这都是城隍爷的谋划!因为一见钟情城隍爷在三日之内要娶陈冰冰为妻,还抢夺牛村黑梅山宝物血红嫁衣。牛村神婆李小仙人得知陈冰冰要嫁给城隍爷,热心制符给陈冰冰希望能帮助自己一件事,可就在此时陈冰冰因罗副原因联系上高中同学,因为暧昧不清,城隍爷勃然大怒差点掐死心爱之人。三日后——结婚之日陈冰冰还是下嫁到阴间,可喜轿刚进阴间血红嫁衣阴风大作冒出女鬼附在陈冰冰身上,法力高强的女鬼眼中只有城隍这个宝座。城隍爷万万没想到会闹这一出,城隍之位危危可及。却没想到城隍爷这个城隍位也来得可疑....
  • 斗天逆魂

    斗天逆魂

    这里,没有斗气,这里,只是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这里,没有圣人,有的,只有为力量默默努力的元士,“为她,我愿成魔,”一声怒吼,他拔剑而起,纵望大地,他已然成魔!!!大地一片凄凉,星空暗淡无光,有的,只是他那秉视星月的目光!?!!
  • 科技与发展

    科技与发展

    信息技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则是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最简单手段,纸张和印刷术使信息流通范围大大扩展。自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会利用电和电磁波,信息技术的变革开始大大加快。
  • 死神公司

    死神公司

    这是一家没有任何名气,却分号近百的公司。这是一家,除了有缘者,只收复活者的公司。冥钞,寿券,完成你的工作,你可以收获自己需要的一切,除了自由。不倘若能完成你的工作......嘘,你们,是在为死神打工!
  • 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什么要听老人言?因为老人的老,不光体现在年龄的衰老,更体现在智慧的古老、经验的老道、洞察世事的深刻。那些口口相传的智慧,是人间至理,因为它们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是最纯粹的智慧。用心体会这些智慧,我们就能够从中吸取营养,发现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意义。
  • 温凉盏

    温凉盏

    《温凉盏》,满汉合璧写本,现仅存于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这是一部罕见的以满文“单字还音”的珍本。全书以口语创作,其中大多以说书内容出现。考据本书,要么根据弹词改编,要么是满文作者的一种创作习惯。
  • 混乱的时代

    混乱的时代

    基地时代的地球,已经是几乎没有传说境的强者了。为了寻找成为传说境强者的灵花,风之战队踏上了异位面,在异位面摸爬滚打的同时,他们也逐渐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们已经被卷入某个阴谋当中,无法脱身
  • 1314次告白:捡到呆萌小娇妻

    1314次告白:捡到呆萌小娇妻

    她是苏家收养的养女。他爱她,从他们第一次见面就微微动心;她躲他,从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想尽各种办法躲他。当腹黑总裁遇上呆萌小助理,苏慕泽每天想的就是:吃掉她,吃掉她,吃掉她...“苏...苏慕泽,我要抗议。”“老婆,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嘛,乖~”